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十章认知心理学认知心理学(cognitivepsychology)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泛指一切以认知过程为对象的心理学研究,包括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亦称结构主义认知心理学;狭义的认知心理学专指信息加工和联结主义心理学。第一节思想渊源与历史背景第二节信息加工的认知心理学第三节联结主义的认知心理学第四节对认知心理学的评价第一节思想渊源和历史背景一、认知心理学的开始二、认知心理学的哲学渊源三、现代心理学自身的发展和矛盾运动四、相关学科的研究和社会需要的影响一、认知心理学的开始1、1956年“美国心理学界发表了一系列以信息加工观点为基础的心理学学术研究成果”暗示着一种新的心理学方法的诞生。乔治·米勒《神奇的7±2:我们加工信息的容量限制》将信息论的概念应用到人类信息加工中。杰罗姆·布鲁纳倡导的“知觉的新观察运动”(NewLookMovementinPerception),暗示着心理表征功能的存在。斯蒂文森(S.S.Stevens)于1956年发表的心理物理学方面的研究显示了人对刺激的知觉量与物理刺激强度之间的非线性关系。1956年西蒙和纽厄尔“逻辑理论机”(TheLogicTheoryMachine,LTM)的成功开始为后来的信息加工心理学(processinginformationpsychology)准备了语言和框架。1956年,对认知心理学的发生来说最具影响力的还是三个方面的研究:费斯廷格的认知失调理论(cognitivedissonancetheory)、西蒙和纽厄尔的人工智能逻辑理论的程序、乔姆斯基的语言学理论——“转换-生成语法”。2、1967年奈瑟尔出版的《认知心理学》标志着认知心理学新思潮的形成它“是信息加工的认知心理学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里程碑,它标志着信息加工的认知心理学正式作为一个学派而立足于西方心理学。”“认知心理学”杂志和“认知科学”杂志分别从1970年和1977年开始出版发行。二、认知心理学的哲学渊源认知心理学的哲学渊源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因为各种哲学思想在其发展中都是相互斗争又相互交融的。认知的研究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的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从更一般意义上分析,认知心理学的哲学渊源首先是经验主义,以及与之一脉相承的实证主义、逻辑实证主义、行为主义。——西方心理学自产生之日起就在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方面表现出明显的经验主义取向。——科学的发展从经验主义或实证主义那里继承的主要是“实证性的”原则。——逻辑实证主义是现代认知心理学主要的哲学基础理性主义在纠正和否定行为主义的机械论和还原论过程中也起到了关键作用三、现代心理学自身的发展和矛盾运动(一)与早期实验心理学的联系现代认知心理学继承和发展了早期实验心理学对感知觉、反应时间、注意等问题进行研究的传统,可以说现代认知心理学是实验心理学在推翻行为主义之后向早期实验心理学的回归。早期实验心理学把主体的直接经验作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提倡实验加内省(introspection)的方法。认知心理学在对其批判和改造的基础上,继承了冯特的内省法,提出了“口语报告分析法”(protocolanalysis)或“出声思考法”(think-loud),即要求被试通过原始性的口头陈述来报告思考时的内部信息加工,特别是短时记忆的内容。(二)与格式塔心理学的联系认知心理学与格式塔心理学的研究领域比较接近。格式塔心理学对知觉、思维等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强调完形的组织、结构等原则,认为思维是‘情境的改组’或整个问题情境的‘顿悟’。这些观点对认知心理学产生了重大影响,甚至认知心理学的有些概念明显带有格式塔的内涵,如主观轮廓、模式识别、心理图式等。格式塔心理学和信息加工心理学同属于广义认知心理学的范畴。格式塔心理学集中于知觉、思维和学习等领域的研究,认知心理学则涉及到表征、注意、记忆、问题解决和创造性思维等认知过程的研究,强调对信息的破译、编码和整合,重视内部心理活动之间的相互联系,研究采用模拟的方法进行综合性研究,这与格式塔心理学的观点是一脉相承的。