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湖南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
-1-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第一节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学与教相互作用的过程包括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五种要素,由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评价/反思过程这三种活动过程交织组成。第二节教育心理学的作用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的作用。在实际应用中,这些作用往往相互交织在一起,主要表现为:1.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2.为教育教学实践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3.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4.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第三节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一、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先秦时期孔子提出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学记》中“教学相长”包含着早期教育心理学的萌芽,《荀子》中“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论述了环境与教育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1913~1914年,该书又发展成三大卷的《教育心理大纲》。1868年,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出版了《人是教育的对象》,对当时的心理学发展成果进行了总结,乌申斯基因此被称为“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1877年,教育学和心理学家卡普杰列夫出版了俄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二、发展时期(20世纪20~50年代末)★我国出现的第一本教育心理学著作是1908年由房东岳译、日本小原又一著的《教育实用心理学》。1924年廖世承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三、成熟时期(20世纪60~70年代末)★★60年代初,教育心理学的研究由行为主义转向认知范畴。-2-四、完善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1994年,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总结了教育心理学80年代以来的成果:一是主动性研究,二是反思性研究,三是合作性研究,四是社会文化研究。第二章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第一节中小学生心理发展概述一、心理发展概述(一)心理发展的含义所谓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二)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研究表明,学生心理的发展有以下四个基本特征:1.连续性与阶段性2.定向性与顺序性3.不平衡性4.个体差异性二、心理发展的阶段特征★★我国心理学家按照个体在一段时期内所具有的共同的、典型的心理特点和主导活动,将个体的心理发展划分为8个阶段,即:乳儿期(0~1岁);婴儿期(1~3岁);幼儿期(3~6、7岁);童年期(6、7岁~11、12岁);少年期(11、12岁~14、15岁);青年期(14、15岁~25岁);成年期(25~65岁);老年期(65岁以后)。(一)童年期童年期又称学龄初期。这是一个人一生发展的基础时期,也是生长发育最旺盛、变化最快、可塑性最强、接受教育最佳的时期。(二)少年期少年期是指从11、12岁到14、15岁的阶段,是个体从童年期向青年期过渡的时期,大致相当于初中阶段,具有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三)青年初期青年初期是指14、15岁至17、18岁时期,相当于高中时期。青年初期是个体在生理、心理和社会性上向成人接近的时期。三、心理发展的教育含义★(一)学习准备学习准备是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包括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二)关键期★★★-3-奥地利生态学家劳伦兹在研究鸟类的自然习性时发现一种印刻现象,即刚孵出的幼禽在出生后很短一段时间内追逐自己的同类,这段时间称为关键期,在此期间,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之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第二节中小学生的认知发展与教育一、认知发展理论(一)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观★★★★1.发生认识论皮亚杰认为,人的知识来源于动作,动作是感知的源泉和思维的基础。2.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皮亚杰把人的身心发展分为感知运动、前运算、具体运算和形式运算四个阶段,所有儿童的认知发展都会依次经历这四个阶段,虽然可能会以不同的发展速度经历这几个阶段,但是都不可能跳跃某一发展阶段。(1)感知运动阶段(0~2岁)显著标志是获得客体永恒性,即当某一客体从儿童视野中消失,儿童知道该客体并非不存在。(2)前运算阶段(2~7岁)此阶段儿童认为外界一切事物都有生命;还不能很好地把自己和外部世界区分开来,一切以自我为中心;认知活动具有具体性、不可逆性、刻板性。(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其标志是出现“守恒”的概念,“守恒”是指儿童认识到客体在外形上发生变化,但其特有属性不变。(4)形式运算阶段(11~16岁)本阶段儿童的思维是以命题形式进行的,并能发现命题之间的关系,能用逻辑推理解决问题,能理解符号的意义、隐喻和直喻,能做一定的概括,其思维已接近成人水平;具备补偿性的可逆思维,而且思维具有了一定的灵活性,不再刻板地恪守规则。3.教育含义(1)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强调认知发展对学习的制约作用。(2)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3)教育教学要适应个体差异。(二)维果斯基的认知发展观★1.文化历史发展理论与心理发展观维果斯基创立了文化历史发展理论。高级心理机能是人类所特有的,它使得人类心理在本质上区别于动物。2.内化学说维果斯基强调,人的思维与智力是在活动中发展起来的,是借助于语言等符号系统不断内化的结果。-4-3.最近发展区★★★维果斯基认为教学必须考虑儿童已达到的水平,并要走在儿童发展的前面。