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品资料农业政策学复习整理PS:整理地比较细,大家如果要用的话可以适当删些,再打印出来,当然,以防考试编不出来,可以都看看,谢谢……第一章政策:国家、政党为实现一定目标而制定的行为准则。政策三要素:政策背景、政策手段、政策目标政策科学:人们对政策运动规律的总结。主要研究政府行为本世纪连续九个“一号文件”: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2012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2004上个世纪五个“一号文件”:关于1986年农村工作的部署》基础地位《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十项政策》统购派购——计划合同收1985《关于1984年农村工作的通知》延长15年《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理论肯定198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品资料《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双包”(包产到户、包干到户)制1982农业概念有狭义的和广义的之分。狭义的农业,又称为“小农业”,仅指种植业或农作物栽培业;广义的农业,又称为“大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副业和渔业。狭义的农业专指动植物的产中部门,而广义的农业包括产前、产中、产后在内的农业产业系统。农业最根本的特点:经济再生产与自然再生产过程相互交织在一起农业的地位:农业是人类的生存之本农业是社会分工和非农产业发展的基础农业是蓄纳劳动力和稳定社会的重要部门农业是绿色产业农业的作用:为社会发展提供安全保障为经济发展做出要素贡献(劳动力、资本、土地)为其他经济部门提供市场外汇贡献、为人类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农业多功能性:环境保护功能经济功能,社会功能,粮食安全功能,文化功能农业政策:政府为了实现一定的社会、经济及农业发展目标,对农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方面及环节所采取的一系列有计划的措施和行动的总称。广义的农业政策也涉及农业、农民、农村和其他领域。市场经济体制下政策形成的逻辑起点:市场机制本身不能解决社会目标问题市场经济无法承担公共职能市场经济的调节作用具有一定的盲目性政府干预的基本目标:对宏观经济进行总量控制和政策控制,从而使国家经济的总供给和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品资料需求达到基本平衡,以实现经济的稳步增长。政府政策干预的缺陷:①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是一种政治和行政行为,其目标不可能和市场经济的理想目标完全一致,其措施也不可能和市场机制完全相容(因此,政策干预必须限制在必要范围内,仅针对市场机制无法解决经济的政策问题)②政策的制定和实施离不开具体的人,而每一个抱有良好愿望的人都有可能犯错误(因此,必须强调政策科学的重要性)政府通用干预政策:对农民直接补贴;提供农业信贷服务;农产品宏观调控农业科教服务;土地资源和环境保护;农产品储备制度;食物分配计划第二章农村重大政策:1978年12月,安徽凤阳小岗村18户农民秘密签定契约,决定将集体耕地承包到户,搞大包干1984年3月1日,关于开创社队企业新局面的报告,同意将社队企业改称乡镇企业。1985年1月1日,决定改革农产品统派购制度,从1985年起实行合同定购和市场收购。本世纪国家重大政策:2005年12月29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关于废止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税条例的决定》2008年10月23日,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通过30年农村改革发展,我国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决定》用“三个极大”高度概括了农村改革发展的伟大成就,即农村改革发展的伟大实践,极大调动了亿万农民积极性,极大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社会生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品资料力,极大改善了广大农民物质文化生活。三个极大突破:1农村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初步形成了适合我国国情和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农村经济体制障碍。2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依靠自己力量稳定解决了13亿人口吃饭问题。3经济结构优化问题,产业构成趋于合理。一、切实加强对粮食主产区的支持:为调动地方政府发展粮食生产的积极性,缓解中西部地区特别是粮食主产区县乡的财政困难,中央财政要采取有效措施,根据粮食播种面积、产量和商品量等因素,对粮食主产县通过转移支付给予奖励和补助。二、坚决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切实提高耕地质量:(一)严格保护耕地(18亿亩红线)。(二)土地承包政策长期不变。(三)沃土工程。三、加强农田水利和生态建设,提高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加快实施以节水改造为中心的大型灌区续建配套。狠抓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坚持不懈搞好生态重点工程建设。四、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加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加大良种良法的推广力度。加快改革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五、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发展环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品资料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快农产品流通和检验检测设施建设。