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资源型城市产业发展关键词:资源型城市;城乡一体化;产业发展推动城乡产业一体化的主要战略路径,包括城乡经济一体化、城乡资源一体化和城乡制度一体化,以实现资源型城市城乡产业发展联动、资源配置高效和利益调解规范的发展目标。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五个统筹”的发展理念,并将城乡统筹放在首位。此后,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开始广泛地进入全国各地的实践领域。十六届四中全会上,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两个趋向”的论断:“纵观一些工业化国家的发展历程,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但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以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就是要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和农村对城市的促进作用,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把统筹城乡发展放到了全局的高度。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统筹城乡产业发展,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发展农村服务业和乡镇企业,引导城市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生产要素向农村流动”。本文在这一背景下探索资源型城市城乡产业一体化模式对落实中央政策目标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一、研究背景资源型城市指依托开发不可再生资源的资源型产业而发展起来的城市。这类城市在形成发展过程中,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特征极其突出,市区发达的资源型产业对乡村经济拉动作用较小,对地区城市化的推动作用更是有限,由此导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城乡分隔越来越严重,也即城乡发展失调,直至进入衰退或转型期,这种现象才得以弱化。淮南市作为资源型城市,缘煤而建,因煤而兴,同时也为煤所困。一方面,煤电产业的蓬勃发展有力支撑着经济社会等各项事业建设;另一方面,煤电独大、产业失衡、生态破坏、资源枯竭等诸多问题,又成为影响淮南可持续发展的明显掣肘——实现城市转型是摆在淮南面前亟待破解的难题之一。目前淮南市城乡产业发展面临以下困境。1.城乡资源利用单一。淮南矿业集团以及相关配套企业是淮南市经济发展的主体,煤炭生产具有很强的规模经济效益,由于扩大生产规模的需要,矿业集团就会不断扩大对煤炭资源的开采量。与此同时,广大乡村地域的发展却只是简单地利用耕地资源进行农业生产。由于缺乏工业发展对农产品的需求拉动以及农业活动对耕地资源的利用只是简单重复,使得城市与乡村在对自然资源利用上均表现出单一性。2.城乡经济发展孤立。城市与乡村对资源利用的单一性直接决定了各自经济系统的独立性特征。淮南市区形成了以煤炭为基础的发达工业系统,周边乡村形成了以耕地资源为基础的落后农业系统。两套经济系统在资源开发利用方面毫不相关,在产品交换方面也没有必然联系,从而导致城市与周边乡村在产业上缺乏分工协作、孤立发展。3.城乡系统发展失调。如果城乡产业间存在关联作用,则城市应带动乡村共同发展,但由于二元经济结构的存在,这种现象并未出现。淮南市依托矿业集团短时期内对煤炭资源的高强度开发使得自身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反过来又依靠自己在城乡系统中的主导地位占据更多的发展资源,相对乡村处于强势地位,这样发展的最终结果只能是城乡分隔日益严重,城乡系统发展失调。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淮南市城乡对资源利用的单一性导致了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形成,这种经济结构的发展强化了淮南市城乡经济的孤立性,城市更依靠自己的经济主导地位“侵占”乡村的发展资源,进而引起城乡产业发展失调。二、资源型城市城乡一体化发展思路为破解淮南市当前城乡产业发展中存在的诸多问题,需从以下三个方面着力。一是要从体制、政策上解决城乡产业分割的问题,顺应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不断融合的趋势,统筹规划和整体推进城乡产业发展,引导城市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生产要素向农村合理流动。按照三次产业互动、城乡经济相融的原则,促进城乡各产业有机联系、协调发展。二是要以现代工业技术装备改造传统农业,以现代农业的发展促进第二、三产业升级,以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推动产业融合,促进三次产业在城乡科学布局、合理分工、优势互补、联动发展。三是要积极推进农业专业化生产、集约化经营和区域化布局,引导农村工业向城镇集聚,鼓励乡镇企业转型升级,加快农村服务业发展,引导劳动密集型产业从城市向农村的转移,着力形成城乡分工合理、区域特色鲜明、生产要素和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产业发展格局。为此,未来一个时期淮南市要按照以下发展思路推进城乡产业一体化进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抢抓建设全省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市的重大机遇,围绕主攻“一主两翼”、建设“两型城市”的总体发展战略,结合合淮同城化、采煤沉陷区治理以及全面推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按照“工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土地向适度规模经营集中”的要求,建立健全城乡产业协调发展新机制,推动城乡产业合理布局、三次产业有机融合、城乡经济要素有序流动和城乡产业有效对接,努力形成优势互补、协作互动、各具特色、竞相发展的产业体系,为全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遵循以上指导思想,在推进城乡产业一体化过程中需坚持以下原则:一是配套协作、集群发展。