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化 > 浅论林徽因诗歌中的通感艺术手法分析
1浅论林徽因诗歌中的通感艺术手法陈雪琪摘要:近年来,林徽因的诗歌又重新走进人们的视线,她的诗歌清丽、空灵、纯净,集浪漫主义、唯美主义、古典主义于一身,处处流露出“美”,为诗歌界留下一些足以传世的经典之作,在诗史上拥有不可动摇的地位。其诗歌创作取得巨大成功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于她的诗歌创作采用了通感的艺术手法。本篇将从林诗的意境美、建筑美和语言美三个方面来对林徽因诗歌世界中的通感艺术进行分析,来浅探她诗歌中独特的美,以及林诗中通感艺术手法的运用对现当代文学创作的借鉴意义。关键词:林徽因;诗歌;通感ConciseanalysisinHuiyin'sPoetryofArtGimmickSynaesthesiaChenXueqiAbstract:Inrecentyears,LinHuiyin'spoetryhasobtainedanincreasingpopularityamongthepublic.Herpoetsareregardedasagoodcombinationofromanticism,aestheticismandclassismandcharacteredbyelegance,highspiritualityandpure.Everythingpiecesofherpoetsrevealherfaithofpursuitofbeautyandnumeriousofthemhashandedonandspreadedover.Herclassicworksfoundedanunshakableandremarkableplacesforher.Howerver,Lin'spoemticachievementlieschieflyinherapplicationofartSynaesthesiawhicharetheanalysisfocusofthisthesis.Itisbasicalyanalysedfromthesethreeaspects,thebeautyofartisticconception,constructionandlanguage.Throughthese,wewilltrytodigouttheuniquebeautycontainedinherworkandfinditssignificanteffectsonChineseModernandContemporaryLiteraturebyusingthesynaesthesiatechnique.Keywords:LinHuiyin;poetry;synaesthesia2导言林徽因作为民初才女,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是无法绕过和忽视的女作家,她在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绘画、翻译等方面成就斐然,还致力于建筑专业,成为我国第一位女性建筑学家,被胡适誉为“中国一代才女”。她的文学著作包括散文、小说、诗歌、剧本、译文和书信等,其中散文代表作为《一片阳光》,小说代表作为《九十九度中》,诗歌代表作为《你是人间四月天》等。林徽因在美术和建筑方面曾做过三件大事:第一是参与国徽设计;第二是改造传统景泰蓝;第三是参与天安门人民英雄纪念碑设计,为民族及国家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自小随父游历欧洲的林徽因有着良好的中西方文化综合素养。在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文坛,这位福建籍少女的文学才华曾一度引起文学界的关注。尤其在1924年印度诗哲泰戈尔访华,泰戈尔、林徽因、徐志摩三人构成的一幅苍松竹梅“三友图”,更是一时成为京城美谈。在北平梁家“太太的客厅”里,她以超凡的风华,融入到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以男性为主的京派知识分子群体,虽然这些男人们总是带有挑剔的目光,批判的习惯,但是在她的身上却无一例外地不再吝惜赞美之词,她是作家沈从文眼里的“绝顶聪明的小姐”,建筑学家梁思成也称“老婆是自己的好,文章是老婆的好”,对她的才华赞不绝口。