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经济发展规划doc-合川市“十一五”工业经济发展规划
合川府发〔2006〕22号合川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合川市十一五工业经济发展规划的通知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市政府各部门:《合川市“十一五”工业经济发展规划》已经市政府第46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并请市经委以市政府名义将规划文本单独印刷送各单位。二○○六年七月十四日—2—合川市“十一五”工业经济发展规划“十一五”是合川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工业经济大发展的关键时期。为推动合川工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促进经济社会综合实力快速提升,把合川建设成为重庆区域性中心城市,根据《合川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总体规划及2020年远景规划纲要》,结合重庆市《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决定》和《重庆市“十一五”工业发展和老工业基地振兴规划》以及《重庆市工业经济“十一五”发展战略研究报告》,制订本规划。一、“十五”工业经济发展情况“十五”是合川工业发展较快的时期,经济增长质量不断提高,工业整体态势良好发展,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一)“十五”工业经济发展的主要成就1.工业经济保持较快增长。“十五”年均增长速度达到18.6%,2004年工业总产值在2000年的基础上翻了一番,合川首次进入重庆区县工业前15名。2005年全市有工业企业1147户,实现产值64.6亿元,其中规模以上企业达到80户,产值27.3亿元。2.主要工业不断发展壮大。“十五”期间,能源、建材、制药、—3—食品、纺织、机械等主要工业取得长足进步。能源工业已开工建设装机容量180万千瓦的双槐火力发电厂一期工程(60万千瓦)、装机容量5.5万千瓦的三汇煤矸石发电厂、装机容量50万千瓦的草街航电枢纽和装机容量6万千瓦的富金坝航电枢纽,全市装机容量126万千瓦。煤炭年产量达到200万吨。建材工业2005年生产水泥300万吨,其中新型干法水泥60万吨,占总数的20%,以富丰、腾辉、金九为主导的企业已形成年产400万吨旋窑水泥生产能力。三家医药企业已获《药品生产许可证》和GMP认证,希尔安、康宁等制药企业成长为行业龙头企业。食品生产企业已达300多家,涵盖罐头、酒类、糖果糕点、调味品、饮料等十多个门类。纺织、机械已形成地区特色。3.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工业的主导力量。全市工业已基本完成由公有制经济为主向非公有制经济为主的转变,推进了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快速发展。2005年底止,民营工业企业1114家,占工业企业总数的97%以上。4.园区建设初显成效。到2005年底,江城工业园区协议引进企业40家,总投资15.4亿元,引进企业已建成10个。2005年园区实现总产值8.1亿元,占全市工业的12.5%。盐井三汇建材、太和丝绸、清平玻璃等特色工业正逐步向产业集群方向发展。5.企业改革继续深化。按照“严格政策、分类指导”的原则对国有和集体企业进行产权制度改革。全市758户国有及集体企业已改制710户,改制面93.6%。—4—(二)工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工业经济总量小。2005年,全市实现工业总产值64.6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27.3亿元,仅占全市工业总量的42%。上亿元产值的工业企业仅7户,基本上都是中小企业。工业集中度低、关联度低,企业创新能力不强、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低,工业整体竞争力较弱,企业规模小。二是工业化程度较低。2005年,合川三次产业的比重分别为:一产业20.6%(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为42%,农业就业人数占全部就业人数的51%),二产业39%(工业16.48%),三产业40.4%。工业所占比重明显太低。按照衡量工业化标准的三个重要指标对照:农业产值占GDP的比重应该降到15%以下,农业就业人数占全部就业人数的比重降到20%以下,城镇人口上升到60%以上。由此可见,合川的工业化水平还处在中期初级发展阶段。三是低端产业多。