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赫章县珠市彝族乡及18个村发展规划
-1-建设发展型党组织赫章县珠市彝族乡及十八个村发展规划中共赫章县珠市彝族乡委员会2011年10月23日-2-序言赫章县珠市彝族乡位于贵州屋脊韭菜坪山麓(最高海拔2900.6米),是毕节市与六盘水市结合部少数民族聚居区,北距赫章县城36公里,南离六盘水市中心60公里,西接威宁县。全乡幅员面积16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6196亩,森林面积82000亩,森林覆盖率为47%,草坡及荒山(含石漠化面积)11000亩,辖18个村77个村民组。居住着彝、汉、苗等民族,全乡有4174户18594人,其中彝族人口占总人口的56%,是赫章县惟一的彝族乡。境内拥有西南最大的铁矿石矿床,“菜园子”铁矿储量达4.2亿个金属吨,号称“贵州第一矿”,同时还储有锌、铝等多种矿源。有丰富的旅游资源,珠市乡拥有“贵州屋脊赫章韭菜坪、洛布石林风景名胜区”名扬省内外,有“贵州屋脊、天上石林、铁都彝乡”之美誉。围绕县委提出的“三县”的战略目标和“三个百万工程”,扎实推进“三化”同步建设。紧紧围绕“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主基调,继续坚持“工业强乡、农产富乡、民族旅游文化兴乡”战略。突出以人为本,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富民强乡为目标,以招商引资为手段,以产业结构调整为核心,以增加农民收入,壮大财政实力为根本。不断加强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促进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健康发展,努力把珠市彝族乡建成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人民安康的乡镇。在县委的指导下,我乡制作了全乡和18个行政村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为推进全乡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提出了明确的发展目标2011年10月23日-3-目录1、珠市彝族乡发展规划………………………………042、珠市村发展规划……………………………………083、青杠村发展规划……………………………………104、文渊村发展规划……………………………………125、以那村发展规划……………………………………146、韭菜坪村发展规划…………………………………167、光明村发展规划……………………………………188、核桃村发展规划……………………………………209、街上村发展规划……………………………………2110、兴营村发展规划……………………………………2311、上寨村发展规划……………………………………2512、德块村发展规划……………………………………2913、团结村发展规划……………………………………3114、矿山村发展规划……………………………………3315、高原村发展规划……………………………………3516、陆坪村发展规划……………………………………3717、七一村发展规划……………………………………3918、兴山村发展规划……………………………………4119、汞山村发展规划……………………………………43-4-珠市彝族乡发展规划基本情况:赫章县珠市彝族乡位于贵州屋脊韭菜坪山麓(最高海拔2900.6米),是毕节地区与六盘水市结合部少数民族聚居区,北距赫章县城36公里,南离六盘水市中心60公里,西接威宁县。全乡幅员面积16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6196亩,森林面积82000亩,森林覆盖率为47%,草坡及荒山(含石漠化面积)11000亩,辖18个村77个村民组。居住着彝、汉、苗等民族,全乡有4174户18594人,其中彝族人口占总人口的56%,是赫章县惟一的彝族乡。境内拥有西南最大的铁矿石矿床,“菜园子”铁矿储量达4.2亿个金属吨,号称“贵州第一矿”,同时还储有锌、铝等多种矿源。有丰富的旅游资源,珠市乡拥有“贵州屋脊赫章韭菜坪、洛布石林风景名胜区”名扬省内外,有“贵州屋脊、天上石林、铁都彝乡”之美誉。发展定位:铁都彝乡、天上石林发展思路:紧紧围绕“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主基调,继续坚持“工业强乡、农产富乡、民族旅游文化兴乡”战略。突出以人为本,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富民强乡为目标,以招商引资为手段,以产业结构调整为核心,以增加农民收入,壮大财政实力为根本。不断加强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促进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健康发展,努力把珠市彝族乡建成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人民安康的乡镇。发展指标:到2015年,全乡国民生产总值达到9亿元;固定资产总值年均增长50%;财政税收力争在“十二五”期末突破1.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3%以上,争取2千万元资金投入-5-生态建设,确保人民生产、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居环境不断改善;农村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以内;农村小学适龄人口入学率、初中生在校巩固率保持在100%,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率达到10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达到100%,农村人口参合率达到95%以上;农村绝对贫困人口控制在1%以下;对特殊贫困人口建立长期社会救助体系,争取在2015年末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5000人左右,基本消除绝对贫困。发展举措:(一)深化农业结构调整、优化传统农业结构。大力发展优质马铃薯和蔬菜等高效经济作物。紧紧围绕“农产富乡”战略,提高现有产业的经营和管理水平,达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目的。(二)优化发展环境,继续按照“招商、引商、安商、扶商”的思路,依托我乡资源优势,努力营造“创业宽松、社会文明”的投资环境。(三)大力实施工业强乡战略,努力培育经济支柱。依托资源优势,进一步突出工业主导发展的核心地位,加大项目引进建设力度,促进工业经济跨越式发展。以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环境质量的改善为前提。积极寻求工业经济发展新导势,统筹资源开发与环境治理、生态保护,以项目建设为突破口,强化推进措施,合理规划合法管理,搞好协调服务,围绕项目抓招商,引进资金、技术、人才参与工业发展。实施走出去,引进来的战略,突出重点,提升档次。-6-(四)统筹发展社会事业,构建和谐社会。1、推进文化事业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为社会进步提供人才保障为目标,加强教育设施建设;巩固“普九”成果,农村小学适龄人口入学率、初中生在校巩固率保持在100%,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率达到100%。巩固打造“铁都彝乡、天上石林”的品牌形象,以民族文化推动旅游发展,为我乡的第三产业发展注入新鲜活力。2、巩固和发展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稳定低生育水平,确保年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以内。