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苏州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路径和模式解析
苏州村级经济发展路径和模式创新薛臻苏州市农村干部学院主要内容•一、基本情况•二、发展历程•三、发展模式•四、主要做法•五、经验启示一、基本情况•资产总量大•2012年,村级集体总资产1200亿。•集体收入高•2012年,村均收入达到580万元,其中3个村级集体收入超8000万元,222村级单位超1000万元。•来源结构稳•资产资源租赁收入已占60%以上。•发展载体多•标准厂房、专业市场、商场超市二、发展历程•第一阶段(80年代):村村点火,处处冒烟做法:“四千四万”的创业精神--千山万水走、千言万语说、千家万户求、千难万难磨成果:乡镇企业占据“半壁江山”,形成“苏南模式”。启示: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费孝通第二阶段(90年代):企业改制,产权改革做法:动产出售,不动产租赁。成果:到1999年基本完成。全市1.3万多乡镇集体企业实行了各种形式的产权制度改革。其中,46%转为公司制或股份合作制企业,48%通过拍卖或“摘帽”转为私人经营,还有6%的企业被兼并或宣布破产。启示:因地制宜执行政策。第三阶段(2001--2007):富民强村,发展“三大合作”•做法:全面推行农村“三大合作”(社区股份合作、土地股份合作、农民专业股份合作)。•成果:村村有物业,户户有股份,人人有分红。•启示:富民强村协同推进。第四阶段(2008以来):统筹城乡,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2008年9月,江苏省委、省政府正式批准苏州为江苏省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市,11月,苏州市出台了《关于城乡一体化发展综合配套改革的若干意见》。•2010年8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将苏州市列为城乡一体化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点联系点。•2011年12月,农业部正式批准苏州市为“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做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要素市场、体制制度一体化•成果:出现新型农村社区,大多农民福利好于城市居民•启示:规划先行,尊重农民意愿。三、发展模式•1)村企合一型•2)城镇带动型•3)征地拆迁型•4)异地发展型•5)联合抱团型•6)富民集团型•7)农业旅游型•8)合作农场型1)村企合一型•特点:村集体在企业中控股或占股,村民大多在企业中就业,村党组织书记兼任集团公司董事长。•典型:张家港市永联村、长江村;•常熟市康博村、梦兰村永联小镇效果图华夏第一钢村:张家港永联村•基本情况:面积10.5平方公里,人口1万人,2012年,村集体企业永钢集团销售收入达380亿元,税达23亿元,•发展成果:4个96%。“96%的村民实现了城镇化集中居住;96%的土地实现了集中流转;96%的劳动力实现了就地就业,离土不离乡;96%的农民享受到比城里人优越的福利和社保。”最大特色:把25%的股权永远留给村集体。主要做法:一是居住方式城镇化;二是生活方式社区化;三是收入来源多元化。永联村党委书记吴栋材语录•“我是一个村子的负责人,让村民过得更好是我最大的心愿”•“进了永联门就是永联人,凡是永联人待遇人人都平等”•“发展经济的目的就是为了群众”、“不仅要少数富,而且要大家富,不仅要眼前富,而且要长远富,不仅要本村富,还要带动周边富”。•“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八个字是我们的发家经、传家宝,永联这样的偏僻穷村,要发展必须靠人才。村企合一型•要素:能人经济、甘于奉献,任职时间长•优势:共同富裕•劣势:难以复制2)城镇带动型•特点:城镇所在地或靠近城镇,工业比较发达,三产比较繁荣。•典型:吴中区木渎镇天平村案例:木渎镇天平村•1、本村常住人口5000多,外来人口3万。•2、村集体资产超7亿元,其中标准厂房15万平方米,三产用房20万平方米。•3、村级收入6380万元,其中,厂房租金2978万,三产用房租金2784万,其它收入618万。