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发育生物学复习资料名词解释1、发育生物学:是应用现代生物学的技术研究生物发育机制的科学,它主要研究多细胞生物体从生殖细胞的发生、受精到胚胎发育、生长、衰老和死亡,既生物个体发育中生命现象发展的机制。2、精子获能:指射出的精子在若干生殖道获能因子的作用下,精子膜发生一系列变化,进而产生生化和运动方式的改变的现象。3、顶体反应:是指精子获能后,在输卵管壶腹部与卵相遇后,顶体开始产生的一系列改变;具体地说,就是精子释放顶体酶,溶蚀放射冠和透明带的过程。4、初级神经胚形成:由脊索中胚层引导覆盖在其上面的神经外胚层细胞增殖、内陷并脱离皮肤外胚层,形成中空神经管的过程。5、卵质决定子:卵细胞质各区域的组分并不相同,卵裂使不同的胞质组分分割进入各卵裂细胞,通过影响基因的表达与休眠,从而使得分到不同决定子的卵裂细胞往不同方向分化。6、图示形成:胚胎细胞形成不同组织、器官,构成有序空间结构的过程称为图式形成7、卵裂:是指受精卵早期的快速的有丝分裂。卵裂期一个细胞或细胞核不断地快速分裂,将体积极大的卵子细胞质分割成许多较小的有核细胞的过程叫做卵裂。8、灰色新月:精子入卵后,皮层向精子进入的方向旋转大约30º,在动物极皮层含大量色素而内层含有少量色素的物种中,这一胞质不同层次的相对运动形成了一个在精子进入点对面的新月形的灰色区域,称为灰色新月。9、镶嵌型发育:如果在发育早期将一个特定裂球从整体胚胎上分离下来,他就会形成如同其在整体胚胎中将会形成的结构一样的组织,而胚胎其余部分形成的组织会缺乏分离裂球所能产生的结构,两者恰好相补。这种以细胞自主特化为特点的胚胎发育模式称为镶嵌型发育。10、调整型发育:对细胞进行有条件特化的胚胎来说,如果在发育早期将一个分裂球从整体胚胎上分离下来,剩余胚胎中某些细胞可以改变发育命运,填补分离掉的裂球所留下的空缺,仍形成一个正常的胚胎。这种以细胞有条件特化为特点的胚胎发育模式称为调整型发育。11、会聚性延伸:细胞间相互插入,使所在组织变窄、变薄,并推动组织向一定方向移动。片状细胞层沿着某一特定方向变狭窄(会聚),接着再拉长(延伸)。细胞与原先相邻的细胞失去链接,与新的细胞建立连接。12、生殖质(germplasm):有些动物的卵细胞质中存在着具有一定形态结构、可识别的特殊细胞质。生殖质由蛋白质和RNA组成,定位于卵质的特殊区域。13、皮层反应:当第一个精子与卵子发生质膜融合时,质膜融合的卵子皮层颗粒与卵子卵子质膜发生融合。胞吐作用发生,皮层颗粒中的物质释放如卵黄膜和卵子膜之间的狭窄卵周隙中。14、紧密化现象:哺乳动物另外右一个重要的特征是有胚胎的压缩现象。处于8细胞期的胚胎是一个松散的结构,各个卵裂球之间右许多空隙。而在第三次卵裂之后,各卵裂球突然相互靠近,相互之间的接触面积达到最大,形成一个紧密的细胞球。紧密化是哺乳动物发育中第一次分化(滋养层与内细胞团的分离)的外部条件。15、初期胚胎诱导:脊索中胚层诱导外胚层细胞分化成神经组织这一关键的诱导作用称为初级胚胎诱导。1、形态发生决定子:也称形成素或胞质决定子,存在于卵细胞质中的特殊物质,能够制定细胞朝一定方向分化,形成特定组织结构。2、顶体反应:是指受精前精子在同卵子接触时精子顶体产生的一系列变化。顶体反应释放的水解酶溶解和精子结合的卵黄膜或透明带,并在该位置进行精卵细胞膜的融合。3、初级神经胚形成:原肠胚的脊索中胚层诱导其上方的外胚层形成神经系统这个关键的诱导作用,传统地被称为初级胚胎诱导。4、卵裂:从受精卵到囊胚阶段的细胞分裂,是一系列的有丝分裂,在卵裂过程中,细胞质没有增加,受精卵的细胞质被分配到越来越小的卵裂球之中,卵裂过程中,并没有生长的时期,相邻的两次卵裂之间的间隔时间很短,从而使细胞质与细胞核的比率越来越小。5、ZP3:称为透明带蛋白,它与ZP1、ZP2以网状的骨架结构存在于透明带中,ZP3能结合精子,并引发顶体反应。6、多线染色体:分裂间期形成的染色体,由于复制多次而没有分离其复制产物,许多染色线集合在一个染色体中,同时由于染色线折叠形成带与间带很明显区别的结构(2分)。