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六年级数学教学设计下册
第一单元负数第一课时负数教学内容:人教新课标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负数。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正数与负数的概念,并会判断一个给定的数是正数还是负数。2.会初步应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3.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渗透对立统一的辩证思想。教学重点:了解正数与负数是由实际需要产生的。教学难点:学习负数的必要性,能准确地举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典型例子。教学设备:幻灯片、方格纸。教学方法:小组合作教学过程:一问题导入1.同学们,我们来做个大家常玩的游戏“石头、剪刀、布”,游戏规则:同桌两个人一组,每人玩5次,把输赢的结果记录下来。生回答展示。师:但在玩游戏当中,有两个意思相反的字是什么?用我们学过的数还能表达出相反的意思吗?出示结果。二、合作探究1、汇报:第一种:用文字表示。第二种:用笑脸图、哭脸图表示。师:你的符号你明白,我的符号我明白,但是数学符号是数学的语言呀!是帮助我们人与人之间交流的呀,怎样才能让大家都明白呢?怎么办?生:要统一。第三种:用+3、-2表示。师:太牛了!和数学家表达的一样,这种表达有什么好处?生:简明、清楚。2、认识正、负数。三、展示交流一)、认识正、负数师:你知道像上面的数叫什么吗?(正数)+2怎么读?生:读加二。师导读:正二。师:像下面的数呢?(负数)-2怎么读?生:负二。4.读下面各数,并板书在黑板上。(+3,-2;+25,-18;+6000,-2000)师:加号和减号和过去的意义不同,加号叫做正号,减号叫做负号。(抢读纸片)+100、+6.8、-1.8、36、-105(同时贴于黑板相应位置)师:为了简写可把+36写作36。如果去掉正号,这些数你们熟悉吗?是我们过去学过的数。负数前的负号可以去掉吗?二)、介绍负数的历史(投影)师介绍负数历史。听完介绍后你有什么感受?三)、生活中的应用1.四个城市气温(投影)图:哈尔滨:-15~-3℃北京:-5~5℃青岛:0~6℃海口:13~23℃有负数吗?读出来。北京-5℃和5℃一样吗?零上的温度用什么表示?零下的温度用什么表示?0℃呢?师:0℃正好是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的分界点。2.温度计。(投影)生:先找到0℃,这是分界点。投影:(在通常情况下,把水结冰时的温度定为0℃,把水沸腾时的温度定为100℃)比较两个温度(-5℃和-15℃)哪个更冷?怎么能说明-15℃比-5℃更冷呢?生1:温度计上有表示,越往下温度越低。生2:-15℃在-5℃下面。师:用你的动作和表情告诉我-15℃时的感觉。我国新疆地区最冷时温度达到-40℃,大概在温度计的哪儿?生:比划。四)、正负数和零的关系师:你能说几个正数和负数吗?生:-10、-11、12……师:同桌一对一对说。生1:+10、-20……师:说得完吗?用省略号表示。所有正数和0比,有什么关系?所有负数和0比,有什么关系?(板书:负数0正数)用一个圈把所有的正数圈出来,用一个圈把所有的负数圈出来。生圈出了板书的正数和负数。生:不同意,因为还有很多正、负数。要把省略号圈进去。师:0,正数不要,负数不要。怎么办?生1;0是分界点。六人小组讨论:0算正数吗?算负数吗?汇报:生1:0算是自然数。生2:0是正负数。生3:它一个不是,是特殊的数。师:正数比0?(大)负数比0?(小)0比0小吗?(不是)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是分界点。四、巩固拓展1.海平面图。珠穆朗玛峰比海平面高8844米,记做()米;吐鲁番盆地比海平面低155米,记作();北京东灵山的最高点是2303米,记作();马里亚纳海沟的最低点比海平面低11034米,记作()。2.像电梯中的正负数,是以什么为标准把它定出来的。海拔中的正负数呢?3.数轴图:左(西)-8右+8(东)4.刘翔在第十届世界田径锦标赛半决赛中,110米栏的成绩是13.42秒,当时赛场风速为每秒-0.4米。讨论:风速怎么会有负的?生1:风速和刘翔是对着跑的。师请两生分别代表刘翔和风速表演,是相反的。如果风速度是+0.4米,又是什么意思?五、作业:练习册六、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何收获?