六、继续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竞争力: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加快发展畜牧业。重点支持粮食主产区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七、改革和完善农村投融资体制,健全农业投入机制:完善农业投资管理体制。加快农村小型基础设施产权制度改革。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和创新。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一)加大投入强度和工作力度,持续推动农业稳定发展1.毫不放松抓好粮食生产。2.狠抓“菜篮子”产品供给。3.加大农业投入和补贴力度。4.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水平。5.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政策。(二)依靠科技创新驱动,引领支撑现代农业建设6.明确农业科技创新方向。7.突出农业科技创新重点。8.完善农业科技创新机制。9.改善农业科技创新条件。10.着力抓好种业科技创新(三)提升农业技术推广能力,大力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11.强化基层公益性农技推广服务。12.引导科研教育机构积极开展农技服务。13.培育和支持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四)加强教育科技培训,全面造就新型农业农村人才队伍14振兴发展农业教育。15加快培养农业科技人才。16.大力培训农村实用人才。(五)改善设施装备条件,不断夯实农业发展物质基础17.坚持不懈加强农田水利建设。18.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19.加快农业机械化。20.搞好生态建设。(五)提高市场流通效率,切实保障农产品稳定均衡供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品资料21.加强农产品流通设施建设。22.创新农产品流通方式。23.完善农产品市场调控第三章农业政策问题:由政府列入政策议程并采取行动来加以解决的一些特定的问题,是一些通过公共行为可能追求得到的需求、价值或改进的机会。1、农业政策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2、农业政策问题能够被多数人觉察、认同并受其影响。3、农业政策问题必须依赖于政府加以解决。(从构成内容看)农业政策问题的特征:相互依赖性;客观性;主观性;历史性;稳定性和动态性农业政策问题的认定过程包括问题觉察、问题界定和问题陈述三个阶段:现实与期望状态的偏差所属的领域;证明偏差所依据的资料及信息;差别的重要性、程度及影响范围;导致偏差的可能原因与确认的依据;农业政策问题的论证的复杂性反映在组织层次上政府一级论证明确是否做某事;二级论证规划优先发展的项目和需要优先考虑的目标群体;功能论证反映在具体规划上;小论证反映在特定项目中。构建农业政策问题的方法1、边界分析法:划定研究对象的边界,找出与其他事物严格区别的本质及其属性,使之与外界相对隔离,在边界内组成一个统一整体。2、层次分析法:通过对可能、合理、可控三个层次的原因分析,由浅入深,由表及里,逐渐深入探寻政策问题产生的根源。3、类比分析法:通过对类似问题的确认,寻求政策问题的成因、性质及类别的方法。4、假设分析法:对政策问题相互冲突的立论进行假设,然后进行创造性综合的一种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品资料假设分析法特征:从问题可能的解决方案开始,而不是从问题的基本假设开始;在整个分析过程中始终使用相同的资料;系统地提出了政策分析的主要问题,以一定的程序创造性地处理各种假设与方法之间的冲突。步骤:相关人群的确定;假设的呈现;假设的论证;假设的汇集;假设的合成农业政策目标:农业政策所要实现的一种期望状态或理想结果。特点:1、具体性2、可行性3、规范性4、协调性5、层次性确定农业政策目标的原则:从实际需要出发,保证农业政策目标确有经济和社会效益保持农业政策目标的可行性和合理性,切实调动人们的积极性保持农业政策目标的相对稳定性,不随意改变政策目标保持具体农业政策目标适当的弹性确定农业政策目标的基本思路1、固定目标法:首先以经济发展战略目标或更高层次的政策目标为依据,借助于比较分析,从而演绎出农业政策目标,然后将目标固定,再据以寻求实现这一目标的政策手段、措施。2、引申目标法:首先以可能投入的政策手段、措施为依据,借助于综合分析,从而归纳出可能实现的农业政策目标的空间,然后从这一政策目标空间中,引申出具体的农业政策目标。确定农业政策目标的基本要求(4个相结合)关键性与全面性、可行性与挑战性、具体化与定量化、灵活性与一致性相结合中国农业发展目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品资料1、努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的生产力;2、开发利用农村劳动力、土地和各种资源,增加农产品的有效供给,稳定农产品价格;3、不断提高农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建设富裕文明的新型农村。中国的农业政策目标1、建立社会主义农业市场经济体制2、增加农产品的有效供给3、提高农民收入水平4、促进农村社会发展农业政策目标的具体分析保证食物供给,确保粮食安全;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提高农民内部的收入分配公平程度;稳定农产品市场;增加农产品出口;保护农业环境农业政策手段的选择基本手段:经济手段、行政手段、法律手段选择原则:整体性、协调性、有效性、效率性农业政策方案设计:在农业政策目标既定的条件下,寻求与组合可以达到目标的农业政策措施和手段。农业政策方案设计的主要方法渐进式的方案设计:以社会共有的价值取向为基础,对原有政策方案进行逐渐、连续修补性的设计延伸式的方案设计:在原有
本文标题:农业政策学-复习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46589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