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第六章 青年期的心理发展
第六节青年期(成年初期)(17、18---35岁)的心理发展成年初期年龄规定的参照:1、生理成熟(20岁);2、心理成熟(25岁);3、社会性成熟(18、19-30、35岁)•进入青年期,人的生理发展趋于平缓并走向成熟,思维逐渐成熟。•青年期要解决“亲密与孤独”冲突,恋爱与结婚、职业选择是青年期重要的社会化任务。•青年期是自我意识迅速发展并成熟的时期,同时也是人生观和价值观成熟的时期。第一单元青年期的一般特征一、青年期的一般特征1、生理发育和心理发展达到成熟水平。2、进入成人社会,承担社会义务。3、生活空间扩大。4、开始恋爱、结婚。二、心理学家对青年期的描述1、“第二次诞生”(斯普兰格1942):青年期是人格形成的时期,也是自我意识蓬勃发展、社会生活领域迅速扩大并走向成人的时期。2、由“疾风怒涛”到“相对平稳”(霍尔)。3、“边缘人”地位:青年期的个体特别是大学生,虽已脱离了儿童,但还不能履行成人的责任和义务,因此常被排斥在成人之外。4、延缓偿付期:社会给予青年人暂时合法地延缓偿付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和义务。这是一种社会的延缓,也是一种心理的延缓,也叫心理的延缓偿付期。是由于青年人有一种避免同一性过程提前完结的内在需要和社会的宽容所致。二、成年初期的发展课题•“发展课题”由哈维格斯特(1952)提出,指在一个人一生中的某个时期应获得的知识、技能和态度。人的发展即是完成人生发展课题的过程。人生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发展课题。发展课题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社会对各发展阶段的人所提出的要求。青年期的发展课题1.对身体的发育,特别是因性成熟引起的诸多变化的理解和适应;2.逐渐完善作为男性或女性的性别角色;3.从精神上和经济上脱离父母并走向独立;4.对新的人际关系特别是异性关系的适应;5.正确认识自己在社会中的角色,通过各种社会活动完善自己;6.树立作为社会一员所必须的人生观和价值观;7.掌握作为社会一员所必须具备的知识和技能并付诸于社会实践;8.选择职业及工作适应;9.完成学业并选择适当的职业;10.成熟感的获得及自我实现。概括说来,青年期的发展课题为:1、对生理成熟的理解与适应:异性关系、恋爱、结婚、婚后适应等。2、对社会性成熟的理解和适应:人际关系、选择职业及工作适应,家庭、社会角色、人生观、价值观的确立等。3、对心理成熟的自觉:自我意识的形成、自我同一性、人格重构等。第二单元青年期的思维发展青年期以后,思维会表现出一些全新的特点。辨证的、相对的、实用的思维逐渐成为重要的思维形式。一、青年期思维发展三个阶段(帕瑞的划分)第一阶段:二元论阶段。青年初期的个体对问题的看法非此即彼。第二阶段:相对性阶段。不再毫无区分地把知识当做不变的真理。第三阶段:约定性阶段。能结合个人的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不同的观点和立场调整认识。二、辨证逻辑思维的发展拉勃维维夫认为成人思维是一种“实用性思维”,并不严格按照逻辑法则进行,当现实复杂时就表现出“变通性”,这是思维不断成熟和发展的表现,而不是退化。(一)证逻辑思维是成人思维的主要形式。辨证逻辑思维是对事物本质联系的对立统一的反应,如普遍与特殊、运动与静止、偶然与必然等。形式逻辑思维的特点是反映事物的相对静止性和不同事物间的确定界限,强调逻辑性、客观性和确定性。(二)影响青年辨证逻辑思维发展的因素•1、领会和掌握知识的广度、深刻性和系统性•2、形式逻辑思维的发展水平(形式逻辑思维是辨证逻辑思维的前提)•3、个体思维品质(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三、思维监控能力的发展思维监控能力的发展是青年思维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1、思维的自我监控是整个思维结构的统帅。2、思维的自我监控是思维发展趋于成熟的标志。3、青年初期的思维监控能力已经接近成人水平。第三单元青年期的个性和社会性发展一、自我概念的发展(一)青年期自我概念发展的特点1、自我概念的抽象性日益增强青年不再用具体的词语描述自己的人格特征,而是用更加抽象的概念来概括自己。