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第一讲我国社会体育的改革与发展
社会体育指导概论第一讲我国社会体育的改革与发展本章提要:新中国的社会体育经历了曲折的发展道路,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表现出令人振奋的发展趋势。本章主要阐述了我国社会体育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基本精神、主要特点、实施的重要意义以及我国社会体育的奋斗目标。第一节我国的社会体育一、我国社会体育的主要特点(一)社会体育的基本含义社会体育是指在闲暇时间里公民自愿参加的以增强体质、增进健康、愉悦身心、增加交往为目的的自主性体育活动。社会体育与竞技体育、学校体育和军事体育最大的区别在于作为社会体育的主体(活动的参与者)对活动参与的自愿性和对活动要素把我的自主性。社会体育活动的分类:(1)按照参与人群分:职工体育、农民体育、居民体育等(2)按照参与人群的年龄与性别分:婴幼儿体育、少年儿童体育、青壮年体育、老年人体育、妇女体育(3)按照地域的分布分为:城市体育、农村体育、社区体育、乡镇体育、家庭体育、单位体育等(4)按照功能分为:健身体育、健美体育与、康复医疗体育、娱乐体育、休闲体育、旅游体育、防卫体育、冒险体育等。(二)社会体育的主要特点1、健身性和娱乐性2、全民性与普遍性3、余暇性与主动性4、多样性与灵活性5、时代性与永恒性6、民族性与世界性•二、我国社会体育的地位与作用•(一)社会体育在个人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1、社会体育是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必要途径•2、增强人的体质,提高健康水平•3、提高劳动者身体素质,增加劳动者技能储备•4、丰富人的体育知识和技能,提高人的文化素质•5、调节人的精神,健全人的心理•(二)社会体育在体育中的地位和作用•(三)社会体育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1、社会体育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内容,是提高中华民族整体素质的重要环节•2、社会体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方面,为物质文明建设提供体力支持和精神助力•3、发展社会体育是增强综合国力、推进生产力发展的有效手段。三、我国社会体育的现状与发展趋势(一)新中国社会体育发展的基本历程创业阶段(1949—1957)新中国建赢之初,为了改造衰弱的民族体质,使之适应社会主义建设和国防的需要,发展社会体育成为一项重要任务。在这一阶段,社会体育的主要工作是:——在中国体育发展的指导方针中确定了它的地位;——初步建立了社会体育的组织体系;——初步改善了社会体育的基本条件;——建立了社会体育的规章制度,如劳卫制、广播操和工间操制度、职工体育制度、基层体协制度、产业体协制度等。*这是新中国社会体育发展的第一个“黄金时代”。这一时期的社会体育不仅在中华民族体质的改善、发展国民经济和保卫国防诸方面成果显著,而且奠定了以后社会体育发展的基本框架。这一阶段社会体育在功能上呈现出鲜明的为政治与军事服务的特点。强调体育为生产服务,为国防服务,赋予社会体育极强的政治功能,使之成为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马鞍型发展阶段(1958—1965)1958年“左”倾思想占据主导地位,出现全国性的“大跃进”运动,高指标和浮夸风在各行各业中盛行,也对体育界产生巨大影响,造成社会体育严重脱离实际,违背客观规律。3年严重的自然灾害时期,体育活动很快陷入低潮,大多数群众停止了锻炼,不少体协自行消失,《劳卫制》被迫下马,社会体育几乎陷入停顿状态。从1963年起,随着国民经济形势的好转,体育战线恢复了生机,到1965年已有近250万人投身其中。在这两年中,《劳卫制》被修订为《青少年体育锻炼标准》,在试行过程中有52万多人达到标准。社会体育在短短几年内大起大落,人们对社会体育工作的规律有了深刻的认识。社会体育的发展不能超越国家经济发展的水平,不能违背身体锻炼的客观规律。社会体育应遵循“业余、自愿、小型、多样,因时、因地、因人制宜”的原则。这些原则的提出,是对我国社会体育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也是对社会体育发展规律在认识论上的一次巨大飞跃,标志着我国社会体育向实事求是、注重实效的方向转化。畸形发展阶段(1966—1976)•1966年,中国进入十年动乱时期。文革初期,各级体育部门陷入瘫痪状态,建国以来确立的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被废止,职工体育组织网络和业余体育运动队被解散,职工体育活动的组织管理体系也完全被破坏,已形成制度的“工间操”中断,农村一些传统的民间体育活动被列为“四旧”而遭到批判,群众性的运动竞赛活动也因无人组织而停止。