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第七单元天理人欲教学设计“以理杀人”,朱熹是罪魁祸首吗?——从朱熹的理欲之辨看“存天理,灭人欲”蓝山二中陈梅丽教学目标:1.初步从朱熹的理欲之辨了解“存天理,灭人欲”。2.结合时代背景,辩证思考“存天理,灭人欲”的历史意义与现实意义。教学工具: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在必修三,我们学过鲁迅的《祝福》,提到《祝福》,想必大家对“祥林嫂”记忆犹新。祥林嫂在祝福之夜凄惨死去,可以说跟鲁四老爷的关系最大。鲁四老爷是个怎样的人?我们来重温《祝福》里的描述:“……他是我的本家,比我长一辈,应该称之曰“四叔”,是一个讲理学的老监生……”鲁四老爷是一个讲理学的人,这里的“理学”,课文这样注释(必修3P14注释3)。请一生(唐云龙)朗读:理学,又称道学,是宋代周敦颐、程颢、程颐、朱熹等人阐释儒家学说而形成的思想体系。它认为“理”是宇宙的本体,把“三纲五常”等封建伦理道德说成是“天理”,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理学的毒害如此之大吗?一个人“讲理学”就会如此冷漠无情?不独鲁迅借小说批判理学,被梁启超称为“前清学者第一人”的戴震,在《孟子字义疏证》中也说:“酷吏以法杀人,后儒以理杀人……人死于法,尚有怜之者;死于理,谁复怜之?”作为孔孟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作为理学集大成者的朱熹,该承担“以理杀人”的最大责任吗?我们应该如何看待他提出的“存天理,灭人欲”?二、理欲之辨(一)何为天理人欲2首先,我们不如来看看何为“天理”,何为“人欲”。1.朗读第二则,课文中对“天理”“人欲”是怎么解释的?请一生()回答:“天理,心之本然,表现为仁义礼智四德,体现为父子、兄弟、夫妻等伦常。人欲:人的欲望。在朱熹看来,人的日常饮食的欲望是天理,只有那些超越延续生存条件、追求美好物质生活的欲望,才是人欲,也才是要遏制的“人欲”。2.朱熹曾这样解释过,齐读:“所谓天理,复是何物?仁义礼智岂不是天理?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岂不是天理?”“饮食,天理也;山珍海味,人欲也。夫妻,天理也;三妻四妾,人欲也。”3.小结:朱熹对天理、人欲的描述非常形象,也很朴实。(二)“存天理,灭人欲”的提出1.我们从第二则也可看出,朱熹对天理人欲的主张是“存天理,灭人欲”,这个主张最早出自哪里呢?我们来看《礼记·乐记》的记载。齐读:“夫物之感人无穷,而人之好恶无节,则是物至而人化物也。人化物也者,灭天理而穷人欲者也。于是有悖逆诈伪之心,有淫逸作乱之事。”这说的是什么意思呢?我们来看看(请一生读):这是说,外界事物无穷无尽地撼动人心,而人的好恶的情欲又不能加以节制,这样外物的作用就会发挥到极致,从而使人也随物而化。所谓人随物化,就是灭绝天理而穷尽人欲。如果这样,人们就要产生悖乱忤逆、欺诈虚伪的念头,就要发生纵情放诞、为非作歹的事情。2.这种人欲天理观,为程朱理学所继承,并作了进一步的发挥和论证。朱熹曾这样说,齐读:“孔子所谓‘克己复礼’,《中庸》所谓‘致中和、尊德性、道问学’,《大学》所谓‘明明德’,《书》曰‘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jué)中’。圣贤千言万语,只是教人明天理,灭人欲。”“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是什么意思呢?请一生()朗读注释:人心具有很多不确定性,很难具有常性,是最具潜藏危险的;天地自然之心非常微妙;领悟道心要精益求精、专一其心,真诚地遵守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3.小结:由上我们可看出,其实,朱熹把儒家的基本主张归结为了——明天理,灭人欲。所以,我们也可以这样说,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是对儒家基本主张的继承和发展。(三)如何实现“存天理,灭人欲”1.朱熹对天理人欲论述得最多的,是如何实现“存天理,灭人欲”,例如,我们课文的第二则,就是论述这个问题的。齐读第二则。2.朱熹认为,作为普通人,怎样才能做到“存天理,灭人欲?”点拨:找出文中关键词句——此便是无克己工夫……须是遇事之时,便与克下,不得苟且放过……此须明理以先之,勇猛以行之……须大段著力,无一时一刻不照管克治……仁以为己任……3明确:克己复“理”为仁。(四)“存天理,灭人欲”指向谁1.“存天理,灭人欲”,只是针对普通百姓提出的吗?它指向哪些人呢?请看:“所谓天理,复是何物?仁义礼智岂不是天理?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岂不是天理?”2.从这我们可看出,它是指向每一个人的。再看《朱子文集-延和奏札二》载:“臣闻人主所以制天下之事者,本乎一心,而心之所主,又有天理人欲之异,二者一分,而公私邪正之涂判矣。盖天理者,此心之本然,循之则其心公而且正;人欲者,此心之疾疢(chèn),循之则其心私且邪。”