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汽车 > 汽车理论 > 《汽车底盘电控技术》课程标准
《汽车底盘电控系统检修》课程教学标准课程编码:30803005课程类别:专业素质课适用专业:汽车电子专业课程管理单位:汽车工程系学时:40学分:2制定日期:2011.03.27第一次修订日期:第二次修订日期:1、课程概述1.1课程性质《汽车底盘电控系统检修》属于人才培养方案中四个课程模块中的专业素质课,该课程是以实践为主的课程,是汽车维修与检测及汽车电子技术专业的必修专业主干课。1.2课程的定位《汽车底盘电控系统检修》课程是汽车维修与检测及汽车电子技术专业的一门重要的职业核心课程。其先修课程是《电工电子技术》、《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等课程,该课程为后续课程《汽车检测与诊断》、《汽车车身电控技术》以及企业顶岗实习、毕业实践等环节。该课程与前后续课程共同形成了完整的职业能力培养体系,是实现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以及汽车电子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主要培养学生利用现代诊断和检测设备进行汽车底盘系统故障诊断、故障分析、零部件检测及维修更换等专业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1.3修读条件没有特殊要求2、课程目标2.1专业能力1.能独立制定维修计划,并能正确选择检测设备和仪器对汽车底盘电控系统进行检测和维修;2.具备专业顶岗、上岗能力;3.能对自动变速器、ABS系统、电控悬架和转向助力系统故障进行诊断、检测和维修;4.能正确使用万用表、故障诊断仪、示波器等常用检测和诊断设备,5.熟悉安全操作规范、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规范。2.2社会能力1.具有较好的行为规范能力和职业道德;2.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3.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与人沟通的能力;4.具有较强的质量意识和客户服务意识;5.具有较强的心理素质和克服困难的能力;6.具备逐步掌握和不断提高搜集、整理、运用社会信息的方法和技能,具有独立思考、提出疑问和进行反思的能力。2.3方法能力1.能够综合分析问题,决策、计划和解决问题;2.知道查阅资料,能够自主获取发动机电控系统的相关新技术和新知识;3.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创新意识;4.善于从个案中找出共性、总结规律和积累经验;5.具备严谨、科学的工作态度,具有较强的开拓创新和探究新技术的能力。3、课程内容与要求、参考课时、教学方法建议原则上采取表格形式,格式如下:序号(项目、模块、情境、任务)标题主要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教学方法建议参考课时1自动变速器维修与故障诊断1.了解自动变速器的功用、组成及工作原理;2.了解液力变矩器的组成及工作原理;3.掌握自动变速器电控系统的检测方法;4.自动变速器典型故障的诊断和排除。现场教学,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分组讨论教学法、体验式教学法、开放式教学法。102ABS/ASR系统的故障诊断与维修1.了解ABS/ASR系统的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作用及分类;2.ABS/ASR系统的使用与维修;4.ABS/ASR系统的故障诊断与检修。现场教学,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分组讨论教学法、体验式教学法、开放式教学法。103电控悬架系统的维修与故障诊断1.了解电控悬架系统的分类、组成、工作原理;2.掌握电控悬架系统的基本控制功能;;3.了解电控悬架系统传感现场教学,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分组讨论教学法、体验式教学法、开放式8器、执行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4.电控悬架系统的故障诊断与排除。教学法。4电控动力转向系统的维修与故障诊断1.了解电控动力转向系统的分类、构造及工作原理;2.掌握发动机怠速控制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及检修;现场教学,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分组讨论教学法开放式教学法。8其它4合计40考虑到课程标准的相对滞后性,允许科任老师在执行该标准时加减一定的教学内容,课时不超过总课时的5%;学时分配只是参考,允许科任教师根据教学实际情况作出适当调整。