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二节儿童的发展与教育请分析下列观点:1.“树大自然直”、“拔苗不能助长,神童非为人造”。2.“狼孩、猪孩”等案例给了你关于教育与人哪些方面的认识?(教育与人的心理发展呈何种关系,教育在人的发展中居于何种地位?)•一儿童发展的特点•(一)顺序性与阶段性•中国古代有个笑话:一位男子饿得饥肠辘辘,就到路边的一家小店里就餐。他一连吃了4个饼,仍没觉得饱,又吃了第5个,终于有了饱的感觉,于是说:早知道这第5个饼能使我吃饱,又何必浪费钱去买前4个饼呢?真是太傻了!•请你分析本案例,应用儿童发展是阶段性与连续性•1.思维:从形象思维发展到抽象思维•2.记忆:从机械记忆发展到意义记忆•3.人的情感:从喜怒哀乐等一般情感发展到理智感、道德感、美感等复杂情感•因此。教育必须遵循由具体到抽象,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顺序、循序渐进地进行。•(二)不平衡性•第一,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上不平衡。如身高在第一年和青春期发展速度最快。•第二,不同方面的发展时间在迟早上不平衡。如:感知成熟在先,思维成熟在后,情感成熟更后。•(三)个别差异性•(四)分化与互补的协调性1.机体机能方面存在互补2.存在于心理发展的不同方面•二。儿童发展的内涵•1.以遗传为基础•2.儿童的发展蕴含于儿童的主体活动中•3.实现发展是儿童的权利•4。注意的问题儿童教育与发展的辩证关系•(一)在发展与教育的关系上的一般观点•1、发展的整体观•2、发展的多因素相互作用观•3、学习与发展的幼儿主体观•4、教育促进和参与发展的教育作用观•5、活动是教与学的共同基础的教育途径观•(二)教育是否应该向培养天才的方向努力?•1、教育能否培养天才:“天才天生”还是人造的结果?•(1)“天才不传代”:爱尔维修:即使是普通的孩子,只要教育得法,也会成为不平凡的人。•卡尔·维特:对于孩子来说,最重要的是教育而不是天赋。孩子成为天才还是庸才,不是决定于天赋的多少,而是决定于出生后至五、六岁时的教育。对孩子的教育必须同其智力曙光同时开始。•(2)如何解释“白痴天才”?•(3)天才不能复制•2、是否应该向培养天才的方向努力?•世界上的天才并不是太多了,而是太少了。儿童教育的基本原则•教育引导发展的原则•(1)“教什么”:坚持发展的可持续性•其一,在教育的即时效应和发展的潜在性关系上,教育必须既符合儿童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发展。•其二,培养终身受益的品质•对儿童发展内容的排序: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其三,基本的原则:越难掌握的内容越要早教;任何内容都可早教,但是重点应该是社会性学习及右脑潜能的开发。•(2)“如何教”:兼顾发展的全面性及差异性•分层指导,以进行因材施教;•实施发展性教育:教育应为儿童的文化创新以及儿童的自我发展创造条件并以此来促进儿童发展,而不是要“灌进”多少知识、技能、习惯。•(3)“何时教”:遵循儿童发展的规律性•教师应该创设条件、支持发展;在关键时刻,推进发展。•早期教育要重视发现、保护和引导儿童天性中固有的品质,如好奇心、探索欲、想象力、对游戏的热爱等等。教育与儿童的发展•教育的科学性对儿童身心发展的影响作用要把握以下几个方面:•1.教育目的•评论以下文字:•“如果现在这个时代能出全才,那便是应试教育的幸运和这个时代的不幸。如果有,他便是人中之王,可惜没有,我们只好把‘全’字‘人’下的‘王’拿掉。时代需要的只是人才。•我以为现在中国的教育越改革越奇怪了。仿佛中国真的紧缺全才,要培养出的人能今天造出一枚导弹,明天就此导弹写一篇长篇并获矛盾文学奖,后天亲自将其译成八国文字在全世界发行似的。假如真有这种人我宁愿去尝他导弹的滋味。全面发展最可能导致的结果就是全面平庸”(韩寒:《穿着棉袄洗澡》)2.成熟的基础上引导发展•儿童是人,但不是小大人。因此要站在儿童的立场上去认识儿童的发展;儿童具有生存权、人的尊严及其他一切人权。3.整体发展的基础上促进个性发展4.尊重和发挥儿童的主体性•尊重儿童的感受、选择,鼓励学生创造教育学一二三章复习题•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所给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答错、不答或多答均不得分)•1.教育的生物起源说的代表人物是()A.达尔文B.布厄迪尔C.勒图尔诺D.孟禄•2.为了更好地选用天下人才,隋唐后建立了()A.聘任制度B.科举制C.录用制D.任免制3.国际上理解教育实质是在教育中贯穿()A.主体教育观B.精英主义价值观C.知识主义价值观D.多元主义价值观•4.