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网络 > 电子商务 > 96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___知识汇总
第一章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1.物流对电子商务的作用1、提高电子商务的效率与效益;2、协调电子商务的目标;3、扩大电子商务的市场范围;4、支持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5、集成电子商务中的商流、信息流与资金流;6、促使电子商务成为下个世纪最具竞争力的商务形式;7、实现基于电子商务的供应链集成。2.我国现行的物流体系对电子商务的发展的制约因素1、社会上重电子轻商务,重商流轻物流,重信息网轻物流网的倾向比较严重;2、适合电子商务发展的物流体系没有建立;3、物流基础设施不配套;4、物流管理手段落后;5、第三方物流服务滞后;6、传统储运的观念、体制及方法对现代物流的发展存在巨大的阻力3.中国电子商务配送需求与供给之间的差距1.观念2.规模3.网络4.资源5.费用6.服务7.管理8.人员9.关系10.协议配送公司为达到配送规模所采取的步骤包括:为多个网站提供配送服务,从而真正成为社会化配送公司;将网站的配送业务与其他客户的配送业务需求集中起来,将小批量配送集中成大批量配送,并且将由此带来的好处与配送需求方分享,这是配送公司的使命。4.两网四流两种网络组成:一是电子商务商流,二是配送网络两网四流即计算机网和配送网,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5.电子商务中物流方案的重点考虑因素1.电子商务消费者的地区分布2。销售的品种3.配送细节4.服务提供者5.物流成本与库存控制6.电子商务中物流体系的建立模式(1)电子商务与普通商务活动业务共用一套物流体系。(2)ISP,ICP自己建立物流系统或利用社会化的物流,配送服务(3)第三方物流企业建立电子商务系统。7.电子商务中物流服务设计内容(1)传统物流服务包括:1.运输功能2.储存功能3.装卸搬运功能4.包装功能5.流通加工功能6.物流信息处理功能(2)物流的增值服务包括:1.增加便利性服务2.加快反应速度的服务3.降低成本的服务4延伸服务8.电子商务的物流作业流程1)从制造商角度来看。(结合Dell公司)戴尔的直销分为三个阶段八个步骤第一阶段:订货阶段分两步:第一步:订货处理第二步:预生产;第二阶段生产阶段分四步:第三步:配件准备第四步:装配第五步测试第六步:装箱;第三阶段发运阶段分两步:第七步:送货准备第八步:发运2)从销售企业的角度来看。(通过亚马逊书店)亚马逊网上书店销售的配送系统具有如下特点:1.拥有完整的物流、配送网络2.以全资子公司的形式经营和管理配送中心3.高层管理人员经验丰富4.亚马逊提供了多种送货方式和送货期限供消费者选择,对应的送货费用也不同3)从物流企业的角度来看。以世界第一大快件运输商联邦快递FdeEX为例来进行简单的分析9.改进电子商务中的物流的措施1.优化物流网络系统2.建立供应链关系3.建设适合电子商务要求的物流信息系统10.好的配送方案应考虑的内容1.库存的可供性2.反应速度3.首次报修修复率4.送货频率5.送货的可靠性6.配送文档的质量国内企业与国外的信息企业合资组建电子商务公司时解决物流和配送系统问题的办法有两种1.自己组建物流公司2.外包给专业物流公司第二章现代物流的概念、要素与结构1.物流概念的产生1、经济动因2、军事动因2.物流的定义美国物流定义四大派别:管理派、工程派、军事派、企业派中国物流定义:物流是物品从供应地想向接受地的实体流动中,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功能有机结合起来实现用户要求的过程。3.对物流定义的理解1、物流的对象应包括人2、物流是一个过程3、物流过程与组成这个过程的一个或几个环节不同4、物流过程需要一体化物流过程从纵向可以分解为:环节、作业和动作;从横向可以分为流体、载体、流向、流量、流程和流速六要素。纵向分解即EMOC分析。