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課程發展處主辦新高中中國歷史課程知識增益主講者:(香港大學中文學院)楊永安博士日期及時間:2007年7月12日9:30am-12:30pm1內容大綱:1.導論2.由先秦黃河地域分界與國都分佈說起3.秦漢的河水與長安──兼論關中與齊魯文明4.十六國至北朝的國都與地力資源──以黃河中游的長安、洛陽為中心5.盛世風姿:隋唐兩代的國都與陪都及其由地望顯示的文化6.小結1.導論自遠古百獸飲泉,靈長狩獵時代以還,人類為口奔馳而逐水而居,河水成為祖先們旦夕渴求的資源,有此資源才能滙聚族群,漸次衍生强者領導的共同血源氏族軍事聯盟,從而與另據水源一方的集團展開爭奪土地的生死搏鬥,通過的血腥屠殺再至緩進的血液融和,產生更大的共同體,演變成雛型民族,當中過程都與河水息息相關。黄河、長江與黑龍江被稱中國三大主要河流,三河均為祖國大地之母,遠古一切生命皆有賴中國這些主要河流及其支流維繫生產與交通。基於這觀點,有些人會質疑為什麼黃河文明較其他文明更為重要,我首先從歷史的開端闡釋,黃河作為北方大河,在傳說時代祖先的移徒過程中佔上重要位置,加上中世紀及其前的王朝多在黄河流域建都,又往往因河患而遷都,說明黄河對先民與國都的重要價值。次課程發展處主辦新高中中國歷史課程知識增益主講者:(香港大學中文學院)楊永安博士日期及時間:2007年7月12日9:30am-12:30pm2者,農業的出現也促使人民聚河取水,鑿漕灌溉,中國農本思想的崛興並得以維持與這天然資源有密切關係,事實上,自漢民族發展農耕生產後,早已不能與塞外拉弓之民在武力上相爭,在長期以守為攻的防禦政策下得以自保,也與耕作積粟得以供拒守有莫大關係。故可以說,作為生命搖籃的黃河不獨影响歷代王朝的經濟興衰,甚至指它一直支配著中國歷史的發展也不為過。其三,黃河流域較其他河流文化所衍生的文化具有更多優勢,原因有以下數端:a.河水處身中國中央,温度較東北黑水優勝,較宜文化滋長。b.有關黄河流域所衍生的華夏、東夷文明與長江流域衍生的苗蠻文明高下相較問題淺釋。c.從苗蠻如良渚(分布浙江一帶,約前3000年前後)文化中顯現的特徵至南方文明湮没的因素:探討天氣變化與自然環境更易、戰禍兵燹、地域人民性格等。d.有謂“長江文明有斷續,黄河文明不間斷”的引申*有關研究可參考樓嘉軍〈氣候變遷與文化帶移動〉,《歷史教學問題》,1999年1期、江林昌〈中國早期文明的起源模式與演進軌迹〉,《學術研究》,2003年,7期。有關黃河流域與上中下游的定義及劃分黄河之源始於青海巴顏喀拉山,沿途由西往東,由高轉低,地理課程發展處主辦新高中中國歷史課程知識增益主講者:(香港大學中文學院)楊永安博士日期及時間:2007年7月12日9:30am-12:30pm3及水利家一般都把黄河流經的地勢劃分三層,祁連山脈西南向至滇西横斷山脈,即今青藏高原前端為最高階梯,海拔平均4,000-5,000米。第二層定為大興安嶺轉折西南,經太行山、巫山至滇東高原東,海拔平均1,000-3,000米。最低流段的第三層途經華北平原,山東縱有山壑如泰山者不過1,500餘米,其餘幾在1,000米下,廣大的20餘萬平方公里是農作生產的肥沃土地,自中上游帶來的泥沙沉澱既為東海出口堆積三角洲,卻也替這低層階梯的河道帶來氾濫的災害。黄河上游自春季冰川涓滴細水滙聚,過青海鄂陵湖後漸成河形,河源段有白河、黑河等支流滙入,峽谷段又有洮河、湟水、清水等滙入黄河,令上游水量充足。這一截河段3,472公里,流域38.6萬平方公里,這一地帶因冰河融解,水質特清,含沙量少,最宜馬舐人飲。黄河中游自内蒙托克托縣河口鎮流經甘肅、寧夏、内蒙古、陝西、山西、河南,至今鄭州桃花峪為止,因前三省河水湍竄而過的河段都有黄沙土丘,形成區域水質常含沙滯黄,河床因淤泥纍積抬高,水位卻往往在夏季因各種因素下降。這河段約長1,200公里,流域34.38萬平方公里,有黃浦川、無定河、延河、汾河、渭河、涇水、北洛河等30條主要支流滙入黄河,佔全河增水量42%左右。