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第十一课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背景知识:新中国历史阶段划分3、1966—1976:十年“文革”时期4、1976-1978:徘徊时期5、1978——: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2、1956—1966: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曲折探索的十年﹚1、1949—1956:过渡时期新中国成立之初,美国国务卿艾奇逊曾预言:“中国永远摆脱不了一个不堪重负的压力——庞大的人口,没有一个政府能解决人民的吃饭问题,中共也无能为力,中国将永远是天下大乱。”上海的一个资本家说:“共产党军事上可以打一百分,政治上可以打八十分,经济上只能是零分,不依靠资本家,它无法管理复杂的社会经济。”毛泽东代表共产党人这样回答:“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第11课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课程标准:概述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总结其经验教训。一、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1949~1956)1952年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建国初面临严峻的经济形势﹙直接原因﹚1、背景人民政权的巩固借鉴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经验﹙国际因素﹚工业化水平极其落后﹙迫切性﹚必要条件2、方针:过渡时期总路线(1953)﹙1﹚规定的总任务: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2﹚特点?发展生产力与变革生产关系并举3、开始标志:一五计划的实施﹙1953——1957﹚﹙2﹚目的、基本任务:?﹙4﹚重大成就及影响?4、三大改造﹙1953—1956﹚﹙1﹚背景:新中国工业基础薄弱,生产力落后﹙3﹚实质:实现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使生产资料公有制成为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3﹚特点:优先发展重工业;重点发展区域在东北;﹙2﹚内容: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1﹚背景﹙原因﹚:社会主义三大改造﹙调整生产关系﹚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目的适应国家工业化的要求,发展生产力,早日建成社会主义原因概况意义小农经济不适应社会主义工业化需要1.互助组2.初级社3.高级社分散、规模小,不利于先进技术推广1.试办2.按行业分期分批、分片改造3.一次性合作资本主义性质的经济,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对象1.加工订货,统购包销,经销代销2.全行业公私合营1.使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和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2.为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实质:通过和平手段,实现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农业地主所有农民个人所有合作社集体所有资本主义工商业(官僚资本主义)政府及大官僚所有国有(国营经济)(民族资本主义)个人所有个人所有国有(国营经济)知识整合:生产资料私有制到公有制的变化手工业个人所有合作社集体所有土改农业合作化没收合理调整公私合营合作化1.兴起:19世纪六七十年代;2.初步发展:甲午战后;3.较迅速发展:20世纪初;4.“短暂春天”:一战期间(1914-1918);5.萧条:一战后(1919-1927);6.较快发展:国民政府统治前期(1927-1937);7.遭沉重打击: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8.陷入绝境:解放战争时期(1946-1949);9.恢复发展:1949-1952;10.基本消失:1956年。主线穿引: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1956年全国高考作文试题是《我们生活在幸福的年代里》,下列事件不可能发生在这个“幸福的年代里”的是﹙﹚A、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B、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C、“一五计划”即将完成D、我国已成为工业化国家巩固练习D二、探索与失误﹙1956—1965﹚1、中共八大﹙1956年﹚﹙1﹚内容:分析社会主要矛盾;确定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2﹚意义:建设社会主义的成功探索﹙但八大的正确路线未能坚持﹚2、中共八大二次会议﹙1958年﹚﹙1﹚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2﹚评价:总路线主观上反映了党和人民迫切要求改变经济落后面貌的强烈愿望,但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忽视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3、“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1﹚背景:八大二次会议提出的总路线﹙2﹚大跃进运动及失误:片面追求高速度、高指标﹙3﹚人民公社化运动及失误:浮夸风、片面追求公有化程度4、实行“八字方针”调整国民经济:“调整、巩固、充实、提高”5、经济建设的成就:﹙导致国民经济出现混乱和困难﹚1、上述问题说明了什么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2、为什么会出现“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严重失误?粮食产量比较表“谷撒地,薯叶枯,青壮炼钢去,收禾童与姑,来年日子怎么过?”