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造纸印刷 > 关于校园色彩的探讨和应用
关于校园色彩的探讨和应用摘要:本文以厦门大学老校区为例,通过采用色彩地理学等相关理论,对厦门大学老校区的色彩进行分析,并且列举了该校区建筑色彩在外立面以及结构部件等各种角度的表现方式,希冀能对校园建筑色彩控制以及校园规划方面提供借鉴。关键词:色彩地理学;建筑;色彩对于当今的校园规划而言,建筑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建筑作为一个长期的工程需要分期完成,并且不同时代的建筑具备自己的形式特征,因此一旦涉及到校园整体的色彩规划就很难把握了,因为这需要通过大量包括调研、分析、反馈等在内的工作。本文仅通过对厦门大学老校区部分优秀建筑的色彩调研,分析其建筑色彩构成色谱和具体的色彩运用特征,拟为厦门大学未来整体的校园规划提供可借鉴的参考色谱。1、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1.1关于研究对象的介绍与分类本文所论述的研究对象为厦门大学的老校区。该校区位于福建省厦门市中心的思明区环岛路上,历史悠久,文化建筑资源丰富,此地也是厦门大学创办之地,至今已有八十多年的历史。其中嘉庚风格建筑群是厦门大学最具特色的建筑群,主要由群贤、芙蓉、建南三个楼群共15栋建筑组成。三种楼群皆为石、砖、木结构,其中西合璧、恢弘大气的建筑样式一直备受各方赞誉,既蕴涵着强烈的乡土情结和中国传统的风水观念,又体现着因地制宜的建筑构思和多元融合的创新精神,其个性鲜明,风格独特,是中国近现代校园建筑的典范,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因此,无论是厦门大学校园的色彩整改工程还是新校区的色彩规划项目都应当以这15栋建筑为主要参考对象。其中,群贤楼群建于20世纪20年代,芙蓉楼群和建南楼群建于20世纪50年代。1.2研究方法本文的研究方法是在以“色彩地理学”学说为基础的前提下来进行扩充的。“色彩地理学”是法国著名的色彩学家和设计师让?菲利普?朗克罗教授所提出的,他用大量实证的材料论证了色彩在地理、文化背景上所形成的差异性及其价值,使之上升为理论,并自成体系。由于该研究体系的成熟和朗科罗教授大量的实践证明,“色彩地理学”得到学术界的广泛认可。本文参照了朗科罗教授的色彩地理学实践的基本方法,并结合周边建筑群综合分析整个校园色彩体系,虽然设备的精密度会造成一定的误差,同时在面积的计算上存在一定的实践难度,但是色彩的明度、纯度和色相还是基本的体现在分析报告中,并且列出了各个建筑部件及整体在色彩上的具体运用方法。本文采取的研究方法可以分为摄影,实地考察,问卷调查等几个方面。(1)摄影的方式:相比其它记录手段而言,照片可以以最为快捷的方式反映研究目标色彩的组成信息,并且结合软件能很快地作出讨论、比对、分析等进一步相关工作;(2)实地考察的方式:一般我们能够通过色彩亮度计、色卡等工具从近距离获得详细的颜色数据,并且由于零距离比对,受天光等外界因素影响不大,因此是相对较为准确的收集色彩样本的手段;(3)问卷调查的方式:高频率通过或逗留调研区域的行人、居民作为环境的直接使用者,他们的意见和观点都应当成为重要的参考资料,因此问卷调查是收集相关资料和反馈信息的良好手段。2、具体调研与分析过程的总体阐述根据实地考察和摄影等手段我们确定了三大楼群的具体构成色谱(图1―图3)。由于在面积的计算上只能依靠大致计算以及粗略估计,因此存在一定的误差。图中H代表色相,S代表饱和度,B代表明度。通过实地调研我们可知芙蓉楼群在建筑外表上和建南楼群、群贤楼群相比存在较大差异,而建南楼群和群贤楼群由于建造年代上的一致以及材料上的相近在建筑外表上比较一致,故我们将在校园中所考察的15座建筑最后分为两个色系类别,即将建南楼群和群贤楼群视为一个色系类别,将芙蓉宿舍楼群视为独立的一个色系类别。但是建南楼群和群贤楼群体量感和周围环境上显著的区别,所以虽然在构成色谱上相似,我们仍将两个楼群分为两个类别。由于色彩受人为主观因素、自然界气候等多种变化因素的影响,笔者在问卷中加入了包括考察建筑色彩与自身材质匹配度、整体建筑与环境融合度等8个方面,每个方面分别有优、良、中、差四个等级可供选择。