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银行会计学第一章银行会计的对象和作用1、会计:就是以货币作为主要的计量单位,运用一系列专门方法,综合地反映和监督经济活动过程,促进生产发展的一种管理活动,是管理经济的一项不可缺少的工作。银行会计学研究银行会计的对象、作用和方法等问题。2、我国现行的金融体系:①中国人民银行:执行中央银行职能,是银行的银行,实行独立的预算管理制度;主要任务是进行全国金融工作的宏观决策,全面管理信贷资金,调节货币供应,保持货币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发展;对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主要采取经济办法进行管理。②政策性银行:为政策特定的经济政策和产业政策服务的金融机构;包括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进出口信贷银行。③国有商业银行:是指依照《商业银行法》和《公司法》设立的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等业务的金融企业法人;包括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农业银行等;以效益性、安全性、流动性为经营原则,实行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负盈亏、自我约束。④股份制综合银行(交通银行等)和地方商业银行等,以及非银行金融机构类的信托投资公司、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租赁公司、财务公司、邮政储蓄机构和城市、农村信用社等,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3、银行会计的一般对象:是银行资金运动(资金来源和资金运用)的增减变动的过程和结果,同时,也是银行业务活动和财务收支中发生的、能够用货币计量单位核算、反映和监督的经济活动及其所体现的一定经济关系。①资金来源:自有资金、吸收资金、借入资金、结算资金、其他资金来源;②资金运用:贷出资金、固定资产占款、库存现金、金银和外汇占款、其他。4、银行会计的具体对象:就是银行会计要素,可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营业利润、投资净收益和营业外收支总净额)六大要素。5、银行会计的任务:正确组织会计核算、加强会计服务和监督、加强经济核算、开展会计分析预测、加强会计内部控制管理。6、银行会计的核算原则:客观性原则、及时性原则、权责发生制原则、谨慎性原则、一贯性原则、历史成本原则、重要性原则、划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原则。7、银行会计的特点:银行会计核算与银行业务处理紧密结合;银行会计学具有广泛的社会性和群众性、银行会计具有严密的内部控制管理机制和制度、银行各分支行处系统内实现电子网络化。8、银行会计的作用:组织会计核算、反映经济情况、提供正确数据;贯彻方针政策、加强服务监督、维护财经纪律;加强财务管理、坚持经济核算、提高经济效益;开展检查分析、提高工作质量、促进经济发展。第二章银行会计的基本核算方法1、银行会计的基本核算方法,主要包括会计科目的设置、记账方法的确定、会计凭证的填制、账簿登记和账务组织以及会计报表的编制等。2、会计科目的作用(是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所作的分类):是银行会计核算的基本工具;是体现政策、考核计划和分析业务活动和财务收支的依据;是统一核算口径的基础。3、会计科目的设置要求:必须适应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需要;必须适应银行业务经营管理的需要;必须适应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的需要。