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善易者不卜姓名:学号:【摘要】《周易》是一部讲天人之学的儒家巨著,尽管从古至今被儒学家广泛推崇,但在世人的眼中多有封建迷信的色彩。占卜作为《周易》的一部分,利用占卜做到“知天命,尽人事”理所当然是儒生面对人生抉择时的绝佳选择。然而,为何很多易学家又提出“善易者不卜”这样的观点?本文从周易起源谈起,分析一些错误认识周易的看法与想法,从个人理解的角度谈及对“善易者不卜”的认识。【关键词】《周易》善易者不卜占卜哲学【正文】接触到《周易》之前,我看到在一些知名的易学大家的著述中都谈到过“善易者不卜”这个观点,感到百思不得其解:既然有能力预测未来,把握自己命运的事却放着不去做,这是什么道理呢?常人观念之中,由于深受儒家文化影响的汉族教育系统的教化影响,一方面承认《周易》本身是一部儒学巨著,作为天地人沟通的神秘之作,被尊为中华文明的万流之源,其历史价值与哲学地位是不容怀疑的,然而,另一方面,又很容易将周易之学与江湖术数、算卦等同起来,而使其带上了神秘文化的烙印。经过“周易精读”课程之后,我走进了易学的世界,从内容到内涵、从起源到发展等角度对《周易》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在此就主要从一些错误的易学观念入手,分析一下周易本身的价值与性质,得出占卜与《周易》的关系,讨论“善易者不卜”这句话的意义,得出真正把握命运的方法与感悟。从起源说起看待占卜与周易的关系、谈及《周易》的文化本性与哲学价值就不得不看到它的发生与起源。说《周易》起源,大抵依据是“人更三圣,世历三古”1这一典故。《周易》一名最早见于《周礼·春官·大卜》,与夏易《连山》、殷易《归藏》合称三易。三易皆发源于巫术,是三代卜筮之书,因此《周易》是周代神学巫术系统的代表作是不容置疑的。易经本经的成书经历了上古,中古,下古三个时期,经由伏羲、文王、孔子三位圣人完成。1班固:《汉书·艺文志》,中华书局,2007上古时期,伏羲根据天地阴阳变化创立了八卦,即用八中简单却有某种概括意义的符号来描述天地间的万事万物,如天地,东南西北,男人女人等,这八卦成了中国古文字的发端结束了结绳记事的历史。在殷周时期,卜筮盛行,商朝用龟壳占卜,以烧裂的龟壳上的纹理占断吉凶,到周代使用蓍草,经过三演十八变求得一卦,战国时期产生了冶炼青铜的技术,鬼谷子用铜钱代替蓍草,改进了占卜方法。时至今日,蓍草占卜仍然作为《周易》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周易》学习过程当中一同被介绍。“文王拘而演《周易》。”2说的就是:周文王在被商王囚禁的狱中,依据伏羲八卦演为六十四卦的故事。商末周初,周文王在狱中写作了《周易》一书,作六十四卦并卦辞、爻辞,并依据伏羲的先天八卦演绎出后天八卦。易经在春秋战国时代得到了很大完善。真正改造《周易》,使之走上经典化,哲学化的历程是一个复杂的发展过程,《易传》在这个过程中对它神学体系改造则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史记》中提到“孔子老而喜易,序彖、系、象、说卦、文言。读《易》韦编三绝,曰‘假我数年,我于《易》则彬彬矣。’”。3孔子一改在此之前的神学卜筮观点,引天道论人事,让这本古代卜筮之书变成了哲学之书,由原始宇宙论变成了立身处世的伦理之说。孔子一行从阴阳对立辩证统一的观念来解读《周易》,通过对易经本经卦辞、爻辞的解读,阐发了对《周易》中蕴含的义理的个人理解,对于旧有的卜筮外壳,《易传》也没有加以舍弃,而是还以原貌,最终使得《周易》成为一部占筮形式与哲理内容相互融合的古代哲学著作。可以说,如果没有《易传》,则《周易》不能从根本上摆脱巫术神学体系对它的束缚,也就不会有今天这般的学术成就。《周易》最初的目的在于古代占卜,后来进入了哲学领域,从历史上看来,对《周易》的研究绝不仅仅是停留在占卜预测之上,而预测也远不是整部《周易》文化内容的全部。