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长株潭“3+5”城市群相对资源承载力与可持续发展
长株潭“3+5”城市群相对资源承载力与可持续发展邹斌文,龙昱,马平,张林(1中国地质大学研究生院,湖北,武汉,430074;2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湖北,武汉,430074)摘要:采用相对资源承载力的研究思路与计算方法,计算1993—2007年长株潭“3+5”城市群相对土地资源承载力、相对经济承载力和综合承载力及其演化过程。研究表明:①长株潭“3+5”城市群的综合承载力、相对土地资源承载力、相对经济承载力都处于超载状态②经济资源对综合承载力的贡献率高于土地资源,是长株潭“3+5”城市群的主要承载资源③提高自然资源和经济资源承载力是保证长株潭“3+5”城市群可持续发展的关键。④长株潭“3+5”城市群发展存在着较明显的区域差异,有效协调区际关系保证整体可持续发展也是长株潭“3+5”城市群亟待解决的难题。关键词:相对土地资源承载力;相对经济资源承载力;综合承载力;可持续发展;长株潭“3+5”城市群长株潭“3+5”城市群是指以长沙、株洲、湘潭3市为中心,以一个半小时通勤距离为半径,包括岳阳、常德、衡阳、益阳、娄底在内的5个省辖市在内的城市聚集区。2007年,国土面积为9.96万平方公里,占湖南省的45.8%;年末总人口4068.81万人。“3+5”城市群既是湖南工业的优势地区,也是全省制造业基地,更是湖南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精华地区,经济、政治、科技、文化等优势凸显,是湖南经济发展的核心区,也是实现中部崛起的支撑力量。其核心城市长沙、株洲、湘潭三市同处湘江中游,呈“品”字型分布,其间有公路、铁路和湘江交织,处于全省交通中心地带,是湖南经济社会发展的“金三角”。2007年12月,国务院批准长株潭城市群为“两型”社会试验区,长株潭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其资源承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也将面临着更为严峻的挑战。本文以长株潭城市群人地关系作为研究对象,将追求人地关系的和谐、互惠、共生,亦即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的协调发展作为目标,分析其相对资源承载力状况,为长株潭城市群人地关系的协调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1相对资源承载力的内涵资源承载力是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利用当地能源和其它自然资源及智力、技术等,在保证与其社会文化准则相符的物质生活水平下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1]。资源、环境问题错综复杂,在环境保护与资源可持续利用之间,寻求合理的代价与适度承受能力的动态平衡临界点是实现可持续发展亟待研究的重要问题(陈述彭,1995),可以说,资源承载力作为可持续发展的支撑理论已逐渐得到国内外研究者的普遍认可与重视[2]。目前有关资源承载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自然资源领域,同时,由于土地资源是人类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和最主要的劳动对象,土地资源承载力也是最基本的资源承载力,以至于目前有关资源承载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土地—食物—人均消费—可承载人口为主线的土地资源承载力研究这一领域[3]。但是,广义的资源应包括自然资源、经济资源和社会资源,是自作者简介:邹斌文,男,硕士研究生,湖南衡阳祁东人,主要从事GIS应用与开发、数字城市方面的研究。E-mail:zoubinwen@163.com-1-然资源与社会资源的总和[4]。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一定区域内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对区域内已有自然资源存量的依赖性将越来越低,且在某个特定的时期内,影响区域内人地相互作用过程的自然因子是有限的,因此有必要拓展资源承载力中资源的范围,提出了相对资源承载力的计算。它符合可持续发展思想中将自然—经济—社会看作一个复合生态系统作为研究对象。2相对资源承载力的计算方法为避免传统的资源承载力研究的缺陷,本文采用相对资源承载力的研究思路。它与传统资源承载力研究仅注重食物绝对量的计算不同。相对资源承载力以比具体研究区更大的一个或数个参照区作为对比标准,根据参照区的人均资源拥有量和消费量来研究区域的资源存量,计算出研究区域的各类相对资源承载力。类似的方法已经在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模型和人口分布与资源关系的研究中得到应用[5]。由于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对象是由自然—经济—社会三个子系统组成的复合生态系统[6],相应地,广义的资源应包括自然资源、经济资源和社会资源。其中人是社会子系统的主要组成因素,是承载力研究中的“承载”对象[4,7],所以本文将自然资源和经济资源作为主要的承载资源。考虑到土地资源是自然资源中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的一种资源,而国内生产总值又能较好地体现经济资源的优劣程度,因此,根据长株潭“3+5”城市群的具体情况,结合相关的研究成果[8-11],选择耕地资源面积(代表自然资源)和国内生产总值(代表经济资源)作为主要分析对象,选取不同的参照区域,计算得出相对土地资源承载力和相对经济资源承载力。其计算公式如下:(1)相对自然资源(土地资源)承载力rlC=l×IlQ其中=/;为相对土地资源承载力,越大,说明土地资源承载力越好;为土地资源承载指数,越小,说明土地承载力越强;为研究区耕地面积;为参照区人口数量;为参照区耕地面积。lIpoQloQrlCrlClIlIlQpoQloQ(2)相对经济资源承载力reC=×eIeQ其中=/,—相对经济资源承载力,越大,说明经济资源承载力越好;—经济资源承载指数,越小,说明经济承载力越强;—研究区国内生产总值;—参照区人口数量;—参照区国内生产总值。