7、拟常染色体:含有与X染色体共有的DNA序列(1分),这使它能在有丝分裂期间与X染色体配对(1分)。8、乌尔夫氏再生:将成体蝾螈晶状体除去后(1分),可以从虹膜背缘再生出新的晶状体。9、阈值:变态过程中涉及的主要问题是发育事件的相互协调,协调变态的工具好象是产生不同的特异影响需要不同数量的激素(2分)。10、Bohr效应:多数脊椎动物的血红蛋白显示出与氧的结合随pH的升高而增加11、原肠作用:胚胎细胞剧烈的、高速有序的运动过程,通过细胞运动实现囊胚细胞的重新组合。12、模式生物:些特定的物种或者有别于研究主体的生物对它们的研究有利于我们对生物发育的了解。13、胚胎诱导:在有机体的发育过程中,一个区域的组织与另一个区域的组织相互作用,引起后一种组织分化方向上的变化的过程称为胚胎诱导。14、原条:鸟类和哺乳类原肠胚形成中的结构,由上胚层中预定中胚层和内胚层细胞组成,这些细胞通过原条进入胚胎内部,胚胎形成了三胚层,原条最终消失。15、组织者:能够诱导外胚层形成神经系统,并能和其他组织形成次级胚胎的胚孔背唇称为组织者。16、类坏死:指细胞处于活的和死亡之间(1分),有着一整套原生质的临界状态(1分),这种变化是可逆的。17、转分化:虹膜背缘或神经视网膜上皮分化(1分)为晶状体或类晶状体。(1分)18、全能细胞:能产生有机体的全部细胞表型,或可以产生一个完整的有机体,(1分)它的全套基因信息都可以表达,如合子或早期的分裂球等。(1分)19、胀泡:在正常的发育期间,果蝇的多线染色体中一些特异的带变得膨大,称为胀泡,这些胀泡显示发育阶段的特殊顺序模式特点,有许多专一性基因转录活动在胀泡处进行(2分)。20、早熟素:从菊科植物中分离出(1分)能引起某些昆虫幼虫早熟地变态为不育的成虫化合物(1分)。21、胞质决定子:卵子中的母体基因产物,在卵裂中被分配到胚胎细胞中去,这些物质称为卵质决定子。22、胚孔:是动物早期胚胎原肠的开口。原肠形成时,内胚层细胞迁移到胚体内部形成原肠腔,留有与外界相通的孔。通过胚孔背唇进入胚内的细胞将形成脊索及头部中胚层,其余大部分中胚层细胞经胚孔侧唇进入胚内。原口动物的口起源于胚孔,如大多数无脊椎动物,而后口动物的胚孔则发育为成体的肛门,与胚孔相对的一端另行开口,发育为成体的口。23、透明带反应:哺乳动物不形成受精膜,但皮质颗粒中释放的酶对透明带中的精子受体分子进行修饰,使之丧失与精子结合的能力,因此,称为透明带反应。24、中期囊胚转换:斑马鱼卵裂进行到第十次时,细胞分裂不再同步,新的基因开始表达,细胞开始获得运动性,这种现象叫中期囊胚转换。25、顶体:位于精核前端,由高尔基体演化而来。顶体中含有多种水解酶,主要作用是溶解卵子的外膜,有些动物的顶体中还有与精卵识别有关的分子。26、细胞表型:多细胞生物体内,每个细胞都具有一定形状,即特定基因型在一定条件下的表现(2分)。27、开关基因:个体发育中,有些基因是否表达,可以决定细胞向两种不同命运分化,如线虫的lin-12基因、果蝇的Notch基因等(2分)。28、转决定:成虫盘细胞未按照其已决定的命运分化成为一定的器官,而分化成为成体其它器官的现象(2分)。29、全能细胞:能产生有机体的全部细胞表型,或可以产生一个完整的有机体,(1分)它的全套基因信息都可以表达,如合子或早期的分裂球等。(1分)30、双性基因:控制性别的表型,它的突变可以逆转预期的性别表型,能引起XX胚胎变为雄性,也能引起XY胚胎变为雌性,纯合隐性双性基因的等位基因将转变和果蝇为中性(2分)。简答题1、请简述海胆卵子的皮层反应。答:当第一个精子与卵子发生质膜融合时,质膜融合处的卵子皮层颗粒与卵子质膜发生融合,胞吐作用发生。皮层颗粒中的物质释放入卵黄膜和卵子质膜之间的狭窄卵周隙中。皮层颗粒的这种变化在一分钟之内波及全卵。从皮层颗粒中释放出来进入卵周隙的物质主要是蛋白质和多糖。其中有一类蛋白水解酶能分解卵黄膜和质膜之间起连接作用的蛋白质,卵黄膜和质膜不再紧紧相连。其次,该酶还破坏卵黄膜上精子受体蛋白,使精子不可能与卵黄膜结合。