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中科院官方题库-人格与社会心理学
..【2】中科院官方题库-人格与社会心理学【单项选择题】1.根据霍兰德的观点,社会心理学的形成期是在A.社会哲学阶段B.哲学思辨阶段C.经验描述阶段D.实证分析阶段【答案】C2.对一些反社会的价值观和一些引起心理障碍的价值理念,心理咨询师应该A.不予干预B.完全保持价值中立C.表示同情D.进行积极的干预和引导【答案】D3.社会行为公式B=f(P,E)中,P指A.行为B.个体所处的情境C.个体D.函数关系【答案】C4.社会心理学经验描述阶段的特点是在_______的基础上,对人类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进行客观的描述和分析。A.观察B.实验C.思辩D.归纳【答案】A5.勒温认为要理解和描述行为,必须同时考虑人和其A.情绪状态B.过去的经验C.个性特征D.所处的情境【答案】D6.社会行为是由______引起,并对社会产生影响的反应系统。A.社会因素B.现实生活C.周围环境D.即时情境【答案】A7.社会行为公式B=f(P,E)中,E的含义是A.行为B.函数关系C.个体D.个体所处的情境【答案】D8.麦孤独W.McDougall用______来解释人类的社会行为。A.认知过程B.学习C.社会影响D.本能【答案】D9.社会学习论的理论根源是A.心理分析B.行为主义C.认知理论D.人本主义【答案】B10.与人本主义心理学关系最不密切的概念是A.存在主义B.自我实现C.人的尊严D.观察学习【答案】D11.性别表示男女在A.生物学方面的差异B.人格特征方面的差异C.社会学方面的差异D.行为方式方面的差异【答案】B12.由他人的判断所反映的自我概念,称为A.反思自我B.客我C.社会自我D.镜我【答案】D13.自我概念比真实自我对个体的行为及人格有更为重要的作用,这是______的观点。A.C•罗杰斯B.M•米德C.W•詹姆士D.K•勒温【答案】A14.________不是社会化的载体。A.家庭B.大学C.杂志D.意识【答案】D15.企业家属于_______的社会角色。A.表现型B.功利型C.开放型D.创新性【答案】B16.自我概念self是指A.人格中的监控成分B.人格中的本能成分C.求助者真实的本体性D.求助者如何看待自己【答案】D17.自我概念的形成与发展大致经历三个阶段,即A.从生理自我到心理自我,最后到社会自我B.从生理自我到社会自我,最后到心理自我C.从社会自我到生理自我,最后到心理自我D.从心理自我到生理自我,最后到社会自我【答案】B18.角色承担者不得不退出舞台,放弃原有角色,这属于A.角色冲突B.角色不清C.角色中断D.角色失败【答案】D19.由他人的判断所反映的自我概念,是..A.主我B.客我C.镜我D.超我【答案】C20.现实生活中,个体要被他人、公众与社会所接受,其行为表现必须符合社会对他的A.印象定位B.角色期待C.基本规范D.评价标准【答案】B21.全部社会化的前提是A.性别社会化B.政治社会化C.道德社会化D.语言社会化【答案】D22.詹姆士的自尊公式是A.自尊=成功/自信B.自尊=成功/抱负C.自尊=自信/抱负D.自尊=抱负/成功【答案】B23.自尊是个体对其______进行自我评价的结果。A.社会角色B.自我概念C.自我意识D.自我价值【答案】A24.第一印象的作用机制是A.近因效应B.光环效应C.刻板印象D.首因效应【答案】D25.在形成总体印象时,不仅考虑积极特征与消极特征的数量与强度,而且从逻辑上判断各种特征的重要性,这是A.平均模式B.中心品质模式C.加法模式D.加权平均模式【答案】D26.根据凯利的三维理论,如果特异性高、共同性和一致性低,那么人们往往做出归因A.社会视角B.行为主体C.刺激客体D.情境【答案】D27.光环效应是一种______的现象。A.社会适应B.信息干扰C.先入为主D.以偏概全【答案】D28.人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网络称为A.图式B.核心知识C.框架D.内隐认知【答案】A29.在印象形成过程中,个体把各种具体信息综合后,按照保持逻辑一致性和情感一致性的原则,形成A.第一印象B.