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第3节怎样学习和研究化学1.
探究铜绿的性质铜绿的物理性质铜绿的化学性质1.铜绿(主要成分为碱式碳酸铜)2.主要物理性质:绿色粉末状固体碱式碳酸铜的溶解性1、取少量碱式碳酸铜于试管中2、向试管中倒入约2毫升蒸馏水观察溶解情况3、充分振荡,静置探究铜绿的性质铜绿的物理性质铜绿的化学性质1.铜绿(主要成分为碱式碳酸铜)2.主要物理性质:绿色粉末状固体,难溶于水探究铜绿的化学性质1铜绿与稀盐酸先固再取液碱式碳酸铜与稀盐酸1、取少量碱式碳酸铜于试管中2、向试管中倒入约2毫升稀盐酸3、充分振荡观察实验现象实验现象绿色固体逐渐溶解产生大量气泡溶液由无色变为蓝绿色实验结论:铜绿能与稀盐酸反应碱式碳酸铜能与稀盐酸反应碱式碳酸铜与稀盐酸生成能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铜绿在水中不易溶解铜绿在盐酸中能溶解--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探究铜绿的化学性质2加热铜绿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预热加热碱式碳酸铜1、取少量碱式碳酸铜于试管中2、试管夹夹持试管3、点燃酒精灯4、先均匀加热,再集中药品部位加热友情提醒:试管口略向下倾斜试管口下方放一蒸发皿加热碱式碳酸铜实验现象固体绿色变黑色试管口有水滴出现生成能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实验结论:铜绿受热易分解--氧化铜--水--二氧化碳(铜绿)碱式碳酸铜+水氧化铜+二氧化碳△加热碱式碳酸铜文字表达式:通过上述实验,你对“铜绿”有什么认识?1.物理性质:绿色粉末状固体,不易溶于水.2.化学性质:(1)能与盐酸作用,生成氯化铜、水和二氧化碳(2)受热能分解,生成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化学实验通常在实验室里进行,实验室配备有化学实验仪器(见附录一)和化学试剂(药品)。进行化学实验要注意实验安全,遵守实验安全遵守实验规则(见附录二)要保证实验的成功,并得到正确的实验结果,还要学习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掌握一定的实验技能,学会全面地观察化学现象,准确、客观地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药匙石棉网蒸发皿坩埚钳锥形瓶长颈漏斗干燥管漏斗量筒烧杯胶头滴管铁架台试管酒精灯水槽集气瓶常见仪器及其使用常见仪器的主要用途及注意事项(1)用作少量物质的反应容器(2)盛放少量固体或液体;(可直接加热)(3)用试管加热固体时,试管夹要夹在试管的中上部。(4)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的液体倒流回试管底部使试管炸裂)加热后的试管不能立刻用水冲洗,防止骤冷导致试管炸裂①配制溶液;②可用作较多量涉及液体物质的反应容器加热时放置在石棉网上,使受热均匀。用于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不能加热,不能做反应容器。常见仪器的主要用途及注意事项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一.药品的使用二.物质的加热三.仪器连接及装置气密性检查四.玻璃仪器的洗涤(一)药品取用的基本原则1、使用药品做到“三不”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气味,更不得尝任何药品的味道2、取用药品应节约⑴严格按实验规定用量取用;⑵未指明用量取最少量:液体1mL-2mL;固体盖满试管底部。3、用剩药品要遵守“三不”既不能放回到原瓶,也不要随意丢弃,更不能拿出实验室,应该放入指定容器中。(二)固体药品的取用1、块状固体的取用----镊子“一横二放三慢竖”固体药品不说明用量取__________(二)固体药品的取用“一斜二送三直立”2、粉末状固体的取用----药匙或纸槽固体盖满试管底部(三)液体药品的取用1、少量的液体药品----滴管2、大量的液体药品----倾倒法(瓶塞倒置,口对口,标签向手心)3、一定量液体药品----量筒1、读数时量筒必放平,视线应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2、加入液体先倾倒液体,余下的部分用滴加。滴管想一想下列读数后果是什么?正确的读数方法观察下图想一想使用酒精灯应注意什么?(2)使用时要用燃着的火柴点燃酒精灯,严禁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酒精灯;(3)向酒精灯内添加酒精应该用漏斗,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以防发生火灾;(4)加热时要用温度最高的外焰加热,不能将灯芯与玻璃仪器接触;(5)加热完毕要用灯帽盖灭火焰,不可用嘴吹灭。使用酒精灯注意事项酒精灯是实验室中最常用的加热仪器(1)酒精灯所盛酒精量不能超过容积的2/3,也不能少于1/3;a.玻璃仪器外壁有水,加热前先擦干再加热,以免容器炸裂。b.加热时玻璃仪器底部不能接触灯芯,否则易破裂。c.烧的很热的玻璃仪器,不能立即用冷水冲洗,否则可能破裂。d.加热时应先要均匀加热,然后再集中加热,否则易破裂。e.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试管口必须略微向下倾斜、防止水倒流,试管破裂。