第二课时负数的比较教学内容:比较正数和负数的大小。教学目的:1.借助数轴初步学会比较正数、0和负数之间的大小。2.初步体会数轴上数的顺序,完成对数的结构的初步构建。教学重难点:负数与负数的比较。教学方法:小组合作教学过程:一、问题导入1.读数,指出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85.6+0.9-2+0.650-822.如果+20%表示增加20%,那么-6%表示()。3.某日傍晚,黄山的气温由上午的零上2摄氏度下降了7摄氏度,这天傍晚黄山的气温是()摄氏度。二、合作探究(一)完成例3:1.怎样在数轴上表示数?(1、2、3、4、5、6、7)(二)完成例4:三、展示交流2.出示例3:(1)提问:你能在一条直线上表示他们运动后的情况吗?(2)让学生确定好起点(原点)、方向和单位长度。学生画完交流。(3)教师在黑板上画好直线,在相应的点上用小图片代表大树和学生,再问怎样用数表示这些学生和大树的相对位置关系?(让学生把直线上的点和正负数对应起来。(4)学生回答,教师在相应点的下方标出对应的数,再让学生说说直线上其他几个点代表的数,让学生对数轴上的点表示的正负数形成相对完整的认识。(5)总结:我们可以像这样在直线上表示出正数、0和负数,像这样的直线我们叫数轴。(6)引导学生观察:A、从0起往右依次是?从0起往左依次是?你发现什么规律?B、在数轴上分别找到1.5和-1.5对应的点。如果从起点分别到1.5和-1.5处,应如何运动?(7)练习:做一做的第1、2题。(二)例4:1.出示未来一周的天气情况,让学生把未来一周每天的最低气温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并比较它们的大小。2.学生交流比较的方法。3.通过小精灵的话,引出利用数轴比较数的大小规定:在数轴上,从左到右的顺序就是数从小到大的顺序。4.再让学生进行比较,利用学生的具体比较来说明“-8在-6的左边,所以-8﹤-6”5.再通过让另一学生比较“8﹥6,但是-8﹤-6”,使学生初步体会两负数比较大小时,绝对值大的负数反而小。6.总结:负数比0小,正数比0大,负数比正数小。7.练习:做一做第3题。四、巩固拓展1.练习一第4、5题。2.练习一第6题。3.实践题记录小组同学的身高和体重,以平均身高体重为标准记为0m或(0kg)。超过的记为正数,不足的记为负数,然后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五、全课总结(1)在数轴上,从左到右的顺序就是数从小到大的顺序。(2)负数比0小,正数比0大,负数比正数小。第二单元圆柱与圆锥第1课时圆柱的认识教学内容:人教新课标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圆柱的认识。教学目的:使学生认识圆柱的特征,能看懂圆柱的平面图;认识圆柱侧面的展开图。教具准备:教师准备长方体形和正方体形的物体各一个,及多个圆柱形的物体(如罐头盒、茶叶筒、药盒、药瓶、纸盒等)。让学生也收集几个圆柱形的盒子,同时让学生将教科书上的图沿边剪下来。教学方法:小组合作、动手操作教学过程:一、问题导入教师手中先后拿一个长方体形的物体和正方体形的物体,提问:我手里拿的物体是什么形状的?它们有什么特征?由此引导学生复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一些特征。教师出示几个圆柱形的物体,“大家注意了,你们看看这些物体跟长方体、正方体的形状一样吗?”学生:不一样。教师:请大家拿出自己准备好的跟老师一样的物体,看一看,摸一摸,你们感觉它们与长方体有什么不一样?二、合作探究1.圆柱的认识。让学生拿着圆柱形的物体观察和摆弄后,指定几名学生说出自己观察的结果。2、请大家再观察一下,这些圆柱的上、下两个面有什么特点?3、圆柱的高有多少条?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三、展示交流1、让学生拿着圆柱形的物体观察和摆弄后,从而使学生认识到长方体、正方体都是由平面围成的立体图形;而圆柱则有一个曲面,有两个面是圆,从上到下一样粗细,等等。教师指出:像这样的物体就叫做圆校体,简称圆柱。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种新的立体图形。板书课题:圆柱教师:大家刚才认识了圆柱形的物体,我们把这些物体画在投影片上。出示有圆柱形物体的投影片。教师:现在我们沿着这些圆柱形物体的轮廓画线,于是就可以得到这样的图形。随后教师抽拉投影片,演示得到圆柱形物体的轮廓线。然后指出:这样得到的图形就是圆柱体的几何图形。2、请大家再观察一下,这些圆柱的上、下两个面有什么特点?(以直观教具,引导学生观察。)