(三)与行为主义心理学的联系认知心理学是在对行为主义的斗争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与行为主义有着密切的联系,信息加工心理学对行为主义理论是在否定层次上的扬弃和继承。1、行为主义的研究为认知心理学提供了有效的实验方法学体系。从方法上,认知心理学是对行为主义的深化。认知心理学承袭了客观、实证原则。信息加工心理学在刺激-中间变量-反应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输入-内部信息加工-输出这样一个与计算机的操作相似的研究模式。2、在理论方面,新行为主义者托尔曼所倡导的目标-对象-手段的整体行为观和带有认知综合特征的目的行为主义对信息加工心理学的兴起产生了一定影响。(四)与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的联系1、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与信息加工认知心理学都关注认知的内部结构或机制,它们是“认知革命”的同盟者。2、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充满着辩证法,带有明显的系统论和整体论思想。信息加工心理学也充分体现了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的思想,认为人的信息加工是认知结构中的信息选择、接受、编码加工、贮存、提取和使用的过程。3、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和信息加工心理学都表现出对行为主义方法论的改良并表现出完全相似的兼容性。但是,皮亚杰更多地受到生物学机能主义的影响,信息加工心理学则更受计算机功能类比的启示,它们是两种不同的认知心理学发展模式,在研究领域、实验操作方法、成果表述方面很少相同之处。四、相关学科的研究和社会需要的影响20世纪上半叶科学技术的发展为认知研究提供了技术上的可能性,而相关学科如语言学、计算机科学等也为认知研究提供了思想、隐喻,甚至表述语言。信息加工心理学的发生与发展还受到当时社会需要的巨大推动,特别是与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等有关的人因学研究的需要。(一)心理语言学的影响乔姆斯基著名的转换生成语法理论,认为句子的结构可以分成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人的语言能力主要是天赋的……乔姆斯基的理论对信息加工心理学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二)人因学及相关理论研究的影响1、20世纪40年代科技的迅速发展推动了信息论、控制论、信号检测等理论的发展,如何提高人对信息处理的能力成为一个紧迫的社会需要。2、英剑桥大学的心理学家布鲁德本特运用信息加工观点处理人的知觉、注意以及信息通道等心理学问题,开创了信息论在心理学中应用的先例。(三)计算机科学或人工智能研究的影响1、计算机科学对信息加工理论的形成提供了技术工具、描述性的语言和有关计算理论方面的基础,对其形成和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2、图灵的图灵机(Turingmachine)和图灵检验(Turingtest)及西蒙和纽厄尔的人工智能研究,促进了认知心理学的发展,从六十年代后期开始,信息加工认知心理学逐步成为心理学发展中的主流。几个代表人物赫伯特·西蒙-----是一个传奇式的人物,很难用一个具体的头衔来形容他:他1943年获得了美国芝加哥大学政治学博士学位,但现在,他却在卡内基一梅隆大学任计算机和心理学教授。那么,他就是一个计算机学家和心理学家吗?也不完全正确。事实上,他在1978年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世界上第一位获奖的心理学家)。他的研究领域横跨了心理学、计算机科学和经济管理学。他传奇式地将这几个领域的研究整合到了一起,并在每一个领域都取得了专门从事该领域的人都难以企及的成就。除诺贝尔经济学奖外,他还获得了美国心理学会杰出贡献奖(1969年),美国心理学会终身贡献奖(1993年),计算机领域的国际最高奖项——图灵奖(1975年)以及其他大大小小数不清的奖项。西蒙1916年6月15日生于美国威斯康星州密尔沃基市。西蒙的父亲是于1903年获得工程专业毕业文凭后由德国移居美国的,他是一位电气工程师、专利法律师、当地的学术界和社会事务界的活跃的领导人。西蒙的母亲是典型的第三代美国人,是一位极有才华的钢琴家。