美国友人费正清晚年回忆林徽因时曾说,“她是具有创造才华的作家、诗人,是一个具有丰富的审美能力和广博智力活动兴趣的妇女,而且她交际起来又洋溢着迷人的魅力。”[1]这位惊世绝艳的才女,集才气、集美质、集傲骨于一体,如象牙般美丽,如太阳般周身洋溢着光辉,是中国历史上不可多得的风华绝代的奇女子!“一身诗意千寻瀑,人间万古四月天。”林徽因是“三十年代极富个性的,艺术上渐臻于炉火纯青的女诗人”[2],她一生中写过几十首诗,现存有六十几首,有一些优秀的诗歌已无从收录,部分已因为那个战乱的年代而散佚,另外一些则因为“写诗只是她的副业,灵感一至,妙手得之,然后便束之高阁,朋友们不向她索稿,她是轻易不发表的”[3]而与读者们遗憾擦肩。她的诗构思精巧,有明显的清新、空灵、纯净的风格,歌颂了爱、自然、生命,反映了对时世的感怀。其诗创作手法新颖,集浪漫主义、唯美主义、象征主义、古典主义、现代主义于一身,诗中处处流露出“美”,如感觉情绪美、辞藻美、形式美、意象美、音律美等等[4],她以艺术家的全部气质捕捉灵感和诗化情绪,把诗意盎然的感觉和情绪熔铸进美的艺术形象,创造了美的艺术品,创造了独具魅力的诗美世界。而作为修辞手法之一的通感在这个诗美世界中灵活点缀、自由穿插,对林徽因诗歌的美的构造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篇是对林徽因诗歌中通感手法的运用的管窥,将集中解读林徽因运用的通感艺术手法和她抒情诗歌独特的美的关系,以及林诗中的通感艺术手法对现当代文学创作的意义。3一关于通感通感一词来源于希腊语,英译词为synaesthesia,钱钟书先生将其译为“通感”,通常也被学者称为“联觉”、“移觉”、“移就”,是指文学艺术创作和鉴赏中各种感觉器官间的互相沟通,即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等等各种官能可以沟通,不分界限,是人们共有的一种生理、心理现象,与人的社会实践的培养也分不开。“在日常经验里,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往往可以彼此打通或交通,眼、耳、舌、鼻、身各个官能的领域可以不分界限。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气味似乎会有体质。诸如此类,在普通语言里经常出现”。[5]其实,这种“通感”在生物学上不难找到科学依据,它就是各感受器官在大脑皮层的调节下相互作用,“兴奋分化”的同时产生“兴奋泛化”从而引起感觉的挪移的结果。通感一说也并不新鲜,早在大乘佛教诸经论中就有“六根互用”或“诸根互用”之说。如《涅槃经》说:“如来一根,亦能。见色闻声,嗅香别味,觉触知法。”佛家认为人的眼、耳、鼻、舌、身、意为六根,对应于客观世界的色、声、香、味、触、法六尘,而产生见、闻、嗅、味、觉、知等作用,即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等六识。“六根互用”产生六识,用今天的话来说,也就是通感了。通感在文学中属于修辞手法之一,它是用形象的词语使感觉发生转移,突破人类自身感官的限制,把适用于甲类感官上的词语巧妙地移植到乙类感官上,用一种感官印象去表达另一种感官印象,使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感觉彼此相通,正是由于它沟通的是不同的感觉,因而成为一种独具魅力的艺术形式。它有以下三个作用:一、可抒难写之情,述难言之感;二、把一种感官的感受用另一种感官表达出来,突破常规,使感觉陌生化,造成新奇可感的艺术效果;三、运用通感,可更好地传情达意,表现人物心理活动。[6]通感在短小诗歌的整体结构中表现出极大的创造力,作为诗歌结构的发展环节,它把美妙新颖的立意、精细的感觉、饱满的情绪、奇妙的想象有机地组织起来,使诗歌结构灵蕴生动,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正是由于通感具有如此独特的艺术魅力,它才得以书写文章,激昂文字,千百年来留下无数脍炙人口的人间佳句。通感手法在我国诗文中的运用最早可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在我国古典文论中就已有“尔乃听声类形,状似流水,又象飞鸿”和“精凝思极,耳目都融,奇言玄语,恍惚呈露”等关涉通感的理论,以及“绿肥红瘦”、“露压烟啼千万枝”等实践通感的诗句。