引导学生发现:圆柱的上、下两个面都是平面,并且它们是完全相同的两个圆。教师指出:圆柱的上、下两个面叫做底面。然后在图上标出底面以及两个圆的圆心O。同时还要指出:我们所学的圆柱是直圆柱的简称,即两个底面之间从上到下一样粗细,高垂直于底面。接着让学生用手摸一摸圆柱周围的面,使学生发现圆柱有一个曲面,由此指出:圆柱的这个曲面叫做侧面。(在图上标出侧面。)让学生看圆柱形物体,指出:圆柱的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高。然后在图上标出高。3、圆柱的高有多少条?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使学生明白:圆柱的高有无数条,他们都相等。然后让学生拿出自己的学具,同桌的两名同学相互指出圆柱的两个底面、侧面和高。四、巩固拓展(1)做“做一做”的第2、3题。注:第3题要求学生说出日常生活中哪些物体是圆柱形的,如钢管、汽油桶、炉子姻简、截面是圆形的铅笔等。(2)“做一做”的第1题。五、作业、练习册六、小结:圆柱的特征(可以启发学生总结),强调底面和高的特点。上、下两个面都是面积相等的圆。圆柱从上到下粗细相同。第2课时圆柱的表面积教学内容:人教新课标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圆柱的认识。教学目的:1.使学生理解圆柱侧面积和圆柱表面积的含义,掌握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2.根据圆柱的表面积与侧面积的关系,使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具准备:圆柱形的物体,圆柱侧面的展开图。教学方法:小组合作、动手操作。教学过程:一、问题导入教师: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圆柱和圆柱的侧面展开图。请大家想一想,圆柱侧面的展开图是什么图形?教师出示上节课实验用的罐头盒,引导学生回忆实验过程:沿着罐头盒的一条高剪开商标纸,再打开,展开在黑板上,得到的是一个长方形。教师:这个展开后的长方形与圆柱有什么关系?学生:这个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的周长,长方形的宽等于圆往的高。教师:那么,圆柱侧面积应该怎样计算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二、合作探究学生看书,在小组内讨论、交流1、圆柱的侧面积。这个展开后的长方形的面积和圆柱的侧面积有什么关系呢?2、圆柱的侧面积应该怎样计算呢?3、完成例14、理解圆柱表面积的含义。请大家把上节课自己制作的圆柱模型展开,观察一下,圆柱的表面由哪几个部分组成?5、圆柱的表面积是什么?6、完成例2。7、完成例3。三、展示交流1、板书课题:圆柱的侧面积。教师:圆柱的侧面积,顾名思义,也就是圆柱侧面的面积。教师边叙述边摸着圆柱的侧面演示给学生看,指出侧面的大小就是圆柱的侧面积。教师:从上面的实验我们可以看出,这个展开后的长方形的面积和圆柱的侧面积有什么关系呢?教师出示圆柱的侧面展开图,让学生观察很容易看到这个长方形的面积等于圆柱的例面积。教师:那么,圆柱的侧面积应该怎样计算呢?引导学生根据展开后的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圆柱底面周长和高的关系,可以知道: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板书上面等式)2、例1:出示例1。让学生回答下面的问题:(1)这道题已知什么,求什么?(2)计算结果要注意什么?指定一名学生板演,其他学生在练习本上做。教师行间巡视,注意发现学生计算中的错误,并及时纠正。做完后,集体订正。3、小结。要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必须知道圆柱底面周长和高这两个条件,有时题里只给出直径或半径。底面周长这个条件可以通过计算得到,在解题前要注意看清题意再列式。4、理解圆柱表面积的含义。教师:请大家把上节课自己制作的圆柱模型展开,观察一下,圆柱的表面由哪几个部分组成?通过操作,使学生认识到:圆柱的表面由上、下两个底面和侧面组成。教师指着圆柱的展开图,“那么,圆柱的表面积是什么?”指名学生回答,使大家明确:圆柱的表面积是指圆柱表面的面积,也就是圆柱的侧面积加上
本文标题:六年级数学教学设计下册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48784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