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緣與婚前關係的發展張思嘉周玉慧世新大學社會心理學系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前言長久以來,西方學者對於有關人際與親密關係的看法一直都是建立在關係中雙方理性的選擇、溝通,一步步從初識、投契、相互自我揭露到建立深入或親密關係的線性模式上。這種將人際關係視為是個人的理性選擇,將關係的進展視為是雙方努力溝通(communicate)結果的論點,將關係中的個人視為是建立、形成及影響關係進展的最重要因素,關係中個人的理性選擇也成為了解關係進展的最重要變項。但近年來,這些基本觀點已開始受到嚴厲的挑戰,許多東方華人學者指出西方人際關係理論在解釋華人人際關係及人際歷程的不適用與不足,而認為應該從本土的人際概念出發,以建構能真正反映華人人際關係及人際互動歷程的理論模式。其中,楊國樞(1982)、李沛良(1982)、Yang&Ho(1988)、Chang&Holt(1991)、翟學偉(1993)Goodwin&Tang(1996)等人就曾指出「緣」的概念在華人人際關係的重要性。緣是了解中國人際關係的重要概念。在傳統的中國社會裏,緣在人們的社會生活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在日常生活中,緣是各種人際關係最方便的解釋。結為夫妻是一種緣,同桌吃飯也是一種緣。緣是中國人心目中的一種命定的或前定的人際關係。在中國人的心目中,緣主要是來自「冥冥之中」的安排。所代表的是渺不可知的命運,是一支看不見的萬能之手,撮合了各種長期與短暫的人際關係。而由緣所引起的人際互動歷程,更無法以西方社會心理學者所建立的人際吸引理論或初識理論來解釋(楊國樞,1982)。緣是否仍在現代中國人的人際關係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楊國樞(1982)在他研究中發現:現代中國人仍然持有緣的觀念,但在內涵上發生蛻變。而張思嘉(2001)在探討台灣夫妻婚前關係發展的過程的研究中也發現台灣的年輕夫妻常會利用「緣」的相關概念來解釋關係發展過程中不同時期所呈現的各種現象。本研究將從緣的概念的歷史起源出發,探討它在華人人際關係中的作用。同時,我們將以新婚夫妻的婚前關係發展的過程為例,探討年輕一代台灣華人對緣的定義,並描繪緣在現代華人婚前關係發展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一、緣的來源及定義在中國的歷史中,緣的觀念最早始於何時,已不可考。但我們卻可以從佛教的相關教義中,找到對「緣」的一些解釋。佛教的「因緣果報」之說,可能是緣的觀點的主要思想源頭(楊國樞,1982)。因緣果報是佛教世間法的主要教義。從字面上講,「因」是造成每一事物的直接原因;「緣」是協助原因達到某一段落結果的附屬條件,亦即間接的原因。凡屬宇宙一切事物,無論是物質現象亦或精神狀態,無不由因緣所構成。就物質方面來說:必須以蓮子為主因,再加上人工、土壤、養料、日光、空氣以及池塘作為附屬條件,方能發育成長,生出藕、莖、花、葉和次代的蓮子,這些必須的條件,就是助緣。再就精神領域來說,當一個人發生情緒之時,必有誘導其發生情緒的原因,此原因來自於緣想過去、現在、未來的刺激而起(如被毀謗或稱讚),再加上時間、地點與健全的器官組織和內心的注意…等的相互配合,方能產生感覺,再由感覺而達於知覺,此時喜、怒、哀、樂等情緒才會跟著發生。其中刺激是主因,其餘各個條件是助緣。主因和助緣的配合,使物質的型態與精神的反應,得以出現,這便是佛教「因緣」一詞的定義(釋聖德,1989)。佛教因緣的觀點,原來並沒有太多宿命的內涵。在佛教傳入中國的過程中,受到儒家及道教天命觀的影響,加上了一些宿命的色彩,再透過彈唱、說書及文學小說的傳導,而形成一般人「緣」的觀念(張瑞芬,1995;翁成龍,1994)。經過世俗化與功利化後,「緣」是中國人心目中的一種命定的或前定的人際關係。在一般中國人的觀念裏,緣主要來自冥冥之中的安排,是一隻看不見的萬能之手,撮合了各種長期與短暫的人際關係。