按照产业链配套协作发展的内在要求,围绕全市主导产业,积极拓展延伸产业链,引导城乡统筹发展定位合理、优势互补、特色显著、配套联动的产业集群和完善的产业链体系。二是开放合作、主动承接。打破自我封闭、自我循环、自求平衡的怪圈,加强与沿海发达地区的经济往来,参与到全国乃至全球的经济大循环中去,通过主动承接产业转移提升城乡产业一体化水平,引进新型产业、龙头企业和创新思维,走外源开放式增长的新路子。三是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强化各级政府的主导作用,提高企业的主体地位,引导城乡百姓的主观意愿,利用中介组织的润滑功能,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快形成推动城乡产业一体化的凝聚力、向心力和创造力。四是科学发展,绿色增长。把握中长期经济运行模式调整的发展趋势和要求,杜绝走发达地区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的粗放型增长方式老路,以低碳经济、绿色发展理念引领城乡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五是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大胆尝试,积极借鉴国外和沿海发达地区成功经验,大力推进行政管理和经济体制改革,创造性使用先进地区的成功经验和突破性政策,探索实现城乡产业一体化的全新体制机制。三、重点任务1.以大配套为重点,引导城乡产业结构优化。紧紧围绕全市煤电化主导产业定位,进一步推进城矿乡产业协调发展,以配套煤电化加速推进工业化,以服务都市促进农业转型,以适应消费升级壮大现代服务业,引导劳动密集型产业从城市向农村的转移和扩散,切实提高城乡产业关联度、市场集中度和经济融合度。2.以大集群为重点,强化城乡产业发展载体。淮南市依靠优势煤炭资源开发构建起来的产业系统,是以资源开采和初加工产品输出为主的生产型结构,产业部门单一,围绕资源开发利用的相关产业和研发部门发展缓慢。要按照全市“t”型布局,积极探索建立城矿乡产业协调发展架构与产业园区整合机制,立足产业与城镇、园区和基地的有效对接,着力提升开发园区和乡镇工业集中区,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基地,积极推进集镇和新农村建设,着力形成产业联系紧密、空间布局合理、资源深度整合、区域特色明显、基础设施共享的城乡产业发展格局。3.以大项目为重点,壮大城乡产业主体实力。坚持政府推动、市场主导、企业主体的原则,抢抓跨国集团、战略投资者、央企和区域性骨干企业推进资本重组、实施区域布局的契机,引导乡镇企业和民营企业加速扩张,培育一批能够在国内外叫得响的名牌产品和名优企业,夯实城乡产业发展的微观基础,带动城乡产业发展上水平、上台阶。4.以大创新为重点,推动城乡产业转型升级。进一步完善科技研发与产业升级的有效对接机制,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大力抓好培育城乡创新主体、完善城乡创新平台、推动科技兴农等三项重点任务,坚持工业企业、商贸企业和农业企业一起抓,技术升级、产品升级和管理升级一齐推,营造城乡产业竞争新优势。5.以大生态为重点,优化城乡产业发展环境。积极争取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试点,推进产业发展与生态建设有机结合,加强污染综合治理,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促进城乡产业可持续发展,积极探索城乡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取得新突破。6.以大承接为重点,促进城乡产业开放合作。充分借助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品牌,实施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创新招商方式,积极推进合作共建,努力形成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新格局。7.以大保障为重点,增强城乡产业发展后劲。进一步解放思想,先行快行,试验试新,在重大政策和体制机制创新上率先取得突破,积极引导城市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生产要素向农村合理流动,形成推进城乡产业一体化的强大要素保障优势,全面增强发展动力。四、结语资源型城市的城乡协调发展战略由于历史背景和制度障碍等因素,资源型城市形成了目前的城乡发展失调的局面,不利于今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当前,这些城市的发展面临转型的挑战和国家扶持的机遇,必须突破狭隘资源观的束缚,坚持资源—产业—空间一体化规划这一基本路线,建立与地方资源结构相适应的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明确城乡产业一体化发展的战略路径,这样才能形成城乡互动、共同进步的协调发展状态。参考文献:[1]崔功豪,魏清泉,陈宗兴.区域分析与规划[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10.[2]郝寿义,安虎森.区域经济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73.[3]魏清泉.区域规划原理和方法[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4:141.[4]许学强,等.城市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41.[5]王青云.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3:38-39.[6]龚清宇.经济全球化语境下的紧凑发展与城市结构多样性[j].规划师,2002,(2):13-15.[7]刘海龙.从无序蔓延到精明增长——美国“城市增长边界”概念评述[j].城市问题,2005,(3):67-72.[8]武进.城市边缘区空间结构演化的机制分析[j].城市规划,1990,(2):38-42.[9]陈修颖.区域空间结构重组:理论基础、动力机制及其实现[j].经济地理,2003,(7).
本文标题:资源型城市产业发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4830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