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特岗教师考试小学语文考试复习资料详细归纳(心血)
第1页现代汉语1、了解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三项标准:(既普通话的定义)答:①以北京语音为标准②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③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2、汉语的七大方言区以及汉语在世界语言中的地位和影响:答:①北方方言②吴方言③湘方言④赣方言⑤客家方言⑥闽方言⑦粤方言①汉语是世界上历史悠久的,发展水平最高的语言之一。②汉语也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③对国内外影响深远,日本语、朝鲜语、越南语同越南关系尤为特殊。④汉语是联合国的六种正式工作的语言之一。3、熟练掌握《汉语拼音方案》中的拼写规则,能够正确的给汉字注音,特别要注音纠正正常容易误读的字音。P44、能够使用规范汉字,掌握纠正错别字的方法,敏锐地发现常见的错别字并加以纠正。5、能够划分词的结构类型,正确理解词义,划分词义的类型并准确用词;掌握同义词和反义词的辨析方法,把词义放在特定的语境中进行解释,正确理解和使用成语。6、了解汉语的语法体系,理解词类划分的依据和句群与复句、段落的区别,能够正确划分词类和句子成分以及复句的层次关系,发现和改正常见的语法错误。7、了解修辞的作用和目的,掌握比喻、比拟、借贷、对偶、设问、反问等常见的修辞方法,并用于写作和文章分析。比喻:就是平常所说的打比方,是用本质不同但具有相似点的另一事物说明或描绘该事物的修辞格。1、明喻:是明显的比喻,本体、比喻词、喻体三者明明白白都有。2、暗喻:从表面上来判断、叙述或说明,暗中包含着比喻关系。3、借喻:不出现本体,也不用比喻词,直接有喻体代替本体。比拟:是把甲事物模拟作乙事物来写的修辞方式。第2页1、拟人:是把物当作人来写,使事物人格化,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2、拟物:是把人当做物来写,,也就是使人具有物的状态或动作,或者把甲事物当做乙事物来写。借代:是用相关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的修辞手法。夸张:1、扩大夸张2、缩小夸张3、超前夸张对偶:是用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意思的修辞方式。排比:是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用来加强语势,强调内容,加重感情的修辞方式。设问:特点是“无疑而答”。往往明知故问,自问自答或只问不答。访问:特点也是“无疑而问”,用疑问句的形式表示确定的意思,以加强语气,增强表达效果,句末一般用问号,有的也用感叹号。古代汉语1、了解汉字的形体演变过程和形体结构的特点,知道什么是“六书”,能够分辨汉字的形体结构。殷商文字—甲骨文——西周文字—金文——春秋战国时代—大篆——秦汉文字—小篆——隶书——草书(草隶-章隶-今草-狂草)——楷书——行书“六书”:象形:把事物的轮廓或具有特征的部分描画出来创造汉字。如:日、月、虫、人指事:是一种用记号指出事物特点的造字法。如:上、下、末、三、刃、朱会意:由两个以上的形体组成,把他们组成一个新的意义。如:林、夫、功、返形声:由义符合声符两部分组合造字。如:樱、蓝转注:属于“用字法”,大致有“形转、音转、义转”三说。第3页假借:就是假借已有的音同或音近的字来代表,这种跟借用的字的形义完全不合的字就称假借字。2、了解古今字的异同,能够辨别词的本意和引申义,辨析同义词。P383、了解词类活用的规律和条件、古代汉语的判断句和被动表示法,掌握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弄清宾语前置的规律以及“之”在句中的意义和用法。P494、掌握于、以、为、于、而、之、者、夫、盖、也、乎等文言虚词的用法。P415、能够解释和翻译浅意的文言文,做到准确、通畅。P55文学概论一、审美的含义及其现实的条件答:审美是心理处于活跃状态的主体,在特定的心境,时空中,在有历史文化渗透的条件下,对客体的美的观照、感悟、判断。审美的实现的条件:1、主体心理层,审美关系的建立,有赖于有审美感觉和能力的人。2、客观对象层,审美关系的建立,还有赖于审美的对象及其属性的呈现3、心理时空层,审美关系的建立还有赖于特定的时间、特定的空间和人的特定心境的契合。