皮层颗粒中的多糖能将水引入卵周隙,使卵黄膜从质膜表面隆起,卵周隙变大。此外,皮层颗粒中的过氧化物酶将卵黄膜上蛋白质的酪氨酸残基交联起来,使卵黄膜硬化。卵黄膜改称为受精膜。卵周隙中的多糖吸水后形成透明层。透明层包被于受精卵的质膜表面。2、初级神经胚形成和次级神经胚形成的区别。答:初级神经胚是脊索中胚层诱导上面覆盖的外胚层细胞分裂,内陷并与表皮质脱离形成中空的神经管。次级神经管:外胚层下陷进入胚胎形成实心细胞索,接着在细胞索中心产生空洞形成中空的神经管。3、哺乳动物卵裂的方式和特点?答:完全卵裂和不完全卵裂。第一卵裂速度慢。第二。卵裂球间排列方式独特。第一次是正常的经裂,第二次卵裂时,第一个卵裂球是经裂,另一个是纬裂。成为旋转均裂。第三,早起卵裂不同步。不是所有的卵裂球同时进行卵裂。其外,在早期卵裂过程中,合子基因已经开始活动,合成卵裂必须的蛋白质。4、先成论与后成论的区别?答:胚胎学的【先成论(预成论)】观点以17世纪荷兰生物学家施旺墨丹为代表。这一观点认为,有机体的发育是预先存在于生理细胞中的“小体”长大的结果。例如,人体胚胎的发育只不过是在精子或卵子中早已包含着一个完整的小人的逐渐增大而已。也即:有机体是先成的,不存在真正的发育。与先成论相对的是【渐成论】观点。1628年英国医生哈维在他《论动物的生殖》一书中提出:“每一种动物在发育过程中,势必次第通过它的种族系统上所有的各种形态,由卵而虫形,而胚胎……然后抵于成形。”德国胚胎学家沃尔夫在1759年发表的《发育论》中也认为,在胚胎并不存在预先形成的“小体”,其有机体发育是从极简单的微小突起——“小胞”或“小球”等逐渐发展出来的。5.海胆精子在穿过卵胶膜发生哪些变化?产生这些变化的作用机制是什么?答:精子的趋化性(chemotaxis)指精子根据化学浓度梯度直接向卵子运动的现象。精子获能,哺乳动物的精子需要在雌性生殖道中停留一个特定的时期,以获得对卵子受精的能力,这一过程称为精子获能顶体反应。顶体反应是指受精前精子在同卵子接触时,精子顶体产生的一系列变化。顶体膜与精子质膜发生融合以及顶体突起的形成。通过顶体反应释放的物质中含有大量的水解酶,因此顶体这一结构被认为具有类似溶酶体的功能。精子顶体酶的一个功能是在卵子外围打一个洞,另外顶体反应还与精卵结合有关。海胆的精卵识别(vitellinemembrane)相互识别,与之融合然后与卵细胞膜融合,导致精核进入卵细胞中。BindinBindin定位在精子的顶体突起上,具有种属特异性。卵子卵黄膜上存在Bindin的受体,也被分离纯化出来.sp5656kDa---可与ZP3分子上的半乳糖端部相结合。如果ZP3的一个半乳糖基发生丢失或改2.半乳糖基转移酶(GalTase)—可与ZP3分子上的N-乙酰葡糖胺结合G蛋白激活并诱导顶体反应。3.P95ZP—(95kDa)一种跨膜蛋白,其外侧部分可与ZP3分子特异结合,而内侧部分具有酪氨酸激酶的功能。该酶被激活后导致顶体反应。在顶体反应期间,与ZP3结合的顶体前端发生胞吐作用,精子必须与透明带结合才可以,完成穿透作用,这种结合称为二次结合。二次结合是通过顶体内膜上的特殊蛋白与透明带中的ZP2糖蛋白结合的。精子通过与卵黄膜或透明带的相互作用,发生顶体反应,使和精子结合的卵黄膜或透明带被顶体反应释放的水解酶溶解,并在该位置进行精卵细胞膜的融合。雌雄配子的融合大多被限定在特定的区域内。6.受精时卵子如何通过调节质膜电位和皮层反应达到阻止多精受精?答:1.卵膜中存在离子通道,卵膜的快速阻碍多精子入卵作用是通过改变自身膜电位形成的,精子进入卵细胞出发细胞膜静息电位迅速去极化,引起膜外精子与卵细胞识别和若何的障碍。2.多精受精快速阻碍机制中膜电位的变化时间非常短暂,1min左右,不足以永久实现阻碍多精入卵。当精子进入
本文标题:发育生物学复习资料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47200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