4、课程实施建4.1软硬件条件课程要求校内有发动机实训区、底盘与整车检测实训区、汽车电气系统实训区,汽车装调实训区、汽车电工电子技术实训室、汽车电气部件实训室、汽车整车布线实训室,并且拥有各种电气实训台和企业提供的各种教学设备。校外实习基地可以使学生将所学技能付诸生产实践,通过实际工作岗位的学习,使学生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进一步加强。加大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力度,探索行之有效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运行机制,积极推进工学结合教学改革,把学校教学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起来,优化教学过程,从而更为有效的为行业、企业培养高素质的汽车维修技能型人才。4.2师资条件对任课教师的职业能力和知识结构的要求。任课教师要求是本科以上学历、双师型教师,具有扎实的汽车底盘构造理论知识,具有较为丰富的汽车底盘维修实践经验,具有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设计能力及课堂组织、管理和监控能力,具有较强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指导教师要求是大专以上学历,汽车维修工高级工以上技能水平,具有较好的汽车底盘的理论知识、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较好的团队协作能力。企业兼职教师要求是既有一定的汽车底盘理论知识、又有丰富的汽车底盘维修经验的企业技术骨干,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较好的团队协作能力。4.3教材与教学资源4.3.1推荐教材《汽车底盘电控系统检修》李雷主编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54.3.2推荐教学参考书1.《现代汽车底盘技术》李春明主编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年9月2.《新型汽车电控系统》吴文琳主编江西科技技术出版社2001年1月3.《轿车自动变速器结构原理与检修》尹万建主编人民交通出版2002年1月4.《现代汽车电子巡航控制系统原理与检修》王文亮主编电子工业出版社2001年1月5.《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原理与检测(底盘和车身部分)》王遂双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年7月4.3.3推荐教学参考网站5、课程考核5.1合格标准:1、旷课不超过6节(总课时的10%);2、平时成绩不低于30分;3、总分大于或等于60分;4、没有不诚信行为。5.2成绩构成:课程考核由平时考核(过程考核)和期末考核(结果考核)组成,本类课程平时成绩占60分,期末成绩占40分。5.3考核内容:学习态度、对知识点的掌握、对专业技能的掌握、综合素质表现(社会能力、方法能力、职业素养等)5.4考核方案:考核内容、标准与方式。如:该课程考核平时成绩60分,其中态度10分,综合素质10分,单元(项目、情境...)学习成绩共计40分;期末考试成绩40分,其中课程论文或学期学习总结或调研报告或笔试20分,期末综合操作(实践)考核20分。是技能等级考证课程的,考证(鉴定)成绩为期末成绩。具体考核方案见下表表一课程考核方案框架序号考核内容考核标准考核方式分值1学习态度1、迟到、早退、旷课扣分标准:2、课堂学习积极性情况考核标准:3、遵守课堂纪律和服从课堂安排考核标准:考勤课堂点名答问课堂情况实施记录102综合素养1、团队合作:自评102、安全意识:3、标准与规范意识:4、“精细化”意识:5、规划与自我评价:6、责任心:他评3项目一考核:****见具体的单元考核标准综合考核对知识点的掌握(理解与运用)、基本操作的熟练与规范程度、项目任务完成质量等课后作业、单元测试(笔试、口试、表演、调研...)、学习总结、方案设计、产品加工、调查报告等。...项目N考核:****4期末考核1、操作(实践)考试。考核关键基本操作(实践)技能或综合实践能力20分2、理论考试。各项目的关键知识点、专业技术规范(标准)、职业道德规范等的综合考核。20分1、操作(实践)考试每次同时考试人数不要超过5个;2、理论考试采取开卷笔试、闭卷笔试、口试等方式进行。40表二:课程项目考核标准序号名称主要考核的知识点主要考核的实践技能分值项目一自动变速器电控系统自动变速器电控系统的结构与工作原理、常用传感器与执行器结构与检测。自动变速器电控系统常见故障诊断与检测。会做各种传感器与电磁阀的检测、失速、时滞与油压等实验;能诊断及排除自动变速器电控系统的常见故障。10项目二ABS/ASR电控系统ABS/ASR电控系统的组成与工作原理、常用传感器与执行器结构与检测;ABS/ASR电控系统的故障诊断、检测及故障排除。能对轮速传感器、节气门位置传感器与电磁阀进行检测、诊断。能对ABS/ASR电控系统的常见故障进行诊断、检测及故障排除。10项目三悬架电控系统悬架电控系统的组成、分类与工作原理、常用传感器与执行器结构与检测;悬架电控系统的常见故障进行诊断、检测及故障排除。