EMOC分析师动素、动作、作业和业务环节分析的简称物流和配送的区别(1)物流辐射范围大,配送辐射范围小;(2)物流作业发生在供应链上游和前端,配送链发生供应链下游和末端;(3)物流包括各项要素活动及增值服务,配送除上述作业之外,还包括分拣、拣选等标志性作业;(4)物流处理的流体具有少品种、大批量、少批次的特点,配送则相反4.配送定义:在经济合理区域范围内,根据用户要求,对物品进行拣选、加工、包装、分割、组配等作业,并按时送达指定地点的物流活动5.物流中心定义:物流中心是从事是物流活动的场所或组织。应基本符合下列要求:1、主要面向社会服务2、物流功能健全3、完善的信息网络4、辐射范围大5、少品种、大批量6、存储、吞吐能力强7、物流业务统一经营、管理6.配送中心定义:配送中心是从事配送业务的物流场所或组织。应基本符合下列要求:1、主要为特定用户服务2、配送功能健全3、完善的信息网络4、辐射范围小5、多品种、小批量6、以配送为主、储存为辅7.物流与储运储运是储存、运输的总称,物流与储运的区别在于,它们的内涵不同。物流出了包含储运、运输等这些纵向的具体活动外,更强调活动之间的横向协调、配合与集成,在物流中,虽然储运、运输这些具体的活动或环节依然存在,但是它们是以行使物流系统的特定使命而存在的,是经过集成的特定使命而存在的,是经过集成的存储和运输,比以前单独存在的储运和运输具有更大价值。8.物流的六要素流体、载体、流向、流量、流程和流速9物流要素之间的关系物流要素之间存在着冲突、相持和协同三种状态。(1)物流系统要素存在冲突。物流系统要素之间存在目标、产权、运作和边界上的冲突(2)要素协同是物流系统形成的关键。要达到协同,必须要达到以下几点:1.调整要素之间的目标2.统一要素之间的产权3.构建无缝要素接口10.物流系统的治理结构。物流系统的治理是指物流系统资源配置的管理和控制的机制和方法。(1)多边治理。就是第三方治理也称市场治理、古典合同治理,即不管是谁想建立一个物流系统,他所需要的所有资源都能够从物流市场上通过交易购买得到,但这不是专门为某个物流系统地址的专用性资源,它能够用于很多物流系统,比如一般的铁路运输资源、一般的公路运输资源等。(2)三边治理。是指通过物流资源的需求方、供给方和第三方(法律)来共同治理的模式(3)双边治理。是指通过物流资源买卖双方共同治理的模式。(4)单边治理。也称一体化治理。当人力和实物资产等物流资源越来越专用于一个用途,因而越来越不容易转移到其他用途上时,就会出现一体化治理的情况,一体化就是将外部治理变成内部治理,将企业外部供给变成企业内部的行为。采用一体化时,买方和供应商一样能够充分实现规模经济。三边治理适用于两列物流资源交易:一是偶尔进行的;二是交易的物流资源是高度专用化的。双边治理架构的适用条件:1.交易应该是重复发生的2.交易需要的资产必须是高度专用的3.交易是非标准化的单边治理物流系统资源交易采用一体化治理的条件是:1.交易高度专用化,投资于这种交易的物流资源转移到其他用途上的价值趋近于零。2.此项交易与企业的核心业务具有强相关性。3.交易本本身具有一定规模,是的投资人可以获得该项投资的规模效益。双边治理于三边治理的区别双边治理和三边治理的区别在于关系上,双边治理的双方关系更加紧密,近似于垂直一体化关系,因而双边治理需要的专用性资产投资规模更大一些,三边治理结构中的冲突机制在双边治理结构中通过关系机制得到解决,由于任何一方脱离交易关系都要在交易专用性资产上付出沉重的代价,所以,双方有强烈动机维持交易关系而不是让它终止,另外,双方都获得了一份利润流,不会轻易同意任何调整合同的提议。12.物流产业特征1.多行业性2.基础性3.服务性4.综合性13.物流产业结构1)按照物流作业环节划分。可以分为:运输业,仓储业,包装业,装卸业,流通加工业,邮政业,物流信息业。2)按照物流业务组织化程度划分。可以分为第一方物流,第二方物流和第三方物流14.载体分为两类:第一类载体指基础设施。第二类载体指设备。15.流向物流的流向有四种:一是自然流向、二是计划流向、三是市场流向、四是实际流向。16.流量具体分为以下两类:第一类是实际流量,即实际发生的物流流量。第二类是理论流量,即从物流系统合理化角度来看应该发生的物流流量,也可按照与实际流量相对应的五个方面俩分类。第三章现代物流的基本原理1.物流目标系统化原理物流目标系统化是按照物流系统整体最优的原则。