4、历史文化层,审美关系无法孤立建立,它的每一次的建立都必然渗透人类的,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二、文学审美活动的特点答:文学作为审美活动的高级形态,是审美关系的典范,是审美活动根本精神的集中体现。与其他艺术审美相比,文学审美活动的特点有:①文学审美活动具有生活的包容性②文学审美活动具有思想的深刻性1、了解文学的社会属性和审美特征:答:1、文学的社会属性:马克思的社会结构理论确定了文学在人类社会系统中的坐标。文学是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属于上层建筑中的意识形态部分。文学源于生活又改造生活。文学作为一种精神文化,是一种观念形态。社会生活是文学的源泉。但文学不等于社会生活本身,社会生活必须经过作家头脑的能动的反映、认识、体验、感悟、描写和改造,才能转化为文学。2、文学的审美特征:人类的一切活动中都存在“审美”。但只有文学艺术活第4页动把审美作为基本的功能,文学艺术活动是审美高级形态和典范。2、弄清文学与社会科学的区别答:文学主要是从事文字创作的,而社会科学主要是研究社会问题的,关注道德,舆论,思维走向的。文学主要还是跟文字打交道,而社会科学主要是和人的思想打交道,二者在狭义上是不同的,但在广义上是相对包含的。文学的内容也常常体现一个人的社会科学素养,同时社会科学中也能体现文学精神。3、理解文学的审美性与形象性、情感性的关系答:①文学的审美性:文学作品中的美是现实美的集中表现,它是作家依据一定的审美理想,按照美的规律,在概括现实美的基础上在创造出来的美,因而更带有普遍性和持久性,具有更浓烈的审美性。文学审美性是指文学作品适应人的审本性,满足人们审美需要,提高人们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一种本质属性。②文学的形象性:是指作家塑造的艺术形象在生动感人和吸引人方面所到达的程度。③文学的情感性:情感是创作的动力,是文学作品的重要内容——文学作品蕴含的情感包括人物形象的情感和作家倾注其间的情感。是文学阅读和鉴赏的动力,是情与理的相互渗透。文学的审美性与形象性的关系:答:形象性是基础;文学形象是基于人们特殊的审美要求而加以塑造的,是在作家摄取的富有价值的形象素材基础上,又经过作家创造的艺术劳动而诞生的。文学的审美性与情感性的关系:答:审美对象饱和着作家的审美情感和审美评价,是作家审美情感的物态化。4、文学的真实性、倾向性和民族性以及文学作品的内容和形式的构成要素答:①文学的真实性:在于其反映生活本质的真实性,而非表象的真实性。是文学作品在反映自然社会生活和表现思想情感方面所达到的正确、真诚、深刻的程度。②文学的倾向性:文学具有倾向性,而且这种倾向性对于文学来说至关重要,但它不能游离于形象画面之外的议论和说教来表现,进而对读者产生潜移默化的第5页作用。恩格斯说:“倾向性应当从场面和情节中自然而流露出来,而不应当特别把它指点出来”。③文学的民族性: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反映。文学在反映民族的社会生活特点和民族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心理素质,语言等特点所形成的特色。就具有民族性。文学作品内容的构成要素:①文学作品的内容:文学作品中的内容就是描写作品中的所有社会生活现象和作家对他们的认识,理解和评价的总和。一方面:作品中所描绘的客观现实生活;另一方面:是作家对这些生活的认识、评价、感情、态度等主观因素。②文学作品的构成要素:题材、思想、主题、人物、环境、情节文学作品的形式的构成要素:①文学作品的形式是表现内容的内部结构和具体手段。②文学作品的形式的构成要素:结构、体裁、语言5、了解文学创作的过程:文学创作:作家为现实生活所感动,根据对生活的审美体验,通过头脑的加工改造,以语言为材料创造出艺术形象,形成可供读者欣赏的文学作品,这样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活动称为文学创作。文学创作的过:①生活是文学的唯一源泉。②文学创作不能简单的记录事实,而需要把日常的生活现象典型化,这就是艺术构思过程。所谓的典型化,就是生活素材为具有典型意义的艺术形象。③在艺术的构思的基础上,还有一个语言表达的过程。老舍说:“语言脱离了生活就是死的。语言是生命生活的声音。”④情感、激情即是创作的重要动力,又是作品内容的重要因素。创作方法:创作方法是指作家从事文艺创作是如何认识和表现社会生活的艺术方法,。即作家自觉或不自觉地所遵循的美学原则。文学创作方法是多种多样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是其中最重要的两种。