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监理 > 建筑防排烟系统技术标准介绍华南理工大设计院王钊
主讲人:王钊《建筑防排烟系统技术标准》介绍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ARCHITECTUALDESIGN&RESEARCHINSTITUEOFSCUT一防烟、排烟基本概念二防排烟规范(标准)的发展三《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介绍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ARCHITECTUALDESIGN&RESEARCHINSTITUEOFSCUT四工程案例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ARCHITECTUALDESIGN&RESEARCHINSTITUEOFSCUT防烟、排烟基本概念一区域能源规划与设计研究室防烟、排烟主要内容、概念防烟、排烟基本概念1.建筑防火核心是建筑防火设计(包括防火分区、疏散、结构安全等),其它专业(电气、水、防烟排烟)是技术辅助手段,目的是早发现及火灾初期控制,为人员安全疏散争取时间,而且这个时间是以秒为单位。区域能源规划与设计研究室防烟、排烟主要内容、概念防烟、排烟基本概念2.根据国内外的火灾统计资料,特别是高层建筑,火灾中的烟气造成死亡人数占的比例高达78.9%。◼烟气(常温)杀人于无形之中,人的求生本能有时无法抵抗。◼火灾产生高温,人员可以立即做出反应◼化学材料燃烧过程中产生毒气区域能源规划与设计研究室防烟、排烟主要内容、概念防烟、排烟基本概念3.烟及烟气:◼由燃烧或热能作用所产生的悬浮在气体中的固体和液体微粒燃烧成为烟或烟粒子,含有烟粒子的气体成为烟气。◼热解(无燃烧,没有火焰和发光)进程中也会发烟。◼气体在温度升高时体积会膨胀,密度会减少,燃烧产生的热动力会使烟气上升,火灾时的温度变化十分剧烈,烟气的上升和扩散也十分迅速。区域能源规划与设计研究室防烟、排烟主要内容、概念防烟、排烟基本概念4.几个保证基本安全的距离:◼疏散极限视距:对于非固定人员的公共建筑及其疏散视距为30m,对于内部基本上是固定人员的建筑(如住宅、宿舍、车间等),其疏散极限视距为50m。◼烟气沿水平方向蔓延时,一般的稳定厚度的距离为30m,超过30m将可能使烟气过于冷却或烟气底层的冷空气混合在一起,导致烟气下降,影响排烟效果或清晰高度。◼根据实验观测,人在浓烟中低头掩鼻最大的行走距离为20-30m设计规范中多个对距离的限制性的条文的数据都是和这几个安全距离有关。区域能源规划与设计研究室防烟、排烟主要内容、概念防烟、排烟基本概念5.某些特殊的工程要增大防火分区面积、增加疏散距离,一定要有几个条件:◼空间高大、开敞——火灾可以早期发现,易于扑灭◼空间高大——增加蓄烟的空间,延缓烟气对影响人员疏散◼开敞空间无阻挡——提高人员逃生的速度◼加大排烟量——延缓烟气影响人员疏散◼加密或增加疏散指示标志——方便人员逃生时对逃生路线的识别◼以固定生产人员为主,尽量避难在公共建筑中这些技术手段都是基本上一般人员在火灾时极限视距和浓烟中行走距离的限制。。区域能源规划与设计研究室防烟、排烟基本概念防烟、排烟基本概念6.排烟——火灾现场或紧邻火灾现场烟气易于扩散到区域(用于人员疏散的走廊)防烟——人员逃生中基本安全的区域,各种前室—楼梯、避难区域。因此建筑的疏散设计基本上是由火灾场所(使用区域)--逃生通道(走廊)--基本安全逃生空间(前室、楼梯、避难层、走道)--安全区(室外)没有”亚安全区、准安全区”概念区域能源规划与设计研究室防烟、排烟基本概念防烟、排烟基本概念7.由于排烟与防烟是用于不同场景的概念,因此,防烟和排烟不能用在同一个场所,需要防烟的区域不能采用排烟系统(有误区)8.一般的消防设施都是用于火灾初期,火灾经过轰燃后进入旺盛期,一般的消防设施都无法使用了,防排烟系统也一样。空调、通风系统(非消防用途)的关闭和切断温度是70℃(发现火灾即要关闭),消防设备关闭和切断的温度是280℃。区域能源规划与设计研究室防烟、排烟主要内容、概念防烟、排烟基本概念9.合理的气流组织要保证防烟、排烟的效果,排烟口、补风口的设置要符合烟气流动的原理。排烟——应顺着烟气扩散或流动的方向,在高处;补风——应有促使烟气向外排出的作用,在低处,远离排烟口。通过合理排烟、补风组织,应采用人流的疏散方向迎着补风的方向,排烟口远离疏散等基本设计原则防烟、排烟主要内容、概念防烟、排烟基本概念10.设计要合理,不是越大越多越安全,比如:(1)正压送风的风压过大,开门困难。(2)补风量大:实验证明50%以上就可以保证。过大会造成烟气温度下降,上升浮力减小,烟气流动混乱(3)排烟口的风速:过大会导致蓄烟层被抽穿,使排除烟气的能力下降等问题11.