能对各种开关、传感器与电磁阀进行检测、诊断;能对悬架电控系统的常见故障进行诊断、检测及故障排除。10项目四动力转向电控系统动力转向电控系统的组成、分类与工作原理,常用传感器与执行器结构与检测;动力转向电控系统的故障诊断、检测及故障排除。能对各种传感器与电磁阀的检测、诊断;能对各种传感器与电磁阀的检测、诊断。10综合操作考核要求综合操作考核分为任务方案、工具使用、操作过程和任务完成情况四个部分。其中操作过程占考核比重的40%,其余三个部分各占20%。20期末理论考核要求理论考核主要内容为自动变速器电控系统、ABS/ASR电控系统、悬架电控系统、动力转向电控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以及故障诊断的方法。206、课程教学设计6-1课程教学设计原则要求考虑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结合以及本学科课程目标的框架,课程教学设计应把握以下原则:1.整体性原则设计教学时要全面考虑教学任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学习方式以及知识呈现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使多种因素能够协调一致,相互适应,充分体现出科学性、整体性、协调性。2.主体性原则主体性是现代教学的本质特征,表现为三个不同层次: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教学时要实现指导思想的转变,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体,一切教学内容和活动设计都要为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充分张扬服务。3.发展性原则学生的发展是全面的发展,包括知识、技能、情感、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以及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教学是认知、情感交流的过程,更是学生生命成长、整体发展的过程4.过程性原则重过程在于让学生“会学”,重在让学生亲自体验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掌握学习方法,主动探究知识。5.开放性原则课程的开放性是指课程内容的开放性、课程目标的开放性、课程实施的开放性。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要考虑师生互动、灵活多变的学习方式。教师还要加强对学生开放思维的训练,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勇于探索、不迷信权威的意识。6.情景、体验教学原则教师要善于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和改善学生学习的心态与学习行为,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并创造成功的条件和机会,让学生获得生命的体验,以愉悦的学习促进学习的愉悦。6-2课程教学设计参考方案教学设计课程名称汽车底盘电控系统检修学时2授课班级日期授课教师学习单元底盘电控系统的认知学习目标(1)熟悉汽车底盘包含的控制系统;(2)熟悉常见轿车或货车底盘的组成和基本工作原理,了解底盘各总成件的安装位置;(3)熟悉汽车传动系的组成及各总成的位置。学习要求1.了解汽车电控技术的发展及其对汽车底盘性能的影响;2.汽车底盘电控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任务与案例任务1汽车底盘电控系统及每个控制系统的控制内容;任务2汽车传动系电控系统组成;任务3汽车传动系电控系统组成元件的安装位置;任务4汽车传动系电控系统主要电控元件的功用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重点(1)熟悉汽车底盘电控系统组成;(2)能够正确识别底盘电控系统的主要元件难点汽车底盘主要电控元件的功用解决方法通过多媒体课件对重点和难点知识进行讲解,通过引导的方式让学生动手在汽车底盘上找出电控系统的主要元件,增强学生的认知能力。教学准备(1)多媒体教学设备;(2)教学课件;(3)将学生分组,每组准备一台完好的汽车底盘;(4)学习工作单实施步骤内容备注实施问题导入:汽车底盘电控的必要性一、任务描述(5′)1、告知:课程性质、目标、总体安排、考核方式等;2、告知:本单元的能力目标、知识目标和素质目标二、任务实施(70′)1、设置情境,布置任务(1)设置情境学生为新进员工,初次对汽车底盘电控系统进行定期维护,需要完成如下工作:①检查汽车底盘主要
本文标题:《汽车底盘电控技术》课程标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47093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