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科研兴校与优质教育发展(在云南澄江校长研讨班的发言)
校本科研与优质教育发展中山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陈昌贵2008.8.24发言的主要内容一、科研兴校是学校优质发展的有效途径二、教育科研需要掌握必要的研究方法三、科研选题的原则与方法四、设计研究计划与撰写研究论文一、科研兴校是学校优质发展的有效途径科研兴校是学校发展的重要策略•每个校长都希望把自己的学校办好。目前需要在借鉴国内外学校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寻找到一条与学校实际相符的新的发展思路,而重视和积极开展校本科研,是新时期学校快速发展的重要策略。•没有一流的教育研究,就办不成一流的教育;不重视教育研究的领导,是不成熟的领导。顺德瑞英小学•课题试验开展之前,学校仅是一所默默无闻的镇中心小学。随着本课题试验的深入发展及其效益日益显著,学校的知名度也不断提高。近两年来,被评为顺德市德育、体育、卫生、环境教育、实验教学等方面的先进单位,并荣获中国小学数学“尝试教学”先进单位称号:学校少先队大队先后被深为佛山市、厂东省及全国的“红旗大队”。•形成了健康向上的校风近年来,学生严重违纪和事故发生率均为零,三星级以上文明班占全校班级总数95%,后进生转化率从试验前的20%跃到96.4%。成为周边县市兄弟学校校园文化建设考察基地之一。顺德瑞英小学•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近三年来,先后有60人分别被评为市、镇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或优秀少先队员,其中一名学生获得教育部和宋庆龄基金会颁发的第四届宋庆龄基金奖。参加市以上举办的各级各类竞赛中获奖的多达100多人,其中获省级以上奖项的超过40多人次;少先队仪仗队被省少工委指派到广东省第四届少代会上作开幕式表演。•初步实现了学校管理的转型近年来,以课题为核心,努力使学校管理系统各环节工作都围绕着主课题并在课题精神的导向下运转,强化了全体教职工的科研意识,建立了课题管理机构,逐步建立和优化了学校系统中的目标导向、课题研究、层级管理、激励驱动、约束制衡等机制,初步实现了学校管理从经验型向科学型的转变。据统计,三年来教师有30多篇论文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获市级以上教学奖的有18人次,7人次获全国竞赛评比一等奖。生成性内化教育试验•目标:做到“三自”,“三学”,实现三个转变•“三自”:(1)自主参与。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师不能“讲到底”,要留出让学生消化的时间,通过参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2)自悟学习。学习者把所学的新知识与已有的知识相结合,形成自已的理解。(3)自我发展。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给学生创造更大发展空间。生成性内化教育试验•“三学”:•(1)乐学。教师应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爱学、乐学。(2)会学。实现从学会到会学的转变。(3)创学。鼓励学生自身独立地去发现经验,创造新经验。•三个转变:(1)从被动走向主动。由要他学变为我要学。(2)从模仿走向创造。让教于学生,把可能托付给学生的教学工作尽量托付给学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3)从被管走向自律。让学生学会自理、自律。让位-引悟•让位,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还学生以主体地位,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学习、思考、建构,使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发展。•“十二让”的方法:(1)目标,让学生明确。