因此,兩人渡船、坐車相遇是緣,買賣交易也是緣,會發生主僕、師生、親戚家屬的關係更是因為「緣」。為了表達這種概念與信念,中國人乃發明了很多成語與辭語,廣泛應用於文章與語言中,藉以在日常生活中描述各種人際關係或說明人際關係中的種種現象。舉例而言,緣有長期與短期之分,前者稱為「緣分」,家屬、親戚、師生、朋友或其他長期之緣均屬此類。同車、同席、買賣、看病等則屬短期之緣,又稱為「機緣」。緣也可依關係的好壞加以分類,長期的緣如果是圓滿的,便是「良緣」。但如果結果是不好的,便是「孽緣」。短暫的緣如果是圓滿的,便是「善緣」。如果後果是不好的,便是「兇緣」(楊國樞,1982)。在人際互動的過程裏,「有緣」代表繼續互動的可能性,「無緣」則代表沒有機會與對方產生互動,或不願意與對方繼續互動。「投緣」及「不投緣」代表關係雙方之間相互的吸引力的有無。這種感覺的產生是無法用西方個性相似或互補的概念來解釋,也與互動的時間長短與次數的多寡無關(Chang&Holt,1991)。「隨緣」或「惜緣」則與個人對關係的態度有關。「隨緣」代表不強求他人與自身的關係,不嘗試改變對方或主動改變關係的現況;「惜緣」則代表更主動的珍惜及維持雙方得來不易的緣份。因此,李沛良(1995)認為對中國人而言,緣既有消極的宿命色彩,也有積極進取的意義。在華人的心目中,緣是前定的,不能預見的,但緣分是否存在要從實際的和理性的行動中探索出來。更重要的是,個人可以用人為的力量爭取緣份,例如「行善以化緣」或「廣結善緣」。李氏將這種同時兼具消極、宿命與積極、理性的「緣」觀稱為「宿命能動觀」。二、緣在華人人際關係中的作用(一)人際和諧的維持在中國的社會生活中,緣為什麼如此重要?在社會關係與人際互動中,緣究竟扮演什麼樣的角色?楊國樞(1982)指出:「農業社會的特徵(對大量人力及穩定社會結構的需求)使中國人一向注重家族的團結與人際關係的和諧。」在傳統的中國社會中,個人的各種長期與短暫的人際關係大都由家人或他人所安排、決定或影響。將關係的好壞或成敗歸因於緣,則當事人比較容易接受與容忍,而能安於別人(通常是父母、兄長或親友)所排定的關係,因而維護了家族及人際關係的穩定性。在人際關係成功或失敗後,將結果歸因於緣是一種有效的自我防衛與社會防衛方法。對傳統中國人而言,如果自己與他人的某種關係是成功,便將此成功歸因於較好的緣,而不是歸因於較好的個人性格或行為。這樣便不會因為自己某種關係的成功,而使別人自責或嫉妒,也不會破壞彼此的和諧關係。相反的,如果自己的某一個關係是痛苦而失敗的,便將此失敗的原因歸因於壞的緣,而不是歸因於自己不好的性格或行為。這樣既不過分責怪自己,也不責怪別人,既可保護當事人的自尊,也可使當事人與重要他人(曾經安排,決定或影響此一關係的親友)的關係不受影響。更重要的,將人際關係的失敗歸因於富有宿命色彩的緣,可以使人繼續接受、容忍及安於現有的關係,而不輕易脫離既存的人際網絡,因而對角色關係與社會結構的穩定有極大的助益。維持和諧及穩定社會結構雖然在傳統的中國社會有正面的功能,但將關係的成功或失敗歸因於命定的、無法改變的因素卻可能淡化自己對維持、改進關係的責任,因而在關係出現問題時缺乏主動解決問題的動力(Yang&Ho,1988;Goodwin&Findlay,1997)。黃光國(1978)就曾指出:當個人將人際關係的問題歸因於命定的、無法改變的因素時,個人通常會採取一種較被動的因應方式(如接受、忍耐或認命)來處理。雖然忍耐、認命、讓步一直被認為是中國人在處理人際關係時特有的美德,但在個人意識逐漸抬頭的情況下,這些消極的因應方式對關係品質及對個人心理健康的長期影響實在值得進一步探討。(二)人際互動另外,楊氏(1982)亦認為以緣為基礎的人際互動歷程更為錯綜複雜,並非西方學者所提出的人際初識或人際互動理論所能解釋:1.在正式相會之前,緣的作用即已開始,在有些情形下,當事人即使並未真正見面,也會有「有緣」或「無緣」的感受。會面前的「有緣」感受,可以減少或消除第一次會面時的焦慮,完成預先接受對方的心理準備。會面前的「無緣」之感,則可使人對未來的特定關係不強求,但也產生心理上的抗拒,有礙正常人際互動的開始與進行。這種事前歸因的現象一向為西方學者所忽略。