对物流系统内部要素互相冲突,或者虽然不冲突但需要相互配合的目标进行权衡,选择和协调,最后确定能够实现物流系统整体最优的物流系统整体目标和物流系统要素目标,是物流系统集成,运作,管理,评价的总出发点。2.物流目标优化的对象第一是物流系统的整体目标;第二是物流系统内部要素的目标3.物流系统的层次物流系统分为四个层次:本级层次、上级系统、统计系统和下级系统4.物流系统的共同目标1、提供顾客需要的服务,即在恰当的时间,将恰当数量、恰当质量的恰当商品送到恰当的地点;2.提供系统所需要的服务水平的同时,使系统的总成本最小;3.服从公司的总体政策;4.最大限度地利用可用资源,使公司投资保持在合理的水平;5.促进公司长期发展5.物流系统目标要素冲突(1)不同层次的系统同类物流目标之间的冲突(2)本级系统不同物流目标之间的冲突6.物流目标系统化的方法1)目标管理法2)总成本分析法3)重要业绩衡量指标分析法4)目标规划法7.物流要素集成化原理物流要素集成化是指通过一定的制度安排,对供应链上物流系统的功能、资源、信息、网络要素及流动要素等进行统一规划、管理和评价,通过要素之间的协调和配合使所有要素能够象一个整体在运作,而实现供应链物流系统要素之间的联系,达到供应链物流系统整体优化的目的的过程.8集成集成就是要将分散、各自为政的要素集中起来,形成一个新的整体,以发挥单个要素不可能发挥的功能,集成已成为物流发展的一种趋势。9.物流要素集成的动机1.)从传统储运向物流转化的需要2)由物流要素的复杂性决定3)提高物流要素运作效率的需要4.)生产、销售和消费发展对现代物流的需要5.)是企业建立供应链的要求10.物流要素集成的角色物流系统的要素可分为集成者和被集成者两种。物流要素集成者是物流要素集成方案的规划者、设计者和物流要素集成过程的协调者、控制者。物流要素被集成者,是被集成要素的所有者、运营者、管理者。一个生产、销售企业可能建有集成者和被集成者两种身份。11.物流要素集成的结果1)要素一体化2)建立战略联盟3)资源共享4)采用第三方物流方式。.现代物流涉及两大类业务一类是物流系统的分析、规划、设计;一类是物流系统的运作、管理、控制传统储运企业可以通过三种方式寻求发展:一是继续扩大物流基础设施、网点、固定资产;而是进行同业兼并、合作等;三十开发物流增值性服务,提升物流服务层次,即开展第一层次的服务12.物流组织网络化原理物流网络组织化是指物流经营管理机构、物流业务、物流资源和物流信息等要素的组织按照网络方式在一定市场区域内进行规划、设计和实施,以实现物流系统快速反应和最优总成本等要求的过程。13.物流组织网络化的好处1、扩大市场覆盖面2、提高网络效率3、提高要素的收益4、抵御要素的风险14.物流网络可以分为两种基本形式:1)直送形式2)经过物流中心或配送中心的形式15.采用配送中心、物流中心的好处1、提高厂商和门店的物流效率2、提高厂商和门店业主的效率3、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本身可以是盈利的项目4、配送中心、物流中心是复杂物流网络的核心5、物流中心、配送中心是重要的基础设施16.LD—CED模式物流中心+配送中心”模式是一种可以普遍应用于经济活动的集成模式。这种模式是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集成模式,在运输、邮政、电信、银行等各个行业都广泛使用,这种模式的核心表现在6个字:收集、交换、发送,简称CED,因为它的前提是LD,所以将这种模型称为LD---CED模型。C;收集,即将分散的业务对象收集起来;E交换,即将收集起来的业务对象在集中地的物流中心进行分类,汇总,将业务请求目的地相同的业务通过干线运输送至目的地物流中心,然后由目的地将相同业务请求目的地的业务对象送至离目的地最近的或者分工负责那个地区的配送中心;D发送,即将由物流中心发来的业务对象进行
本文标题:96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___知识汇总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44833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