国际国内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高端产品的需求量将逐步扩大,合川市产业结构层次低,重化工特征比较突出,资源开发和制造业产品基本上处于产业链的低端,加工深度不够,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低,缺乏竞争优势。四是企业发展资金紧缺。工业企业信用体系不够健全,企业整体实力较弱,诚信度不高,资产抵押不足,融资方式单一,融资渠道不畅。金融企业对工业企业的信心指数不高,发放贷款“门槛”较高,工业企业发展后续资金缺口大,发展后劲不足。2005—5—年,全市享受各金融机构贷款的企业仅137户,仅占企业总数的12%,约88%的中小企业处于“信贷盲区”,工业投入不足。二、“十一五”合川工业发展的环境(一)工业发展面临的挑战1.技术创新能力弱。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主要表现为科技和人才的竞争,合川企业的创新能力较弱,人才短缺,是对工业发展的重要制约。2.资源和环境对工业发展的要求高。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发展集约型经济。国家将进一步加大环境生态调控的力度。合川的产业基础本身较弱,重化工比重大,高能耗、高水耗、高排放企业较多,将增大企业的经营成本,削弱市场竞争力。3.面临周边地区的挑战。在全国发展的大格局中,沿海发达地区凭借良好的开发条件和经济、科技、人才优势,继续保持领先,将进一步拉大与我们的距离;合川工业在渝西经济走廊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与重点工业区市县相比,总体实力不强,仍居后列。基础设施、产业基础、投资和发展速度仍有一定的差距。目前,重庆市主城区和渝西地区及三峡库区的重点工业区市县,处于你追我赶的激烈竞争态势,增长迅猛,合川赶超的任务十分艰巨。(二)工业发展基础和有利条件—6—1.自然资源丰富。合川水利资源得天独厚,嘉陵江、涪江、渠江三江水域面积77平方公里,过境水流量年平均达730亿立方米,可作为发电动力的设计能量已超过69万千瓦;矿产资源丰富,有煤、石灰石、天青石、天然气、岩盐等26种,煤炭储量丰富,已探明可供开采的煤炭储量近4亿吨,远景储量18.2亿吨。石灰石55亿吨,天然气20亿立方米,煤层气704亿立方米,岩盐可开采储量160亿吨。为发展能源型、建材、盐化工业等资源型大产业提供了优势条件。全市常年粮食产量达75万吨,水果产量2.6万吨,出栏生猪120余万头,是国家确定的商品粮、瘦肉猪、白山羊、茧丝绸、柑桔基地。2.基础设施优势凸显。撤县设市以来,我市大规模旧城改造与新区开发双管齐下,城镇建成区面积已达52.2平方公里,城镇常住人口达62.1万。渝武高速公路已全线贯通,遂渝快速铁路开通,交通优势显现。水、电、气供应方便,尤其是电力网站遍布城乡。城市基础设施逐步配套,程控交换、光缆、移动通信、数据通信网络覆盖城乡,电话、电视、计算机三网合一和宽带综合信息网已开通。3.经济实力逐步增强。2005年,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30.5亿元,与上年比较增长13.1%,“十五”平均增长11%。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6.9亿元,同比增长4.1%;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50.8亿元,同比增加16.4%;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52.8亿元,同比增加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9亿元,同比增长—7—15%,地方预算内财政收入5.3亿元,固定资产投资71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538元,城乡居民储蓄金额高达97.7亿元。4.劳动力资源丰富。我市总人口已达150.6万人。2005年,全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5.7%,农村转移劳动力31.6万人,城镇和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价格低廉,为能源型工业、资源型工业和一般加工型工业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资源。渝大国际派斯管理学院、西师行知教育学院、重师涉外商贸学院、西南大学水产职业技术学院以及市外大专院校培养了大量人才,具备了一定的人才资源优势。5.工业发展潜力较大。通过“十五”的发展,合川市工业结构调整加快,主要产业日益壮大,工业总量不断增加,已经具备一定的工业基础。紧邻主城区尤其是北部新区,能源、交通等基础设施日趋完善,为合川工业与主城区配套创造了非常有利的条件,进入“十一五”,将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总体战略部署,大力开发具有合川特色的新兴产业,充分挖掘工业发展的巨大潜力,突出发展能源型工业、资源型工业和一般加工型工业,使合川工业出现一个快速发展的历史转折时期。