防烟排烟所有技术措施的目的为实现对烟气的控制区域能源规划与设计研究室防烟、排烟主要内容、概念防烟、排烟基本概念12.防烟的正压依据安全性由高至低与烟气形成逆向的压力和风速区域能源规划与设计研究室防烟、排烟主要内容、概念防烟、排烟基本概念13.要“建规”与“防烟排烟标准”两个规范结合,部分防排烟设计的内容在建规中例如:步行街的排烟要求区域能源规划与设计研究室防烟、排烟主要内容、概念防烟、排烟基本概念14.不能自然通风或者自然通风不能满足要求的封闭楼梯间应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ARCHITECTUALDESIGN&RESEARCHINSTITUEOFSCUT防排烟规范(标准)的发展二区域能源规划与设计研究室防排烟规范(标准)的发展1.2015年5月1日前执行两本规范《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和《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区域能源规划与设计研究室防排烟规范(标准)的发展2.2015年5月1日后执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同时根据公安部(公消[2015]98号文)的规定防烟与排烟系统设置场所执行新规,其他具体系统执行按原“高规”和“建规”。区域能源规划与设计研究室防排烟规范(标准)的发展3.新的国家标准《建筑防排烟系统技术标准》GB51251-2017将今年8月1日执行(没有最后确定,中间意见建议修改工作不断),这个标准起草至今历时十几年。汶川地震前开编委会(都江堰),地震后开审查会,前几天地震十周年区域能源规划与设计研究室防排烟规范(标准)的发展4.规范的变化最大的变化:由原两个规范单纯设计扩展到设计、施工、调试、验收、维护管理全过程管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原建规)《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原高规)《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GB51251-2017(烟规)共4节25条9.1一般规定9.2自然排烟9.3机械防烟9.4机械排烟其中强制性条文9条共4节29条8.1一般规定8.2自然排烟8.3机械防烟8.4机械排烟其中强制性条文0条共9章25节1.总则2.术语和符号3.防烟系统设计4.排烟系统设计5.系统设计6.系统施工7.系统调试8.系统验收9.维护管理条文182条,强制性条文19条区域能源规划与设计研究室防排烟规范(标准)的发展5.在公安部的公消[2015]98号文中明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与《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的关系,一个规定设置防烟、排烟的场所,一个是如何设计、施工、调试、验收、维护管理。对其他机电专业也是如此,上一层的规范《建规》不做技术上的描述,下一层的标准根据上一层规范的要求做技术上的具体要求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ARCHITECTUALDESIGN&RESEARCHINSTITUEOFSCUT《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介绍三区域能源规划与设计研究室《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介绍•(1)基本上按新规范的章节顺序介绍•(2)重点介绍新增的内容(与原“高规”、“建规”比较)•(3)重点介绍在消防审查,验收中要关注的问题,设计过程中要•计算的问题一般不做介绍•(4)重点介绍强条介绍方式区域能源规划与设计研究室《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介绍术语介绍(1)防烟系统通过采用自然通风方式或者通过采用机械加压送风方式阻止烟气进入楼梯间、避难层(间)等空间区域能源规划与设计研究室《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介绍术语介绍(2)直灌式机械加压送风无送风井道,采用风机直接对楼梯间进行机械加压的送风方式。起源于高层建筑的改造,历经试验,楼梯间能够迅速使整个楼梯间的压力分布均匀,能有效地防止烟气的进入,可以减少设置竖向的管道,节省面积。