2、自我概念更具组织性和整合性青年能把自我的各个方面加以整合,组成教育连续性和逻辑性的统一体。3、自我概念的结构更加分化青年能够根据自己的不同角色分化出不同的自我概念。(二)自我概念认识水平提高的主要途径1、自我探索(自我关注、自我反思)2、通过他人对自己的评价3、通过对同龄人的认同(与同龄人相比较)二、自我认同感的确认•自我同一性的确立和防止社会角色的混乱是青少年期社会性发展的主要任务。青年初期的自我意识还不稳定,对他人关于自己的看法和评价非常敏感。随着人生经验的积累,个体需要对自我意识不断进行修正。(一)自我同一感的确立是自我分化和整合统一的过程•1、自我分化是把整体的我分化为“主体我”与“客体我”•2、通过自我接纳和自我排斥达到自我认识的整合统一。青年期的自我发展,经过自我分化,再通过多次的自我接纳和自我排斥,稳定的自我得以确定。大多数青年人都能形成并确立自我同一感,但也有一些青年人自我同一感不能确立,造成同一性危机。•(二)青年人解决同一性危机的方式•马西亚根据艾里克森的理论提出两个关键的标准(探索和承诺)来评估自我认同的发展,提出了四种自我认同的状态:•1、同一性确立:自我认同完成,经过对各种选择的探索后,对自己有一个清晰的目标,知道自己该往何处去。•2、同一性延续:自我认同延迟,个体仍未作出明确的承诺,还在探索尝试各种活动,希望能找到自己的目标。•3、同一性封闭:自我认同早闭,个体已经有了承诺,但其价值观和目标不是自己探索后确定的,而是接受权威人物(教师、家长)为自己选择的目标。•4、同一性扩散:自我认同扩散,个体缺乏明确的方向,既没有探索也没有承诺,也称为角色混乱。•如果长期遇到同一性混乱,就会出现持续的、病态的同一性危机,甚至出现同一性扩散征候群。(三)同一性征候群小此木启吾把同一性征候群的特点归纳为六个方面:1、同一性意识过剩(偏执于思考“我是谁”、“我该怎么做”而不能自拔,难以从“是我”和“不是我”等烦恼中解脱。)2、选择的回避和麻痹状态(有自我全能感或幻想无限自我的症状,无法确定自我,无法自我决断,只能处于回避选择的麻痹状态)3、与他人距离失调(无法与他人保持适宜的人际距离)4、时间前景的扩散(不相信时间机遇,不期待未来)5、勤奋感的扩散(勤奋感崩溃,或无法勤奋学习工作)6、否定的同一性选择(参加非社会承认的团体、接受社会否定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自我同一性的形成和确定不仅是青年期的主要任务,也是个体一生的发展课题。青年期未能很好地解决同一性危机,并不意味着今后就无法解决。已经建立的自我同一性,也会在今后遇到威胁。•因此,自我同一性的形成和确立是动态的、毕生的发展任务。(四)自我的形成自我的形成是成年初期生理成熟、心理成熟和社会性成熟的综合标志。自我的形成是经过少年期的独立意识,青年期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的分化与整合过程之后完成的。自我形成的标志:自我同一性的确立(1)独特感的发现,感受到自己是一个有别于他人的人,发现自我的差异性、独特性、强项、优势、特长等。(2)整体感的获得。在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过去的我与未来的我,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的互动中获得了对立统一的整体感。(3)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形成。自我同一性的确立是以形成明确的和世界观为标志的,自我同一性是在社会化进程中进行价值观选择,形成独立人格的过程。三、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确立(一)什么是人生观和价值观人生观是指人们对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态度。价值观是指个体以自己的需要为基础对事物的重要性进行评价时所持的内部尺度。人生观有多种。对人类产生重大影响的有享乐主义、悲观主义、存在主义、实用主义等。价值观也有多种。斯普兰格认为价值观可以分为六类:理论的、经济的、审美的、社会的、政治的、宗教的。