4、会计科目的分类⑴按科目性质分类银行会计科目表编号会计科目编号会计科目编号会计科目编号会计科目编号会计科目编号会计科目编号会计科目资产类:101现金102银行存款103贵金属111存放中央银行款项112存放同业款项113存放联行款项121拆放同业122拆放金融性公司123短期贷款124中长期贷款125抵押贷款126贴现127逾期贷款129贷款呆账准备131进出口押汇132应收利息138坏账准备139其他应收款141短期投资142长期投资151固定资产152累计折旧153固定资产清理154在建工程161无形资产162递延资产163待处理财产损益负债类:201活期存款205定期存款211活期储蓄存款215定期储蓄存款221财政性存款231向中央银行借款232同业存放款项233联行存放款项241同业拆入242金融性公司拆入243应解汇款244汇出汇款251保证金252本票261应付利息262其他应付款263应付工资264应付福利费265应交税金266应付利润267预提费用271长期借款272发行债券273长期应付款275住房周转金281外汇买卖所有者权益类:301实收资本302资本公积303盈余公积311本年利润312利润分配资产负债共同类410辖内往来451信贷资金调拨740清算资金往来742待汇出电子汇划款项损益类:501利息收入502金融企业往来收入511手续收入512其他营业收入513汇兑收益514投资收益515营业外收入521利息支出522金融企业往来支出531手续费支出532营业费用533营业税金及附加534其他营业支出535汇兑损失536营业外支出550所得税560以前年度损益调整⑵按与资产负债表的关系分类:表内科目和表外科目(或有事项和承诺事项;保管债券、单证和财产登记,采用单式记账法)5、记账方法的种类:①单式记账法:对发生的每项经济业务,只在一个科目、一个账户中进行登记;②复式记账法:对每项经济业务,都要以相等的金额在相互关联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中登记。包括借贷、收付和增减记账法。6、▲借贷记账法:对资产类、费用成本类账户,借方登记增加,贷方登记减少,期未余额一般在借方;对于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收入成果类账户,贷方登记增加,借方登记减少,期未余额一般在贷方。7、会计凭证:是记载经济业务活动的一种工具,是明确经济责任、办理各项资金收付业务和处理财务收支的书面证明,是登记账簿的依据,也是核对账务和事后查考的依据。可分为原始凭证(业务发生时直接取得或填制)和记账凭证(直接凭以记账的)两类。银行的记账凭证又可分复式凭证和单式凭证两种。按不同格式和使用范围又可分为基本凭证和特定凭证。8、银行会计凭证的作用:是反映业务和正确组织核算的工具;是办理资金收付和记账的依据;是核对账务和事后考查的依据;是保护国家财产和人民安全的手段。9、银行会计凭证的编制、审核与传递:编制是起点;审核要着重审查真实性、合规性和完整性;传递要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层次和环节,对现金收入凭证,应贯彻“先收款、后记账”的原则,对现金付出凭证,就贯彻“先记账、后付款”的原则;转账凭证,必须先记付款单位账户,后记收款单位账户。10、银行会计凭证的特点:银行记账的会计凭证,大多采用单式凭证;银行大量采用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相结合的特定凭证;银行凭证必须严格按照凭证传递原则及时传递和记账。11、账簿:是系统记载经济业务的工具,用以记载各项经济业务活动的过程和结果,具有一定格式的账页相互连结在一起的簿册。12、账务组织:是指各种账簿设置、核算程序和账务核对的有机配合。是根据同一记账信息通过明细核算和综合核算两个系统分别进行核算的账务体系。13、明细核算:是对银行的业务活动和财务收支进行详细、具体和系统核算的方式,它具体反映各个单位和各项业务的资金活动情况。核算程序是:①根据发生业务的凭证记分户账;②登记余额簿。⑴分户账:在每个会计科目之下,按单位的具体对象立户,适用于有多笔收付业务的账户。可分为一般分户账(适用于余额表计息科目和不计息科目的账户及银行内部科目的账户)和销账式分户账(适用于逐笔记账、逐笔销账的一次性账务)。⑵登记簿:一种辅助性账簿,起备忘、控制和管理作用而设立的。⑶现金收入日记簿、现金付出日记簿。⑷余额表:是核算综合核算和明细核算的余额,并据以计算利息的重要工具,分计息余额表和一般余额表。14、综合核算(总账):是按会计科目,对银行业务活动和财务收支进行综合的核算,综合反映银行资金增减变动情况的总括记录。核算程序:①科目日结单(也称总传票,登记总账的依据);②登记总账(各会计科目的总括记录);③编制日计表(是总括反映当日银行全部业务活动和轧平全部账务的重要工具,还具有监督明细核算的作用)。