(2)操作,让学生完成;(3)问题,让学生提出;(4)疑难,让学生讨论;(5)思路,让学生讲解;(6)答案,让学生表达;(7)结论,让学生去归纳;(8)规律,让学生去总结;(9)学法,让学生迁移;(10)评价,让学生自评;(11)练习,让学生自己选择。(12)测验,让学生自己编题。让位-引悟•“引悟”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自悟学习的意思。教师应成为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引导、诱导、辅导”,让学生自主获得知识,以挖掘潜能,促进知识的内化,即达到“悟”。•“五注重、四突出的实验要求•五注重:注重教师“让教”,注重学生参与,注重讨论质疑,注重和谐发展,注重探求学法。•四突出:突出自主创新精神,突出个性发展,突出因材施教、突出开放思维。瑞英学校异军突起的原因•实施了科研兴校的发展策略;•调动了广大教师员工参与的积极性;•有一个好校长,有一支训练有素的科研骨干队伍。说明的观点•第一,怎样开创学校的新局面?怎样把我们的学校办成一流学校?校长很重要,教师是关键。可以有多种途径,但科研兴校是一种明智的选择。•第二,学校进行教育科研的主体应当是教师,教育研究的课题是无处不在,如果我们能够将我们的教学工作、管理工作纳入研究的轨道,坚持数年,相信一定会有成效。二、教育科研需要掌握必要的研究方法中国留美学者回国意向研究●怎样保证研究的代表性?●他们是否会跟你讲真话?●收集的资料是否可靠?教育科学研究的特点●被研究对象是活生生的人●研究者也是活生生的人●调查内容具有敏感性和政策性●情境因素(包括性别、年龄、性格、地位差异、语言风格举止行为、气质、风度、访谈的地点、访谈的时间、双方的距离等等)对研究结果影响较大影响教育科学研究成效的因素●研究者;●被研究者;●研究目的;●研究内容;●研究情境;●研究方法;其中任一因素,都可能影响研究的成败。两点启示1、教育科学研究的目的是认识教育现象;分析教育问题;解决教育问题;预测教育趋势。必须在真实性,可靠性,全面性上下功夫。两点启示2、为保证教育科学研究的科学性,必须考虑多种因素的影响,采用多种方法的结合从多角度进行分析和思考。•多种因素:研究主体和客体;研究目标和内容;研究方法和手段;研究情境和条件;•多种方法:定性研究;定量研究•多学科角度三、教育科研选题的原则与方法研究课题•研究课题是指学科领域中尚未被认识和解决的问题。“好的选题是论文成功的一半”。•课题选择的标准:“新”——要有新意,具有独特见解。讨论的问题比较新,思考的角度比较新,得出的结论比较新。“深”——论文的观点分析具有深度,发人深省,具有启发性。“用”——用于“改革实践”;或者用于“理论研究”;或者具有较强的资料保存价值。确定选题的原则•先进性:强调解决新的问题;•科学性:强调学术价值与应用价值;•可行性:强调一切从实际出发。对申报“十一五”规划课题的评价•真正的内行选题,都能结合实际,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有的选题颇具新意。•大部分是微观问题和教学改革的问题,关于学校发展和地方特色的研究较少。•对具体问题的研究较多,而运用新的教育理念解决具体问题并探讨共性规律的比较少。•东莞申报的科研选题举例科研选题存在的共性问题•对研究前沿情况不了解;•选题重复;•开口太大;•缺乏新意;•没有推广价值;•针对性不强。在阅读、讨论中发现新问题•要发现新,必须先知道什么是“旧”•学会在阅读中独立思考•积极参加学术讨论会或学术报告会•注意跟踪学术大师,进行超前研究卢安克:一个致力于中国教育改革的外国人⑴•卢安克,1999年9月至2000年7月在中国广西阳朔中学和阳朔县大坪子八一初中教英语。•卢安克13岁那年想自杀,因为同学常欺负他,欺负他的原因是他不懂得反抗,越不反抗越受欺负,卢安克精神濒于崩溃。•为救儿子,卢安克父亲改行学教育,成了华德福小学教师。在华德福学校里,卢安克得到一个任务,负责礼堂灯光调试,这个任务使他找回自信。卢安克成人后从事的所有工作:帮助残疾人或孤儿这一社会中的弱势群体。他以助人为乐。卢安克:一个致力于中国教育改革的外国人⑵•他在阳朔担任英文教师期间,不收任何报酬。隔一段时间,就回德国去打工,积攒一些钱后再来中国做教育试验。有人说他,“自己都养活不了自己,还管别人,不现实”,但他认为,现在的路是他必然的选择。•为理想坚定不移,这是华德福教育的成功。卢安克的成功不是人们常见的成功;卢安克的实际是清楚自己要抓住什么和能抓住什么。卢安克:一个致力于中国教育改革的外国人⑶•在阳朔高田乡北沟村居住劳动。按他的解释:“我喜欢农村,爱干农活。”