《周易》分为象、数、易、理四个部分,占卜预测仅仅占其中之一,因此“《周易》就是占卜书”这样的论点就可见其不正确了,因为放到《周易》的发展历史上看,如果仅仅指成书于殷周之际的《周易》,卜筮和预测确实其主要功能和文化本质,但是将成篇与战国之时的《易传》在内,那么我们会发现《周易》的预测功能大抵只能够称其为《周易》的原始功能,而非其主要功能。总结起来,引用马克思总结人类早期思想发展的一般规律“哲学的最初在意识的宗教形式中形成,从而它一方面积极消灭宗教,另一方面从它的积极内容来说,它自己还只会在这2班固:《汉书·司马迁传·报任安书》,中华书局,20073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2006个理想化的、化为思想的宗教领域内活动”。4《周易》也正如此,它的哲学思想在卜筮中产生,在卜筮中发展壮大。它长期在卜筮的领域内活动,但人们在利用周易进行占卜时,对其卦辞、爻辞的解释往往带有着明显的道德倾向的解说,从而使其理性因素不断增强。尤其经过孔子及其后学的解说,周易终于完成了从迷信与理性杂糅的典籍到纯粹的哲学著作的彻底转变。由此可见,《周易》作为一部儒学巨著,其真正的精华不在于占卜预测这样形式上的东西,而在与孔子等大儒赋予《周易》之上的天人哲学思想,所以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说“善易者不卜”,道理很简单,卜筮不是周易的重点,作为原始易——占卜也很难对人的未来起到有效的启示作用,“善易者”对于周易的把握超越了这个层次而多关注于周易的哲学与文化价值,天地、天人、人际之道早已经了然于胸,自然而然的就会知道该如何行事,而并不希求通过占卜求得“吉”或“凶”再决定如何行事。对《周易》的误解为什么要谈到人们对周易的错误看法呢?因为在接触到《周易》之后,我深深体会到自己以及周边人之前对于《周易》的误解很深。如果不加以分析与澄清,将会有更多的人误认为这本讲求天人之道的哲学之书是一部讲算卦迷信的术数之书。首先,江湖术数在社会上的流传,很容易让人们将其与《周易》等同起来。随着历史的发展,易学研究从来没有停止过,随之而来也使得一些占卜、命理之类的研究得以发展并延续至今,它们沿袭《周易》原始命理思想,从事算卦实践,宣说其科学与灵验,在当代扮演着预测易的角色。看相,算命,占卜,风水,奇门遁甲,六壬等方术,作为神秘文化,它们往往只是借鉴了《周易》中的符号和阴阳之说,对于《周易》的主体不能正确认识,而仅仅把握住了《周易》的表面,借了个形式却背离了本质,固然起源相同,但是价值取向却与《周易》有着天壤之别。一些江湖术士打着《周易》的旗号,利用术数宣扬封建迷信,从历史角度看来,这是有一定原因的,因为《周易》本是原始科学与神物迷信相结合的产物,其科学思维的萌芽同宗教神学之类的幻想是连结在一起的。“江湖术士们普遍打着《周易》的旗号,美其名曰《周4王永平:《先秦的卜筮与周易的研究》,吉林,2011年6月易》应用,实则不过是利用《周易》儒学经典的地位包装自己封建迷信的本质,在他们心中,《周易》仅仅是一本讲占卜的书而已。仔细分析就知道,《周易》的价值如果仅仅停留在原始的预测易阶段,几千年来,《周易》作为儒家经典、帝王之学,是历代科举考试的必读书目,这岂不是一个天大的笑话!”5由于一定的社会原因,这些江湖术士分布较广,给社会各阶层的人们带来的《周易》的不正确认识影响较大,结果导致了很大一部分人没有正确认识到《周易》在政治、修身、为人等多方面的价值,这无异于舍本逐末。其次,一些从事科学研究的专家学者在论述自己的研究之时使用了《周易》的一些思想或者符号系统,但是在对外宣讲的过程中,过分夸大了《周易》的科学作用,以显示自己学术的创新性。这在我最近看到的一些关于《周易》与科学相辅相成,甚至超越科学的论断中可见,例如:某学者抛弃力学关系,从《周易》角度得出太阳系第十颗行星。原作者只是在分析过程中借用了《周易》中某种特殊的思维方式或者符号规则,但是人们观念中的《周易》与科学的对立性质使得人们很容易就企图通过宣扬《周易》超越科学而说明其理论的新颖性和创造性。