刻板印象C.总体印象D.客观印象【答案】C30.“集体潜意识”概念是_______提出来的。A.佛洛依德B.霍妮C.沙利文D.荣格【答案】D31.刻板印象使人的社会知觉过程简化,因此它具有_______的作用。A.概括化B.社会适应C.抽象化D.消极【答案】B32.在有限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刻板印象往往具有______的性质。A.积极B.双向作用C.消极D.定势作用【答案】C33.个体以一定方式去影响他人对自己的印象是A.印象输入B.印象输出C.印象管理D.印象形成【答案】C34.社会知觉是个体对他人、群体以及_______的知觉。A.自己B.社会C.自然D.环境【答案】A35.当事人和观察者对当事人行为原因的解释往往有明显的不同,这表明_____影响归因过程及其结果。A.利益B.社会视角C.态度D.控制点【答案】B36.对可控性因素的归因,使人们更可能对行为做出______的预测。A.准确B.变化C.稳定D.系统【答案】B37.在个体社会化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人或者人群称为A.抽象化他人B.重要他人C.概括化他人D.一般他人【答案】B38.某些人认为个体生活中多数事情的结果是个人不能控制的各种外部力量的作用造成的,这种人被称为A.行动者B.观察者C.外控者D.内控者【答案】C39.根据凯利的三维归因理论,如果一个人的行为存在特异性低、共同性低、一致性高的情况,就在有可能被归因于A.行为主体B.刺激客体C.偶然因素D.环境背景【答案】A..40.时间会影响归因,人们会对过去许久的事情,倾向于解释为______的原因。A.图形B.刺激客体C.背景D.行为主体【答案】C41.关于利他行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噪音等恶劣的环境会减少利他行为B.助人的榜样,会增加人们的利他行为C.他人在场,往往会产生社会助长效应,对利他行为有积极影响D.长得漂亮的女人一般更容易得到男人的帮助【答案】C42.羞耻是一种______的社交情绪。A.积极B.作用不明C.消极D.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答案】D43.动机强度和活动效率的关系大致是______型曲线。A.倒UB.UC.线性D.N【答案】A44.在群体活动时,个体的侵犯性一般会A.减少B.保持稳定C.增加D.受到抑制【答案】C45.个体认为自己对实际的或者想象的罪行或过失负有责任,而产生情绪体验是A.内疚B.羞耻C.焦虑D.嫉妒【答案】A46.利他行为中有一现象称为“旁观者效应”,其意思是A.他人在场有利于促进助人行为B.他人在场对利他行为有负面影响C.他人在场,会激励助人者D.他人在场,使助人者体会到社会赞许,增进助人行为。【答案】B47.根据研究,每种活动都存在最佳的动机水平,随着任务难度的增加,最佳动机水平有______的趋势。A.逐渐降低B.逐渐上升C.迅速上升D.迅速降低【答案】A48.一般情况下,自我控制能力和个体的侵犯性之间的关系是A.正相关B.负相关C.零相关D.不确定【答案】B49.态度的ABC模型中,B指A.行为B.情感C.感觉D.行为倾向【答案】D50.态度转变是在沟通信息与接收者原有态度存在差异的情况下发生的,对于威信低的传递者,要引发最大的态度转变量,这种差异应该A.适中B.较大C.较小D.最大【答案】A51.信息如果能唤起人们的畏惧情绪,一般有利于说服。畏惧和说服之间是______关系。A.U型曲线B.线性C.倒U型曲线D.指数曲线【答案】C52.态度的各个成分之间不协调时,______往往占有主导地位。A.情感成分B.行为倾向成分C.认知成分D.动机成分【答案】A53.人际关系深度的一个敏感的“探测器”是A.自我暴露程度B.好恶评价C.情感卷入程度D.亲密行为【答案】A54.个体对特定态度对象的卷入程度,反映的态度属性是A.强度B.外显度C.方向D.深度【答案】D55.个体对特定对象的总的评价和稳定性的反应倾向是A.归因B.态度C.动机D.情绪【答案】B56.海德的态度转变理论是A.角色理论B.认知失调论C.平衡理论D.社会交换论【答案】C57.