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贸易 > 资产评估/会计 > 养老金缺口论文开题报告
海南医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题目名称:我国养老金缺口及对策研究学生姓名高慧晓所学专业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医疗保险方向)班级2010级指导教师姓名陈林所学专业社会保障职称讲师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老有所养”已经成为中国乃至全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景。自1986年始,中国致力于建设与完善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经过多年摸索、实践,在资金的管理上逐步形成了“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筹资模式,建立了包括基本养老保险、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为主的多层次、多支柱新型养老保险体系,在解决国民养老问题上卓有成效。然而,面对日益加剧的老龄化、制度转轨遗留的历史欠账以及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诸多问题,现行养老保险制度在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也日益凸显——个人账户空账运营、隐性债务、保值增值不理想、基金管理混乱等,而首当其冲的便是养老金缺口问题。作为养老保险制度的物质基础,养老金关系着民众的切身利益,学界关于养老金个人账户空帐的争议在1996年就曾出现,并不断扩大。人口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我国养老保险基金支付进入了高峰期,确保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的同时,养老保险基金收不抵支、资金短缺的现象日益突出,已经成为严重影响我国养老保险制度运行与发展的因素,如不及时摆脱,将会动摇我国社会养老保障制度。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首次明确提出研究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使养老金问题再次成为焦点,与此同时,废除养老金双轨制等问题也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热议。根据《决定》对社保方面的规定,人社部已将延迟退休年龄、养老金的统筹、养老制度的并轨、社保缴费费率的调整、社会保障基金的补充5方面的问题纳入下一步社保改革的重要内容。在深化改革的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中,社会保障改革的布局已初步显现。本文紧跟政策步伐,针对养老金缺口问题,深入剖析其成因,并结合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借鉴国外在养老金运营管理上的成功经验,创新、总结切实可行的解决对策和建议,对于应对老龄化社会危机、改革与完善我国养老保险体制、构建和谐社会养老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价值。二、国内外研究综述(一)国内研究概况纵观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历程,国内对于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缺口问题的探讨研究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开展:1.养老金的缺口存在与否及其规模时至今日,即使许多专家学者对养老金缺口问题已作出各种论断,但对于养老金是否真存在缺口这个基本问题上仍是众说纷纭,在养老金缺口的数额测算上的结论差异也甚大。早在2005年,世界银行公布的一份关于中国未来养老金收支缺口的研究报告认为,在一定假设条件下,按照目前的制度模式,2001年到2075年间,中国基本养老保险的收支缺口将高达9.15万亿元。曹远征和马骏等人(2012)撰写的研究报告《化解国家资产负债中长期风险》中预测,到2013年中国养老金的缺口将达到18.3万亿元,此报告的公布一度引发舆论哗然。全国社保基金理事长戴相龙在2012“发展平台经济与促进区域合作”高峰论坛中也坦承养老金存在缺口。根据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给出的数字,2011年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空账”已经超过2.2万亿元,较2010年增加约5000亿元。根据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保障研究所的一项研究,在新旧养老制度的转轨过程中,产生了约8万亿元人民币的养老金债务总额。保监会副主席陈文辉也表示我国的养老金缺口非常大。《中国养老金发展报告2012》显示,中国城镇基础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空账额2011年达2.22万亿元。然而蔡定创(2012)则认为“中国根本没有养老金的缺口问题,更没有养不起老的问题”。刘植荣(2012)也认为尽管目前我国养老金自身收不抵支,但“养老金缺口”之说却是子虚乌有,在他看来,2022年之前都不会出现养老金缺口问题。尹成基(2012)表示,截至2012上半年,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余已经超过2万亿元,总体上说,养老保险基金当期不存在缺口问题,可以按时发放。尹蔚民(2013)也称,当期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余15000多亿元,不存在支付问题。2.养老金缺口的成因学界对于养老金缺口的成因有着一定的共识:梅琼,迟文铁(2010)认为我国的养老金缺口主要来自制度转轨产生的隐性债务以及社会统筹账户挪用个人账户资金导致个人账户金“空账”问题。吴旭东,周凤珍(2013)认为造成养老金缺口的重要原因是我国实行双轨制的养老保险体系。张运刚(2005)分析了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及特征,认为人口老龄化是导致养老基金支出不断攀升的最关键因素。陈思思(2013)认为制度上的设计缺陷导致了养老金缺口的产生,养老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导致了缺口的扩大。马骏等人(2012)在研究报告《化解国家资产负债中长期风险》中估算,养老制度转轨成本在今后15年左右的时间是养老金收支缺口的主要来源;15年之后,由于老龄化导致的养老金收支缺口,开始成为主要原因;从今后38年的累计数的现值来看,转轨成本和老龄化所导致的收支缺口大约各占35%和65%。此外,熊必俊(2004)认为“低龄退休”加重了养老金缺口的负担。张永清(2000)认为企业欠费、逃费现象严重是导致养老金缺口的一个方面,而基金管理的方面的投资运营不利,保值增值困难也使缺口扩大。祁恒军(2006)从养老保险模式以及财政方面分析,指出长期以来的养老保险模式使得支出的增长速度快于收入的增长速度,逐渐形成了养老金缺口。3.