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会议纪要 > 北京大学中共党史考研 政治学概论 出题导师 讲义 精粹
官方网址北大、人大、中财、北外教授创办集训营、一对一保分、视频、小班、少干、强军育明教育专注于北京大学考研专业课辅导始于2006,八年辅导经验育明教育金牌咨询师徐老师赠言:你若盛开,清风自来!北京大学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专业目录(中共党史)北京大学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专业目录系所名称国际关系学院招生总数62人。系所说明只招收转档学生。拟接收推荐免试生40人(含与伦敦经济学院、巴黎政治学院联合培养项目定向推免生10名)。本院不向考生提供任何参考书目、参考资料及往年试题。招生专业:中共党史(030204)人数:4研究方向01.台港澳与世界事务02.中国现代政治考试科目1101思想政治理论2201英语一、202俄、203日任选一门3635政治学概论4855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2015年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政治考研参考书目考试科目一:政治学概论专业课一:政治学概论1.燕继荣《政治学十五讲》官方网址北大、人大、中财、北外教授创办集训营、一对一保分、视频、小班、少干、强军2.海伍德《政治学》3.孙关宏《政治学概论》4.唐士其《西方政治思想史》5.潘维《比较政治学历史与理论6.许振洲政治学讲义7.江荣海《中国政治思想史九讲》8.曹沛霖《比较政治制度》9.张凤阳《政治哲学关键词》10.陈岳《国际政治学概论》11.李少军《国际政治概论》12.王联国际政治概论讲义13.宋伟《国际关系理论》14.阎学通《国际关系分析》15.秦亚青《权利制度文化》16.王逸舟《国际政治概论》17.王联《中东政治与社会》18.王联《世界民族主义论》考试科目二:战后国际关系与新中国外交专业课二:855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1.谢益显《当代中国外交史》2.颜声毅《当代中国外交》3.牛军《后冷战时代的中国外交》4.孙岩《台湾问题与中美关系》5.潘国华《香港模式与台湾全图》6.张植荣《中国边疆与民族问题》7.《世界知识》期刊8.《台湾研究》期刊9.《台湾周刊《期刊育明教育考研咨询QQ1559022430徐老师官方网址北大、人大、中财、北外教授创办集训营、一对一保分、视频、小班、少干、强军科技革命科学技术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发生的根本性的质的突破和飞跃。第一次科技革命始于18世纪60年代,以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为标志;第二次科技革命以电力的推广和应用为主要标志,始于19世纪下半期;第3次科技革命始于二战后,以电子计算机、航天工程技术为主要标志:第四次科技革命正在进行,以材料、生命、宇宙工程为主要标志,实际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延伸。每一次科技革命都对人类生产生活产生重大影响。时代社会经济形态发展的一定阶段,马克思将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不同生产方式看作不同的社会时代,分为亚细亚的,古代的,封建的,现代资产阶级生产方式以及相应的时代。列宁开创了生产方式与世界革命形式相结合的时代划分方法,由此把资本主义时代分为自由资本主义阶段与帝国主义阶段。马克思主义时代观的基础是对不同历史时期生产方式和由此产生的阶级关系的分析。通过对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研究,马克思和思格斯考察了时代及其变迁,以生产方式的变更为依据,将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不同生产方式看作不同的社会时代,对自由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基本特点作了精辟分析。列宁根据所处时代的变化,提出了生产方式与世界革命形势相结合的时代划分方法,提出了时代发展阶段性的观点,阐述了帝国主义和帝国主义时代的特征,并提出了“战争与革命”的时代主题。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世界体系理论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世界体系的分析是建立在其对国际分工、世界生产、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资产阶级及其历史地位的分析基础上的。资本主义的发展把整个世界联接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使各个国家不仅在经济上,而且再政治、文化等领域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依存。