15、明细核算和综合核算的相互核对:是保证核算正确、防止账务差错的重要措施。核对内容包括账账、账款、账实、账表、账据和内外账务核对。可分为每日核对和定期核对。16、银行账务组织的特点:银行账簿体系特别严密;银行账务处理非常及时;银行账务核对更为突出。第三章存款和储蓄业务1、存款的意义:①是银行吸收存款人的资金而形成的负债,是银行以信用方式吸收社会闲置待用货币资金的筹资活动;②是银行信贷资金的重要来源,是发放和扩大贷款的基础;③是银行信用业务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办理支付结算业务、现金出纳业务的基础。2、存款的种类:①按对象分为单位存款和储蓄存款;②按期限分为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③按缴存范围分为财政性存款和一般性存款;④按计息与否分为计息存款和不计息存款;⑤按币种分为人民币存款和外币存款。3、银行存款户:是银行办理存款、贷款、支付结算工具和现金收付等业务的工具,用以反映和监督国民经济各部门、各单位的经济活动。人民银行负责监督、稽核开户银行对各种账户的设置与开立。不得出租、出借或转让给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4、银行存款户的种类:基本存款账户、一般存款账户、专用存款账户、临时存款账户5、单位活期存款的核算(分支票户与存折户,处理方法基本相同):存入现金:○借现金○贷××存款――××单位存款户;支取现金:○借××存款――××单位存款户○贷现金。6、单位定期存款的核算(3/6月,1/2/3/5年等):起存金额1万元。存入时:○借现金(或××存款科目――××单位活期存款户)○贷单位定期存款――××单位定期存款户;到期支取:①计算利息并填制利息清单:○借利息支出――单位定期存款利息支出户○贷定期存款――××单位定期存款户;②计算本息:○借定期存款――××单位定期存款户○贷活期存款――××单位活期存款户。7、通知存款:存款不约定存款期限,提款时提前通知,分为1天期和7天期,起存5万元,核算方式同单位定期存款,计息为利随本清。8、存款账户的对账:①对使用存折的账户,应采取随时对账的方式;②对使用支票的账户,一般采取随时对账和定期对账两种方式,通常在3月份和11月份,如双方余额不符,通过“未达账务调节表”轧计出差额。9、存款账户的计息:计息时间,按季计息的结算期规定为每季度末月的20日;按年的为每年的12月20日,结息后于次日转入该存款账户,于账户结清时“利随本清”。银行计息存款利息的方式有按计息余额表计息和采取在分户账上直接计息两种方式。10、储蓄的意义:是银行通过信用方式对城乡居民的货币收入进行集中和再分配的一种重要形式。①可以积聚建设资金,扩大银行信贷资金来源;②有利于调节货币流通,稳定市场,对国家、集体、个人均有利。11、储蓄的政策:国家历来雨具发重视人民储蓄事业,一结对储蓄事业实行保护和鼓励的政策。12、储蓄的原则:存款自愿、取款自由、存款有息和为储户保密。13、定期整存整取储蓄存款的核算:①开户存入的核算:○借现金○贷整存整取定期储蓄存款――××存款人户同时登记“开销户登记簿”;②到期支取的核算:○借整存整取定期储蓄存款――××存款人户○贷现金。③利息计息:对年按360天计,对月按30天计,不满年、月的零头天数,一律从存入日起,算到支取的前一天为止,“算头不算尾”。实际存期天数=支取日-存入日=(支取年-存入年)+(支取月-存入月)+(支取日-存入日),即“年、月、日同减法”。利息=本金×实存天数×(月利率÷30)14、活期储蓄存款的核算:每年结计一次利息,中途结清账户,随时支付利息。①开户:○借现金○贷活期储蓄存款――××存款人户;②续存分录同开户;③支取:○借活期储蓄存款――××存款人户○贷现金;存取过程坚持凭条、存折和分户账“三见面”④销户:○借活期储蓄存款――××存款人户利息支出――活期储蓄存款利息支出户○贷现金。⑤利息结算:○借利息支出――活期储蓄存款利息支出户○贷活期储蓄存款――××户。15、储蓄业务的账务处理:有并账方式和并表方式处理两种方式。第四章支付结算业务1、结算:这种因商品交易、劳务供应和资金调拨等经济活动而发生的货币收付行为称为结算。支付结算:是指单位、个人在社会经济活动中,使用票据、信用卡和汇兑、托收、委托收款等结算方式进行货
本文标题:银行会计学笔记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49004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