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监理 > 2011新课标人教版高三物理一轮复习(2.1 常见几种性质的力)
第二章相互作用第一单元常见几种性质的力1.力(1)力的概念①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之间的作用是相互的.②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③力的作用效果:a.使物体发生形变;b.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2)力的分类①按性质分:重力、弹力、摩擦力、分子力、电场力、磁场力等.②按效果分:压力、支持力、拉力、动力、阻力、向心力、回复力等.③按产生条件分:场力(非接触力)、接触力.(3)力的基本特征物质性力不能脱离物体而独立存在.相互性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矢量性力是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一般用有向线段表示.独立性一个力对物体产生的效果,与物体受到的其他力无关.同时性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总是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4)力的图示和示意图①力的图示:力可以用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线段按一定比例(标度)画出,它的长短表示力的大小,它的箭头指向表示力的方向,箭尾(或箭头)表示力的作用点.②力的示意图:只在图中画出力的方向(无标度).粗略的表示力的方向、作用点和大小.(5)力的测量:力的测量仪器是测力计,实验室中常用的是弹簧测力计,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符号为N.2.三种常见的性质力(1)重力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①方向:竖直向下.②大小:G=mg.③重心:重力的等效作用点.重心的位置与物体的形状及质量的分布有关.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重心在几何中心上.薄板类物体的重心可用悬挂法确定.(2)弹力①弹力的产生条件:两个物体直接接触,并发生弹性形变.②弹力的方向:与形变的方向相反.重心测定③弹力的大小a.对有明显形变的物体,如弹簧等,弹力的大小与形变量有关,形变量越大,弹力越大.b.对没有明显形变的物体,如桌面、绳子等物体,弹力大小由物体的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共同确定.c.弹簧的弹力遵从胡克定律:F=kx.k称为弹簧的劲度系数,单位:N/m.(3)摩擦力①摩擦力产生条件:两物体直接接触、相互挤压、接触面粗糙、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的趋势.这四个条件缺一不可.温馨提示:两物体间有弹力是这两物体间有摩擦力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也就是说有弹力不一定有摩擦力,但没有弹力一定没有摩擦力)②滑动摩擦力大小:滑动摩擦力F=NF,其中的FN表示正压力,不一定等于重力G.μ叫动摩擦因数,与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的材料以及接触面的情况有关.③静摩擦力大小:静摩擦力的大小要根据物体的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共同确定,其可能的取值范围是:max0FF.④摩擦力方向:摩擦力方向总是沿着接触面,并且跟物体的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⑤摩擦力的作用效果:总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提示:(1)两物体相对静止时产生的力是静摩擦力,但两物体不一定是静止的.(2)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两物体间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但不一定与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反.物体运动的方向一般是指相对地面而言的,实际上摩擦力的方向既可以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相反,还可以垂直或成任一夹角.类型一:对重力、重心的知识考查【例1】关于物体的重力和重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所受的重力就是地球对物体产生的吸引力B.物体静止时,对水平支持物的压力就是物体的重力C.用细线将物体悬挂起来,静止时物体的重心一定在悬线所在的直线上D.重心就是物体所受重力的等效作用点,故重心一定在物体上针对训练1:一个圆球形薄壳容器所受重力为G,用一细线悬挂起来,如图所示.现在容器里装满水,若在容器底部有一个小阀门,将小阀门打开让水慢慢流出,在此过程中,系统(包括容器和水)的重心位置()A.慢慢下降B.慢慢上升C.先下降后上升D.先上升后下降类型二:弹力的大小和方向的分析【例2】如图所示固定在小车上的支架的斜杆与竖直杆的夹角为θ,在斜杆下端固定有质量为m的小球,下列关于杆对球的作用力F的判断中,正确的是()A.小车静止时,F=mgcosθ,方向沿杆向上B.小车静止时,F=mgcosθ,方向垂直杆向上C.小车向右以加速度a运动时,一定有F=ma/sinθD.小车向左以加速度a运动时,F=22)()(mgma,方向斜向左上方,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arctan(a/g)思路点拨:此类题形变不明显,不能直接判断弹力的大小和方向.但我们可以从运动状态出发,根据物体的平衡条件和牛顿第二定律分析出来.针对训练2:如图所示,小球B放在真空容器A内,球B的直径恰好等于正方体A的边长,将它们由静止释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若不计空气阻力,A对B有向上的支持力B.若考虑空气阻力,A对B的压力向下C.若考虑空气阻力,A对B的压力向上D.若不计空气阻力,B对A没有压力类型三:胡克定律的应用和弹簧组合【例3】如图所示,两木块的质量分别为m1和m2,两轻质弹簧的劲度系数分别为k1和k2,上面的木块压在上面的弹簧上(但不拴接),整个系统处于平衡状态.现缓慢地向上提上面的木块,直到它刚离开上面的弹簧,求这个过程中下面木块移动的距离.针对训练3: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质点与三根相同的轻质螺旋弹簧相连,静止于竖直平面内,相邻弹簧间的夹角为120°,情况如图.已知弹簧a、b对质点的作用力大小均为F,则弹簧c对质点的作用力不可能为()A.FB.F+mgC.F-mgD.mg-F类型四:静摩擦力的计算问题【例4】如图(甲)所示,一物块在粗糙斜面上,在平行斜面向上的外力F作用下,斜面和物块始终处于静止状态,当F按图(乙)所示规律变化时,关于物块与斜面间摩擦力的大小变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一定增大B.可能一直减小C.可能先减小后增大D.可能一直增大针对训练4:如图所示,物体叠放在水平桌面上,水平力为Fb=5N、Fc=10N,分别作用于物体B、C上,A、B和C仍保持静止.以Ff1、Ff2、Ff3分别表示A与B、B与C、C与桌面间的静摩擦力的大小,则()A.Ff1=5N,Ff2=0,Ff3=5NB.Ff1=5N,Ff2=5N,Ff3=0C.Ff1=0,Ff2=5N,Ff3=5ND.Ff1=0,Ff2=10N,Ff3=5N
本文标题:2011新课标人教版高三物理一轮复习(2.1 常见几种性质的力)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44971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