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第18课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发展
中国现代史(1949年10月-----)1.1949年10月------1956年底过渡时期2.1956年-----1966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3.1966年------1976年“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时期4.1978年------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49年10月------1956年底过渡时期一、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开端1、背景:建国初的严峻经济形势:经济凋敝,百废待兴1949年国民经济基本情况:1949年,我国有5亿多人口,人均收入才66元,人均有粮食209公斤,钢0.29公斤。工业技术水平低下,农业生产落后,物资紧缺,物价飞涨,市场混乱,人民生活痛苦不堪。面对这种局面,美国国务卿艾奇逊曾预言:中国永远摆脱不了一个不堪负担的压力,即庞大的人口,没有一个政府解决了人民的吃饭问题,中共也无能为力,中国将永远天下大乱。产品1952年产量比1949年增加比历史最高水平增加粮食1.639亿吨49%9.3%棉花130.4万吨193%53%钢产量135万吨754%46.2%原煤产量6649万吨105%7.4%原油产量44万吨272%发电量72.6亿千瓦时68.1%21.9%1952年主要产品产量简表一、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开端1、背景:①1952年,国民经济基本好转,工业化提上日程。②借鉴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苏联共产党就是我们最好的先生,我们必须向他们学习。”---毛泽东“我们所走过的道路就是苏联走过的道路,这在我们是一点疑问也没有的。”---刘少奇“苏联经济文化及其各项重要建设的经验将成为新中国的榜样。”---《人民日报》一、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开端1、背景:①1952年,国民经济基本好转,工业化提上日程。②借鉴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2、方针:过渡时期总路线——“一化三改造”3、实施:“一五计划”(1953年)4、成就:①初步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②形成合理的工业布局①内容:“一化”——工业化;“三改”——三大改造②关系:“一体两翼”(工业化与三大改造同时并举,相互促进;变革生产关系和发展生产力并举)(优先发展重工业、三大改造)③社会主义工业化全面展开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试制的第一批国产“解放”牌载重汽车出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试制的第一批国产“解放”牌载重汽车出厂1956年7月13日,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立,并试制出了第一批国产载重汽车,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把这种汽车命名为“解放牌”,这是新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日子,自此,中国结束了长期不能生产汽车的历史。“一五计划”成就(1953--1957)我国自己制造的第一架喷气式飞机出厂“一五计划”成就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鞍山钢铁公司近代中国的工业化历程•起步——•曲折发展——洋务运动民族工业1、产生(19C70)2、初步发展(19C末)3、黄金时期(一战期间)4、日益萎缩(抗战、解放战争)5、消亡(三大改造)二、社会主义三大改造1953年:从供销入手,按行业分期、分批、分片改造,一次性合作。1.目的:适应国家工业化的要求,早日建成社会主义2.措施:(1)农业:①1953年:初级社(特征:土地入股,统一经营)②1955年:高级社(《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的决议》)(2)手工业:1956年底基本完成,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在中国基本确立,为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发展开辟了道路。标志着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立起来。(3)资本主义工商业①策略:利用、限制和改造,②方式:赎买政策③步骤:加工订货、统购包销、经销代销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1953)全行业公私合营(1956)4.意义:消极:改造过程中出现冒进、过激行动,所有制形式单一,超越了生产力实际。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举例:某私人帽厂,年产量400顶帽子。政府要进行改造。Step1:政府订购200顶。由于战争刚结束,资料短缺,政府提供原料;Step2:政府订购400顶。企业只为政府生产,不考虑销售Step3:政府订购800顶。企业无生产能力,政府投资51%。Step4:政府出钱购买资本家剩余资本。(全部卖给国家)3.实质:把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生产资料公有制历史再现:“集体力量大无边”——兴办农业生产合作社天津南郊区三道沟乡民纷纷报名申请加入高级社历史再现:“手工业合作化的春天”——兴办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北京市手工业者登记入社历史再现:“亏了我一个,幸福全国人”——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三大改造完成1956年1月,北京召开庆祝社会主义改造胜利大会,农民代表向毛泽东敬献喜报。1956年手工业者涌跃报名入社。上海工商界庆祝公私合营。1、年,中央提出了过渡时期总路线,其核心内容是2、一五计划作出了决定3、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目的实质:4、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采取策略1953一化三改造优先发展重工业适应国家工业化的要求把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生产资料公有制利用,限制和改造过渡时期(1949—1956)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6—1966)1.中共“八大”(1956)主要内容:评价:是正确的方针设想富有创造性是我国社会主义道路一次成功的探索背景: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主要矛盾:人民对于先进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之间的矛盾,和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的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矛盾。主要任务:集中精力搞建设,把中国尽快的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超过英国,不是十五年,也不是七年,只需要两年到三年,两年是可能的。这里主要是钢。2.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1958)内容: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评价:反映了广大人民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的愿望(主观上)但是夸大主观能动性,忽视了客观的经济发展规律(客观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6—1966)原因:片面追求社会主义建设的高速度(1)“大跃进”(1958)定义:指1958年我国在“左”的思想指导下进行的全民性经济建设运动,在生产上追求大规模和高速度。主要表现:①农业提出”以粮为纲”的口号,要求五年.