在态度的成分中,起主导作用的是______成分。A.外显行为B.感情C.行为倾向D.认知【答案】B58.一般来说,最能准确反映人的内心状况的身体语言形式是A.目光B.面部表情C.姿势D.空间距离【答案】A..59.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瞳孔的变化能反映个体的情绪变化B.经过训练人能够较为自如的控制自己的面部表情C.面部表情和实际的情绪状态一致D.人对目光很难做到随意控制【答案】C60.人际关系是人与人在沟通与交往中建立起来的直接的______的联系。A.心理上B.认知上C.行为上D.道德上【答案】A61.了解人际关系浓度的一个敏感的“探测器”是A.自我暴露程度B.相互评价C.情感卷入程度D.目光【答案】A62.根据安德森的研究,影响人际吸引最重要的人格品质是A.智慧B.真诚C.热情D.幽默【答案】B63.______是个体与他人之间情感上的相互亲密的状态,是人际关系中的一种肯定形式。A.亲合B.利他关系C.依赖D.人际吸引【答案】D64.在人际吸引的影响因素中,可视为相似性的特殊形式的是A.熟悉B.互补C.邻近D.竞争【答案】B65.“对肯定自我价值的他人,个体对其认同和接纳”,这一现象表明人际关系遵守A.相互性原则B.交换性原则C.自我价值保护原则D.平等性原则【答案】C66.一般来说,人在______时,情感体验最为深刻。A.身体运动B.身体接触C.目光接触D.身体欠安【答案】B67.在一项试验中,给被试呈现一组他人的面部照片,照片被呈现的次数不同,结果发现,照片呈现次数越多,被试越喜欢,这说明人际吸引受______的影响。A.熟悉B.相似C.临近D.外貌【答案】A68.一般来说,最能吸引人的人格品质是A.热情B.真诚C.善良D.智慧【答案】B69.一般情况下,最让人反感的人格品质是A.自私B.虚伪C.古怪D.粗鲁【答案】B70.“体语”不包括A.身体接触B.社会距离C.装束打扮D.人际距离【答案】B71.从众是一种______接受群体影响的方式。A.被动地B.主动地C.积极地D.客观地【答案】A72.在有人陪同的活动中,个体会感到社会比较的压力,从而提高工作或活动效率,这是社会促进中的A.结伴效应B.观众效应C.比较效应D.竞争效应【答案】A73.下列说法中,不符合塔尔德观点的是A.一切事物不是发明,就是模仿B.模仿是基本的社会现象C.社会下层人士往往具有模仿社会上层人士的倾向D.个体对外域文化及其行为方式的模仿,总是优于对本土文化及其行为方式的模仿【答案】D74.在吃“大锅饭”的单位,最容易产生的现象是A.社会促进B.社会抑制C.平衡理论D.社会懈怠【答案】D75.“男女搭配,干活不累”,这是一种社会______现象。A.助长B.逍遥C.强化D.抑制【答案】A76.关于暗示,错误的说法是A.被暗示者处于困难情境有缺乏社会支持时容易接受暗示B.年龄越小时个体越容易接受暗示C.有人格魅力的暗示者暗示效果较好..D.总的来说男性和女性在易受暗示性方面没有差异【答案】D77.人际吸引的最强烈的形式是A.亲合B.喜欢C.亲情D.爱情【答案】D78.一般说来,现代社会人们结婚的动机,按照强度由高到低排序,应该是A.经济动机一繁衍动机一爱情动机B.繁衍动机一经济动机一爱情动机C.爱情动机一繁衍动机一经济动机D.爱情动机一经济动机一繁衍动机【答案】C79.关于爱情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具有浪漫色彩B.是一种高级情感C.幼儿也有爱情D.人际吸引最强烈的形式【答案】C80.婚姻关系的本质在于它的A.社会性B.经济性C.繁衍性D.激情性【答案】A81.没有两个人能对同一事物做出相同的反应,反映的是人格的A.稳定性B.独特性C.统合性D.功能性【答案】B82.人格决定一个人的生活方式,甚至有时会决定一个人的命运,反映的是人格的A.稳定性B.独特性C.统合性D.功能性【答案】D83.人格理论研究的流派众多,每个流派都
本文标题:中科院官方题库-人格与社会心理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46340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