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关于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的主张,称为()A.白板说B.做中学C.儿童中心主义D.实质教育派5.在教育史上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家是()A.孔子B.孟子C.墨翟D.荀子•6.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萌芽于下列哪部教育论著()•A.《学记》B.《普通教育学》C.《大教学论》D.《教育论》7.现代的学校教育不再为少数剥削阶级所垄断,而是日益走向()A.社会化B.民主化C.大众化D.自由化•8.古代中国的教育学思想中主张“道法自然”的是()A.道家B.法家C.墨家D.儒家9.明确提出“使人类教育心理学化”的口号,为近代教育学的创立作出贡献的是()A.康德B.裴斯秦洛齐C.洛克D.夸美纽斯一、单项选择题•1.【精析】C由教育理论可知,勒图尔诺(利托尔诺)是教育的生物起源说的代表人物。2.【精析】B隋唐建立科举制。3.【精析】D国际理解教育实质是在教育中贯穿多元主义价值观。4.【精析】C杜威主张儿童是教学过程的中心。5.【精析】A孔子是启发式教学原则的提出者,题干中的话反映的正是这一教育思想。6.【精析】C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萌芽于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7.【精析】C教育大众化表明有更多的人接受到学校教育。8.【精析】A道家主张“道法自然”。道家主张回归自然,“复归”人的自然本性,一切顺其自然,便是最好的教育。9.【精析】B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明确提出了“使人类教育心理学化”的口号。第二章小学教育•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所给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答错、不答或多答均不得分)1.现代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因是()A.政治需要B.科技进步C.生产力发展水平D.产业革命2.“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这句话反映了()A.教育与政治的关系B.教育与经济的关系C.教育与文化的关系D.教育与科技的关系•3.我国正式颁布《义务教育法》的时间是()A.1957年B.1982年C.1986年D.1990牟•4.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促使科学技术再生产的最主要途径是()•A.学校教育B.高新技术的应用C.科学理论的产生D.完善的社会制度•5.()以后,文化概念正式进入到人类学家的研究范畴。A.18世纪90年代B.20世纪50年代C.19世纪50年代D.19世纪90年代6.人口的职业结构制约着教育的()A.专业结构B.布局结构C.层次结构D.需求结构•1.【精析】B在现代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主要靠科技进步来推动,故科技进步才是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因。2.【精析】A这句话揭示教育的重要性和教育与政治的关系。3.【精析】C建国后,我国实行教育向工农开门,l986年正式颁布《义务教育法》。4.【精析】A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教育对生产力有促进作用,可以再生产科学知识。5.【精析】Dl9世纪90年代以后,文化概念正式进入到人类学家的研究范畴。6.【精析】A人们所学的专业在很大程度上与未来所从事的职业紧密挂钩,故人口的职业结构制约着教育的专业结构。第三章教育与个人的发展•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所给选项中只有-二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答错、不答或多答均不得分)1.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是()A.遗传素质B.环境C.个体主观能动性D.教育2.教育的直接目的是()A.促进人的身心发展B.培育“四有”新人C.促进社会的发展D.培养人的生存能力•3.“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话反映了()对人的身心发展的影响。