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第二章_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历程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第二章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历程第一节传统文化形成与理论化一、殷商神本文化•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主要统治地区在今河南西部、山西南部一带。伯益像•古者禹死,将传天下于益,启之人因相与攻益而立启。•—《韩非子·外储说右下》•禹将死时,准备传位伯益,禹的儿子启进攻伯益,启继承了统治者的位置。•夏的统治约有400多年,最后君主是桀。夏朝宫殿遗址在今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面积3.75平方公里。1959年开始发掘。遗址中,现已发现建筑基址多座。学术界普遍认为二里头遗址的文化属于夏文化。二里头夏朝宫殿基址天命玄鸟,降而生商——《诗·商颂·玄鸟》契•商部落原在山东半岛渤海湾,以畜牧业为生的部落。•大约公元前14世纪,长期流动不定的商族多次迁都。到盘庚(商第十代君主)在位时,迁都至殷(今河南安阳小屯村),故又称殷商。•殷商南越长江,北达辽西,西抵陕西,国土面积大大超过夏王朝。成汤像成汤继位为商首领时,商部落已发展壮大,成为一个势力强大的部落。商朝500多年历史,最后一个商王是纣王。纣王残暴的统治,使商朝快速走向灭亡。殷王武丁占卜用的龟腹甲•商晚期司母戊方鼎,一九三九年河南安阳武官北地出土,中国历史博物馆藏。二、周人的文化维新•周部落原活动在渭河流域,周的始祖是姬弃,后经周文王姬昌广求人才,四面征战,统一了一些部落,周武王姬发继位后,在河南孟津与800诸侯会盟,兴兵灭商。•从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256年,周朝存世约800年,共传30代37王。•周虽旧邦,其命维新•——《诗经·大雅》•周王朝建立后,进行了一系列文化维新。•皇天无亲,惟德是辅。•——《左传》•周人敬天保民•1、确立了宗法分封制•周朝为有效控制被征服的广大地区,分封姬姓贵族子弟和功臣、还有殷商后代(兴灭国、继绝世的文化传统)到各地去建立政权。•西周初年一共分封71个诸侯,其中姬姓达53个之多。•2、确立礼制•周公着手建立周王朝的一整套的典章制度(渗透伦理道德精神)•礼的内容:•一是“亲亲”,贯彻血缘宗族原则;•二是“尊尊”,执行政治关系的等级原则。•宗旨是“别贵贱,序尊卑”。体现君臣、父子、兄弟、夫妻的上下尊卑之别。•卡尔·雅斯贝尔斯(1883—1969),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智慧之路》:•公元前800至公元前200年,尤其公元前600至前300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三、春秋战国:中国文化轴心时代•“轴心时代”发生地区大概在北纬25度至35度区间。•这段时期是人类文明的重大突破时期。•在轴心时代,各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以色列有犹太教先知,古印度有释迦牟尼,中国有老子、孔子……•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一直影响着人类的生活。•中国文化的“轴心时代”,其主要含义是当时诸子百家创造的各个学派,使得中国文化精神的各个侧面都得到了充分的展开和升华,中国民族文化从此大致确立。•开创学派;编纂修订《诗、书、易、礼、春秋》等中国文化的“元典性”著作。•文化进入了空前繁荣时期。哲学思想尤为活跃,为中国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从周平王迁都(公元前722年)到秦始皇统一中原(公元前221年)这500多年,习惯上划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公元前476年以前为春秋时期,这段时期同孔子所编的鲁国史书《春秋》的时间大体上差不多。•公元前475年到秦统一中国为战国时期。•在春秋时期,诸侯各国“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战国时期发生大小战220余次。•因此,春秋和战国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动荡与变革的时期。•在这动荡与变革的时期,中国文化却奏起了辉煌的乐章。春秋学派分野•文化背景•1、社会变革•战争不断,在战争中衰败的诸侯大臣,其畜养的家庭文人、乐师流落四方,促使学术下移,形成了从“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的转变。•2、士的崛起•周代统治者分为四等级: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士处于统治者最低层。到春秋战国时,士取得了独立的地位,加上诸侯争霸,渴求人才,养士之风大盛,助长了士阶层的声势,推动私人学术集团的兴起,也促进了当时诸子峰起,学派林立的局面。•学术环境活泼浓厚,滋养了不同的文化学派。•相传孔子杏坛设教,收弟子三千,授六艺之学。自古以为美谈,为士林所称颂。进而杏坛作为孔子兴教的象征。•战国时期,齐国在国都临淄稷门外设置学宫,招聘天下贤者来此讲学。于是,“谈说之士期会于稷下,故称为“稷下学”。•稷下学自田齐桓公兴,约有150余年的历史。它成为当时各国的文化学术中心。•战国百家争鸣•诸子百家主要流派:•汉代司马谈《论六家要旨》六家之说(阴阳、儒、墨、名、法、道德)•刘歆十家之说(儒、墨、道、法、名、阴阳、农、纵横、杂、小说)•儒家学派:德治以“仁”为学说核心;以“礼”外在行为规范;以中庸为辨证方法;重血亲人伦,重现世事功,重实践理性,重道德修养。孔子的思想体系图仁爱(核心)信义(人际关系)和平(人际关系)忠恕(组织关系)孝悌(家庭关系)仁爱(核心)•道家学派:无为•以“道”为世界本体。•以“无为”为人生主张。《史记》记载孔子向老子问礼: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孔子去,谓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民间传说李约瑟博士:中国如果没有道家,就像大树没有深根一样。李约瑟(JosephTerenceMontgomeryNeedham,1900-1995年):英国近代生物化学家、科学技术史专家。所著《中国科学技术史》,对现代中西文化交流影响深远。他关于中国科技停滞的“李约瑟难题”也引起各界关注和讨论。•先秦道家思想(老子、杨朱、庄子)•道家的出发点:全生避害•杨朱的方法——逃离人世,遁迹山林。•老子的方法——遵道行事,自然无为。•庄子的方法——无待无我,避于仙境。