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信息化管理 > 【幼儿园管理案例——我的不一样体验-】
1案例一:走失的孩子——虚惊后的反思【细节描述】在某幼儿园下午的户外活动已经结束了,中班的幼儿在老师的带领下,从幼儿园外面活动场地回到了教室,准备晚饭前的工作——清点人数。这时,当班的H老师傻眼了,“我们班丢了一个孩子”,她跑到了副园长办公室。该园的园长头也懵了,怎么会丢了孩子呢?也就在老师报告的当下,幼儿园办公室的工作人员早已朝着孩子可能丢失的方向寻找,校园里广播在播着寻人启事,家长们、同班的小朋友们也都帮忙寻找着。直到幼儿的家长打来电话说,孩子已经回家了。得知此消息后,虚惊一场的家长、当班教师和园长都松了一口气,园长悬着的心才放了下来。为什么会在幼儿园户外活动走丢幼儿呢?幼儿园户外活动结束要做哪些工作呢?【理论透视】户外活动结束清点幼儿这看似平常的不能再平常的常规工作了。清点幼儿在一日活动中重要的管理,是幼儿园全园性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幼儿园建立健全安全制度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因为该制度将直接关系到幼儿的生命安全和家——园关系的和谐稳定。然而,在当前我国的幼儿园管理实践中,还有相当比例的幼儿园存在着忽视建立健全安全制度的问题,缺少科学、规范的接送制度或者不认真执行该制度,导致在清点、接送幼儿工作中存在着无章可循或者有法不依等现象,管理上的漏洞必然埋下安全隐患,有的甚至直接酿成了无法挽回的惨剧。为防止与本案例类似的情况发生,在幼儿园的规章制度建设中,管理者必须重视安全、接送制度的建立与健全,明确各个环节及其当事者的责任,消除安全隐患,防患于未然。针对幼儿在入园、户外活动、离园时最易发生问题的情况,在建立健全安全制度、接送制度时,应详细规定好幼儿在入园、户外活动、离园时老师、家长应如何与教师交接,以及教师如何与教师交接等工作的具体程序,从细节上堵住管理的漏洞。幼儿园首先应为每个幼儿制作一张接送卡,上面可以印制幼儿的照片和姓名,然后以班级为单位进行管理。如果有的家庭并不是同一人接送幼儿,为了方便家长接送幼儿,幼儿园可以为这类家长制作两张接送卡,但是幼儿园和班级必须有备案和相应的记录,并监督家长不能同时使用两张接送卡来园接送幼儿。各班教师对接送卡的使用情况负责,应当严格做好接送卡的收发和存放工作。在幼儿入园时,教师可以将幼儿的接送卡发给家长,让家长带回。凡是接送卡在班级的,则表明该幼儿并未来到幼儿园。在幼儿离园时,教师应先回收家长手中的接送卡,然后再让2幼儿离园。凡是接送卡未到班级的,则表明该幼儿仍在幼儿园。如果有家长确实忘记带接送卡来接孩子,那么,教师应进行积极宣传,以求家长的理解和配合,并严格实行“有卡先行、无卡签名”的程序,即让有接送卡的家长先接走幼儿,然后再让未带接送卡的家长签名、接走幼儿,从而使家长逐渐能自觉地执行使用接送卡的规定。如果有的家长因特殊情况,确实需要在规定时间之外接送幼儿,那么,教师同样需要按照规定发放和收回接送卡。针对每天离园时间都会有些幼儿未被及时接走的情况,幼儿园可以采用各班教师轮流值班的方法,将这些幼儿集中起来,由每天的值班教师负责照看。在各班的带班教师与值班教师进行交接时,各班的带班教师要当面与值班教师交待清楚,核对好本班未接走幼儿的人数,并填好“未及时接走幼儿交接记录表”。在值班教师统一照看未接走的幼儿期间,家长来接幼儿时同样要出示接送卡,值班教师回收接送卡后才可让幼儿离园,并要在交接记录表上做好相应记录。这样,就可以避免孩子走失的情况发生了。在实际的管理活动中,各幼儿园可以根据本园实际和家长的需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幼儿园安全制度、接送制度,并严格管理,加大执行检查的力度,从而使制度中的各项规定得到真正落实,为幼儿的生命安全保驾护航。案例二:常规工作检查前后【细节描述】在新学期第一次全园大会上,园长向全体教职工宣布了新学期的各项工作重点,特别向各班的保教人员强调指出,幼儿入园后一个月左右,园领导就将对各班幼儿的常规习惯养成情况开展一次全面大检查,并将该常规工作检查的结果作为期未考核的依据。园长向保教人员反复强调了此次常规工作检查的重要意义,它既是对幼儿园各项制度的一次贯彻与落实,又可以从中看出各班保教人员的工作态度和带班水平,因此,幼儿园决定以此次检查来督促各班保教人员真正重视幼儿常规习惯的养成。