(天理是人心的本来面貌,遵循天理人心就公正;人欲是心上的疾病毒瘤,遵循人欲人心就会变得自私邪恶。)3.这是朱熹上奏希望君主能“存天理,灭人欲”,“正君心以正朝廷,正朝廷以正百官,正百官以正万民,正万民以正四方”。4.再看,课文三则:读书目的——“看得多少文字,穷得多少义理”,为学原则——“孟子曰:‘亦有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孟子虽是为时君言,在学者亦是切身事。”5.朱熹说,义,就是“天理之所宜”,符合天理所当做的,就合乎义;利,则是“人情之所欲”“人欲之私”。由此可见,朱熹把义利问题等同于理欲问题,把孔孟关于义利的关系从理学的角度作了进一步的阐述。6.朱熹还说,“学者须是革尽人欲,复尽天理,方始是学(即方能开始做学问)。”“人之一心,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未有天理人欲夹杂者。学者须要于此体认省察之(即学者必须对这层道理认清明察)。”(《朱子语类》卷十三)7.小结:由上可知,朱熹提出的“存天理,灭人欲”是指向每个人的,尤其指向帝王、士大夫官僚、学者。希望他们勤政、勤学,体恤民众。(五)小结我们刚才是从四个方面,对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作了一些辨析:何为天理人欲;“存天理,灭人欲”的提出;如何实现“存天理,灭人欲”;“存天理,灭人欲”指向谁。三、“存天理,灭人欲”从“伪学”到官学1.现在大家觉得,朱熹倡导的“存天理,灭人欲”,是“杀人之理吗?”,“以理杀人”,谁之过?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存天理,灭人欲”是怎么成了“伪学”,又怎么成为“官学”的,请看屏幕。2.看完背景资料,学生讨论。3.小结:朱熹对“存天理,灭人欲”的倡导和力行,触犯了政治集团的利益,因此,其学,被打为伪学,其人被打为伪师;因为,统治者认识到了朱熹理论对维护封建统治所起的作用,而尊其学为“官学”。只是统治者不是用它了加强自身修养,而是用其禁锢百姓。4.自南宋末以后,元明清时代,“存天理,灭人欲”对人性的禁锢,最突出的表4现在两类人(两个群体)身上,同学们想一想,是哪两类人?明确:首先表现为对妇女的禁锢:中国古代史载的贞洁烈女,《后汉书》7人、《晋书》15人、《魏书》和《南史》中10人、《隋书》7人、新旧《唐书》20人,到了《宋史》37人。《元史》猛增至174人,《明史》更增至300余人,《清史稿》则更增至500余人。《明史》中记载,尤氏夫死后恶少说她美目流盼,便使用石灰揉瞎眼睛,自缢未死,又撞石而死!《清史稿》中更记载一女子因为睡觉时帘子开了,疑心被人偷看,于是自杀而死!其次,是对读书人的禁锢:范进、孔乙己。5.对“存天理,灭人欲”的抨击随着江南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影响,农民起义的风暴,以及明清两代的更替,明代后期,出现了严重的社会危机,即所谓“天崩地解”的局面。面对这样严峻的社会现实,当时著名的思想家,如李贽、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等人,都对宋明理学作了深刻的反思和批判。例如,李贽在《童心说》里就这样批判,请一生朗读:P60相关读物,李贽《童心说》:“然则六经、《语》、《孟》,乃道学之口实,假人之渊薮(sǒu)也,断断乎其不可以语于童心之言明矣。”意思是:“既然这样,那么六经、《论语》、《孟子》,实际上是道学家们的借口,是假人聚会的地方而已,它们绝对不是出自真心,这一点是很明确的。”李贽,对禁锢人性的理学的批判,对人性自由的追求,与正统儒学格格不入,因此也遭到了统治者的嫉恨。李贽(1527-1602),26岁中举。万历二十九年(1602)明政府下令逮捕李贽入狱,罪名是“敢倡乱道,惑世诬民”。李贽在拘押北京期间,在狱中用剃刀自刎。四、总结我们从四个方面了解了,“存天理,灭人欲”从“克己复‘理’为仁”到“杀人之理”的演变。“学者学圣人,不过是去人欲而存天理耳”。朱熹认为“天下事有大根本,有小根本,正君心是大本”,“存天理、灭人欲”主旨是“格正君心”,要求君王统治者节制欲望,体恤民众。“仁义根于人心之固有,天理之公也;利心生于物我之相形,人欲之私也。循天理,则不求利而自无不利;殉人欲,则求利未得而害己随之。”到了明清,由于皇权专制的加剧,科举考试逐渐变成了对读书人的禁锢。使他们除了读圣贤书,作八股文,对其他经营世故一无所知。知识阶层的眼界狭窄,脱离现实,实在是中国16世纪后落后于西方的重要原因。但是单纯的道德说教是挽救不了旧时代统治阶级一代又一代必然地堕落和一个又一个王朝必然地走向由于腐败而灭亡之路的。反而后世的统治者大力向民5众灌输程朱理学尤其“存天理,灭人欲”法则,要求他们效忠君长,遵守封建礼节。成为扼杀人性的精神枷锁。理学在历史上的负面作用,主要与理学的官学化过程有关。理学最初是一种民间学术,并不受到官方的青睐。理学之“理”由裁抑帝王的利器转而成为压制和束缚普通人民的精神锁链。
本文标题:天理人欲-公开课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46926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