(二)青年期是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和稳定时期个体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发展过程是在青春期萌芽,到高中阶段的青年迅速发展,到大学阶段达到形成的高峰,并逐渐走向成熟。(三)影响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因素1、个体成熟因素:包括思维发展达到抽象逻辑水平、自我意识迅速发展并达到成熟水平和社会性需要和社会化趋于成熟水平。2、社会因素:如各种社会背景和文化等。3、家庭因素:父母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潜移默化的影响。4、个体的自我调节因素:主要表现在自我认同感的形成过程中,对榜样的效仿和学习上。5、社会历史事件和个人遭遇的非规范性事件的影响。四、亲密感的建立•艾里克森认为:成年初期是建立家庭生活的阶段,是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的阶段。亲密感是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包括友谊与爱情。亲密是个人能与他人同甘共苦、相互关怀。亲密感在危急情况下往往会发展为一种互相承担义务的感情,它是在共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如果一个人不能与他人分享快乐与痛苦,不能与他人进行思想情感的交流,不能相互关心与帮助,就会陷入孤独寂寞的苦恼情境之中。•艾里克森认为一个人对自己有确定的同一感才能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与他人建立起亲密关系意味着与他人的同一性融为一体,这需要有牺牲精神。不能确定自我同一性的人是没有能力给与他人爱或感情的。五、社会关系的变化恋爱和结婚是亲密感建立的中心任务,但不是全部,还包括与其他家庭成员、与朋友的关系。安托露丝将以上三重关系称为“人生护航舰”,是青年人面对人生挑战的一个保护层。(一)与父母的关系父母依然对青年人的人生发展有重要影响,虽对父母的依恋减少了,但一些人生的重要问题仍要与父母商量。(二)朋友关系青年期朋友关系存在性别差异,表现在:1、女性朋友的数量多于男性。2、女性朋友之间谈更多的心里话,有更多的情感支持。3、女性朋友之间是相互聊天,男性朋友之间是一起做事。4、女性比男性对情感关系更有责任心。六、职业的适应(一)影响青年人职业选择的主要因素1、家庭因素。家庭通过影响个体的价值观影响其职业选择。2、教育和智力水平。受教育程度高和智力水平高的青年人,工作起点高。3、性别。4、人格。霍兰德把人格分为六种类型,每种人格类型都有其适应的职业。(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评量表简介)(二)工作满意度:青年人刚工作时的工作满意度最低,以后逐步上升,直到退休。性格类型及其匹配的职业要点回顾•1、青年期的一般特征有生理发和心理发展达到成熟水平、进入成人社会,承担社会义务、生活空间扩大、开始恋爱、结婚。•2、帕瑞把青年期思维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二元论阶段、相对性阶段与约定性阶段。•3、影响青少年辨证逻辑思维发展的因素包括领会和掌握知识的广度、深刻性和系统性、形式逻辑思维的发展水平以及个体思维品质。•4、影响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因素有个体成熟因素、社会因素、个人因素。个体成熟因素包括思维发展的抽象逻辑水平、自我意识的成熟水平、社会性需要和社会化的成熟水平。•5、青少年自我概念发展的特点包括自我概念的抽象性日益增强、自我概念更具组织性和整合性以及自我概念的结构更加分化。•6、小此木启吾把同一性征候群的特点归纳为六个方面:同一性意识过剩、选择的回避和麻痹状态、与他人距离失调、时间前景的扩散、勤奋感的扩散以及否定的同一性选择。练习•一、单选题(133—145,共13题)•二、多选题(263—270,共8题)
本文标题:第六章 青年期的心理发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4599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