eIpoQeoQreCreCeIeIeQpoQeoQ(3)综合资源承载力在计算出以上两种承载力的基础上,对两者加权计算得到综合资源承载力。sC=+1wrlC2wreC其中:为综合资源承载力,,分别为相对土地资源承载力和相对经济资源承载力的权重。根据以往大多数专家采用的方法,考虑到长株潭“3+5”城市群的具体情况,一般可以假设==0.5。在得出综合资源承载力的基础之上,通过与实际资源承载人口的比较,能够获取不同时间阶段该地区相对于参照区域的承载状态,包括三种类型:①超载状态:实际资源承载人口(P)大于综合资源承载力(),亦即:P-0;②富余状态:实际资源承载人口(P)小于综合资源承载力(),亦即:P-0;③临界状态:实际资源承载人口(P)等于综合资源承载力(),亦即:P-=0。sC1w2w1w2wsCsCsCsCsCsC3相对资源承载力分析及其演化过程-2-3.1以全国作为参照区域根据上述资源承载力的分析思路和计算方法,以全国作为参照区域区(不含香港、台湾和澳门),以1993―2007年作为参照年份,长株潭“3+5”城市群的相对资源承载力及其演化过程见表1、表2和图1。表11993—2007年全国人口、耕地和经济基本数据及其承载人口指数年份人口数量/万人耕地面积/万h㎡国内生产总值/亿元lI/万人/万h㎡eI/万人/亿元19931185179510.1435260.0212.463.3619941198509490.6748108.4612.632.4919951211219497.0959810.5312.752.03199612238912238.9070142.4910.001.74199712362612761.5877653.139.691.59199812476112977.8283024.289.611.50199912578612894.1588188.959.761.43200012674312823.8198000.459.881.29200112762712761.58108068.2210.001.18200212845312592.96119095.6910.201.08200312922712339.22135173.9810.470.96200412998812259.30159586.7510.600.81200513075612177.59183956.1010.740.71200613144812175.51211808.0010.800.62200713212912173.52249529.9010.850.53注:资料来源为中国统计年鉴(1994-2008),中国农业年鉴表21993—2007年长株潭“3+5”城市群相对资源承载力年份人口数量/万人耕地面积/万h㎡国内生产总值/亿元rlC/万人reC/万人sC/万人超载人口/万人19933715.642051.34814.232556.422736.812646.611069.0319943738.492029.631088.922563.062712.772637.911100.5819953777.631998.141369.292548.322772.922660.621117.0119963808.711987.451707.271987.452978.952483.201325.5119973828.121980.271893.121918.363013.902466.131361.9919983847.871975.022112.861898.673175.012536.841311.0319993872.951977.132322.661928.753312.872620.811252.1420003890.821995.072572.201971.813326.602649.211241.6120013915.482061.842833.072062.023345.812703.921211.5620023937.492062.823083.612104.163325.892715.021222.4720033957.562064.843444.752162.443293.202727.821229.7420043977.502068.154164.512192.903392.112792.511184.9920054025.742062.184901.482214.253483.972849.111176.6320064042.992068.215645.052232.863503.322868.091174.9020074068.812068.206930.892244.783669.992957.391111.42注:资料来源为湖南省统计年鉴(1994-2008)及各市统计公报-3-从表1和表2中可以看出:①长株潭“3+5”城市群和全国的人口和GDP数据总体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即人口和GDP都不断增加,但增幅差别较大。1993至2007年全国与长株潭“3+5”城市群人口增幅分别为11.49%和9.51%;GDP增幅分别为607.69%和751.22%。②全国耕地面积呈先增加后略有减少的趋势,从1993年开始耕地面积一直增加,到2000年达到最大值,此后逐年减少。而长株潭“3+5”城市群耕地面积则表现为:先减少后增加,最后保持稳定的变化过程。从1993年开始耕地面积一直减少,减少到2000年的最低值。从2001年到2004耕地面积逐年增加。2004年后,耕地面积基本保持稳定。③全国和长株潭“3+5”城市群的经济资源承载指数都有不断降低的趋势,但长株潭该指数高于全国同期水平,而与全国的差距却越来越少。1993年分别为4.56和3.36,2007年分别为0.59和0.53。④全国和长株潭的土地资源承载指数基本都有不断增加的趋势,这是因为耕地面积每年略有减少,人口数量却不断增加造成的。并且,长株潭土地资源承载指数明显高于全国水平。10多年来,由于政策和经济发展等原因,长株潭人口的增幅相对全国来说较小,GDP的增幅相对全国说也较大,但由于人口基数较大再加上耕地面积的减少,因此其土地资源承载指数和经济资源承载指数都高于全国水平,促使超载人口数量不断增长。图11993—2007年长株潭“3+5”城市群实际人口与相对资源承载力的变化过程1000200030004000500019931995199719992001200320052007年相对资源承载力/万人实际人口土地承载力经济承载力综合承载力从表2和图1中可以看出:(1)1993―2007年长
本文标题:长株潭“3+5”城市群相对资源承载力与可持续发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4937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