列宁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对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的世界体系进行了系统阐述。官方网址北大、人大、中财、北外教授创办集训营、一对一保分、视频、小班、少干、强军民族殖民地理论马克思和恩格斯对于资本原始积累时期殖民主义的特点及其对资本主义形成和发展的作用进行了详尽论述。在论述殖民主义与资本主义之间关系的同时,科学的阐述了殖民主义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地区发展的双重作用。列宁发展了这一理论,就区分压迫民族与被压迫民族的问题,殖民地对帝国主义国家的生存和发展的意义问题,民族自决权原则问题,帝国主义时代的民族战争问题进行了客观的阐述。帝国主义时代即垄断资本主义,列宁认为帝国主义有五大基本特征:生产和资本的集中造成了在经济生活中起决定作用的垄断组织;银行资本和工业资本的融合所导致的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的统治;比商品输出更重要的是资本输出:从经济上分割世界的资本家国际垄断同盟:最大的资本主义列强对世界,领土的瓜分和重新瓜分。并且从帝国主义的基本特征和世界革命形势的分析出发,进一步提出了帝国主义时代的三大特征:帝国主义战争,无产阶级革命,世界分为压迫民族和被压迫民族。帝国主义战争帝国主义国家为瓜分或重新瓜分世界而进行的非正义战争,包括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战争和帝国主义国家与(半)殖民地国家进行的战争,它是帝国主义特征之一,开始出现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这一概念最先由列宁提出。两次世界大战是其高潮。马克思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国际政治经济学是将政治经济学的方法应用于国际政治学研究,重点研究国际政治与国际经济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马克思和恩格斯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方法出发,把政治经济学作为一门对社会关系进行抽象的理论学科,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为剩余价值论为核心,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现官方网址北大、人大、中财、北外教授创办集训营、一对一保分、视频、小班、少干、强军象背后所隐含的各种政治、经济及社会关系。列宁的帝国主义理论从资本主义发展为垄断后的基本特征出发,论述了与国际政治经济相关的一些基本问题,得出了帝国主义战争不可避免的结论。世界主题(时代主题)世界的基本矛盾和存在的根本问题。是全人类面临的主要任务和主要课题,它具有时代性。20世纪上半期,世界主题是战争与革命,80年代邓小平提出当今世界主题是和平与发展,得到了全世界的普遍认可。和平与发展是世界主题,表明和平与发展问题在当今世界的重要性和广泛性,解决这两个问题,人类任重道远。三个世界理论1952年,法国经济学家和人口统计学家阿尔弗雷德·索维(AlfredSauvy)在《观察家》杂志上发表的一篇文章中第一次使用了“第三世界”(thirdworld)。到20世纪50年代后期,人们广泛认识到需要一个术语来描述正在出现的在许多人看来与北美和欧洲旧国家有质的差异的国家。因此,这一概念也很快流行起来,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三个世界理论。其中,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是第一世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是第二世界,而两大阵营之间是一大批刚获得独立的新国家。七十年代,国际形势发生重大变化。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军事力量对比朝着有利于苏联的方向发展。美国由于长期对外扩张,特别是陷入侵越战争的泥潭中,实力遭到削弱,霸权地位受到挑战。而苏联则乘机加紧扩充军备,并依仗其膨胀起来的军事实力对外扩张。在双方激烈争夺中,出现了苏攻美守的战略态势。为维护美国的全球霸权地位,美国调整对外政策,在亚洲实行收缩战略,打开中美关系大门,谋求从印度支那脱身,以集中力量确保欧洲重点。毛泽东根据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的新格局把世界划分为3个部分的理论。毛泽东这一思想萌芽于40年代的中间地带论思想,雏形于60年代的中间地带论外交战略,形成于70年代。1974年2月22日,毛泽东在会见赞比亚总官方网址北大、人大、中财、北外教授创办集训营、一对一保分、视频、小班、少干、强军统卡翁达时首次公开提出这一思想。毛泽东说:“我看美国、苏联是第一世界;中间派日本、欧洲、加拿大,是第二世界;咱们是第三世界。”“第三世界人口很多”,“亚洲除了日本,都是第三世界。