笔者一共进行了100份调查问卷,调查对象基本是在校学生,统计结果详见表1。表1对学校三大楼群的调查统计从表1可知,被调查者对三大楼群的各项选项的选择都偏向于优秀,作为厦门大学的代表性建筑三个楼群在与环境的融合、与功能性的结合、历史文化的象征等8个方面的确有着自己显著的优势,可以说是大家公认的典范之作,应当在厦门大学的扩建以及校区的改造中作为重要参考对象;但是我们也应当看到,三大建筑在室内外的过度和外界交界处的色彩变化处理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有一定的改进空间。4、对三大楼群建筑外观的色彩运用的总结通过实地考察和拍摄笔者对三大楼群的色彩特征做了下列总结:1)外立面的色彩特征受到欧式风格的影响,20世纪20年代初的校园建筑大多都紧随这种简约、高效的建筑形式,而满足基本功能是一切形式的前提,红砖绿瓦基本限制了整体建筑的风格。在调研过程中,以建南楼群为例,建筑以高彩度高明度的红砖立面为基调,它的形式和线条都有举足轻重的影响。该建筑的色彩在空间比例上非常有助于还原建筑主体的空间层次。但是在许多新的建筑中,我们还可以利用色彩的搭配和组合来模糊新的空间层次造成错觉。2)门窗的色彩特征门窗的装饰和强化一向是建筑外立面处理的经典方式。它们是连接内外环境的出入口,窗户外面拱门图案的装饰呈现了丰富的质感和光色变化。最典型的是建南楼群,芙蓉楼群门窗线条色彩,暗红色的拱形外框,窗户和门镶嵌在框内,而门窗本身的色彩完全被弱化了,由于采光需要,窗户的单体面积比较大。色彩的选择受门窗结构的引导,从建筑1/3处把整体分为两部分空间色彩,上面为深红色砖体,下面为石材,两种材质在色彩的衬托之下更加具有装饰效果。暖灰色与材质起伏变化的完美结合,让整个建筑的层次更加丰富。而门窗也采用同样的暖灰色与一层的色彩相呼应,维持了色彩的整体和谐。3)线脚装饰的色彩特征在建筑色彩中强化装饰线条的历史由来已久。在建筑形式相对单一的环境下。增加线条或图案能够最快最直观地丰富建筑的功能指向和意义。芙蓉楼群的背面的墙面形式充分体现了该学院的特点,基调色采用暖灰色石块,采用红色砖块的不同排列组合形成及其富有特色的条状门沿、床沿或者收边;从正面看芙蓉楼群则采用了置换了基调色与点缀色,以砖红色为主,而暖灰色做收边或者做细部装饰使用。4)构造技术所引导的线条的色彩特征我国传统建筑的立柱、斗拱、飞檐和国外教堂建筑的穹顶等独特的营建法式在建筑中会留下极具特色的外观形式,搭配带有政治意义和宗教意义的色彩使建筑和谐而独具特色,建南大会堂以及群贤楼是这个范畴的典型建筑。在当时的建造技术下,保留了很多砖木构件的原形,我们基本上可以看出整个建筑的内部构造,构件的点缀色彩完全从属于主体建筑的色彩基调,面积占整体比重非常小,彩度变化单一,明度比较高。5)划分整体结构空间的线条的色彩特征用色彩划分整体空间的建筑最常见于大型公共建筑。色彩几乎对空间层次关系进行了再创造。色彩组合调节建筑造型的空间效果,从不同程度上加以区分,增加空间造型的主次关系,建立有组织的空间秩序,基础设施空间与公共交流空间区分明朗。整体空间色彩划分最充分的是校园中的芙蓉楼群,该建筑群于上个世纪20年代落成,为砖石结构,一直当做学生宿舍使用。墙面采用裸露的橙红色砖块,在边角处多采用高明度地饱和度米黄色石块做收边和分隔。5结语本文综合分析了厦门大学老校区15幢建筑的色彩,通过采集色样、编谱、分析,着重研究色彩在建筑外观的表现,色彩线条在整个建筑立面的空间表现里所发挥的重要的作用。希望能以笔者粗浅的论文抛砖引玉,或供同行参考。参考文献:[1]孙琴,校园建筑色彩设计中色彩地理学的应用和探讨[J].山西建筑,2009,35,(1):57-58142.[2]陈天明,厦大建筑概述[A],厦大校史资料第八辑[C].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1.142.[3]罗林,新囊萤新映雪新群贤.[J],建筑创作,2002,(6):14-17.[4]王绍森黄仁,传统?地域?时代--厦门大学嘉庚楼群设计[J].城市建筑,2005,(2):50-54.
本文标题:关于校园色彩的探讨和应用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46477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