•先秦道家思想•道家的创始与老子•1、以“道”为最高实体的宇宙观•①“道”是什么?•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老子》•②老子的宇宙生成模式•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③物极必反•矛盾大量存在:《老子》中有(70余对)•矛盾相互依存:故有无相生,难易向成……•反者道之动:“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物壮则老”、“兵强则灭,木强则折”。•转化有一过程:“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2、老子的社会观•①处世的方法•处柔:“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寡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所以要“寡欲”。•不为天下先:“三宝”:一是慈,即宽容;二是俭,即退缩,保守;三是“不敢为天下先”。•②政治学说•圣人治国,无为而治。•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愚民”政策•“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先秦道家思想•庄子—追求自由的艺术化存在•庄子曾作过漆园吏,生活贫穷困顿,却鄙弃荣华富贵、权势名利,力图在乱世保持独立人格,追求逍遥无待的精神自由。•《史记》:“其学无所不窥,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故后世合称“老庄”。•在庄子哲学中,“天”是与“人”相对立的两个概念。•“天”代表自然,“人”指“人为”。•“人为”两字合起来,就是“伪”。•牛马四足,是谓天;落马首,穿牛鼻,是谓人…•——《庄子》•“凫胫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故性长非所断,性短非所续,无所去忧也。”•庄子主张顺从天道,摒弃“人为”,摒弃人性中那些“伪”的杂质。•顺从“天道”,从而与天地相通,是庄子所提倡的“德”。庄子寓言故事•鲁侯养鸟•昔者海鸟止于鲁郊,鲁侯御而觞之于庙,奏《九韶》以为乐,具太牢以为膳。鸟乃眩视忧悲,不敢食一脔,不敢饮一杯,三日而死。•此以己养养鸟也,非以鸟养养鸟也。•——庄子《庄子·至乐》•浑沌开窍•南海之帝为倏,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倏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倏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庄子·应帝王》•随珠弹雀•今且有人于此,以随侯之珠,弹千仞之雀,世必笑之。是何也?•则其所用者重,而所要者轻也。•——庄子《庄子·让王》•盗亦有道•跖之徒问于跖曰:“盗亦有道乎?”•跖曰:“何适而无有道邪?夫妄意室中之藏,圣也;入先,勇也;出后,义也;知可否,知也;分均,仁也。五者不备而能成大盗者,天下未之有也。”•由是观之,善人不得圣人之道不立,跖不得圣人之道不行。•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矣。”•庄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巾笥(sì)而藏之庙堂之上。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二大夫曰:“宁生而曳尾涂中。”•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庄子·秋水》•庄周梦蝶•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qú)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庄子·齐物论》•儒道比较•第一,儒家注重人事,道家尊崇天道。•第二,儒家讲求文饰,道家向往自然。•第三,儒家主张有为,道家倡导无为。•第四,儒家强调个人对家族、社会的责任,道家醉心于个人对社会的超脱。•后世不少士大夫从儒家指示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找到了通往道家的思想之门。•由“独善”而至超脱功名利禄,这样,儒、道两家从对立走向互补,相反而又相成。•法家学派:「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治国方略上,主张严刑峻罚;文化政策上,主张“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实行文化专制主义。韩非子•法家先驱是齐国的管仲与郑国的子产,集法家之大成者是韩国的韩非。•韩非(公元前280—前233年),韩国公子,与李斯同为荀况的学生。•战国末期,韩国在战争中屡遭失败,丧师失地,在强大西秦的武力威胁下,面临亡国的严重危机。韩非多次上书韩王,主张变法,其建议未被采纳,于是退而著书立说,其著作收辑在《韩非子》。•韩非总结了前期法家的思想和实践,提出了以法为中心的“法、势、术”三者合一的封建君主统治术。•韩非之前,法家有几个派别,主要是商鞅的“法”,申不害的“术”,慎到的“势”。•至韩非集法(政令)、术(策略)、势(权势)之大成,建构成完备的法家理论。•论法•法就是法令,成文法,是“编著于图籍,设之于官府,而公布于百姓者也。”•一国君臣上下,都以之为判断是非、指导行为的标准。•第一,不仅公布成文法,使人人遵守,而且法要统一,严格执行。•第二,法不阿贵,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第三,法要严峻。所谓法治,实际上也就是刑治。他主张厚赏重罚。•论术•术就是君主驾驭臣民的权术。•第一,君主要把自己打扮的高深莫测,使臣僚对自己可望而不可及。•第二,君主要行“无为之道”,凡事藏而不露。•第三,君主要千方百计维护独尊地位。•论势•势就是位,国君的威势,即政权。•韩非重法,以法为核心,但立法的目的是维护君主集权,执法要靠君主,因而单有法还不行,所谓君臣不能共权,大权一定要牢牢掌握在君主手中。•第一,权势为人主独揽,绝对不能与臣下共权。•第二,君主要象防止窃贼一样,警惕大臣对君权的窥窃,组织情报网。•战国时期,韩非的学说适应了当时由诸侯割据过渡到封建专制的中央集权的需要,而且行之有效,它起到了巩固新兴封建制度的作用,促进了秦政权的统一。•但是,韩非
本文标题:第二章_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历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4569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