下游地區自鄭州平坦東向出海,長約780公里,流域2萬餘平方公里,山東大汶河為其唯一支流,增水量僅佔全河3.5%。課程發展處主辦新高中中國歷史課程知識增益主講者:(香港大學中文學院)楊永安博士日期及時間:2007年7月12日9:30am-12:30pm42.由先秦地域分界與國都分佈談起以遊徙時代為起點──華夏集團與東夷集團的對峙與融和在民族形成的歷程中,我們既相信先民由古西羌其中一部落中移徙陝甘高原,也同時接受早在華胥氏部落進入中國西北前,盤據黄河中下游地區的東夷早已在存在;華胥氏衍生伏羲、女媧,後兩者又衍生少典、有蟜,由這兩子部落又衍生炎、黃兩部。炎、黄時代農耕與有關知識已有所發展,二帝雖有著共同血源紐帶,但因黄河中游甘肅、陝西一帶隨著兩族人口增加而土地不給,兩族曾三度兵爭而最終炎帝落敗,“阪泉之戰”後,他被迫率領餘部東遷,進入為東夷集團控制山東(太行山以東)地區及黄河中下游。以蚩尤為首率領的九黎部落,為力保領土挫敗炎帝,傳說中的炎、黃合兵,召仙女神將,並領飛鳥猛獸擊退東夷並誅殺蚩尤,炎帝因而順利地為華夏集團開拓山東領土。當然,炎帝主要部落逐步沿河移徙東部,後來黄帝部也因各種客觀因素往東發展,據目前出土文物與僅存文字材料推敲,炎帝沿黄河下游一帶探索,直指海岸,支部散居黃河流域。黄帝部落由陝西東向後分為兩支,沿黃河上下尋找新機遇,其中一支向山西,一支走河南;相信前者最終東北上達今天河北省北部(約今北京附近),也有零散支部離隊他走、個別老弱者早在遷徙間沿途留下與土著結合的例子。課程發展處主辦新高中中國歷史課程知識增益主講者:(香港大學中文學院)楊永安博士日期及時間:2007年7月12日9:30am-12:30pm5小休與思考:我們從《山海經》等離奇荒誕的故事如〈夸父追日〉、〈精衛填海〉中可以尋覓先民沿河入海,或反由中下游往上游西走的線索嗎?夏、商、周的立國、國都與河水的關係a.三代之爭與東西對抗“涿鹿之戰”不獨說明往後東西武力對决,以東負西勝為開端,也揭示了黄河流域東西部文明同時並存,卻又互為角抵的端倪。由黄帝攻滅蚩尤而未能盡服夷人,終圖其像以震懾東夷,安撫餘部(《龍魚河圖》)來看,東西雖經戰爭屠殺,但勝者未能族滅敗方,亦未能全然駕馭敗方;上世紀末的另類思考與研究甚至指出自炎(華夏)與黄(華夏)“共治”→黄帝(華夏)與堯(華夏)共治→堯(華夏)、舜(東夷)共治→舜(東夷)、禹(華夏)→禹(華夏)、益(東夷)共治,至伯益(東夷)時,禹子啓(華夏)結束這種傳經數世,東西“共治”的理念,從此夏啓開展了中國第一個諸侯領主的王朝。夏啓雖立國,卻未能阻撓東夷奪政的企圖,三傳帝相時,因東夷為亂,遷帝邱(商邱)加强監控,並征黄夷、風夷。帝相死,東夷有窮氏后羿、寒浞相繼專政,夏祀中斷垂40年,少康中興才得以恢復。然而第17代末世領主夏桀失德,東夷商湯推翻其政權,又再展開華課程發展處主辦新高中中國歷史課程知識增益主講者:(香港大學中文學院)楊永安博士日期及時間:2007年7月12日9:30am-12:30pm6夏與東夷對“天下”治權的角力,我們從《孟子.離婁》與後來《尚書.泰誓中》、《逸周書.明堂解》、《國語.魯語》等篇章中均能追覓舜與其後代商人,以至商紂的關係。至於後起的西伯姬昌,也乘著商代自第28代領主帝乙開始討伐東夷其他部落開始,逐步覬覦中原霸權,30代領主紂(受)因再受原部落的侵擾而領兵東征,最後雖克東夷,卻在未能兼顧西方部落下,被武王破於牧野而於鹿臺自燔而死(《左傳.昭公11年》),政權又再度回歸華夏子孫手中。b.夏國都的選址夏王朝除11代領主胤甲定都西河(約今山西省西南)外,自立國前大禹居陽城(今河南登封縣告成鎮)始,都城都在河南。第2代領主太康居斟鄩(又名斟尋,今河南鞏縣西南),後帝相遷商邱(今河南濮陽市西南),6代領主寧遷原(河南濟源縣西北)、夏桀亦居鄩城,大抵均屬今河南近洛水一帶(《史記.索隱》),該地是中國的中央位置,適宜馭西控東;洛水地區氣候相對陝甘高原温和潮濕,也是中古以前種植的理想地區(附圖1)。c.