三年以至一二年达到十二年农业发展纲要规定的粮食产量指标②工业提出”以钢为纲”的口号,要求七年五年以至三年提前实现原定十五年钢产量赶上或超过英国的目标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6—1966)3.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当时的“卫星田”能承受得住一位小姑娘现实还是神话?大跃进时期的漫画肥猪赛大象就是鼻子短公社杀一口足够吃半年一个萝卜千斤重两头毛驴拉不动大跃进时期的漫画大麦穗、大玉米,运到北京去见毛主席1957年1958年1959年1962年535万吨9000万吨3000万吨1070万吨大跃进时期的炼钢指标运送铁矿石1958年,全国生产钢1108万吨,只有800万吨合格土高炉修建土高炉(2)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定义:指1958年出现的政社合一的组织.特点:“一大”-规模大,经营范围大“一大二公”“二公”-------公有化程度高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6—1966)3.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人民公社社员列队下地生产鼓足干劲加油干放开肚皮吃饱饭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6—1966)3.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4)后果:①国民经济和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②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③1959—1961我国经历了三年严重的经济困难时期(3)特征: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大跃进”时代的经典宣传口号“无煤也炼焦,无焦也炼铁”“两年内建成一个像样的共产主义”一天等于二十年,共产主义在眼前”“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主观能动性无限,巧妇能为无米之炊”共产主义就是一切生活资料归大堆”共产主义就是吃大锅饭”吃饭不要钱就是共产主义”“公共食堂万岁”“倾家荡产大搞钢铁”“全省七天实现煤气化,三天实现超声波化”“贯彻指示不过夜,推广经验不过宿”“发愤读书是走白专路线”三年困难时期(1959—1961)——龟裂的稻田4.三年经济困难(1959----1961)原因:“左”倾错误的结果(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反右倾斗争)自然灾害严重苏联背信弃义撕毁合作协议据统计,三年经济困难期间中国国内人口非正常减少至少2000万,但该数字存在较大争议,争议的范围从1000万至1亿不等。...争议主要是非正常减少人口的具体数字与三年经济困难的责任追究。5.“八”字方针(1960)“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经济开始好转(1962年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6—1966)Fgh十年建设时期的主要建设成就贵阳乌鲁木齐兰州包头兰新铁路包兰铁路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包头钢铁公司大庆油田大庆武汉武汉钢铁公司上海人工合成牛胰岛素大港油田天津北京柳州黔桂铁路胜利油田东营1959中国第一台大型快速通用数字电子计算机1963年,大庆油田工人欢呼第一口油井试喷成功大庆“铁人”王进喜一九六五年,中国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结晶一九六七年六月十七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一九六四年十月十六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文革”十年动乱时期(1966—1976)后果:严重干扰和破坏了国民经济建设导致人民生活水平长期在低水平线上徘徊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1978—)中国经济建设的历程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1949-1956年: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1949-1952年:国民经济的恢复时期1953年:过渡时期总路线1953年:开始实施“一五”计划1953-1956年:三大改造1956-1966年:十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6年:中共八大——正确指引1958年: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1958年:“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1959-1961年:三年严重困难时期1960年:提出“八字方针”1956-1966年:十年经济建设成就1966-1976年:十年“文革”动乱时期——国民经济陷于瘫痪和全面混乱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成功失误过渡时期总路线一五计划三大改造中共八大八字方针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性、复杂性、艰巨性★必须坚持以为中心★必须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坚持的原则,不可照搬别国模式★必须遵循规律,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生产关系的调整必须适应状况总结:20世纪50--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经验和教训?生产力发展经济建设实事求是客观经济建国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概况图文革调整完成调整三年困难三面红旗三大改造一五徘徊新时期1962196119601959195819571956195319491966196519761978材料一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因为我国过去重工业的基础极为薄弱,经济不能独立,国防不能巩固,帝国主义国家都来欺负我们……”,“资本主义国家从发展轻工业开始,一般是花五十年到一百年的时间才能实现工业化,而苏联采用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方针,从重工业开始,在十多年中就实现了国家的工业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93年版(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启动时采取“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3分)原因:历史因素:重工业基础薄弱;现实因素:面临帝国主义的军事威胁和经济封锁;外部因素:借鉴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经验。考点一:一五计划材料二东北地区幅员辽阔,物产丰富。到20世纪40年代末,大约有人口3000余万,东、北、西三面与朝鲜、苏联、蒙古相邻,交通便利,重工业较为发达,钢铁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90%以上。(2)根据材料二一五计划为什么把东北作为重点建设地区?(2)原因地理:东北地区地理位置优越,与苏联等国接壤资源:幅员辽阔,资源物产丰富;基础:重工业比较发达,基础较好。(2008上海)右图是一份地方报刊的号外,它说明当时的社会A.注重科学,实事求是B.忽视工业,片面发展C.思想解放,决策民主D.急于求成,左倾浮夸考点二:20世纪50年代-70年代社会主义探索的失误材料一几千户,上万户并为一公社,实行统一核算。在这一进程中,国家无偿地占有公社的物资、土地和劳动力。上行下效。结果是国家共了集体的产,公社共了队的产,穷队共了富
本文标题:第18课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发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4506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