园长的宣传和动员确实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为了迎接一个月后的常规工作检查,全园各班的保教人员都行动起来了。老师们只要一有空闲时间,就带领幼儿们练习一日生活中各个环节的常规内容。为了让幼儿能熟练、掌握“鞠躬问好”、“双手端水杯”、“轻收小椅子”、“按步骤洗手”、“上下楼梯靠右行”等常规内容,有的老师会腾出大段时间,让幼儿专门练习这些常规要求。以“轻收小椅子”这个常规要求为例,有的老师会先让幼儿们搬着小椅子到桌边坐下,接着再让幼儿们搬着小椅子回到自己原来的位直上坐好;然后,再让幼儿们搬着小椅子到桌边,接着再让幼儿们把小椅子搬回去……如此反复,直到老师认为幼儿们已经3熟练掌握了“轻收小椅子”这个常规要求为止。随着一个月的检查评比期限日益临近,有些班级的保教人员干脆进行“全天候”常规强化训练,不论是幼儿一日生活中的集体教育活动时间,还是游戏活动和户外活动时间,全部被老师们用来进行常规习惯养成强化训练。而通过强化训练,幼儿们的常规习惯还真有了进步与提高。一个月后的一天,园长果然带着副园长和保教主任等人来到各班检查幼儿常规习惯了。园长等人不论走进哪个班级,只见幼儿们都非常安静而听话,都在按部就班地做着老师安排好的事情,搬动小椅子的时候也不会把小椅子弄出一点儿响声。对于各班幼儿的表现,园长等人表示很满意。望着园领导们离开的背影,老师和保育员都如释重负,一个月的紧张训练生活总算结束了。此次常规工作检查以后,园长和其他领导再也没有提出过常规工作检查的要求,老师们也不再向幼儿强调“双手端水杯”和“轻收小椅子”这类常规要求了。各个班级又逐渐恢复了以往的样子……【理论透视】在幼儿园这个幼儿共同生活的场所,培养幼儿良好常规习惯的养成,其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养成幼儿良好的常规习惯不仅可以保证幼儿的安全和健康,而且也是幼儿园建立正常保教秩序的前提,同时,良好常规也是教师进行班级保教工作管理、提高保教工作质量的重要手段。因此,本案例中的园长在开学伊始就强调各班常规工作的重要性,对各班常规工作进行检查,其工作的重心与方向无疑是正确的。然而,在落实《常规工作检查制度》的前后,园长的管理工作还是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导致该园的常规工作效果大打折扣。具体来说,园长在常规检查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园长没有正确把握常规工作检查的经常性特点,仅仅依靠一次检查,是不能保证幼儿常规习惯培养效果的。由于幼儿常规习惯培养工作具有日常性和长期性等特点,这就决定了幼儿园的常规工作检查必须坚持经常化、制度化,而不能仅仅依靠一次或两次检查,否则,很难保证幼儿常规习惯培养的成效。其次,园长没有通过宣传教育使教职工真正理解常规习惯培养工作的日常性和长期性特点。作为幼教工作者,必须明确,幼儿良好的常规习惯要在日常生活的各个环节中逐渐去养成,而不是通过临时性的强化机械训练来掌握的。固然,通过强化训练,幼儿的常规习惯也许真有了进步与提高,但是,教师如果不加强日常的、长期的培养工作,这种短期强化训练的效果很快就会消失殆尽的。最后,园长没有引导保教人员掌握常规习惯培养的正确方法,导致日常生活中的常规习4惯养成教育异化为临时性的强化机械训练。在本案例中,园长没有强调对幼儿进行一日生活环节中的常规习惯养成教育,当全园出现了保教人员采用强化机械训练的方式来培养幼儿常规习惯这一不良现象时,并没有加以制止,这就导致后来“全天候”强化训练现象的出现,严重影响了幼儿一日生活程序的正常进行。纵观当前我国的幼儿园管理实践,应当说,本案例所反映的上述问题还是具有一定的典型性与代表性的。在幼儿园管理实践中,很多管理者却不能坚持执行这项规章制度的经常性、一贯性和一致性,不同程度地存在临时突击、前紧后松、因人而异等问题,使这项制度的执行效果打了折扣。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幼儿园的管理者必须重视经常性的常规检查,抓好日常的常规检查工作,引导保教人员注重幼儿一日生活中的常规习惯养成教育。