2)城镇带动型•做法:组建合作社,投资物业•案例:2009年,总投资6000多万元,38000平方米的木渎香港街商业广场,300多户农民入股1951万元,筹资建设。•思考:发展集体经济如何筹资?3)征地拆迁型•特点:拆迁后无田无地,但集体有大笔补偿收入•案例:吴江市滨湖新城长安村花园式农民小区案例:吴江滨湖新城长安村•1、村资产7100万,其中三产用房7800平方米,投资入股800万,现金6000万。•2、村级可支配收入253万,全部来自投资。•3、村级支出130万,其中福利性支出40万,管理费用90万。•村书记谈到困难时说,好多村民缺乏技术,无法适应城市化的生活,有相当部分群众无工作,无收入,无所事事。3)征地拆迁型•做法:拥有大量现金,寻找投资途径•思考:如拆迁后集体无补偿收入,如何管理和服务新型社区农民(失地农民)?•面临5大难题:•--村经济发展缺乏资源。•--农民生活成本增加。•--农民就业竞争力低下。•--特殊人群生活困难。•--社区管理难以为继。4)异地发展型•特点:离开本村,外出投资物业或承包土地•案例:吴中区尧南社区异地种植葡萄尧南社区异地种植葡萄2002年村里组建了尧南葡萄股份合作社,128位农民出资145万元成为股份合作社股东,种植220亩大棚葡萄。合作社还成立龙头企业尧舜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对合作社的葡萄进行市场化营销,并注册了“尧南”牌果品商标。2004年,因吴中区城市化建设的需要,尧南葡萄园的土地全部被征用,失地农民依托合作社寻找异地发展的路子,当年在西山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租赁了250亩土地,重新建起了葡萄园。次年这些葡萄首次挂果,亩产达500公斤,亩均产值5000元。股份合作社预计可分红利2000元/股(每股1万元)4)异地发展型•做法:因本地无资源,需外出输送技术、资本、劳务•难点:要有资本、技术等要素。•方式:异地承包农田•异地建设标准厂房•异地投资三产物业5)联合抱团型•特点:多个集体经济组织合作投资•案例:昆山淀山湖镇强村发展有限公司昆山淀山湖镇成立强村联合发展公司•---2010年4月,昆山淀山湖镇下辖10个行政村抱团发展,成立强村联合发展有限公司,注册资本达到3000万元。•----强村公司成立之后,积极拓展项目经营,成立了5大营运中心、4个子公司,截至目前,已承揽淀山湖花园、欧郡街、淀山湖市民活动中心、淀山湖小学等各类建设、管理、服务项目70个。----次年实现效益1682万元。•“‘为政府做更多的事,为百姓赚更多的钱’。6)富民集团型•特点:集体和农民共同出资,组建大集团•案例:吴中区湖桥集团湖桥集团成立仪式全国第一个农民集团:湖桥集团•----吴中区临湖镇湖桥村位于美丽的东太湖畔,村域面积10.38平方公里。全村共有28个自然村、1178户、4475人。2012年村级资产8亿,村级收入突破8000万,人均收入达到2.58万元。村级集体收入7年翻6番,集团资产7年增长80倍。----发展载体:湖桥工业园30万平方米、胡桥商城6.6万平方米、生态农业产业区(稼泰丰农业科技公司租用6000亩土地)•----2010年11月,由村三大股份合作社共同出资5600万元组建了“苏州湖桥集团”,集团下辖文化旅游、建筑、园林绿化、物流等五大子公司。而这也是全国首个依托农民合作社成立的集团公司。6)富民集团型•主要做法:•----资产入股,让农民在集体经济中“当家作主”•----规范管理,从村域内发展转变为走出去跨区域发展,从多年的原始积累转变为尝试资本运作。•成效:吴中区成立14家集体经济镇级集团公司,成立区级集团资产投资管理有限公司,2012年启动重点项目108个,总投资超百亿。•好处:融资易,税费少。工业园区唯亭镇富民集团•唯亭富民集团由唯亭镇14个社区股份合作社、18个社区富民投资公司、镇集体资产经营公司、镇“唯唯亭亭”阳澄湖大闸蟹专业合作社等34个富民组织共同出资组建,下设唯亭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唯亭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唯亭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等三大子公司,将推行现代企业管理制度。