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经济全球化与墨西哥的经济发展对策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经济全球化与墨西哥的经济发展对策姓名:李贞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指导教师:杨仲林20040301经济全球化与墨西哥的经济发展对策作者:李贞学位授予单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相似文献(10条)1.学位论文高学栋经济全球化与东方落后国家社会主义道路2004人类历史进入了二十一世纪.经济全球化与东方落后国家社会主义道路的关系问题不仅没有终结,反而在更加宽广的领域深入地展开.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回答当代社会这一最重大的理论和实践课题,是摆在每一个积极参与改革开放实践的人们面前的艰苦任务.关于这一课题,人们在许多方面远未达成共识,诸如,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什么?全球化是否等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一体化》全球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祸、还是福?如果祸福并存的话,那么祸与福哪个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如此等等的问题,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加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深入发展更加突出.人们还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二十多年来改革开放史就是一部思想解放史,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就是中国人民思想解放的积极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任重而道远,在我们的前进道路上还要跨越无数道卡夫丁峡谷,而跨越思想认识上的卡夫丁峡谷尤其重要.这正是该论文选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该文正文包括引言、上篇、中篇、下篇和总论五个大部分;其中,上篇包括第一至三章,中篇即第四章,下篇包括第五至八章.需要说明的是,下篇是该文的重点,探讨经济全球化与东方落后国家社会主义道路的关系.上篇和中篇,作为下篇的铺垫,看上去可能显得厚重.窃以为只有这样才能比较全面而深入地讨论全球化与东方社会主义道路之间源远流长而又错综复杂的关系.2.期刊论文郭志卿.杜福生经济全球化与中国改革开放-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1,23(2)经济全球化给中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历史机遇,也提出了挑战,面对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中国的改革开放应从十个方面着手,才能在全球中求生存,求发展.3.期刊论文张雪凤.王滨经济全球化与我国改革开放-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经济全球化给中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历史机遇,也提出了挑战,中国的改革开放应反思全球化所带来的挑战并积极改进策略,才能在全球中求生存、求发展.4.学位论文张新鸿世纪之交:中国深化改革开放的思考2001该文紧紧抓住二十一世纪中国继续深化改革开放所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认真分析了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问题、促进中国改革开放事业继续深化的对策.该文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回顾了中国改革开放所走过的风雨历程,把中国改革开放所走过的道路同历史上同时期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道路加以比较,并认真总结了二十多年来中国改革开放所取得的伟大成就,从而得出一个正确的结论--中国改革开放所走过的道路是一条正确的道路,是一条合适中国国情的道路,是一条强国富民的必由之路.第二部分,指出了中国在新世纪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加快和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必须处理好的几个主要问题.第三部分,主要论述了在经济全球化和中国即将加入WTO的条件下,中国的对外开放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5.期刊论文孙居涛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的改革开放-江西社会科学2003,(2)经济全球化,一方面给中国经济发展提供了机遇,给经济发展带来动力,促进经济体制的完善;另一方面我国的经济安全,企业的发展面临着挑战.我们要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扩大开放,同时,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创新,争取在经济全球化中受益.6.会议论文俞晓松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趋势2006人类从原始状态发展到今天的文明社会,最活跃的因素、最重要的推动力是生产力。本文提出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打破了各地区、各国家封闭发展的田园式生活,促进了经济全球化。而改革开放则是中国确定的强国之路。最后对经济全球化与生产力发展的互动关系进行分析。7.期刊论文吴长春.孙明.WUChang-chun.SUNMing从经济全球化的角度看改革开放的历史地位——对党的十七大关于对外开放地位评价的一点理解-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8,(5)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对改革开放的历史地位作出了极高的评定:关键的抉择与必由之路,意蕴深刻.