•此时的社会体育处于一种非正常状态,在所谓“突出政治”的干预下,形式主义在这一时期发展到极致。如为了配合政治运动,停工停产,大搞“千人操”“万人横渡”等形式主义活动;竞赛活动中搞繁文缛节的政治仪式,夸大了社会体育的政治功能,在思想上和实践中给我国社会体育造成许多混乱。文革使社会体育的社会团体全部瘫痪,而完全依靠行政手段来开展社会体育。这对我国社会体育的发展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恢复、发展与初步改革阶段(1977—1991)•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我国社会进入改革开放时期。我国迅速恢复并完善了各级各类社会体育组织,有效地推动了社会体育的发展。社会体育在新的社会环境中迅速得到恢复,并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取得巨大成绩。•在城市,1990年全国性的行业体协总数达27个,共有职工体育组织102万个,各种运动队553万个,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数增至5000余万人。活动内容由过去以广播操、生产操、武术、球类为主,开始向体育舞蹈、健美操、气功、保龄球、网球、门球等项目扩展,并出现高尔夫球、赛车、登山、攀岩、热气球等新的运动项目。•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一个新的社会体育形态在我国城市地区迅速兴起,这就是社区体育。现在我国拥有社会体育组织3854个,占全国街道办事处总数的69%。平均每个街道有晨、晚练点53个。•在农村,各地的“农村文化中心”、“文化站”和“青年之家”,都把体育活动作为重要内容。1986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了中国农民体育协会,各省(区、市)也均建立了农民体协,有的乡镇还配备了专(兼)职体育干部,为开展农民体育活动做了大量工作。1990年推出了“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受到了广大农民的欢迎。•从1985年开始,全国开展了“争创体育先进县”活动,对农利体育工作起到了极大推动作用。到1996年已有5批468个县跨人全国体育先进县行列,占全国县级单位的2l%。•同时,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和企业经营机制转换力度的加大,在多年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社会体育发展模式,遭遇越来越多的困难。主要表现在高度集中而封闭的体育体制无法适应向市场经济转变的社会条件;行政命令式的运行机制难以适应市场经济的价值规律、供求规律和竞争规律。此外,由于行政手段对社会体育的控制力衰减,一些被动参与体育活动的群众失去约束力,从体育人口中流失。再加上其他业余文化活动对余暇的竞争,开展社会体育活动的难度大为增加。•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我国体育改革拉开序幕,社会体育的改革也随之开始,如扩大社会体育组织结构中非体委系统的成分,加强群体工作中的协调与合作;开发行政拨款以外的经费来源;社会体育与校园文化、企业文化和乡村文化相结合;扶植群众自发的组织形式等等。但是这些改革就总体而言,还没有脱离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基本框架。•随着改革开放社会大背景的持续发展,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深化,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现有的以计划经济体制为依托的社会体育体制,需要动大手术,否则不仅不能完成新时期中国体育所承担的任务,就是它本身的生存也会出现危机。•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的社会体育进入了改革深化与发展的新阶段。•改革的深化与发展阶段1992年至今•1993年4月国家体委下发了《关于深化体育改革的意见》,提出体育改革发展的总目标是:“改变原来在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符合现代体育运动规律,国家调控,依托社会,有自我发展活力的体育体制和良性循环的运行机制,形成国家办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格局,力争在本世纪末初步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体育新体制。”•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逐渐完善了体育改革的具体目标和措施。提出了群众体育要实现生活化、普遍化、社会化、科学化、产业化和法制化。