7)农业旅游型•特点:以工促农,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案例:常熟市蒋巷村党的十八大代表:常德盛•“天不能改,地一定要换”•“富不是天生,穷不会生根”•三不规矩:不拿全村最高工资,不拿全村最高奖金,不住全村最好房子刘云山称赞为“三个不变”•一是44年如一日,理想、信念始终不变。他的理想、信念就是要使贫穷落后的蒋巷村富裕起来,让蒋巷人过上好日子。•二是44年如一日,本色、情怀始终不变。常德盛同志是土生土长的创业者,他虽然是村书记,现在也成了企业家,但农民的本色、农村基层干部的本色没有变,心里始终装着老百姓。•三是44年如一日,精神、干劲始终不变。在他身上,有一种永不满足的精神,一种永不甘落后的精神,一种与时俱进的精神,一种开拓创新的精神。农业旅游型•类型1:吴中区旺山村•做法:利用自然资源,发展休闲旅游;类型2:张家港市永联村做法:工业赚钱,投入农业;类型3:常熟市蒋巷村•做法:名人效应,以知名度吸引游客•8)合作农场型•特点:流转土地,村集体经营•案例:太仓市东林合作农场东林村基本情况--位于太仓市城厢镇,村域面积7平方公里,765户,2895人;村级总资产9000多万,2012年村级可支配收入1780万元。--2010年,集中搬迁进东林家园。合作农场建设的由来•1400亩承包耕地,宅基地复垦400亩,共形成了1800亩集中连片耕地。4种处理方法:⒈租给本村村民耕种,工作稳定劳累不愿意⒉租给外来人耕种,会导致违建、破坏农田⒊租给农业公司耕种,收益大头被公司所得⒋成立专业合作社经营,掌握土地资源,稳定村级经济收入合作农场的管理特点谁来种?专业人员来种,职业化的农民;“大承包、小包干”——大承包:2个农机手,总承包1800亩地,担任分场场长,(包产、包肥、包农药、包用工)——小包干(包管理费用)18个农民根据各自能力来认定包干面积,施肥、用药以及田间管理定奖惩成本核算、绩效挂钩核定成本:1150元/亩核定产量:水稻单产900斤/亩、小麦550斤/亩定奖惩:超产部分的20%进行奖励,减产部分的20%减扣。怎么种?种什么?三化带三农•机械化——高效农业•科技化——品牌农业(种概念:富硒)•循环化——生态农业合作农场•特点:村集体经营农田,争取上级资金•思考:如何发展家庭农场?四、主要做法•1)优化资源,推进三个集中。•2)富民强村,深化三大合作。•3)异地发展,突破资源限制。•4)抱团组合,促进转型升级。•5)依托都市,发展现代农业。•6)资源倾斜,出台扶持政策。•7)开展帮扶,建立造血机制。1)优化资源,推进三个集中•工业企业向园区集中(88%的工业企业进入工业园)•农业用地向规模经营集中(80%的耕地实现规模经营)•农民居住向新型社区集中(43%的农户实现集中居住)思考:新型城镇化与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如何推进?2)富民强村,深化三大合作•社区股份合作社、•土地股份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富民合作社、劳务合作社)•成果:合作经济组织总数达3497家,持股农户比例达95%,农民人均收入达17226元。苏州第一家社区股份合作社2001年,木渎镇金星村成立苏州第一家社区股份合作社。步骤:•1、评估集体资产,4200万。•2、摸清户籍。•3、量化到人,集体占8%,个人占92%,以户为单位发股权证,每股值8万元。•4、年底分红,2001年每股分红2000元。苏州第一家土地股份合作社•2002年1月8日,吴中区胥口镇土地股份合作社成立。主要做法:•1、入股土地1360亩,总股本金1460万,每亩折价1万元,村集体入股100万元,计100股。•2、农民通过“股权换城保”的方式,把农保变为城保。•3、分红实现保底和二次分配相结合。•4、土地主要进行工业项目开发。农民专业合作社劳务合作社富民合作社•2010年11月26日,苏州工业园区唯亭镇古娄一村社区召开富民合作社成立大会暨第一次股东代表大会,首期股本金总额为2250万元,其中:社区居委会集体入股2050万元,占91%,居民个人现金入股200万元,占9%。•合作社首期投资建设项目为创苑打工楼,净收益在225万元左右,合作社按当年经济效益实现情况进行分配,预计合作社第一年个人股分配比例预计为10%左右。4)抱团发展,促进转型升级•镇村合作型•村村合
本文标题:苏州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路径和模式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4734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