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理论文章 > 第十四章-第三节手足徐动
1神经康复学主编:倪朝民副主编:许涛张通史长青第十四章神经系统常见病症康复第三节手足徐动康复一、定义手足徐动(athetosis)是在肌张力增高的基础上出现频率低于2Hz的各种各样的持续缓慢的蚯蚓样蠕动,可呈现各种奇异的姿势,主要影响肢体远端,上肢重于下肢。二、病因与病灶1.病因:分娩时缺氧、核黄疸等引起的脑瘫,脑炎后遗症,肝豆状核变性,缺氧性脑病,颅脑外伤等。2.主要病灶:尾状核、壳核三、临床表现常见的运动是肩关节交替内收、外展,远端关节缓慢地伸展屈曲,通常是腕屈曲,手指伸直,一般在关节活动范围的中部发生,主动用力,焦虑时加重,睡眠和完全松弛时消失。四、康复评定上肢常见的运动形式:1.屈腕、前臂旋前、手指外展、拇伸和内收(偶尔1指或2指也可能屈曲)。2.前臂旋后、各指屈曲内收、拇屈曲内收。下肢常见的运动形式:1.髋屈曲内收、内旋,踝足跖屈外翻,趾外展2.尝试用下肢负重时可引起:①连续的踏步运动(见于足底触觉过敏时);②严重的伸肌痉挛伴双足跖屈,继之以完全地向屈曲坍塌。运动控制困难的表现1.难以保持姿势。2.姿势不对称。3.难以把头、双手和眼保持在中线上。4.头、躯干和肢体难以排列整齐。5.难以用上肢负重。6.难以转移位置。7.难以把双足平放地板上。8.难以把双上肢前举。9.难以将骨盆前倾以保持体重于髋前方以利于坐位平衡。10.难以在双足上方保持伸髋以利于站位平衡11.难以使眼不依赖于头而独立运动12.难以使头不依赖于眼而独立运动13.难以抓握和释放,原因是平衡不良,综合抓和逃避反应的能力丧失14.难以探取物体15.头、口、面控制困难16.交流困难原因是唇、舌、软腭不协调,呼吸控制不良17.行为稀奇古怪18.如为颅外伤引起的手足徐动样假性球麻痹综合征五、康复治疗治疗目的1.使患者体验有功能的运动的感觉2.增强患者对其身体部位位置的自知3.发展对头部的控制4.发展将眼和头分离活动的能力5.发展将头和躯干分离活动的能力6.发展姿势的对称7.改善视固定8.增强平衡能力9.改善手功能10.改善防御功能11.改善口面功能治疗方法1.药物(1)氟哌啶醇(haloperidol)每次0.5~2mg,一日3次(2)地阿诺(deanol)每日600mg分3~4次服2.运动疗法(1)让患者体验有功能的运动1)起初在治疗师的控制下让患者练习有功能的活动,在他获得较多的控制后让他自己进行。2)对患者的运动进行反馈,以使之能逐步减少错误。(2)加强头的控制:头位置的稳定对进食、注视、交流、手活动和需要平衡的一切活动都很重要。1)头肩压缩:在身体各部分排列正常的情况下,治疗师站在患者后面,将头垂直地向双肩连线的中点压缩,可刺激颈、胸椎的关节感受器,有利于头的控制。2)稳定其他部分而集中练习头的控制:当患者头部有左右方向不稳定时,治疗师将两手分放于其头两侧2cm左右处,当患者头偏斜触及治疗师某一手时,用该手轻拍患者该侧头部使之返回中线;当头有前后方向不稳定时,治疗师两手改为前后放置,操作同上。3)用轻拍法促进头的稳定:当患者头部有左右方向不稳定时,治疗师将两手分放于其头两侧2cm左右处,当患者头偏斜触及治疗师某一手时,用该手轻拍患者该侧头部使之返回中线;当头有前后方向不稳定时,治疗师两手改为前后放置,操作同上。4)用电子头控装置辅助:可用一种电子仪器,其固定部分系于患者双肩上,由固定架向上前后或左右方伸出两个传感器,当患者头偏斜触及一侧传感器时,仪器发出反馈声,同时发出电刺激,使患者头返回中线。(3)发展视固定(4)改善坐位平衡(5)建立站位的平衡(6)训练行走时的平衡(7)手功能的训练3.生物反馈疗法能导致全身松弛的肌电生物反馈疗法常有效。4.辅助器具的应用可用相应的矫形器改善其支持基础的稳定。对于挛缩和畸形可合并应用系列性夹板和肌腱松解术,但这种手术不适用于真性手足徐动,因后者关节周围各肌群经常有扭曲运动。谢谢
本文标题:第十四章-第三节手足徐动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47302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