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国学经典与教育》学习心得——读《论语》,悟师德说起来也许会被笑话,但事实就是如此:对于中国的国粹经典《论语》我在前些时候才通读了一遍。工作以来,时常感觉自己很愚昧,有时游于网络,也真切感知了自己知识的贫乏,于是就有一种渴求:要增加自己的精神食粮。无奈自己缺失的太多,往往感觉无从补起,特别是面对许多的“精神食粮”,自己只能兴叹,因为知道自己水平有限,不能生吞了它们,那样必定会消化不良。最近正值教师继续教育公共课《国学经典与教育》网络培训,最后想来想去,还是从大家公认的国粹《论语》开始吧。《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言论的汇编,主要记述孔子及少数弟子的言论和行为。尽管《论语》篇幅不长,但你若认真阅读的话,就会发现它涉及的面几乎涵盖社会生活的所有方面,而且始终不会过时。若细细品味的话,其思想之深邃,语言之简练,就会在你的思维中留下深刻的烙印。作为一名教师,我更关注的则是《论语》中与教育相关的一些言论。一、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孔子说:“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就是说教师对自己要努力学习,永不满足;对学生要勤奋教导,不知疲倦。“诲人不倦”的教学态度,乍看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孟子说“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一乐也。”但是如果“得天下笨才而教育之,一苦也!”教育的事有时真使人厌倦不堪。面对这样的学生,我们经常就会抱怨,抱怨自己运气差,抱怨学生太懒、太笨。孰不知,在这些抱怨中,我们既伤害了自己,也伤害了学生。如果我们也像孔子一样抱定“诲人不倦”的态度,不厌其烦地教他们,用足够的耐心和教育智慧去引导他们,也许孩子们会给你意想不到的结果。对于受教育者来说,要“默而识之,学而不厌”“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对于教师来说,不仅要“诲人不倦”的态度,还要“何有于我哉”“舍我其谁”的使命感与责任心。二、教学相长,师生平等孔子说:“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可以看出他对后来人的无限信赖和希望。正因如此,在孔子的私学里,师生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和谐融洽的,孔子经常同学生谈心,要求他们各抒己见。每当学生学有所得时,他总是大加鼓励,他从不自以为是,能如实地来评价学生和他自己,在学生面前也十分自谦。在我们的工作中,如何实现真正的师生平等?我认为要以师生双方真诚相待为前提。我们很多老师平时都很注意营造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也在努力地给学生创造评价老师的机会,老师也从学生的评价中获得了许多。如教师范读课文后问学生:老师读得怎么样?于是,掌声响起,气氛热烈,老师学生都高兴!但总觉得形式和内容单调了些,得到的评价结果也太肯定、统一了。当然老师展示优秀的方面也是值得肯定的,但更要紧的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或在教学后能不能给学生更多评价老师的机会呢?就是在发现学生做错题后,我们是不是给学生解释原因的机会了呢?是不是我们的教学就没有一点问题了呢?要创设真正平等的师生关系,需要我们更多的反思,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反思自己的教学结果,更要反思自己在教学过程中扮演的角色是否正确,是否恰到好处。三、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他主张教师应以自己的高尚品行去影响和塑造学生,用这种无声的语言去渍染和熏陶学生。在学生心目中,教师是智慧的代表,是高尚人格的化身。学生往往把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作为自己学习的内容,仿效的榜样。教师没有高尚的品德,是不可能教育出具有良好道德的学生的。因此,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不仅要注意语言的艺术性和感染力,更要为学生做好行为的表率,为人师表就是我们传播教育的一种重要手段,只有做到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才能有效地进行教育教学工作。四、宽仁以待,爱生如子。儒家理论的核心和最最精髓的东西,一个是“恕”,另一个就是“仁”。孔子的学生樊迟问孔子什么叫仁?孔子只告诉他两个字:“爱人”。关爱别人就叫“仁”。孔子对学生也充满了爱心。学生生病,孔子亲往探视,关爱之意溢于言表,师生之情如同父子。关爱学生,还应该对学生宽容。在《论语述而》里对曾经犯过错误的少年,孔子就表现出宽宏的胸怀。他说:“人洁以进,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意思是说人家已经去掉了污点而进步,就要赞许他的洁净,对他的过去不应该抓住不放。”在工作中,我们也常常会遇到一些“不顺眼”的学生,他们或这不好或那有错,总觉得他们是恨铁不成钢,其实,向这样的孩子,他们的心灵深处更需要老师的呵护。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就要爱学生、尊重学生,千万不能象训练犬马一样去教学生。孔子说君子不能只具备某一方面的能力。从培养人才的角度看,我们应该承担起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的重担,不能仅仅只是着眼于如何提高学生的考试分数。这是师德的重要体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是师德的规范和原则;爱生如子,知人善教是一个教师成功必须具备的条件,也是师德的重要内容。吾将以孔子的教育思想为指导,在教育战线上尽其能,既教书又育人。兴隆湾小学王娅
本文标题:读《论语》-悟师德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48724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