整个非洲都是第三世界,拉丁美洲是第三世界”。第一世界:指美国和苏联两个具有最强的军事和经济力量,在世界范围内推行霸权主义的超级大国。第二世界:指处于这两者之间的发达国家,欧洲、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并指出超级大国之间争夺世界霸权地位是世界局势动荡不安的主要根源。第三世界:指亚洲(除了日本以外)、非洲、拉丁美洲和其他地区的发展中国家。第三世界是反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霸权主义的主要力量。这一战略思想,对中国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加强在世界政治格局中的国际地位,争取第二世界国家共同反霸,发展对外关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毛泽东的战略思想指明了两个超级大国是当时造成世界不安和动乱的主要根源,它们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以大欺小,以强凌弱,以富压贫,从而激起第三世界国家的强烈反对,也引起第三世界国家的极大不满。中国作为第三世界国家的一员,坚决支持第三世界国家反对霸权主义的斗争,支持第二世界国家反对超级大国干涉和控制的斗争。中国坚决反对超级大国的扩张主义政策,对美国实行又联合又斗争的方针,侧重打击苏联霸权主义,有效地牵制了苏联的扩张主义势力。1974年4月10日,邓小平在联合国大会第六届特别会议上发言,全面阐述了毛泽东关于三个世界划分的理论,并说明了中国的对外政策。他指出: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也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属于第三世界。中国同大多数第三世界国家具有相似的苦难经历,面临共同的问题和任务。中国把坚决同第三世界其他国家一起为反对帝国主义、霸权主义、殖民主义而斗争看作是自己神圣的国际义务。邓小平的发言引起世界各国的广泛注意。三个世界划分的理论,指明了全世界无产阶级和被压迫民族应联合起来,结成最广泛的国际统一战线,反对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和战争政策。官方网址北大、人大、中财、北外教授创办集训营、一对一保分、视频、小班、少干、强军邓小平是从以下五个方面来阐述问题。一、毛泽东“三个世界”划分理论超越了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传统观念。二、“三个世界”划分理论突出了美国和苏联两个推行霸权主义的超级大国同全世界反霸权主义力量的矛盾。三、“三个世界”划分理论对于打破苏联霸权主义企图在国际上孤立我们的狂妄计划,改善我们的国际环境,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四、“三个世界”划分理论强调中国属于第三世界,要努力发展同第三世界各国的友好关系,永远不称霸,在世界上树立了中国作为一个大国的良好形象。其五,三个世界划分理论强调根据不同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不同地位和作用来制定和调整我国的对外政策,使我国的外交政策建立在更加稳妥的现实基础上;强调要充分发挥第三世界在国际社会中的重要作用,联合第二世界和利用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矛盾,反对霸权主义和战争威胁及战争行动,维护世界和平,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和经济新秩序,为我国积极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关系和经济文化往来开辟了道路,为世界反霸斗争和世界政治前途创造了新的发展条件。利益集团国际政治中,因利益或某种利益一致而形成的国家集团。国际组织基本上是利益集团。利益集团对国际关系的影响非常巨大。既能影响一国政治从而影响国际政治,又能直接或间接参与国际政治或直接间接影响国际政治。同盟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针对共同的外部威胁承诺共同参与战争,目的是增强自身军事力量,以超过对手的军事力量赢得战争,或威慑对方不敢发动战争。北约是一个典型。同盟是排他性组织,针对的是具体的外部威胁。组成多边同盟的前提条件主要有三条:存在共同的外部威胁;内部成员互不构成威胁;同盟中的主导国家的偏好选择。官方网址北大、人大、中财、北外教授创办集训营、一对一保分、视频、小班、少干、强军冷战思维冷战期间形成的一种以意识形态划分故友和以零和关系分析国际安全的观念,认为,敌对国家的实力不平衡是对国际安全的最主要威胁,与自己政治制度不同的敌对国家如果强大则更危险;维护国家安全的基本条件是压倒敌
本文标题:北京大学中共党史考研 政治学概论 出题导师 讲义 精粹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48159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