二、给物质加热注意事项①不能加热:②能直接加热:③间接加热:量筒、集气瓶、漏斗、温度计、滴瓶、表面皿、广口瓶、细口瓶等试管、蒸发皿、坩埚、燃烧匙烧杯、烧瓶要垫石棉网想一想下列哪种加热方法是正确的?注意:加热液体时,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试管口与桌面夹角为45°,同时管口不能对着他人,向着无人处。三、仪器连接及装置气密性检查1、把玻璃插入橡皮塞2、在玻璃管上连胶皮管四.废液的处理(1)化学实验过程中的废液,应该倒入指定的容器中集中处理;(2)取用过多的药品,不能放回试剂瓶,应该放入回收瓶中,集中处理。五.仪器的洗涤洗过的玻璃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珠,也不成股流下(即形成水膜),则表明仪器已经洗涤干净。六、如果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或衣服上,应如何处理?如果将稀硫酸沾到皮肤或衣服上,是否也要进行这样的处理?必须先用干抹布擦拭后再用大量清水冲洗,再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不要,只要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再用碳酸氢钠和清水冲洗即可NaOH有强烈的腐蚀性,所以,它的俗名叫做苛性钠、火碱或烧碱。如果不慎将碱液沾到皮肤上,应如何处理?注意!在使用氢氧化钠时必须十分小心,防止眼睛、皮肤、衣服被它腐蚀。实验时最好戴防护眼镜。要用较多的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排水法七、气体的收集向上排空气法向下排空气法•1.固体药品存放于广口瓶内•2.液体药品存放于细口瓶内•3.气体存放于集气瓶内八、药品的存放1、固体药品的取用2、液体药品的取用3、加热试管中固体的注意事项4、玻璃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志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铁、铜、铝是生活中常见金属。镁也是一种重要的金属,它可能具有哪些性质和用途?如果想知道镁能否导电以及能否燃烧,应该怎样实验?阅读课本P23活动与探究的5项进行实验探究1、颜色状态2、是否容易被折断3、是否可以导电4、在空气中点燃的现象5、在食醋中的变化根据你对铁、铜、铝的了解,猜想是镁可能具有哪些性质?【猜想与假设】:(1)镁是一种银白色的固体,硬度不大(2)镁条能够导电(3)镁能与酸发生反应;(4)镁能与空气中成分(氧气)发生作用;【实验设计】:(1)取一段镁条观察外观,看看是否容易扭曲;(2)将镁条连接电路,观察灯泡是否发亮;(3)经过砂纸表面打磨后,投入到食醋中,观察现象;(4)经过砂纸表面的打磨后,用酒精灯加热,观察是否能够燃烧;金属样品镁条铁丝铜丝颜色状态是否易被折断是否导电空气中点燃的现象食醋中的变化银白色条状固体银白色固体紫红色固体容易不容易不容易可以可以可以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热量,产生白烟,生成一种白色固体。不能燃烧,表面变黑不能燃烧,表面变黑有大量气泡产生有少量气泡产生没有气泡产生【记录现象】:【结论】:通过上述实验,你对金属镁有什么认识?物理性质:银白色的固体,硬度小,能导电化学性质:(1)能与酸反应;(2)能在空气中燃烧文字表达式:镁+氧气===氧化镁点燃用途:一些烟花和照明弹都含有镁粉,你知道这一用途的原因吗?镁粉的这一用途的原因主要是因为镁可以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耀眼的白光。为了研究和描述物质组成和变化的方便,用国际统一的符号来表示元素和物质。为了简洁地表示物质发生的化学变化,人们还使用物质的化学式来书写化学方程式请阅读课本P24的观察与思考和拓展视野;银汞锰碘AgHgMnI化学用语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组成--物质--化学反应仿镁性质探究实验,找一段铜电线研究铜有哪些性质猜想:(1)铜丝是一种紫红色的固体,硬度大;(2)铜丝能与空气中成分(氧气)发生作用;(3)铜丝不能与酸发生反应;(4)铜丝能够导电实验设计:(1)取一段铜丝观察外观,看看是否容易扭曲;(2)经过砂纸表面打磨后,用酒精灯加热,观察是否能够燃烧;(3)经过砂纸表面打磨后,投入到食醋中观察现象;(4)用铜丝连接电珠和电池,观察电珠变化情况;课后作业进行实验:记录现象:(1)铜丝是紫红色的固体,不容易扭曲;(2)放在火焰上方,铜丝并没有燃烧起来,但在表面出现黑色物质;(3)在酸液中,铜丝表面无现象;(4)电珠发亮结论:(1)铜是一种紫红色的有金属光泽的固体,硬度大;(2)铜在空气中加热能与氧气发生反应生成黑色的氧化铜;(3)铜不能与酸发生反应(4)铜能够导电3.一定量固体药品的取用---托盘天平(1)粗略称取,精确度为0.1g;(2)用前,先调零,然后在左右两盘放大小相同的纸,如果称量的物体易潮解或有腐蚀性,应该用玻璃器皿称量,如小烧杯,表面皿等;(3)称量时候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m左=m游+m砝码);(4)取用砝码的时候,绝对不能用手拿放,应该用镊子,防治砝码沾污腐蚀变质。(5)若要称量一定质量的药品,如果左盘重,应该,如果右盘重,应该。如果物体和砝码放反了,应该用砝码的质量减去游码的质量!减少药品增加药品(二)固体药品的取用
本文标题:第3节怎样学习和研究化学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48636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