区域能源规划与设计研究室《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介绍术语介绍(3)烟羽流火灾时烟气卷吸周围空气形成混合烟气流轴对称——四周无障碍物阳台溢出型烟羽流——门窗外还有阳台或水平突出物窗口型烟羽流——门窗区域能源规划与设计研究室《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介绍(5)固定窗固定窗平时不开启,仅在火灾时消防员人工破拆以排出火场中的烟和热的外窗。排烟依靠设置的排烟系统,重点排热,有这样的案例,消防员进入火灾现场因吸入高温烟气受伤。例如实际工程中,建筑四周大量的实墙,留有的风口面积仅够排烟补风的建筑,商业建筑有这样的设计,在实际的审查中要求增加窗的面积。。(4)挡烟垂壁应要求500mm高度,在排烟口下计算术语介绍区域能源规划与设计研究室《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介绍术语介绍(6)清晰高度设计烟层下缘至室内地面的高度,排烟量的计算的基础是保证人员逃离火灾场所的最低要求区域能源规划与设计研究室《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介绍术语介绍(7)可熔性采光带(窗)120℃—150℃自动熔化,无熔滴,排烟排热区域能源规划与设计研究室《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介绍(9)排烟防火阀:280℃自动关闭,平时常开,与设备联动排烟阀:常闭,火灾时开启术语介绍(8)前室独立共用(两个楼梯)合用(电梯和楼梯)区域能源规划与设计研究室《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介绍防烟系统设计—一般规定(1)明确一个概念,防烟既可以通过机械加压送风方式也可以通过自然通风的方式。自然通风方式的防烟使用的场所,如避难层,全敞开式阳台或凹廊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5.5.23(强条)中有关避难层(间)的设置要求中明确第9点:应设置直接对外的可开启窗口或独立的机械送风防烟设施,外窗应采用乙级防火窗◼可采用自然通风方式◼不能采用百叶窗做维护结构,因为“外窗”明确了防火要求,那么墙也应该等同区域能源规划与设计研究室《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介绍8.5.1建筑的下列场所或部位应设置防烟设施(强条)第3点:避难走道的前室、避难层(间)◼避难走道的前室(没有说走道)◼在没有明确可采用的自然通风方式是一种防烟措施的概念情况下,目前这几年,很多工程按5.5.23规范执行原设计全部采用机械送风的防烟设计。防烟系统设计—一般规定区域能源规划与设计研究室《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介绍防烟系统设计—一般规定8.3机械防烟“原高规”中防烟一节中也没有提出自然通风防烟的概念。8.2.3自然排烟一节中,把全敞开的阳台、凹廊等也说成自然排烟。在“250米加强措施”中明确了避难层可以采用外窗“自然排烟”◼用词不统一◼外窗是否包含百叶窗◼自然排烟窗(口)是包含百叶窗的这个问题在“建规”中和《建筑高度大于250米民用建筑加强性防火技术要求》中都有明确的说明,但由于用词不统一导致这几年在执行中有误区。区域能源规划与设计研究室《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介绍宅建筑,应采用机械加压送风系统。(强条)(3)在条文3.1.3中要求≤50m公建,100m住宅应采用自然排烟,与过去的提法不同(4)3.1.8中明确避难层的防烟系统可根据建筑构造设备布置等因素选择自然通风系统或机械加压送风系统(5)3.1.5中合用前室、楼梯间分别设加压送风系统(无变化);采用剪刀楼梯时,楼梯间及前室要分别设加压系统。(强条)(2)3.1.250m以上的公共建筑、工业建筑及100米以上的住防烟系统设计—一般规定《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区域能源规划与设计研究室《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介绍防烟系统设计—一般规定(6)3.1.6不能满足自然通风条件的封闭楼梯也要设加压送风系统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建规8.5设置防烟中没有封闭楼梯,仅为一层时,可不设,但也有条件(7)3.1.9在
本文标题:建筑防排烟系统技术标准介绍华南理工大设计院王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45895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