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学员互动:1、什么是观察?2、为什么要对学前儿童的行为进行观察?3、对学前儿童的观察与对成人的观察有区别吗?一、学前儿童行为观察的涵义1、什么是学前儿童行为观察?学前儿童行为观察,顾名思义,是对学前儿童进行的观察,是在对学前儿童的行为了解的基础上,对他们的个性、需要、兴趣等不同方面的了解,以便调整教育行为和教育策略。2、学前儿童行为观察的关键特征1)行为观察:自然性、客观性、目的性2)行为记录:行为发生时3)行为表述:语言清晰、明确4)行为分析:直观呈现3、进行学前儿童行为观察的意义1)了解幼儿,走入幼儿心灵的重要依据2)为教师决策提供翔实依据学前儿童行为观察最重要的意义: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二、学前儿童行为观察的方法(一)观察的心理发展层面身体动作认知发展语言发展情绪情感社会性发展(二)观察的方法1、叙事法:也称白描,是对幼儿自然发生的行为和事件的一种复制,即观察单个幼儿或一群幼儿,并如实记录下所看见的情境。2、核对法:将要观察的内容、项目预先列成表格,通过观察核实。优势:简单易行,一目了然;不足:丢失个体的具体特征。适合观察群体幼儿日常行为发生的频度;发现某一特点或某个幼儿特点。用途:可用于与家长的分享、全班学前儿童在某一活动中的概貌把握。举例1:早锻运动中的动作发展活动名称明明琳琳君君浩浩单脚站立3秒√√×√单脚跳√×√×踢球×√√√抓住大皮球√√√√踏三轮车××××举例2:儿童攻击性行为发生率观察维度3分钟6分钟9分钟12分钟口头骂人√√√√抢玩具√√抓同伴衣服√踢同伴√√咬同伴√学员练习:幼儿跳绳情况的观察3、结构化描述:1)时间取样:选取某一特点时段,有规律地将该时间段切割成若干的时点对儿童进行观察的方法。记录幼儿在某一时间段的行为表现。优势:可对儿童进行连续观察,从而能勾勒出该儿童的行为特征;不足:如没有其他记录工具,很难捕捉到希望观察的行为。观察的时间长度和间隔取决于你要观察的内容。2)事件取样:当某类事件发生的时候,观察并将之记录下来。对事件的发生、变化、终结的情境有较为详细的描述,因此,能通过观察,发现事件的前因后果。三、学前儿童行为观察记录的主要方式具体记录的方法可以分为两类:一是文字记录的方法,也称质的观察记录;二是运用表格符号记录的方法,也称量的观察记录。(一)叙事性记录1、记录前的准备记录工具准备记录的格式准备:可根据记录的对象和内容设计2、记录时的语言使用具体的语言,不用抽象性、概括性或总结性的词语来描述。使用的语言平实、易懂,少过于文学化的语言,如成语、新闻口号、学术语等。运用事实性语言,不用观念性语言。3、记录后的整理:及时观察后要及时整理,在短期记忆未消失前补记完整,使记录看的懂。(二)表格符号式记录1、频数记录:是将观察内容按照一定的分类系统或行为定义,列成表格式清单,预先制定好记录的表格,在观察现场根据幼儿的行为作出判断,以符号形式对某项行为出现的次数进行记录,发生一次记录一次。2、等级记录:是根据一定的等级标准,对观察到的行为表现进行评定的一种方法。优点:简便易行,适用范围广;不足:主观性强例:幼儿区角活动评定表类别项目经常偶尔很少从未自主性能独立完成一项活动会主动选择活动能主动收拾玩具分享活动时主动提出看法3、符号记录:在对某种活动或事件的观察记录过程中,如果涉及的对象多,可以运用预先规定好的代码来进行记录。考虑观察中可能出现的行为类型,制定符号系统,用不同的符号代表具体行为。事先熟记符号记录时准备符号说明表(三)现代观察记录手段的运用1、摄影照片中要有被记录者的脸,要有适当的背景,以近景为主根据观察的目的摄影记录用纸笔简单记录下日期、时间、被观察者姓名、需要说明或混淆的内容。3、摄像把握好理想的摄像距离。及时利用推、拉、移等方式,以远景、中景、近景等手段跟踪观察对象。注意调整镜头,避免背光等。整理摄像内容。2、录音准备好录音器材,关注效果。录音的同时进行必要的文字记录,记录下无法通过声音知晓的内容,如说话时的表情、动作等。对录音进行处理,挑选需要的内容,转录成文字,并加上备注。四、学前儿童行为观察的实施(一)学前儿童行为观察的计划1、观察目的:指将要观察什么和完成什么的表述,即观察的领域。避免遗漏重要部分,过多记录无关现象决定采用的观察和记录方法2、观察目标:对观察具体行为的陈述,也就是观察的主题和具体内容。要求:清晰、明确、可观察例1:目的:观察一组4岁幼儿玩橡皮泥的情况目标:观察并记录这些幼儿在玩橡皮泥时的操作技能和想象。例2:目的:观察2位5岁幼儿在有人赠送他们礼物时的行为。目标:记录他们的反应及其所用的语言。3、观察的对象:个体还是群体要求:写清确切信息4、观察的环境:包括场所和情境5、观察的时间和次数6、观察者:写清谁、观察时的角色7、观察所需材料:设计、印制观察表格、检查观察场地、准备观察材料和设备。8、观察记录的方法和手段9、观察结果的分析:如何呈现观察结果(二)学前儿童行为观察的实施1、严格而灵活的执行观察计划2、客观的记录3、整理和分析观察记录4、呈现观察结果文字式图示法:直方图、圆饼图、折线图、追踪图5、解释说明6、结论与建议直方图圆饼图折线图追踪图五、学前儿童行为观察的评价1、评价的涵义:对学前儿童的身体、动作、认知、语言、情感、社会能力等方面的发展状况加以测量,并对照某种发展标准,对之作出某种判断.2、评价的目的:评价学前儿童教育课程或方案的效益;鉴定学前儿童某些方面的发展是否正常或异常,并说明其在某一团体(总体)中所处的相对位置;提供能够用来促进学前儿童学习和发展的信息,改善学前儿童教育的实施。作业:设计一份观察计划并予以实施,递交一份观察计划。
本文标题:学前儿童行为观察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47512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