2.在兩人初識的過程中,緣有快速促成或催化的作用。兩人初見之時,透過互動所得的初步訊息,如能獲得良好的第一印象,則會產生「有緣」的感覺,在行為上的互動將因而加速進行。但是,第一印象如果是不好的,則會產生「無緣」的感覺,在行為上的互動則將因而減少或停止。因此,緣所導致的互動歷程是一種突然增高或下降的不連續歷程,而不是如西方理論所強調的是一種連續的逐漸累積的結果(如社會滲透論)。3.在人際互動過程中,緣並有「自驗預言」(self-fulfillingprophecy)的作用。個人如果覺得與對方「有緣」(歸因於有緣),他便會對對方的好感陡增,互動頻繁。結果自然會引發對方友善的反應,使彼此的關係密切,最後證實了自己與對方的確「有緣」的預言。反之,個人如果覺得與對方「無緣」,他便會對對方的好感陡減或惡感陡增,互動因而驟減或停止。結果自然引發對方冷感或不友善的反應,使關係更為疏遠,證實了自己與對方的確「無緣」的預言。以上的推論並未考慮緣的感覺(歸因)相互衝突的狀況。由於人際互動是一動態(dynamic)的歷程,在初識的過程中,可能出現一方認為有緣,但一方卻認為無緣的狀況(Yang&Ho,1988)。緣的信念是否會讓一方堅持自己的看法,努力以赴,終於獲得想要的結果?還是讓個人聽任命運的安排,不主動積極爭取?對於關係的持久性及穩定度的影響又如何?凡此種種,都值得進一步探究。三、緣的相關實徵研究雖然「緣」是了解中國人際關係的重要概念,但相關的實徵性研究卻很少。為了瞭解現代中國人對緣的看法,楊國樞(1982)曾以台灣的大學生為對象,完成了一項調查研究。楊氏發現現代中國人仍然持有緣的觀念,但隨著現代化歷程的發展,台灣地區大學生緣的觀念在內涵上發生蛻變,強度逐漸變弱。在大學生的想法裏,緣的宿命及神秘的色彩減弱,轉而成為描述和諧、投合的人際關係的代名詞或對該種人際關係的一種情緒或主觀感受。另外,大多數的大學生認為「緣」與異性朋友、夫妻間的關係較之與親子、手足的關係來的密切。在台灣大學生的心中,緣所涉及的主要是難以用具體而明顯的因素解釋的正向的人際關係,其中又以女性較會以緣來對各種人際關係作歸因。Yang&Ho(1988)並發現香港大學生對緣的想法與臺灣大學生非常類似。另外,他們也在香港流行歌曲的歌詞中找到了許多與緣有關的概念。李沛良(1982)在他有關醫緣與求醫行為的研究中發現:醫緣的信念(病人相信他與醫生之間有緣的程度)與病人隨意轉換醫師的行為有顯著的相關。李氏以此來說明緣的信念對中國人人際行為的影響,並指出相信緣份的現象在中下階層的成年華人中,尤為普遍。在另外一個研究中,Chang&Holt(1991)以深入訪談的方式訪問了十位在美國求學的台灣研究生,並參考了報紙、文學、流行音樂及電影中的陳述,歸納出現代中國人對緣的看法。他們指出,大多數受訪者將緣視為1)是一個難得、珍貴的機會,2)是關係的助長條件,3)當該條件不足時,任何努力都不能保證關係的產生。這與佛教的「緣」是間接的原因,是促成主因達到某一種結果的附屬條件的說法,非常類似。Chang&Holt(1991)以聯結的有無(有緣vs.無緣),關係的品質(良緣vs.孽緣),相互的吸引(投緣vs.不投緣)及對關係的態度(隨緣vs.惜緣)說明緣對中國人際關係的影響。最後,Chang&Holt(1991)歸納出有關緣的三個原則:1)緣常被用來描述初識的情況,2)緣常被用來解釋重要的人際關係,及3)緣是無法強迫的。Chang&Holt(1991)認為,緣的概念可以補充西方的人際關係理論所無法解釋的現象。因為關係產生或維持的原因,並不完全是如西方學者所主張的是完全控制在形成關係的兩個人身上。Goodwin及Findlay(1997)參考Yang&Ho(1988)及Chang&Holt(1991)等人對緣的解釋,以他們所編的「緣」量表,比較英國及香港的大學生對緣的看法。他們發現香港的大學生比英國的大學生更相信緣的概念,但兩群受識者中
本文标题:缘与婚前关系的发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4671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