这种情况下,民众容易产生一种歪曲的印象,使《周易》走上了神秘学说的老路。这是导致《周易》被人们误解的两大主要原因。“善易者不卜”通过前文的论述,我们看到了《周易》绝不仅仅是一部占卜的书,它更多的价值体现在它的哲学思辨和自然主义的思想。正如“对真理的无尽怀疑、追摄、建构与消解,是人类的高级智慧,而初级智慧只在相信真理不证自明”。6拿来考量《周易》学说,其占卜部分的原因和道理大抵只能以一些难以言明的理由搪塞过去,至于是否灵验、为什么灵验,从来都是一句“天机不可泄露”就让人断了发问与质疑的动力。因此《周易》虽是科学的,但是占卜却绝不是科学的,在这种观点下也可见《周易》科学性是体现在它的哲学思辨之上的。再来理解众多易学家都提到过“善易者不卜”似乎不那么困难。人类本来具有预知未来的善良愿望和对所谓人生、命运的好奇心理或恐惧心理,相信易测与命运,是人的处境困难与其内心深感无助的表现。越是对《周易》一无所知的人,便越容易推崇易测,倒是那些深谙易理的人,便可能对占卜、命运持有正确的认识。据帛书《周易》记载,孔子晚而喜易“居5唐明邦:《周易的文化价值及其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2008年6王振复:《话说周易“预测”》,上海,1996年则在席,行则在囊。子贡问曰:夫子亦信其筮乎?子曰:我观其德义耳。”7可以看出,周易更多的作用是在明道理、申正义上的,相信真正了解过周易的人都能够明白这个道理。“善易者不卜”说的就是通晓了易学,事理都明了,不需要占卜就能知道命运。《易传·乾》中提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8态度就很清楚了,乾卦作为周易六十四卦之首,告诫人们人的命运只能由自己把握,不要执迷于“命运”“偶像”才能把握自己命运。总结起来,起源于上古时代,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周易》是一部从原始占卜过渡到迷信与理性杂糅最终发展到纯粹的哲学著作的儒家经典,被尊为群经之首的它真正的价值并不在卜卦与命理分析上,而是体现在它的哲学思辨和自然主义的思想上,因此具有巨大的思想容量和文化价值。“善易者不卜”告诉人们,懂《周易》不是追求其中命理分析、算卦等这些表面的形式化的东西,而应该从思想文化的高度对它进行分析、学习。人的命运把握在自己手里,君子以自强不息,只有在卜筮与“自渡”之间选择后者,才能不为落后的思想所困,踏上人性、人格的解放之路。参考文献:[1]高亨:《周易杂论》,济南,齐鲁书社,1987年版[2]班固:《汉书》,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3]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2006年版[4]王新春:《卜筮与周易》,山东,2003年[5]孙熙国:《大道之源周易》,北京,中国民主法治出版社,2012年版[6]陈恩林:《论易传对周易神学卜筮体系的改造》,吉林,2010年[7]刘大钧:《周易传文白话解》,山东,齐鲁书社,1993年版[8]王振复:《话说周易预测》,上海,1996年[9]唐明邦:《周易的文化价值及其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2008年[10]王永平:《先秦的卜筮与周易的研究》,吉林,2011年6月7作者不详,帛书《周易》,1972年出土8刘大钧:《周易传文白话解》,山东,齐鲁书社,1993年版
本文标题:周易——善易者不卜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49197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