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全球化面临“三难困境”
全球化面临“三难困境”自由贸易的好处固然巨大,但也决不能低估经济一体化的风险。英国退欧公投显示出的全球化倒退迹象让多数经济学家震惊,但也有少数经济学家预见了这种情况的到来。开放的好处固然巨大,但也决不能低估经济一体化的风险。《共识崩塌》二战之后,西方国家的领袖力图建立一个防止恐怖幽灵重现的体系,同时促进经济繁荣和各国间的相互依赖,“让战争不仅难以想象,实质上也不可能发生。”他们的工作颇具成效,自那以后西欧再没有出现过武装冲突,扩张的全球贸易提升了世界各国的收入。然而,英国退欧公投的结果显示出全球化倒退的迹象。大多数经济学家对此感到震惊,少数经济学家则预见了这种情况的到来。这种收缩究竟是无法阻挡还是可以避免?这些“少数派”的论证过程值得研究。经济学家都不难意识到自由贸易在政治上推行起来会很困难,因为贸易的政治经济影响难以预测,它的好处显著却很分散。最关键的是,代价往往集中在少数人身上,令受影响者产生强烈的动机去推进贸易保护主义。有一类近年来越发流行的观点认为:全球化自身似乎会创造出一股力量,侵蚀对一体化的政治支持。哈佛大学的丹尼·洛迪克(DaniRodrik)在上世纪90年代末指出,更深层次的经济一体化需要各国法律法规的协调。他认为更深入的一体化要么导致对民主的侵蚀,要么造成民族国家的消亡。在洛迪克看来,这些权衡造成了“三难困境”:各国社会无法同时实现全球一体化、完全主权和完全民主——只能三者选其二。现在看来,经济一体化可能最容易被放弃。哈佛大学的阿尔贝托·艾莱斯那(AlbertoAlesina)和塔夫茨大学(TuftsUniversity)的恩里科·斯波劳雷(EnricoSpolaore)在2003年出版的《国家的规模》(TheSizeofNations)一书中对全球经济一体化表达了有关联的看法。他们指出,成为一个大国有诸多资源优势,但也有代价:国家越大就越多元,政府越难于满足国民的政治偏好。二战后全球贸易壁垒的减少,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同时期内国家数量的增长。拓展阅读:全球化的好处如何分配也是个大问题。保护主义政策常被视作危言耸听,但今年初的一份新研究表明,贸易的收益与成本分布极不平衡,中国崛起对美国工人造成的损失就大大超出设想。从1990年到2007年,中国出口商品的竞争造成了美国44%的制造业岗位流失。回顾商论二月刊文章《贸易得失》《贸易得失》全球化和技术进步占主导的时期,不平等不断加剧,不可避免地触发对抗力量。开放的好处固然巨大,但决不应该低估经济一体化的风险。
本文标题:全球化面临“三难困境”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45298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