中国的对外开放是顺应历史发展潮流,准确把握时代特征的结果;是勇于和善于利用双刃剑的能力与智慧的体现;对外开放的伟大和正确性通过中国社会发展的事实得以证明.8.学位论文王迎宾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内部审计发展之研究2008中国现代内部审计制度的真正建立应该起步于改革开放初期的1983年,在这2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面向未来,面对经济全球化的环境,中国内部审计如何发展,是大家普遍关注的课题。目前关于中国现代内部审计的研究,大多立足于分析发展现状,查找问题和不足,提出对策,展望发展前景。本人认为,只有对我国过去20多年的内部审计的发展历史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在此基础上进行总结与反思,才能对所提出的问题给予切合实际的回答和解决,然而在这方面的研究尚属空白。本文就是在这样的前提下,基于我国内部审计在新的历史时期的紧迫感和历史使命感,对过去20多年中国内部审计的发展历史进行调查研究,希望能找出在中国特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内部审计发展中有规律性的东西,从而更好地指导我国的内部审计工作。文中通过分析我国内部审计不同时期的立法特点,我国经济发展不同时期的经济成份特点,内部审计的目标、内容演变过程中呈现出的特点,将我国现代内部审计的产生、发展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来研究。第一阶段是内部审计的建立和起步阶段,这一阶段的研究首先是立足于中国现代内部审计制度建立的政治经济背景,重点说明中国现代内部审计制度是在政府的强力推动下建立起来的,这一点与西方内部审计制度形成于内部受托责任是明显不同的,由此也决定了中国内部审计建立的特点。文中对其建立的可行性,合理性和必然性进行论述,进一步说明建立和起步阶段的内部审计工作的范围主要是政府主要部门和国有重点企事业单位,内部审计职能重点是对国有资产的监督和控制,内部审计的性质主要是消极防弊:第二阶段是全面发展阶段,这一阶段重点论述以十四届三中全会为标志,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面推进的阶段,市场经济体制的全面推进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客观上对内部审计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也促进了内部审计的全面发展,主要表现为内部审计法制地位不断提高,内部审计范围不断扩大,审计职能不断增多,内部审计的性质也逐步转向积极兴利。文中重点强调中国现代内部审计的发展历程,始终结合了中国特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及环境背景,通过对二者之间相互关系的分析论述,从而探索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内部审计的本质特征和发展规律;第三阶段是我国内部审计进入历史发展的新时期,这一阶段重点论述从2003年开始,以新的《审计署内部审计工作规定》出台为标志,以及内部审计协会内部审计准则的相继出台,中国内部审计开始进入了一个历史发展的新时期,这是一次重要的历史转折,我国的内部审计开始逐步向法制化、职业化转变,内部审计性质逐步转向创造价值,开始向西方先进的内部审计看齐,逐步实现与国际接轨。文章最后通过总结历史的经验和教训,查找我国内部审计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改进的措施,从而展望中国特色内部审计的发展方向。9.期刊论文尚伟改革开放以来生产力理论的创新与实践-江西社会科学2009,(6)生产力是生产方式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是衡量人类进步与社会发达程度的根本标准.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带领全国人民,始终着眼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不断创新理论与实践,取得了世人瞩目的巨大成就.改革开放以来的具体实践告诉我们:必须始终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路线,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建设全面的、高水平的小康社会.10.学位论文徐铁骏经济全球化中的产业结构调整与产业政策研究——以福建为案例2002福建近20年经济的高速增长,是以中国施行改革开放政策,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这一重大的制度变迁所触发的.在外向型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福建的工业化不仅摆脱了封闭经济下的一、二、三次产业梯次转移的传统模式,而且超越了依靠工业内部利润积累进行加速工业化的资本形成率低下的羁绊,通过对外贸易改变市场规模、进行劳动力资本积累,取得比较优势;通过开放市场引进外国资本和非公有制资本,改变了计划经济时期政府是唯一的工业化发动者的局限性,从而在很短的时间内走过了工业化的初级阶段,产业结构迅速演进,形成了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主导产业,再现了较为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上百年方才走过的路程.福建的发展印证了产业结构理论、国际贸易理论和新增长理论的一般原理,但是更加适合以发展经济学加以解释.此外,福建以往20余年的外国直接投资以中小型华人资本为主,造成这种现状的主要原因正是福建曾经受益的人缘和地缘优势.面对经济全球化的大潮,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这样的优势已经不再辉煌,甚至可能变为全球化经济时代的劣势.所以,福建下一阶段产业结构调整的首要条件是制度和资本的深刻变革,或者说是地缘经济和地缘文化的全面改造.本文链接:授权使用:上海海事大学(wflshyxy),授权号:7f8bfd98-0d17-439a-ac73-9e46011a4231下载时间:2010年12月8日
本文标题:经济全球化与墨西哥的经济发展对策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4652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