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说课环节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1.课文特点2.学情分析3.教学目标4.教学重难点1.课文特点1,《桃花源记》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中的第一篇,本单元所选文言文,体裁不尽相同,或叙事,或夹叙夹议,或说明事物特征,文字简洁而意蕴深长,都是千古传诵的名篇。2,本篇课文是一篇文言散文,作者以优美生动,极富想象力的语言来描绘心目中的世外桃源,虽然它只是一个虚构的故事,却在当时具有鲜明的社会现实意义。2.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分析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因此,课文的基本知识应当让学生自主的学习和探究,老师授课应当侧重于课文的鉴赏和作者的思想分析。当然,要学好文言文就需要老师合理的引导。3.教学目标(1)学生能借助工具书、注释疏通文意,掌握基本的文言知识。(2)把握文章基本脉络,认识作者通过描写“世外桃源”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4.教学重难点首先,明确教学重点:(1)掌握课文中古今异义词,一词多以和省略句的用法;(2)把握课文的思想内容;加强诵读训练。然后,把握教学难点:(3)先认识评价课文所描绘的理想境界,再体会领悟其语言特色和思想内涵。二说教法1,多媒体辅助法2、朗读教学法3,情景问答法(创设情境,与学生互动交流)三说学法1、诵读法(反复诵读,增强语感)2、自主学习法(课前预习,使用工具书查阅字词)3,分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共同思考分析课文)4、质疑探究法(找出疑点,共同探讨)四说教学过程1,导入课文,教给“钥匙”2,课文朗读,整体感知3,走进课文,把握框架4,精读课文,掌握重难点5,积累知识,布置作业第一步:导入课文,交给“钥匙”陶渊明陶渊明,东晋著名诗人,诗歌多以表现田园山水、归居之乐见长。作者生活的朝代,社会动荡,战乱频繁,生灵涂炭。因不满现实黑暗,辞官归隐,躬耕僻野,寄情山水。第二步课文朗读,整体感知首先,请同学们先默读一遍课文,结合工具书和课下注释,从整体上对本文进行梳理;其次,听录音朗读,初步感知文章的节奏和情感然后,请大家再次进行正确的朗读并划出名言警句;以及重点字词。互相共交同流探讨•互相交流所划出的重点字词•让同学们在多读多练多思中体会作者的感情•设计意图:锻炼同学们使用工具书,并通过讨论使同学们养成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习惯。第三步走进课文,把握框架设计方案:学生默读课文,理清全文的基本脉络,明确文章内容。具体实施:学生思考讨论,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讨论之后由老师引导总结。设计方案通过提问题的方式,让大家理清本文的脉络:1,找出文中写桃花源优美环境的句子;2,找出文中表现桃花源人精神面貌和生活情况的句子;3,本文以渔人进出桃源为线索,以时间为顺序,共可分为几部分,找出层次;4.思考题:为什么最后桃花源人说“不足为外人道也。”设计意图是:使同学们养成认真阅读课文的习惯,最后我将引导同学们通过以上几个问题对全文进行分析脉络。第四步精读课文,掌握重难点1.古今异义词2找出古代沿用至今的成语:讨论用法:阡陌交通,鸡犬相闻;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不足为外人道也落英缤纷豁然开朗怡然自乐无人问津鸡犬相闻黄发垂髫3.省略句也是一大特色渔人进入桃花源后,“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这句话中没有交代渔人的回答,因此,我会请同学们结合当时的背景,充分发挥想象力来代替渔人回答。设计意图:这里运用的是质疑探究法和分组讨论法,最后我会就同学们的回答给予总结,这样会加深同学们对本篇课文的理解,通过同学们自主的发散的思考,调动大家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第五步,积累知识,布置作业知识积累:1,通假字便要还家:同“邀”,邀请2,古今异义词无论魏晋(古义:不要说,不必说;今义:连词)率妻子邑人(古义:妻子和儿女;今义:男子的配偶)不足为外人道也(古义:不值得;今义:不充足)阡陌交通(古义:交错相通;今义:各种交通运输的名称)3,一词多义寻:寻向所志(动词,寻找)寻病中(副词,不久)遂:遂迷,不复得路(最终)遂与外人间隔(于是)闻:鸡犬相闻(听见)闻有此人(听说)设计意图是帮助学生归纳总结文中的文言知识,学会积累和灵活运用布置作业1,翻译全文。2,背诵全文。3,思考:在这里,我会请同学们思考,作者为何要描写这样一个安宁优美的桃花源,又为何众人寻而不得,这里的桃花源寄托了怎样的社会理想,这个理想在当时的条件下能不能变成现实?设计意图:翻译和背诵能帮助学生归纳总结文中的文言知识,学会积累和灵活运用。思考题能发散同学们的想象,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五说板书设计桃花源(理想社会)鲜美缤纷发现忘—逢—异—穷平旷俨然良田美池桑竹进访怡然大惊叹惋处处志之再寻遂迷未果谢谢恳请老师和同学们批评指正!
本文标题:桃花源记说课PPT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48743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