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4.3平面镜成像说课稿
《4.3平面镜成像》说课稿滁州市第八中学余西付一、说教材1、本课特点、地位和作用:(1)本课是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光现象》中的第三节《平面镜成像》。该册教科书是按国家《九年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编写的实验教材。与原有的教材相比,突出学生的探究活动,把科学方法的学习和科学知识的学习放到同等重要的地位,本节课也有这样的特点。(2)本册教材内容在编排上与老教材相比作了较大的变动,从学生兴趣、认识规律出发设计教材的体系和结构,将学生最感兴趣的声、物态变化、光放在八年级上册。光现象安排在声现象、物态变化之后,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之前,这种处理方式比较符合初中生的认识规律。同时《光现象》在全册有着重要的地位,此课也有举足轻重的作用。(3)《平面镜成像》是这一章的重点内容之一,是在学习了光的直线传播与光的反射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认识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与应用。既与生活联系紧密,又是学生第二次接触“像”这个概念(前面已经学习过小孔成像),后面又将学到凸透镜成像,所以,它既是重要的基础知识,又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本节教材主要安排了一个《平面镜成像》的探究实验,这是培养学生重视实验和归纳,提高学习能力的好素材。另外,为了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教材除了专门安排的探究活动外,还特意安排了“科学世界”和“动手动脑学物理”两个栏目。2、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对教材的理解,结合学生的实际,确定本课的三维目标如下:知识与技能:(1)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2)了解平面镜成虚像,了解虚像是怎样形成的;(3)理解日常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现象;(4)初步了解凸面镜和凹面镜及其应用。过程与方法:(1)经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学习对实验过程中信息的记录;(2)观察实验现象,感知虚像的含义;(3)通过观察感知球面镜对光线的作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中领略物理现象的美妙与和谐,获得“发现”成功的喜悦;(2)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3)通过对平面镜、球面镜的应用的了解,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3、重点和难点重点: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感受探究的各个环节。难点:平面镜成像的原理、虚像的概念。课程标准提出了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和步骤,而八年级的学生物理探究能力比较弱,所以让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是本课的重点。虚像的概念比较抽象,初中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较差,因此,确定为本课的难点。4、教具准备演示用:多媒体教学软件、苹果、平面镜学生用:玻璃板、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尺子、白纸。二、说学生1、知识基础:平面镜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对其成像特点学生已有粗浅的感性认识,但由于受视角的影响,学生对“像物大小关系”存在错误看法,例如学生误认为物体离平面镜越近,像越大,越远像越小,需在探究过程中加深认识并澄清错误观点。学生上节学了光的反射,为平面镜成像原理和虚像的学习打下了基础。2、能力基础:学生虽然学物理时间不长,但前面已经历过几次实验探究过程,在教师的引导下,具有一定的探究能力。3、心理基础:八年级学生好奇心强,具有强烈的求知欲,乐于动手、动脑,乐于探究未知事物并加以应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兴趣,充分发挥实验的作用,迎合他们好奇、好动、好强的心理特点,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三、说教法学法基于上面的教材和学生情况分析,我根据多年来实施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教学的经验,主要在教法学法改革中突出以下几方面:1、教法结合教材编写的内容,采用的教学方法为情景教学法:创设情景引出问题;演示教学法:成像原理探究、了解虚像;探究式教学法:实验探究引导归纳平面镜成像特点,教师引导,变演示实验为探究性实验,由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探究,让学生逐渐体验、感悟探究的要素。2、学法主要是探究式学习法,其中还用到了等效替换等方法,让学生主动参与到知识的发生发展全过程当中去。教法、学法的设计主旨是面向全体学生,突出科学探究过程,让学生体验平面镜成像知识的实验探究过程,同时以自主、合作、探究教学为主导思想,充分利用各种媒体辅助,重视学习过程、物理方法的学习和学生思维水平的提高,帮助学生解决难点,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素质与精神。四、说教学程序设计(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多媒体展示“猴子捞月亮”短片(1min59s)猴子们捞到月亮了吗?月亮是在井里还是在天上?2、教师平面镜前放一个苹果提问:同学们看到几个苹果?(两个)如果让你来吃,你会吃哪个?为什么?(前面一个,后面的是平面镜所成的像)有几种方法得到两个苹果?(平面镜成像、照相机拍照、小孔成像)即复习前面所学,又引入本节及下一章所学,起到承上启下作用。