在父母的熏陶下,西蒙从童年就与书籍和其它智力活动结了缘,并显示出极强的独立学习能力。西蒙在密尔沃基公立学校接受了很好的基础教育,他读了许多书,尤其是经济学和心理学方面的书。第十届获奖者赫伯特·西蒙——经济组织决策管理大师赫伯特·西蒙的科学成就远超过他所教的任何一门学科——政治学、管理学、心理学和信息科学。他的研究成果涉及科学理论、应用数学、统计学、运筹学、经济学和企业管理等方面,在所有的这些领域中西蒙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人们完全可以以他的思想为框架来对该领域的问题进行实证研究。但西蒙首先是一位经济学家,因终生从事经济组织的管理行为和决策的研究而获诺贝尔经济学奖。——1978年瑞典皇家科学院贺辞1933~1936年,西蒙就读于芝加哥大学政治系并获得文学学士学位。在芝加哥大学期间,西蒙获得了大量的经济学和政治学方面的基础知识,并相当熟练地掌握了高等数学、符号逻辑和数理统计等重要技能。在西蒙大学毕业后的1937年12月,他与政治系秘书多诺西娅结婚,这对夫妻在他的研究领域里相互合作,有大量的论著发表。西蒙在1939~1942年担任了加利福里亚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的主任,从事地方政府研究工作,并完成了关于管理决策制定的博士论文,该论文后来成为他的经典著作《管理行为》(1947)的基础。1942年西蒙担任了伊利诺斯理工学院政治系教师,并于1943年获得芝加哥大学的哲学博士学位。在1946~1950年期间他曾任多个政府部门或协会的顾问。1949年西蒙应邀来到卡内基—梅隆大学,先是任行政学与心理学教授(1949~1955),后来任计算机科学与心理学教授终生。西蒙作为该大学工业管理研究生院的创办人之一,开创了组织行为和管理科学两大学术领域的研究,承担了组织理论家、管理科学家和商学院行政管理者的工作,他指导并帮助该研究生院成为美国最好的商学院之一。西蒙不仅执教于著名大学,也活跃于企业界、行政机构及多种顾问公司。他对管理学上组织理论的研究有独特的见地,不但是专业研究的先锋,更是行为科学的代表性学者。西蒙的博学足以让世人折服,他获得过9个博士头衔:1943年的加利福尼亚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63年凯斯工学院科学博士学位、1963年耶鲁大学科学博士学位、1963年法学博士学位、1968年瑞典伦德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70年麦吉尔大学法学博士、1973年鹿特丹伊拉斯莫斯大学经济学博士、1978年米之根大学法学博士、1979年匹茨堡大学法学博士。瑞典皇家科学院总结性地指出:“就经济学最广泛的意义上来说,西蒙首先是一名经济学家,他的名字主要是与经济组织中的结构和决策这一相当新的经济研究领域联系在一起的。”其主要理论有限理性理论西蒙认为现实生活中作为管理者或决策者的人是介于完全理性与非理性之间的“有限理性”的“管理人”。“管理人”的价值取向和目标往往是多元的,不仅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而且处于变动之中乃至彼此矛盾状态;“管理人”的知识、信息、经验和能力都是有限的,他不可能也不企望达到绝对的最优解,而只以找到满意解为满足。在实际决策中,“有限理性”表现为:决策者无法寻找到全部备选方案,也无法完全预测全部备选方案的后果,还不具有一套明确的、完全一致的偏好体系,以使它能在多种多样的决策环境中选择最优的决策方案。西蒙的管理理论关注的焦点,正是人的社会行为的理性方面与非理性方面的界限,它是关于意识理性和有限理性的一种独特理论──是关于那些因缺乏寻找最优的才智而转向寻求满意的人类行为的理论。西蒙在他的《人类的认知——思维的信息加工理论》中讲到,根据米勒等人的发现,短时记忆的容量只有7+2项(西蒙认为可能是4项);从短时记忆向长时记忆存入一项需要5~10秒钟(西蒙认为可能是8秒钟);记忆的组织是一种表列等级结构(类似于计算机的内存有限,从内存到外存的存取需要时间,以及计算机的储存组织形式)。这些是大脑加工所有任务的基本生理约束。正是这种约束,使思维过程表现为一种串行处理或搜索状态(同一时间内考虑的问题是有限的),从而也限制了人们的注意广度(选择性注意)以及知识和信息获得的速度和存量。与此相适应,注意广度和知识范围的限制又引起价值偏见和目标认同(类似于无知和某种目的意识所产生的宗教或信仰),而价值
本文标题:认知心理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49365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