诗中反映的20世纪50年代末的现象,主要是由于()A、经济建设缺乏经验B、自然灾害迅速蔓延C、受“左”倾错误影响D、苏联政府停止援助C巩固练习1960年,中央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其中“调整”是指:A、调整阶级斗争与经济建设关系B、调整党的知识分子政策C、调整中共与民主党派的关系D、调整国民经济各部门间失衡的比例关系D巩固练习﹙﹚知识整合:探索中的十年(1956-1966)失误:正确:中共八大1956“大跃进”1958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国民经济的调整1960启示一:从国情出发三年经济困难59-61启示二: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规律。启示三:生产关系的变革必须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十年探索时期,我国经济建设呈现的趋势是:()A、经济建设基本处于停滞状态B、初期和中期较好,后期有问题C、初期和后期较好,中期有问题D、初期有问题,后期逐步得到纠正C巩固练习三、国民经济的劫难﹙1966—1976﹚“文革”中国民经济的形势如何?1、文革中国民经济的损失①原因:“文革”动乱的冲击;②表现:?2、周恩来着手恢复调整国民经济到1973年,国民经济出现复苏的局面3、邓小平实行全面整顿使国民经济呈现迅速回升的状态“文化大革命”动乱十年,在经济上,只是国民收入就损失人民币5000亿元。这个数字相当于建国30年全部基本投资的80%,超过了建国30年全部固定资产的总和。——李先念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知识整合:国民经济的劫难(66-76)(1973年)周恩来恢复调整国民经济(1975年)邓小平全面整顿实质:纠正文革的“左”倾错误巩固练习邓小平在文革期间提出全面整顿思想,其实质是A恢复调整国民经济B促使国民经济回升C纠正文革左倾错误D缓解经济严重困难C以史为鉴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发展对今天我们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有何启示?1、必须坚持事实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2、建设社会主义和发展经济须从国情出发,不能违背客观规律,不能机械照搬外国经验;3、生产关系的调整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4、在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要抓住主要矛盾,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5、必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经济建设服务。经验教训: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国民经济的恢复背景:建国初经济趋于全面崩溃过程:1949—1952年意义:为有计划经济建设创造条件“一五”计划背景:基础薄弱、门类残缺任务:“一化三改造”结果:提前大幅超额完成,为工业化奠定初步基础社会主义改造内容:农业、手工业、工商业意义: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探索与失误﹙1956—1965﹚本课知识结构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探索与失误中共八大时间:1956年内容:主要矛盾、主要任务、经济建设方针意义: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探索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指导思想:1958年八大二次会议总路线表现:片面追求经济发展速度和大规模影响:导致严重经济困难(1959—1961)国民经济的调整内容:“八字方针”结果:1965年基本完成国民经济的劫难“左”倾错误扩展到经济领域,损失惨重1971年周恩来着手恢复调整,1973年经济复苏1975年邓小平全面整顿,经济迅速回升“批邓”后形势陷入混乱被炸毁的广州海珠桥被炸毁的桥梁被炸毁的矿井新中国成立时,中国共产党从国民党手里接收了一个贫困落后、千疮百孔的烂摊子,面临着严峻的经济形势100%100%50%75%历史最高年产量1949历史最高年产量1949工业生产农业生产1949年粮食总产量为1.1318亿吨,人均为209公斤。交租、交税、交粮后,农民实际平均每人每年口粮只有100公斤左右。背景材料中国美国印度钢产量2.37公斤538公斤4公斤发电量2.76千瓦时2949千瓦时10.9千瓦时1949年中国与美国、印度钢和电产量比较(人均)背景材料4668100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001949年1952年1949~1952年工农业总产值(亿元)品种1952年产量比1949年增产比历史最高年增产钢煤粮棉135万吨754%46.2%6649万吨105%7.4%1.639亿吨49%9.3%130.4万吨193%53%827亿元77.5%20%1952年工农业主要产品产量工农业总产值国民经济的恢复为向社会主义过渡奠定了经济基础为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创造条件对新中国初期工业落后的现状毛泽东有一段给人印象深刻的描述:“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中国人民迫切要求迅速改变这种状况。1956年第一批解放牌汽车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通车宝成铁路通车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一个萝卜千斤重,两头毛驴拉不动。肥猪赛大象,就是鼻子短。公社杀一口,足够吃半年。1958年,中央号召全国人民为生产1070万吨钢而奋斗。各地组织起生产钢铁的大军,学校、工厂、机关、农村、军队……几千万人在钢铁生产战线日夜苦战。全国城镇到处建小高炉,炉火日夜不熄。为了提供炼钢原料,许多人把家里的锅砸了,把铁锹扭弯,连秤砣也不放过!三元里人民公社集体出工人民公社的主要特点是“一大二公”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年鼓足干劲加油干放开肚皮吃饱饭!1964年原子弹试爆成功1963年大庆油田工人欢呼第一口油井试喷成功“铁人”王进喜焦裕禄雷锋问题:为什么会集在这里?①东北地区临近苏联,易于接受苏联在经济技术等方面的援助.②东北地区有着较为丰富的煤、铁资源。③抗日战争期间,日本在东北地区建有一些工矿企业,因而工业基础较好。原因问题3:为什么要优先发展重工业?①、我国重工业基础差,底子薄。②、增强综合国力,尤其是增强国防实力的需要。③、借鉴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经验。
本文标题:第十一课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4606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