并板书:4.3平面镜成像(二)、新课教学1、认识平面镜教师展示梳妆镜等图片,引导学生得出平面镜即“表面光滑平整的镜子”。另外再展示美丽的自然景物“倒影”图片,进一步感知“平静的水面是天然的平面镜”。2、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环节一:提出问题问题1:两个苹果,哪个是真实的?为什么?问题2:物和像哪个大?物距和像距哪个大?由情景引发问题引起探究兴趣,激发学习兴趣。环节二:猜想和假设鼓励学生根据生活中的切身实际大胆进行猜想,说出猜想的依据。环节三:设计并进行实验设计多种实验方案,逐一排除,最后找到可行的方案,并进行实验。方案一:将一只苹果放在平面镜前面,测量出苹果和像的大小后比较二者大小即可。讨论后得出:不能找到像的位置也不能测量像的大小。方案二:将一只苹果放在半透明玻璃镜前,在镜前面测出苹果大小,然后再在镜后测出像的大小相比较即可。讨论后得出:不易准确测量像的大小。方案三:将一根蜡烛放在半透明玻璃镜前,在镜子后面放一根蜡烛使之与像完全重合,然后比较两根蜡烛的大小。同时测出“像距”“物距”。讨论后得出:简便可行学生实验,教师检查指导,同时提醒学生实验注意事项,最后学生填写数据表格。实验注意事项:(1)镜子放置时要与桌面垂直;(2)有镀膜的一面朝向自己,成像才清晰;(3)完成一次实验后改变物体位置再重做二次实验,避免实验数据的偶然性,将实验采集的数据填在设计的表格中。环节四:分析论证、得出结论(1)像与物的大小相等(等大);(2)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等距);(3)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垂直)。这三条归纳为一条就是:像与物的连线关于镜面对称(对称)(4)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虚像)。最后教师引导学生八个字概括平面镜成像特点:等大、等距、垂直、虚像。环节五:评估交流(1)实验操作中有什么不足之处?(2)测量的结果是不是可靠?(3)各组的探究结果是否相同?(4)对于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还有哪些猜想?(5)课后同学们自己探究一下.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左右是相反的吗?3、平面镜成像原理教师结合平面镜成像实验,作图说明平面镜成像原理:光的反射。并将之与“小孔成像”进行比较,说明虚像与实像的区别。4、凸面镜和凹面镜(球面镜)(1)凸面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应用:汽车观后镜、弯道观察镜(2)凹面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应用:太阳灶、手电筒、汽车灯、探照灯的反光装置(三)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收获了什么?学生讨论发言,梳理本节知识要点和收获。(四)考点说明与反馈提高考点:历年安徽中考中关于平面镜成像这一节考查的内容有:平面镜成像特点:等大、等距、垂直、虚像。另外,平面镜里成的像与物体左右相反;平面镜应用:(1)成像;(2)改变光路。;平面镜在生活中使用不当会造成光污染;球面镜包括凸面镜(凸镜)和凹面镜(凹镜),它们都能成像。具体应用有:车辆的后视镜、道路弯道观察镜是凸面镜;手电筒的反光罩、太阳灶、医术戴在眼睛上的反光镜是凹面镜。考题注意以填空、选择、作图、实验等题型出现。反馈提高:教师精选平面镜成像相关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提高。(五)、布置作业:1、理解平面镜成像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2、课本动手动脑学物理P801-5题。五、说板书设计4.3平面镜成像凹面镜:会聚凸面镜:发散球面镜改变光路成像应用成像原理:光的反射虚像对称垂直等距等大成像特点平面镜面镜板书简洁明了,却涵盖了本节所有内容。六、说教学反思本节课在《物理课程标准》的指导下结合本节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各种情况,在校内教学时采用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收到了可喜的效果。本节课有以下优点:1、很好地实现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学生在掌握知识发展能力的同时,经历了科学探究过程,领略了自然现象的美好和谐,澄清了日常生活中对平面镜成像的一些错误认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出自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一诗),可见,学生亲自动手实践是多么重要。2、“民主、和谐、平等”的教学氛围的创建,给学生思维提供了充分想象的空间,学生大胆想象,合理推理,畅所欲言,思维不时地迸发出创造性的火花,创新能力得到很大提高。3、尊重了学生的自尊心,促进了学生心理的健康,如不当众呵斥、讽刺、挖苦,对学生适时地激励等。本节课的欠妥之处如下:1、对基础差的学生关注不够,他们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会很多,可是由于在课堂上需要面对的是大多数学生,另外在课堂上时间有限也是一个原因,如果是小班制授课这个问题就解决了。2、对于错误的处理方法需要完善,在以后的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发现错误、纠正错误。3、能否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是衡量一个人有无创新能力的重要标志,很多学生习惯于老师的包办代替,他只是一名听众。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更多的考虑怎样培养学生提出有价值问题的能力、动手能力,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带着更深刻甚至更多问题走出课堂,不能把学生培养成被动的、吸收知识的驯服的工具。本次的“满意课堂教学评比”效果如何?有待于实际教学后的继续反思……
本文标题:4.3平面镜成像说课稿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45488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