商朝國都的選址商湯乃東人,起於亳(河南偃師縣西),王朝建立後定都於舊地,至第10代領主仲丁遷囂(在河南河陰縣西),第12代河亶甲遷相(河北魏郡相縣)、第13代祖乙遷邢(又曰耿,山西吉縣南)、15代沃甲課程發展處主辦新高中中國歷史課程知識增益主講者:(香港大學中文學院)楊永安博士日期及時間:2007年7月12日9:30am-12:30pm7遷庇(今山東東平縣西北)、17代南庚遷奄(今山東曲阜縣東),最後第19代領主盤庚遷黄河北岸,定都於殷(今河南偃師縣西),往後至商紂時均以此地為國都(見附圖2)。商人遷都頻仍固或與好尚迷信有關,但在歷史科學方面著眼,留守根據地、征討與鎮壓夷人、甚至擺脱保守勢力的制肘均是可能性並存的因素,然而不可或忘的,是商人歷代遷都均不離黄河南北兩岸,且從來都在下游一帶選址。奄與殷距黄河主流稍遠,相信移居兩地是基於上述因素外,與在公元前1500至前1300年間的河患有關。黄河上游雖寒旱少雨,但因得力於祁連等山的融雪,水量充足,然而中游地區地乾多沙,春夏間為旱季,秋天卻常下大雨,驅使山洪暴發,中下游河床因長期沉積淤泥,這期間正是下游洪水為患的時期。殷人遷都不離山東固與政治因素有關,但距河水南北岸的遠近卻與3千多年前旱澇的影响有直接關係;岑仲勉對此頗有質疑,甚至指出商人建國後仍處游牧階段(《黃河變遷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大家亦可參考其論點。商人在22世主武丁後不斷與土方等北方民族發生戰鬥,《竹書紀年》有武丁伐鬼方三年始克的記載,與殷商28世主武乙同時的周人祖先自古公亶父至西伯姬昌時均受薰育、狄、鬼戎、玁狁的攻擊,戰爭規模雖遠不如後來“牧野之戰”,動用兵眾只在3至5千人間,但戰事頻密。這週期的草原氣候異常寒旱,驅使大量少數民族南下與華夏課程發展處主辦新高中中國歷史課程知識增益主講者:(香港大學中文學院)楊永安博士日期及時間:2007年7月12日9:30am-12:30pm8爭奪各種資源。商人自19代主定都後不再移徙,究竟代表他們已進入定居社會,或因狙擊東夷、北狄而定居於殷,倒是一個引人入勝的問題。d.周朝國都選址周武王滅商後建都龍興之地的鎬京(陝西西安市長安縣),事實上西伯自有吞殷商之心以來,由周原岐山(今陝西岐山縣東北)遷渭水主要支流灃水建都,拓展農業,秣馬勵兵,武王更因豐都地狹而由西岸遷往東岸,在滈池附近建立鎬京(見附圖3)。關中地區新石器時代遺址多集中涇、渭之間,說明先民在據河而居之餘,也熟知河水的特性,而是時灃水地域為殷商諸侯國崇國經營,頗具建都規模;至於鎬京在灃水東的高地,具發展空間而又不慮西岸地狹,甚至受靈沼河氾濫的威脅,它同樣擁有肥沃土地,而周人建國後也豐、鎬並稱,可見中隔一河,但彼此均屬行政中心。平王東遷洛邑(今河南省洛陽市),標誌著犬戎乘著申侯之邀進而把勢力伸延至陝西中部及以東一帶,灃水流域也因西周末年大亂而殘破不堪,王畿且被犬戎盤佔,東周王朝不得不棄西就東,洛(雒)邑是地近黄河的中原樂土,周天子在前人營建的基礎上號召各諸侯增建王城,此為現今考古一說,另類研究則指東周邀請諸侯興建的是在舊城之西;不管兩說中那方最終成立,都不能改變此後諸侯皆輕蔑周課程發展處主辦新高中中國歷史課程知識增益主講者:(香港大學中文學院)楊永安博士日期及時間:2007年7月12日9:30am-12:30pm9室的態度,歷史也正式進入春秋爭霸時期。洛邑所處地區為河南西部伊洛盆地,氣候暖和,中有伊、洛等河川穿插其間,自古以來已是華夏氏族衍生仰韶文化東向的中心。自夏有天下至東周時代,從洛邑出土文物均顯示農業高度發展,其中先民開渠(大禹)鑿井(伯益)之法更在這地區的廢井遺渠中得到證實;《史記.夏本紀》更指出當時有水稻生產,在《大戴禮記.夏小正》記載中夏王朝時有麥、黍、菽、糜、瓜等植物,二里頭遺址有小麥、粟、黍、豆、高粱和水稻種子,既印證了文字證據的成立,也推知公元前2095至前1763年時期的河南洛邑地域水源豐富,氣候可供五穀生長。至商朝時代遺物除
本文标题:课程发展处主办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4808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