西方理论界也有很多相关的论述,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在《论灵魂》中最先说及通感现象,他认为声音有“钝重”、“尖锐”之别,这是听觉与触觉相联的结果。法国象征派诗人波德莱尔对通感手法也推崇备至,他曾在《交感》一诗中指出,万物互为象征,物我相通,而且还有通感作用,因此在诗中不是再现,而是暗合。总的说来,通感就是把不同感官的感觉沟通起来,借联想引起感觉转移,“以感觉写感觉”。这种通感技巧的运用,即通过形象的语言把人们某个感官上的感觉移植到另一个感官上,凭借感觉相通,相互映照,能突破语言的局限,丰富表情达意的审美情趣,起到增强文采、启发读者联想、4体味余韵和深化诗文意境的艺术效果。通感作为一种独特的描写手法,常常贯穿于文学创作的全过程。在诗歌创作中,敏感的诗人对事物往往突破一般经验的感受而有深细的体会,创造出更加新奇的词句。与林徽因同时期的诗人也经常在诗歌中运用通感来达到不同的艺术效果。如何其芳的《我们的革命用什么来歌颂》[7]中:“如果你埋藏在我心里太久,像密封在地下的陈年的酒,什么时候你强烈的香气,像冲向决口的水一样奔流?”这里诗人把嗅觉中的香气,比作视觉中的“冲向决口的水”,预示着其经历的时间越久,所形成的压力也就会越大,一旦喷涌而出,香气的磅礴气势可想而知。这种通感的修辞将诗中那无声无形的气味描写得不仅可嗅还能眼观,让嗅觉向视觉转移。通感描写还能把众多的意象统摄为一个艺术整体,起到结构全篇的作用,如戴望舒《独自的时候》[8]:“房里曾充满过清朗的笑声,正如花园里充满过百合或素馨,人在积满着梦的灰尘中抽烟,沉想着凋残了的音乐。”诗中描写了听觉的笑声和音乐,以及视觉上的花朵。在这里诗人以“凋残”搭配“音乐”来进行审美创造,将视觉挪于听觉。这一通感描写便有机地把诗中表现的众多意象——笑声、百合、素馨、音乐统摄为一个艺术整体了。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成功的通感艺术是一种创造性的审美想象和自觉的艺术思维。而无数的文艺作品也证明了,一个艺术形象或艺术画面要想获得完整的生命力,只有使人的各种感觉与感受同时起作用,从而达到视之有象,闻之有声,触之有物,呼之欲出的效果才能成功。而林徽因的诗歌在运用通感艺术上可以说是炉火纯青的,这也是她的作品在穿越了半个多世纪仍然保持极强的艺术生命力,吸引了千千万万读者之喜爱眼光的原因之一。二林诗的通感艺术手法与审美创造通感是进行美感概括的一种特殊手法。林徽因偏爱在诗歌中使用通感手法,她对通感的领悟阐发为:“(写诗)又追着理智探讨,剖析,理会这些不同的性质,不同分量,流转不定的情感意象所互相融会,交错策动而发生的感念”,且“诗中意象多不是寻常纯客观的意象。诗中的云霞星宿,山川草木,常有人性的感情,同时内心人性的感触反又变成外界的体象,虽简明浅显隐奥繁复各有不同的。”[9]由此可见林徽因对诗歌中运用通感艺术手法的推崇与感悟。诗歌中人的感觉的转移实际上是作者基于自身的学识和经历对世界和人生的一种发掘和提炼,它突出了语言的陌生化和情感的符号化,强化了语言的生命力和张力,使艺术对象产生特殊的审美魅力。运用通感作者可以调动听觉、视觉、触觉等感官,从声、光、色各个角度把对象的神韵表现出来,林诗在通感的频繁作用下,使诗歌处处流露出意象美、建筑美和语言美,而读者则通过这些感官的整合使全部身心都融入到诗歌的审美过程中,真切地体会她的诗歌作品中美的内在意蕴。下文主要以《深笑》为例来分析林徽因那些用通感所修饰的玲珑剔透且具有独特审美价值的诗句。51、通感艺术手法与意象美林徽因十分重视诗歌中意象的选择,意境的营造。在林徽因的诗作中,她普遍运用了通感来罗织丰富而美妙的意象,从而刻画出富有美感意蕴的审美意境来表达诗意,在准确洗炼的文字中传达出丰富的内容与情感,大量刻写出一些与渗透着整个民族传统审美经验的古典诗歌相联系的审美意境。林徽因诗歌的这种特质又以《深笑》中运用得最为出色,最被人们所深知。深笑是谁笑得那样甜,那样深,那样圆转?一串一串明珠大小闪着光亮,迸出天真!清泉底浮动,泛流到水面上,灿烂,分散!是谁笑得好花儿开了一朵?那样轻盈,不惊起谁。细香无意中,随着风过,拂在短墙,丝丝在斜阳前挂着留恋。是谁笑成这百层塔高耸,让不知名鸟雀来盘旋?是谁笑成这万千
本文标题:浅论林徽因诗歌中的通感艺术手法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49313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