此外,幼儿园可以组织多种形式的培训,对保教人员加以正确指导,使其能运用适宜、有效的方法来培养幼儿的常规习惯。第一,幼儿园可以通过培训、考核,让保教人员熟记幼儿一日生活中各个环节的常规要求。这样,保教人员才能在各个环节进行之前就提示幼儿,用简明的、童趣化的语言告诉幼儿应该做什么、怎么做以及达到什么要求。如果保教人员自己都不清楚这些常规要求,则很难想象她能够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常规习惯。第二,幼儿园应引导保教人员在日常生活中严格要求自己,以较高的标准来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为幼儿树立起随时可以效仿的好榜样,给幼儿以潜移默化的良好影响。第三,幼儿园可以组织保教人员寻找或创编一些歌曲、儿歌或故事,借助文艺作品,帮助幼儿掌握常规要求。例如,在收拾玩具时,可以播放《玩具进行曲》,用欢快的旋律提示幼儿应该把玩具“送回家”了。在准备进行户外活动时,可以播放《运动员进行曲》,让幼儿在雄壮有力的音乐声中进行排队准备。在幼儿叠放衣服时(户外回来)可以联系“衣服也会做早操”,让幼儿有序叠放衣服,让幼儿在生动有趣的情境中既学会本领,又能得到愉悦的体验。第四,幼儿园可以引导保教人员创设一些游戏情境,让幼儿通过童趣化前游戏情境来学习和巩固常规要求。例如,针对幼儿在盥洗室中经常会相互拥挤的现象,保教人员可以在盥洗室的地面贴上小蘑菇的标记,创设出小兔子采蘑菇的游戏情境,让幼儿扮演采蘑菇的小兔子,进入盥洗室后,一定要踩在小蘑菇标记上,才算是采到了蘑菇。通过这种游戏化情境的创设,幼儿在盥洗室里就不会再相互拥挤了。第五,幼儿园可以组织保教人员展开讨论,哪些常规要求是应该直接告诉幼儿的,哪些常规要求是可以让幼儿共同参与制定的。尤其针对中、大班儿自主性逐渐增强的特点,保教5人员应该意识到,如果在制定常规要求时,能让幼儿多发表一些自己的见解和想法,师生共同参与制定常规要求,那么,幼儿就能明确知道自己之所以要这样做的理由,他们就会更主动自觉地遵守常规了,幼儿常规习惯养成教育的效果就会更好。案例三:“三把手”的作用【细节描述】开不动的小火车幼儿园小(1)班的幼儿午睡起床了。吃过水果后,带班的王老师准备带领幼儿到一楼户外去进行游戏活动,于是,她请幼儿们像“小火车”一样排成一队。老师耐心地组织前面的幼儿排好队,然后又高声提醒后面的几名幼儿赶快排到队伍里去。可是,长长的队伍使毕老师根本无法照顾到那些排在后面的幼儿,而后面的幼儿也不听老师的要求,有几名幼儿甚至一边唧唧喳喳地说笑,一边相互推搡打闹起来。正在小王老师感到有些力不从心之时,该班的保育员杨老师回到了班级,刚才她去厨房送水果盆了。保教经验丰富的杨老师一进入班级,马上就发现了王老师面临的问题。还没等老师开口,杨老师已经来到了队伍的后面。只见杨老师用双臂揽住了那几名推搡打闹的幼儿,但是,她并没有严厉地批评他们,而是俯下身,亲切地向他们问道:“昨天老师教你们的那首歌真好听,你们还记得吗?”几名幼儿齐声回答道:“记得。”接着,杨老师饶有兴致地提议道:“那我们一起来唱这首歌,好吗?”于是,在杨老师的带动下,幼儿们齐声唱起了那首欢快的歌曲……不一会,这列“小火车”一边唱着歌,一边向户外的大型游戏区“开”去。红花宝贝甜甜是某幼儿园小班新来的小朋友,尽管进入该班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可是,她在班里却依然显得比较特殊,她还不能很好地适应幼儿园的生活,苦恼是常事,这让班主任卫老师颇伤脑筋,她要帮助甜甜尽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对于卫老师的心思,该班的保育员杨老师很清楚,其实,她也一直在为甜甜的问题而着急。这一天下午,在吃午饭前的一段时间,卫老师组织幼儿们坐好后,便拿出了很多漂亮的小红花,她告诉幼儿们:“从今天开始,老师每天都要给表现好的‘红花宝贝'发一朵漂亮的小红花。现在,小朋友们看一看,老师今天应该先发给谁小红花呀?谁能成为我们班第一个‘红花宝贝’呢?”老师的话音刚落,小朋友们便七嘴八舌地说开了,这时,保
本文标题:【幼儿园管理案例——我的不一样体验-】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46649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