养老金缺口的解决对策国内针对养老金缺口解决对策的声音大致归纳有如下几方面:(1)基金运营与管理梁丽(2003)认为,全国社会保障基金、企业年金以及个人账户的市场化投资运营是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关键所在,并从投资的意义、原则以及运营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等方面探讨养老保险基金如何实现运营。陈思思(2013)建议可通过建立规范的社会保障预算制度来强化财政预算监管。在基金增值上,可委托专业资金管理公司进行投资;私人分散管理的基金实行竞争性经营;降低养老金投资国债及存入银行的比例,将一部分基金投资分散于股票市场、基础设施和不动产方面,并考虑实施海外投资策略。(2)资金筹措姜英霞(2013)认为,针对企业和个人逃费严重的现象,引入激励缴费机制,并效仿西方引入社会保障税,以税代费,从而增加养老金征缴收入。郑秉文(2007)则反对“费改税”,认为其不适合中国国情,与社会保障制度构架有冲突。皮海洲(2010)认为,解决养老金缺口最合适的选择就是增加养老金的来源,利用央企分红、国有股转持来补充养老金缺口。(3)体制改革吴旭东,周凤珍(2013)从养老保险双轨制入手,认为解决未来社会养老保险缺口,减轻财政负担问题,宜把公务员养老制度改革作为第一个切入点。郑秉文(2009)提出,我国应采取一揽子和一次性改革策略,使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养老制度走向统一。王德文(2006)认为针对人口转变应对城乡养老体制进行改革和调整,建立完全的个人积累制度,同时健全农村养老制度。(4)延迟退休延迟退休的话题在过去几年中此起彼伏。2008年,人社部等相关部门就已经开始酝酿延迟退休年龄方案。研究报告《化解国家资产负债中长期风险》(2012)中指出提高退休年龄和划拨国有股份是养老金缺口问题操作上较为可行的方案。根据郑秉文(2012)测算“我国退休年龄每延迟一年,养老统筹基金可增长40亿元,减支160亿元,减缓基金缺口200亿元。”武燕群(2013)以养老金缴费率为切入点,通过建立养老保险筹资基本模型,探究了不同退休年龄和替代率下的缴费率的变化,得出我国养老金的缺口确实能够通过延迟退来弥补,但至少需要81年的结论。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13)中提出,研究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可见,国家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势在必行,延迟退休的大政方针已经确立。然而与建议延长退休年龄呼声不同的是,延迟退休的消息,在网上引发轩然大波。人民网发起的一项176万网友参与的调查显示,94.5%的人对此延迟退休政策表示反对。(二)国外研究现状养老金缺口问题与国家人口的年龄结构、退休金的替代水平等紧密相关,各国在不同的时期都可能面临养老基金收支压力以及养老金缺口日益增大的问题。RaimondMaurera(2009)等国外学者对不同国家养老基金的累积、管理、风险、收益等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探索,并以此分析了基本养老保险的缺口问题。Davis(1998)通过将现收现付与完全积累制进行对比研究后,发现将两种机制结合起来的混合养老保险体系可以减轻国家应对人口结构变化而带来的养老金负担。自世界银行在1997年针对中国养老制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出了“三支柱”的养老保险体系后,国外学者纷纷对中国的养老保险金情况进行实证探究。FreidmanB与HausmanL(1998)研究了中国通过改革可能获得的养老金改善状况。Feldstein(1999)通过对现收现付制与基金制的比较,对中国实行混合的养老金制度——部分积累制进行了肯定。Lindbeck和Niepelt(2004)认为中国在实行养老保险政策时,需要合理设计社会福利及养老金水平,以避免人口结构变化产生的劳动力市场不配合,致使养老基金的收入与支出比例不协调,继而产生缺口。Feldstein和Liberman(2006)针对中国统账结合的养老金模式,对实现中国养老保险基金收支的潜力问题进行了相关研究。Williamson等人(2008)则指出中国养老金体制转轨所面临的最主要的困难就是“个人账户空账”以及巨额的隐性债务。Farid和Cozzarin(2009)认真分析了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肯定了中国养老金改革所取得的成绩,指出了未来中国养老金发展的方向。(三)总结纵观上述文献资料,国内外学者对养老金缺口问题及其对策方面均有广泛且深入的研究,形成了丰富的理论和思想。本文将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理论,在当前我国养老金缺口舆论热潮之际,探索总结切实可行的对策。三、主要参考文献[1]郭士征,社会保险基金管理[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82.[2]廉亚君.弥补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缺口的对策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7.[3]沙莎.远期养老金个人账户口分析及对策[D].大连理工大学,2013.[4]王茹.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城镇养老金缺口问题研究[D].青岛大学,2012.[5]刘猛.中国养老金制度可持续发展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2.[6]顾锦林.我国养老金缺口原因及对策分析[J].改革与战略,2012,12:131-133.[7]蔺丰奇.政府财政责任视角下的养老金缺口及其解决策略[J].社会福利(理论版),2013,06:18-25.[8]冯浩文.关于社保养老金缺口言论的逻辑分析[J].东方企业文化,2013,12:209-211.[9]陈思思.我国养老金缺口成因及其对策[J].法制与社会,2013,22:168-169.[10]肖明智.人口老龄化背景下中国经济发展和养老金账户研究[D].湖南大学,2012.[11]杨辉,刘斌.新型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缺陷与完善[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03:141-146.[12]解晓峰.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缺口问题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0.[13]吴永求.中国养老保险扩面问题及对策研究[D].重庆大学,2012.[14]李雪.人口老龄化趋势下的中国养老保障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4.[15]蔺丰奇.政府财政责任视角下的养老金缺口及其解决策略[J].社会福利(理论版),2013,06:18-25.[16]汤晓燕.养老金缺口问题探析[J].理论与改革,2013,03:93-95.[17]HabermanS.Optimalinvestmentstrategyfordefinedcontributionpensionscheme[J].Insurance:MathematicsandEconomics,2001,28:233-26
本文标题:养老金缺口论文开题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47014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