儿童现有水平与经过他人帮助可以达到的较高水平之间的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实际上是两个邻近发展阶段间的过渡阶段。教学应该着眼于最近发展区。二、中小学生认知过程的发展特点(一)小学生认知发展的特点★1.小学生感知发展的特点与教育(1)感知由明显的无意性向有意性发展(2)感知由笼统性向精确性发展2.小学生记忆发展的特点与教育(1)由无意识记占优势到有意识记成为主要的记忆方式(2)由机械识记占优势到意义识记逐渐占有重要地位(3)具体形象记忆仍占有主导地位,而词的抽象记忆迅速发展3.小学生思维的发展与教育一般认为,小学四年级是由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的关键期。(二)中学生认知发展的特点★★1.中学生观察发展的特点(1)观察事物的自觉性逐步增强。(2)进入中学以后,每个学科几乎都要求中学生发展自觉的观察力,而且随着其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观察的持久性也不断增强。(3)观察事物的精确度不断提高。(4)观察事物的概括性明显发展。初中二年级是学生观察概括性发展的转折点。(5)观察事物的方法不断完善。2.中学生记忆发展的特点(1)有意识记随目的性增加而迅速发展。(2)意义识记能力不断提高。(3)抽象记忆有较快发展。3.中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中学生思维的主要形式是抽象逻辑思维,而抽象逻辑思维发展的突出特点是由“经验型”上升为“理论型”。三、认知发展与教学的关系★(一)认知发展制约教学的内容和方法(二)教学促进认知发展第三节中小学生人格的发展与教育一、人格的发展人格又称个性,是指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5-综合心理特征。(一)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1.基本内容该理论认为,儿童人格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必须经历一系列顺序不变的阶段,每一阶段都有一个由生物学的成熟与社会文化环境、社会期望之间的冲突和矛盾所决定的发展危机。第一阶段:信任对怀疑。从出生到1岁半,婴儿主要是满足生理上的需要;发展任务是获得信任感和克服不信任感,体验着希望的实现。第二阶段:自主对羞怯。从1岁半到3岁,幼儿在心理成熟的基础上不再满足于停留在狭窄的空间之内,开始探索新的世界;发展任务是获得自主感而克服羞怯和疑虑感,体验着意志的实现。第三阶段:主动感对内疚感。从3岁到7岁,儿童能从言语和行动上来探索和扩充他的环境,这时社会也向他提出挑战;发展任务是获得主动感和克服内疚感,体验着目的的实现。第四阶段:勤奋感对自卑感。从7岁到12岁,儿童进入社会,开始意识到社会提出的任务;发展任务是获得勤奋感而克服自卑感,体验着能力的实现。第五阶段:角色同一性对角色混乱。从12岁到18岁,青少年要自觉地与成年人处于相同地位;发展任务是建立同一感,即对自己的本质、信仰和一生重要方面的前后一致和较为完满的意识,防止同一性混乱,体验着忠诚的实现。第六阶段:友爱亲密对孤独。从18岁至30岁,青年人注重自己的真实情感,努力设计自己的将来,发展任务是获得成功的情感生活和良好的人际关系,避免孤独感,体验着爱情的实现。第七阶段:繁殖对停滞。第八阶段:完美无憾对悲观绝望。2.教育含义(1)在学校教育中,根据埃里克森的理论,小学生正处于第四阶段,教师应该帮助小学生适应勤奋和自卑危机。(2)在学校教育中,根据埃里克森的理论,中学生正处于第五阶段,教师应该帮助学生适应同一性和角色混乱危机。(二)影响人格发展的社会因素★1.家庭教养方式研究者根据寄望和反应两个维度,把教养方式分为四种类型:专制型、威信型、放任型和忽视型。2.学校教育学校教育在学生人格发展中也起着重要作用。首先,教师的品德修养、知识经验、教育和教学技巧、对学生的态度等,对学生社会化与人格的发展都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6-其次,友爱和谐、平等互助的班级环境,让学生学会团结、合作、抚慰、友善等行为,学生就会潜移默化地形成善良、宽容、乐于助人等品格。此外,还要多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训练活动。3.同辈群体同辈群体是儿童学习社会行为的强化物,同时它又为儿童的社会化和人格发展提供了社会模式或榜样。(三)健康人格的建构健康人格是统合人格,人格统合性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人格统合包含三个方面的统合,即自我内部的统合、自我与社会的统合,以及自我与自己实践活动的统合(对学生来说主要是学习活动)。二、自我意识的发展(一)自我意识的含义★★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关系的意识,一般包括以下三种成分:1.自我认识自我认识是个体对自己的洞察和理解,包括自我观察和自我评价。2.自我体验自我体验是个体产生的内心体验,是自我意识在情感上的表现。3.自我监控自我监控是个体对自己的意志控制,是自我意识在行为上的表现。(二)自我意识的发展★★★个体自我意识的发展经历了从生理自我到社会自我,再到心理自我的过程。1.生理自我生理自我在3岁左右基本成熟。2.社会自我社会自我在少年期基本成熟。3.心理自我青春期是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二个飞跃期。(三)小学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趋势自我意识的成熟往往标志着个性的基本形成。小学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表现出如下趋势:(1)小一到小三处于上升时期,小一到小二的上升幅度最大,是上升期中的主要发展时期。(2)小三到小五处于平稳阶段,其年级间无显著差异。(3)小五到小六又处于第二个上升期,小学儿童的自我意识更加深刻。(四)中学生自我意识发展指导1.帮助中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研究表明,中学生对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的能力是逐渐发展起来的。具有两个特点:第一,中学生是通过对别人的评价逐渐过渡到自我评价的。第二,从对外部行为的评价逐渐过-7-渡到对内心世界和个性品质的评价。2.帮助中学生获取积极的自我体验首先,尊重学生的独立性,帮助学生建立自尊感。其次,帮助学生克服闭锁性和自卑感。3.帮助学生提高自我控制力首先,通过实践帮助学生锻炼自我控制能力。其次,教授自我控制的策略与方法。第四节个体差异与因材施教一、学生的认知差异及其教育含义(一)认知方式差异★★★★1.场独立与场依存场独立和场依存这两个概念最初来源于威特金对知觉的研究。2.沉思型与冲动型卡根区分了两种不同的认知方式:冲动与沉思,其差异主要表现在对问题的思考速度上。冲动与沉思的标准是反应时间与精确性。3.整体型与序列型(二)智力差异★★1.智力与智力测量智力是使人能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各种认知能力的有机结合,是人的能力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力等成分,并以抽象思维能力为核心。(1)比纳—西蒙智力量表。1905年,比纳和西蒙编制了一个测验来评定儿童的智力高
本文标题:湖南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47248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