个人的体育费用从福利型向消费型转变;体育活动从一家(体委)办向大家办转变;体育组织形式从行政型向社会型转变;体育干部从经验型向科学型转变;体育事业从事业型向经营型转变;体育工作从“人治”向“法治”转变。•(二)我国社会体育的现状•1、初步建立了新型的社会体育组织领导机制•2、社会体育管理开始进入了依法行政、依法治体轨道•3、社会化的群众体育组织网络正在形成•4、社会体育队伍不断壮大•5、群众体育健身场地逐年增多•6、社会体育经费大幅度增加•7、体育人口数量逐步增长•8、群众性体育活动形成热潮•(三)我国社会体育的发展趋势•1、我国社会体育发展的总趋势•2、我国社会体育发展的主要趋势•(1)社会体育将成为更多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成为一种更为普遍的社会现象•(2)社会体育将成为更加广泛的一种社会性事业,走出一条社会化之路•(3)社会体育管理和体育健身活动科学化程度不断提高•(4)社会体育工作将在更大范围内实现依法行政、依法治体•(5)体育产业将获得较大发展,逐步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第二节全民健身计划刚要一、《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产生的社会文化背景国民身体健康状况的总体水平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具有战略意义,无论是历史上还是在现实中各国政府都非常关注这项工作。中国历史上因为政治经济的落后,特别是封建文化的禁锢,中国国民体质处于世界各国的下游,被人蔑称为“东亚病夫”。新中国建立后,党和政府非常重视群众性体育活动的开展,对群众体育的开展投入了大量的财力和物力,群众体育有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国民体质得到了极大地改善。•但是,由于历史的因素,几十年来我国群众体育的管理模式一直是计划经济的行政命令模式。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在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后,原有的群众体育管理方式越来越不适应实际的需要,其矛盾表现以下几个方面:•1.传统的国家、单位包办群众体育举步维艰•传统的群众体育管理是以企事业单位为基本的组织形式,群众体育活动的开展依照上级单位的指令进行,群众体育没有纳入社会的大系统之中。•在计划经济时期,企事业单位担负着全体员工的生老病死以及子女教育等有关事宜,各单位的包袱日益沉重,无论是生产和事业的发展还是员工的福利等事宜举步维艰,群众体育活动的广泛开展受到极大的限制。•改革开放后,许多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不再承担原来所担负的诸多社会福利保障,部分单位的群众体育活动根本无法落实。在民营企业也中有相当多的人被游离于体育锻炼之外。。•2.观念落后,群众体育活动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在计划经济时期,人们从上学开始,其体育锻炼就有人负责管理,在学校学习是校长和老师、在参加工作后是单位的领导。个人的主动性以及个人的权益往往被忽视了,于是人们养成了一种依赖性的观念。在许多人眼里认为,体育活动开展得好坏是单位领导的事,开展体育活动所需的物质和经费天经地义的应该单位负担,仿佛个人的健康不是属于个人的,而是属于单位和国家的。•事实上,每个人的健康状况最直接的利益受益者是个人和家庭,间接受益的才是单位和国家。国家和社会有责任来保障国民的健康,国民自己也有责任来爱护。因此,群众体育活动的开展,就应该是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方面来承担物质条件和经费。20世纪80年代,就有人提出“花钱买健康”的观念,不建立新的群众体育管理新观念,就无法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国民体育发展需要。•3.社会体育的管理必须步入法制化的管理轨道•随着市场经济的实施,群众体育的管理方式必须改变过去那种完全依靠行政命令的形式,实行以法律、法规管理的法制体制,这样才能做到国家、社会、个人协调一致的发展群众体育。•群众体育只有以法律、法规的方式管理,才能保证政策的连续性,避免随意性,才能真正保证公民的体育权利的实现。体育这一文化现象在人类社会存在已有悠久的历史,特别是到了现代社会,由于社会生产力的飞速提高,社会文明空前发展,体育作为改善国民健康水平、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已得到世人的共识。体育在现代社会中,已成为一个独立
本文标题:第一讲我国社会体育的改革与发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4543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