华德福教育注重手工,卢安克谦逊地说自己头脑不太好,手还算巧。他设计的新型谷机,使农民受益。谁家缺劳力,其责任田里必有卢安克的身影。他的无私勤劳,助人克己,北沟村村民把记忆中的名字改造后送给他:“洋雷锋”。•卢安克喜欢这称呼,以此激励自己的行为之一是常穿迷彩服,“雷锋是军人嘛。”他说。谁嘲笑雷锋,他便与人理论,挖出此人变质的内心世界。村民曾提议穿迷彩服的洋雷锋当村长。•在卢安克填写的简历表内“特殊才能”一栏下,他这样写道:“我曾经在广西农村朋友家住过6个月,所以我觉得什么苦都能吃。”卢安克对中国教育的感受①•中国父母望子成龙,是为了让子女将来扮演社会成功人士的角色。所以,逼迫孩子学习各种所谓本事。•其实小孩在成长过程中不需要这个角色,当他们感到自己是为父母而学时,逆反心理极容易使父母的希望破灭。•一个人的生存,如果只是为了满足别人的要求,他永远不可能找到自我。卢安克对中国教育的感受②•如果要让学生发挥创造力的话,必须废止标准考试。老师要考虑怎么能让学生的想法跟课题有关,这样的话,老师会发现,原来看起来很笨的学生实际上有特殊才能,他的才能只是处于冬眠而已,复苏才能是老师的责任。•考试带来的恐惧对于未满14岁的小孩的身体有很大伤害,考试会影响心理和身体发育。为什么有些成人的梦境总是失败的考试?没有考试的话,学生会自信得多。•如果毕业等于考试完了,有学生希望在考试之后放弃和脱离学到的知识。表现形式之一是他们燃烧课本。可是学习不应是这样的结果,不应是为了完成任务就强迫忘掉,学习是为了好好生活。卢安克对中国教育的感受③•要学生从四句英文句子中找出三个错句子有什么用?表达意思首先是语言感觉,是模仿,不是经过一番智力上的翻译思考才张口。中国的考试是考一个人犯多少个错误,不是看他的才能或者表达能力,结果是,德国人说英文时虽然会犯错误,可是他能表达自己,中国人虽然能帮德国人改正错误,可是不能表达自己。•更可怕的是,因为中国人重视的是错误,不是才能,他不会对英文有真正的兴趣。他们在老师挑错误的压力下怕犯错误,于是不敢说不敢写,很多学生不敢念课本,他们在自信念得好的时候才敢说,结果是,他们失去了练习的可能。在中国学了十几年英文,仍然张不开口的人很多,教学方法上的弊病要改。卢安克对中国教育的感受④•阳朔中学花很多钱实现了有电脑支撑的“高级课程”,他们以为,多媒体越完整,学生接受得越多。其实这样让学生接受的都是没有活力的,脱离人间的死的知识。•多媒体课程越完整,学生创造力越少。孩子们常常处于各种运转的机器当中。许多过程因为太快,学生视线跟不上,孩子的认识感觉被复杂的电子部件代替了。•手是延伸到外边的大脑,人类最初的体验是手指触及到的东西才算是真正被掌握了的东西。闲置的手等于失去创造力的大脑。卢安克对中国教育的感受⑤•中国人喜欢看VCD,看别人的东西,德国没有VCD,而录像机普遍,他们喜欢看跟自己有关的东西。德国儿童受的教育是自己亲手缝制的娃娃比商店的娃娃好。创造和创造力在将来会越来越重要,因为将来的工作机会不是老板给的,而是人家要自己开发的。•学校手工课被砍掉的理由是没钱,实际上,校门外的黄泥可以捏出任何东西,这样的手工课并不需要钱。钱是搞好教育的一部分,但不是全部,没有钱办不好教育,这是没有责任感的人的借口。卢安克对中国教育的感受⑥•某种教育方法必须是老师自己感兴趣的才会有效。学校的老师需要非凡的爱心和献身精神。我曾看见一个音乐老师在门口抽烟,他让学生听磁带,我问他为什么不给学生弹吉他?他说农村孩子学音乐没什么用。•我任教的学校有50%的老师想调动工作,他们首先考虑房子、工资待遇,而不是我能为这个学校做什么。一个老师想调城里的理由是城里的厕所干净。•谁都抱怨学校厕所脏,但就是没人打扫。这样的老师怎么会批评一个折断蝴蝶翅膀后又踩碎蝴蝶的学生?根据改革与发展的需要寻找新课题•紧密结合地区教育发展和学校发展的重点、热点和难点问题开展研究;•将先进的教育理念融入改革与发展过程的实验研究(例如国际化的策略,社会公平的理念、开放性的办学理念、学习型社会的理念、创新型人才培养等);•预测未来发展趋势的问题研究。要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兴趣、特点、爱好、经历、条件、特长•例如:•擅长思辩,理论性研究课题;善于考证,描述性;善于归纳,比较性;善于观察实验性。•做自己最熟悉的最有条
本文标题:科研兴校与优质教育发展(在云南澄江校长研讨班的发言)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4481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