3、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实行积极的就业政策,以增加就业为目的,采用工业反哺农业方式,积极引导外出务工和加强务工技能培训。4、全力抓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打造和谐社会。规范信访秩序,提高群众满意度。5、巩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成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100%。农民健康指标达全省平均水平。(五)党建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十二五”期间,对两委干部、农村党员进行远程教育、业务知识、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培训,全面提高农村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在“十二五”期间,我们要高举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振奋精神,扎实工作,锐意进取,开拓创新,为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7-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发展保障:1、成立经济社会发展领导小组,科学制定发展规划、措施,明确领导干部职责。2、完善考核制度,创新机制体制,调动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发挥他们在新一轮改革发展中的引领、示范、带动作用。3、努力提升干部队伍综合素质,切实提高全乡干部执行力,确保各项工作措施有效落实。4、坚持不懈地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发展环境。-8-珠市村发展规划基本情况:珠市村位于珠市乡政府所在地,,距县城36公里,耕地1925亩。全村共有6个村民组,315户,1386人,人均纯收入2500元。人口以彝族为主,经济主要种植马铃薯和玉米、养殖黄牛和山羊等。发展思路:1、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解决村级组织软弱涣散,村干部能力不强的问题。2、完善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解决村务不公开、管理不民主的问题。3、充分利用西部大开发时期大好机遇,把握毕节实验区新一轮改革发展的步伐。发展定位:借助毕节试验区“三大主题”发祥地的优势,把珠市村建成人居环境改善、群众文化素质提升的新农村。发展举措:(一)增强全村群众的机遇意识、主体意识、发展意识、以建设发展型党组织为抓手,使村级组织建设逐步走上制度化、发展化轨道。(二)创建农民专业合作社,大力发展半夏、核桃、龙胆草产业,引领群众脱贫致富。(三)加大对劳动力的素质技能培训,促进劳动力转移就业。(四)全面发展社会事业,努力使民生事业向纵深发展。发展指标:到2013年,全村在水、电、路等民生问题上取得重点突破,全村和谐发展,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000元以上,到2015年,-9-全村在产业培育,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坏境治理等得到全面发展,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000元以.发展保障:(一)打造一支“懂发展、会发展、能发展、快发展”的干部队伍。(二)结合“十二五”期间各项扶贫政策,抢抓机遇,积极争取资金引进项目建设。(三)加大对劳动力的素质技能培训,促进劳动力转移就业。-10-青杠村发展规划基本情况:青杠村位于珠市南部,距乡政府所在地1公里,全村辖6个村民组,225户966人,有耕地面积2748.33亩,青杠村有丰富的铁、铅、锌等矿产资源,村境内有道坤铁业有限公司、中原矿业有限公司等多个企业,为我村解决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发展思路:1、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解决村级组织软弱涣散,村干部能力不强的问题。2、完善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解决村务不公开、管理不民主的问题。3、充分利用西部大开发时期大好机遇,把握毕节实验区新一轮改革发展的步伐。发展定位:借助毕节试验区“三大主题”发祥地的优势,把青杠村建成人居环境改善、群众文化素质提升的新农村。发展举措:(一)增强全村群众的机遇意识、主体意识、发展意识、以建设发展型党组织为抓手,使村级组织建设逐步走上制度化、发展化轨道。(二)创建农民专业合作社,大力发展半夏、核桃、龙胆草产业,引领群众脱贫致富。(三)加大对劳动力的素质技能培训,促进劳动力转移就业。(四)全面发展社会事业,努力使民生事业向纵深发展。发展指标:-11-到2013年,全村在水、电、路等民生问题上取得重点突破,全村和谐发展,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000元以上,到2015年,全村在产业培育,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坏境治理等得到全面发展,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000元以发展保障:(一)打造一支“懂发展、会发展、能发展、快发展”的干部队伍。(二)结合“十二五”期间各项扶贫政策,抢抓机遇,积极争取资金引进项目建设。(三)加大对劳动力的素质技能培训,促进劳动力转移就业。-12-文渊村发展规划基本情况:文渊村位于珠市乡北面,距县城36公里,耕地1520亩。全村共有3个村民组,124户,657人,人均纯收入2500元。人口以彝族为主,经济主要种植马铃薯和玉米。发展思路:1、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解决村级组织软弱涣散,村干部能力不强的问题。2、完善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解决村务不公开、管理不民主的问题。3、充分利用西部大开发时期大好机遇,把握毕节实验区新一轮改革发展的步伐。发展定位:借助毕节试验区“三大主题”发祥地的优势,把文渊村建成人居环境改善、群众文化素质提升的新农村。发展举措:(一)增强全村群众的机遇意识、主体意识、发展意识、以建设发展型党组织为抓手,使村级组织建设逐步走上制度化、发展化轨道。(二)创建农民专业合作社,大力发展半夏、核桃、龙胆草产业,引领群众脱贫致富。(三)加大对劳动力的素质技能培训,促进劳动力转移就业。(四)全面发展社会事业,努力使民生事业向纵深发展。发展指标:到2013年,全村在水、电、路等民生问题上取得重点突破,全村和谐发展,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000元以上,到2015年,全村在产业培育,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坏境治理等得-13-到全面发展,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000元以发展保障:(一)打造一支“懂发展、会发展、能发展、快发展”的干部队伍。(二)结合“十二五”期间各项扶贫政策,抢抓机遇,积极争取资金引进项目建设。(三)加大对劳
本文标题:赫章县珠市彝族乡及18个村发展规划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4834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