三、“十一五”工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一)总体思路坚持科学发展观,按照新型工业化要求和“3·1212”工作思路,发挥资源优势和比较优势,做大做强能源型工业,大力发展资源型工业和一般加工型工业,壮大劳动密集型产业,增大工业总量,—8—提高运行质量,努力构筑具有区域性中心城市特色的工业发展新格局。(二)基本原则1.坚持大力开发的原则。树立“开发”理念,大力开发具有本地特色的水电、火电、煤炭、煤电联营等项目;开发具有比较优势的水泥、盐化工,集约化发展耗能、耗水项目;利用区位特点,开发引进纺织、食品、医药、机械和农副产品精深加工项目。突出市场主导作用,政府重点进行产业政策引导,优质高效配置资源,营造各类项目开发的良好外部环境。2.坚持可持续协调发展原则。针对“十一五”期间开发性项目较多的特点,充分处理好开发与保护、开发与可持续协调发展之间的关系。主城工业园区和华蓥山片区两个经济增长极要和城乡建设协调发展,新开发项目要与传统产业协调发展,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要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协调发展,国家主导的大中型企业要和当地民营资本投资的小企业协调发展。同时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结合能源型、资源型工业的特点,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合理利用资源,加强环境保护,把合川建设成“经济繁荣、环境优美、生态良好”的重庆北部区域中心城市。3.坚持产业集群发展原则。根据“合川‘十一五’生产力空间布局及市域城镇体系规划”,按照“突出特色、挖掘优势、提高集中度”要求,着力围绕主城区和华蓥山片区两个经济增长极合理规划工业布局。引进和培育能带动产业集群的企业,延长产业链,形成—9—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坚决杜绝“镇镇办厂、村村冒烟”的布局。(三)发展目标“十一五”期间,坚持“大项目带动、大产业培育”战略,重点发展能源型工业、优势资源型工业和一般加工型工业;进一步优化主城区经济增长极、华蓥山片区经济增长极、西部片区太和(含渭沱)和北部片区钱塘两点的生产力布局,形成“两极、两点”的“2+2”工业发展格局;做大工业经济总量,提高工业经济运行质量,实现“五个显著提升”:一是工业经济总量显著提升。2010年,实现工业总产值200亿元,年均递增25.4%;实现工业增加值72亿元,年均递增27.3%,工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30%。二是工业集中度显著提升。到2010年,能源型工业总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约37%,保持能源型工业的主导地位,建成重庆北部综合能源基地。资源型工业总产值占全市的比重约33%,建成以水泥为主的建材工业生产基地和特色农产品加工基地。江城工业园区工业增加值占全市工业增加值比重2010年达到30%。发展规模经济,培育150户成长型企业,“十一五”末形成销售产值10亿元的企业(集团)2至3家,销售产值5亿元的企业(集团)10家。三是工业经济质量效益显著提升。2010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6亿元,实现税金5亿元,工业对财政的贡献率达到50%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2010年提高到170%;2010—10—年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到1.7吨标煤。四是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企业研发费用占销售收入的比重提高到0.8%,新产品产值率达到20%。五是就业水平显著提升。工业增加就业人员约35000人。非农产业就业比重2010年达到65%,人民群众在发展工业上得到实惠,生活水平有明显提高。四、“十一五”工业发展重点“十一五”是合川工业体系和结构将发生根本改变的阶段,要发挥优势,突出特色,实施大项目带动、大产业培育战略,不断壮大以能源型、资源型、一般加工型工业为主体的工业体系。以主城江城工业园和华蓥山片区为载体,通过一批重大项目的实施,优化工业布局,不断提升工业经济总量和运行质量,推动全市经济快速发展。突出五大特色。即“四大基地一特色园”。(1)依托丰富的
本文标题:经济发展规划doc-合川市“十一五”工业经济发展规划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4652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