①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偏重与对事物作客观描写,作家的审美理想融于艺术描写之中;要求细节描写真实,艺术概括典型化,在典型环境中描写出典型人物。②浪漫主义创作方法则往往不加掩饰地突出作家的主观情绪,结构奇特,重在表第6页现,并常常使用变形的假定性手段,创造强有力的人物性格等。文学体裁的分类:“四分法”:诗歌、小说、散文、戏剧。“三分法”:叙事类、抒情类、戏剧类文学体裁的分类是相对的,有些体裁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往往吸取了其他体裁的因素,从而出现不同体裁之间的汇合交叉。因此,在文学的分类上,不应该抱凝固不变得观点。6、表现型文学、表意型文学的特征:表现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抒情方式表现主观情感的文学形态。表意型文学:是一种侧重象征的方式寄寓作品审美意蕴的文学形态。7、理解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古典主义、自然主义、现代主义、(包括意识流小说、荒诞派戏剧、黑色幽默)等文学思潮的特点和代表性作家、作品。现实主义:现实主义是文学艺术上的基本创作方法之一。主张客观地观察现实生活,按照生活本来样式精确细腻地描写现实,真实的表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现实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①反映生活的真实性②强烈的暴露性和批判性③人道主义思想④描写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代表人物有:法国:(欧洲现实主义文学的发源地)1、巴尔扎克《人间喜剧》《欧也妮-葛朗台》2、司汤达(斯丹达尔)《红与黑》《法尼娜-法尼尼》3、福楼拜《包法利夫人》《情感教育》《布瓦尔和佩库歇》4、莫泊桑《项链》《漂亮的朋友》《羊脂球》5、梅里美《马特奥.法尔戈纳》《塔芒戈》《伊尔的维纳斯铜像》《高龙巴》《维嘉曼》6、小仲马《茶花女》英国:第7页1、狄更斯《双城记》《大卫-科波菲尔》2、萨克雷《名家们的小说》《加哈甘少校历险记》《势利小人集》3、盖斯凯尔夫人《玛丽-巴顿》4、勃朗台(三姐妹)《呼啸山庄》《简-爱》《艾格尼丝-格雷》5、琼斯《未来之歌》6、林顿《人民的集会》7、萧伯纳《鳏夫的财产》《华伦老夫人的职业》《巴巴娜少校》《人与超人》《伤心之家》《真相毕露》8、毛姆《人性的枷锁》《刀锋》“英国20世纪初期现实主义小说三杰”:1、高尔斯华绥《福尔赛世家》《现代戏剧》2、威尔斯《托诺.邦盖》、3、本涅物《老妇人的故事》俄国:1、普希金《叶甫盖尼-奥涅金》《上尉的女儿》2、果戈里《死魂灵》《外套》《钦差大臣》3、屠格涅夫《猎人笔记》《巴拉沙》《父与子》《前夜》《罗婷》4、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5、契诃夫《变色龙》《套中人》《第六病室》6、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美国:1、马克-吐温《汤姆索亚历险记》《竞选州长》2、欧亨利《麦琪的礼物》《警察和赞美诗》3、杰克伦敦《野性呼唤》《海浪》《白牙》《马丁伊登》4、汉斯-摩根索《国家间政治——寻求权利与和平的斗争》5、斯陀夫人《黑奴吁天录》德国:海涅:《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从浪漫主义走向现实主义,批判了德国封建制度和教会,发出对革命的预言。语言犀利,将叙事与抒情、游记与对话完美地结合起来。浪漫主义:第8页浪漫主义在反映客观现实上侧重从主观内心世界出发,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塑造形象。浪漫主义的特点:①强调创作自由,反对古典主义的清规戒律②酷爱描写中世纪和以往历史③偏重描写自然风光,厌恶资本主义文明和现实④从民主主义立场,从旧制度的立场抨击封建制度或资本主义的罪恶现象。艺术上:①有强烈的主观性,着力描写爱情、梦境和内心世界。②惯用对比夸张、重视丑的美学价值,大力提倡想象。③喜好忧郁伤感的情调。英国:(英国是最早出现浪漫主义文学的国家之一)1、彭斯:《苏格兰方言诗集》2、布莱克:《天真之歌》《
本文标题:特岗教师考试小学语文考试复习资料详细归纳(心血)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47433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