A.遗传因素B.环境因素C.学校教育D.个体因素4.内发论者一般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A.人自身的内在需要B.社会环境的要求C.教育要求的内化D.个体的理想和目标5.人区别于动物的重要标志是(),它是把平凡的人培养成出色的人的可能性或前提条件。A.劳动B.潜能C.知识D.意识•6.盲人的触觉、听觉一般非常灵敏,这说明了人的身心发展具有()A.顺序性B.不平衡性C.互补性D.个别差异性7.美国当代生物社会学家()把“基因复制”看做是决定人的一切行为的本质力量。A.威尔逊B.格塞尔C.华生D.洛克8.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要求()A.教育教学工作要抓关键期B.教育工作要循序渐进C.因材施教、有的放矢D.教育工作要根据不同年龄分阶段进行•一、单项选择题1.【精析】C个体在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中所表现出来的个体主观能动性,是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2.【精析】A教育的直接目的是促进人的身心发展。3.【精析】B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有:遗传、成熟、环境、学校教育和个体主观性。“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反映了环境因素对人身心发展的影响。4.【精析】D内发论者一般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的机制决定的。5.【精析】B潜能是人区别于动物的重要标志,是能够把未成熟的人培养成为成熟的人,把平凡的人培养成出色的人的可能性或前提条件。6.【精析】C这是人的身心发展的互补性的例子。7.【精析】A威尔逊是美国当代的一位生物社会学家,他把“基因复制”看做是决定人的一切行为的本质力量。8.【精析】A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要求教育教学工作要抓关键期,不能错过个体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太阳从西边升起周铁小学五(4)班夏招贤•学会倾听孩子的声音。一副作品或许看似平常、一种回答听似普通,但里面都蕴藏有孩子自己的智慧。•听孩子们说,是我们要学的。•我的好朋友彤彤,今年11岁了,爸爸是个画家。她从小就受到艺术的熏陶,十分喜爱画画,画的画可好了。去年十月,学校举行了绘画比赛,她交了一幅作品,名叫《盼》。上面画着一个小女孩,蹲在绿油油的草地上,抬头仰望着天空中慢慢升起的太阳。这幅画的色彩和构思都很好,大家都说会得一等奖。我在盼,她也在盼,盼她的图画能得奖,然后登在报刊上。•没想到几天后却传来了一个不幸的消息,她的画落选了。落选的原因不是因为画得不好,而是因为她把太阳画错了方向,太阳从西边升起来了。这么优秀的作品竟然因为这种常识性的错误而落选,真是太可惜了,我们都为她感到遗憾。•后来有几天,我早晨起来,总是发现有一个人在西面的小山上静静地坐着。出于好奇,我决定去看个究竟。一个凌晨,天蒙蒙亮,天边已泛起鱼肚白,我爬上了小山,走到那身影边。呀,原来是彤彤!她一动不动地坐在一块小石头上,仰望着西边的天空,眼里盛着一种渴望。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渴望呢?我似乎看出了些什么,赶紧问:“彤彤,你为什么每天都坐在这儿,可别为作品落选而伤心呀。”她使劲地摇着头。我疑惑了,追问:“那是为什么呢?”“因为……因为……”她吞吞吐吐不肯说,过了一会儿,终于开口:“前几天,爸爸妈妈吵架,爸爸气得离家出走了。临走前,他说:‘要让我再登这个门,除非太阳从西边升起!’我真的好希望太阳能从西面升起,这样,爸爸就可以回家了……”•我听了,才明白了一切,原来彤彤天天坐在西面山上,是为了有朝一日,能看到太阳从西边升起。我心里不禁隐隐作痛,安慰着彤彤说:“彤彤,你爸爸一定会回来的,一定会!”后来,我把这件事告诉了彤彤妈,再后来,也不知怎么的,她的那幅图画又得奖了,而且获得了一等奖,如愿以偿地登在了报纸上最醒目的地方。彤彤很高兴,我也很高兴。我们都相信彤彤的爸爸能看到这幅画,能明白彤彤的苦心,早日回家,和全家团聚。•据:班主任老师之后了解了孩子的创作意图,告知了评委组,这幅寓意深刻的画重新被做了评定,获了最高奖。
本文标题:第二节儿童的发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4581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