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11高中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一、哲学的产生1.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2.哲学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二、哲学是什么(一)哲学的本义:爱智慧或追求智慧(哲学≠智慧)哲学的任务: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二)关于世界观的学说: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哲学就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1.世界观: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2.世界观人人都有,但一般人自发形成的世界观不等于哲学3.哲学&世界观&方法论的关系①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②世界观(看法想法)决定方法论,方法论(做法)体现世界观③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三)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1.具体科学的分类具体科学举例自然科学知识物理学社会科学知识经济学思维科学知识心理学2.具体科学和哲学的关系①具体科学揭示的是自然、社会和思维某一具体领域的规律(个性、个别、具体)②哲学对其进行概括和生活,抽象出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共性、一般、抽象)③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哲学不是科学之科学不可取代具体科学),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易错句:哲学是科学的时间观和方法论(×)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一、哲学的基本问题1.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即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内容(一)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谁决定谁)①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②凡认为存在决定思维为唯物主义,凡认为思维决定存在为唯心主义(二)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①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②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2.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①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遇到的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2/11②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的,必须回答的问题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1.根本分歧:围绕物质和意识谁是本原的问题展开唯物主义→物质是本原,物质决定意识唯心主义→意识是本原,意识决定物质2.唯物主义基本形态三种基本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唯物主义基本形态特点局限性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地但没有科学依据,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如水、火、气、土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等局限性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正确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3.唯心主义基本形态两种基本形态: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基本形态本原举例主观唯心主义人的主观精神人的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客观唯心主义客观精神上帝、理念、绝对精神三、两个对子1.两个对子:唯物主义&唯心主义、辩证法&形而上学(只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阵营)2.辩证法&形而上学关系从属关系研究世界的状态是怎么样的分歧辩证法:全面、发展、联系形而上学:片面、静止、孤立第三课时代精神的精华一、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科学的哲学)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精神生活的构成部分,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二、哲学是社会变革的作用1.它可以通过对旧制度和旧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2.它可以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指引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3.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三、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①阶级基础是: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②产生的自然科学基础:3大发现(细胞学说、能量守恒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3/11③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①实现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结合②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③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①毛泽东思想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一、世界是物质的(一)什么是物质1.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物质客观性),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存在。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万事万物的客观属性)(二)世界的物质性: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意识1.自然界的物质性: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2.人类社会的物质性: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①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人的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劳动起决定性作用)②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3.自然界客观性原理:自然界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方法论:①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人类有意识地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②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二、世界是运动的: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1.哲学上的运动: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2.运动和物质的关系①运动与物质是不可分割的②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③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脱离物质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离开物质谈运动是形而上学的观点(刻舟求剑)离开物质谈运动是唯心主义的观点(仁者心动)3.运动和静止的关系: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绝对的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相对的①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形态含义:一是事物根本性质没有变化二是某一参照系没有发生某种运动②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则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三、运动是规律的1.规律: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是客观的2.规律的特点:①不能被创造,不能被消灭②是普遍的3.规律的客观性&普遍性要求①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4/11②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秘一、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起源意识的本质: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1.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生物的反应形式(刺激感应、感觉和心理)是人类意识产生的前提2.意识不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而且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二、意识是人脑的机能→生理基础1.人脑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2.意识活动通过人脑对外界刺激的一系列反射活动实现的三、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内容不管什么样的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四、意识的作用(一)意识的能动作用1.意识的作用原理:①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②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③主动创造性,是人能够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方法论:重视主观意识的作用,注重主观精神力量,自觉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2.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①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②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它不仅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而且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方法论:①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②重视意识的能动作用,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和抵制错误的思想意识。3.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1)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正确(错误)的意识促进(阻碍)事物的发展](2)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二)怎样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1.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2.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3.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4.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三)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原理: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但人可以认识规律、利用规律,根据规律发生的条件和形式u,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方法论: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做到主观和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5/11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唯物论=辩证唯物论=探索世界一、实践及其特点1.实践的含义: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1)主体:人对象:客观事物(2)实践活动的分类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最基本的实践)变革社会的实践探索世界规律的科学实验活动2.实践的基本特征(1)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2)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3)实践具有能动性(4)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实践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的活动。人的实践活动是历史的发展着的二、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一)1.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认识的途径:亲身实践(直接经验)学习他人(间接经验)]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3.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二)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和归宿②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科学理论对实践有重大指导作用。方法论: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重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做到理论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三、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1.真理和谬误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2.真理的特点(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表明,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1)最基本的属性:客观性真理只有一个,真理面前人人平等(2)真理都是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3)真理都是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3.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1)认识具有反复性(认识的主体人认识的客体客观事物)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2)认识具有无限性(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3)认识具有上升性认识运动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并不表明认识是一种圆圈式的循环运动,而是一种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6/114.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原理: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是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使用的条件和范围;真理是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是主观同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方法论:真理与谬误是相伴而行的,人们要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丰富、发展、完善真理。5.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原理: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方法论: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唯物辩证法基本观点(总特征)练习的观点、发展的观点根本观点(实质和核心)对立统一规律(矛盾)认识问题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一、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一)联系的含义:联系,就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有联系(×)](二)联系的特点1.联系的普遍性联系是普遍的。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2.联系的客观性(1)含义:联系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2)分类:自在事物的联系、人为事物的联系(3)要求: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3.联系的多样性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二、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一)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1.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原理:①整体和部分是相互区别的,整体和部分又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②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部分在事物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处于被支配的地位,部分服从和服务与整体。③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④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⑤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本文标题:2017-2018年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复习资料大全重难点汇总知识点总结归纳【最新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45680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