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陕西省“十五”经济发展特点分析(1)
陕西省“十五”经济发展特点分析第十个五年计划即将结束,五年来,陕西省宏观经济一直保持着平稳快速运行,并继续向着宏观调控的预定目标发展,宏观经济基本处于经济周期的扩张调整阶段。主要特点是:全省经济增幅高于国家的平均增长水平,三次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其中一产比重呈波动性下降,二产仍占主导地位,三产比重逐年有所下降;投资成为拉动经济快速稳定增长的主要动力;人民生活显著提高,尤其是低收入人群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不断增加,直接带动了我省消费支出的增长;全省地区经济发展差距和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差距还有待减小。一、陕西省“十五”经济发展特点分析(一)全省总体经济增长水平快速稳定,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十五”期间,全省经济增长幅度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4到3.4个百分点。我省国内生产总值指数2001年至2005年分别为109.1、109.7、110.9、112.9和112.6(预计);对比同期全国分别为107.5、108.3、109.5、109.5和109.8(预计)。“十五”期间,我省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保持较快增长态势,增幅逐年加快。2001年为5024元,比上年增长8.5%,高于国家平均水平1.8个百分点;2002年为5701元,比上年增长9.3%,高于国家平均水平1.7个百分点;2003年为6480元,比上年增加10.4%,高于国家平均水平1.6个百分点;2004年为7757元,比上年增加12.4%,高于国家平均水平3.6个百分点;2005年预计为9005元,比上年增加16.1%。我省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占国家人均GDP的比重逐年上升,从2001年的65.7%逐年上升到2004年的73.4%,提前实现了“十五”计划提高到70%的目标。图1:国内生产总值指数图(二)产业结构出现新的变化第一产业比重波动性下降。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我省第一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例呈波动性下降趋势,2001年2004年分别为15.6%、13.7%、13.3%、和13.7%,预计2005年为12.5%。第二产业仍占主导地位,成为我省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五年来,我省第二产业整体发展较好,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比重分别为44.3%、45.1%、47.3%和49.1%,预计2005年为50.4%,比重不断增加。其中,工业保持加速增长,发展速度快于建筑业,在第二产业中的比重逐年增加,尤其是重工业的优势逐年增强。从工业行业分类看,基于我省资源优势,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原油加工及石油制品制造,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等与能源类相关的行业发展基础较好、速度较快;医药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其中的汽车制造、航空航天器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等行业发展的势头也非常好,这些支柱产业均为我省工业生产的快速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大致呈递减趋势。2001年为40.1%;2002年为41.2%;2003和2004年呈下降之势,分别为39.4%和37.2%,2005年预计为37%。图2:三产占GDP的比例图“十五”期间,我省三次产业的贡献率变动趋势各不相同,第一产业的贡献率在2004年达到10.1,比其他年份4.6-6.8的贡献率高出许多,笔者认为是2004年第一产业的贡献率较高是因为受到国家农业支持政策作用效果的显现;第二产业的贡献率基本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第三产业的贡献率在2004年最低,2005年有所回升,但增长幅度有待提高。表1:三次产业贡献率表产业(%)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预计)GDP增长9.19.710.912.912.6一产贡献率4.66.76.410.16.8二产贡献率4855.461.461.161.8工业贡献率34.645.54650.152.1三产贡献率47.437.932.228.831.3(三)“三架马车”共同作用,拉动全省经济稳定快速增长1.投资仍是我省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在市场冲动和政府宏观调控政策的共同作用下,全省的资本形成总额从2001年的972.5亿元,增长到2004年的1844.2亿元。投资率逐年增加,分别为:2001年52.73%,高出国家平均水平14.73个百分点;2002年54.85%,高出国家平均水平15.65个百分点;2003年60.36%,高于国家平均水平17.96个百分点;2004年63.96%,高于国家平均水平19.76个百分点。此外,我省资本形成总额对GDP的贡献率从2001年的65.9%增长变动为2004年的81.7%,从上述两个指标来看,在即将过去的五年当中,我省主要还是依赖于投资拉动经济的增长。“十五”期间,投资效果系数虽没有大幅度提升,但出现逐年稳步上升的势头,反映出我省投资效率有所提高,经济的高增长伴随着粗放型增长格局出现良性转变的局面。五年间的变动趋势如下:2001年0.177,2002年0.184,2003年0.20,2004年0.214,2005年0.217。表2:投资率表指标(%)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投资率(陕西)52.7354.8560.3663.96投资率(国家)3839.242.444.22.最终消费对GDP的贡献稳中略降最终消费对陕西省生产总值的贡献较投资要小一些,“十五”期间的最终消费率分别为:2001年55.9%、2002年52.8%、2003年49.6%、2004年46.4%,同投资率之间的差距逐年拉大。居民消费在最终消费中所占的比例呈现波动性增长,2001年居民消费占最终消费的79.1%、2002年占79.6%、2003年占79.4%、2004年占80.5%,均高于国家居民消费在最终消费中的占比,相应的我省政府消费在最终消费中的占比呈N字形的变动趋势。图3:最终消费在GDP中所占的比例图图4:居民消费在最终消费中所占的比例图3.对外贸易进口大于出口我省的货物和服务净出口一直保持负值,从2001年的-158.91亿元逐年变动为2004年的-297.12亿元。(四)人民生活显著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差距逐年拉大我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比较显著,从2001年的5483.7元,增加到2004年的7492.5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幅度比较低,从2001年的1520元仅增至2004年的1866.5元。就我省城乡收入这两项指标来看,首先,其绝对数值均远远低于国家平均水平;其次,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增幅都远高于农村,城乡收入的差距逐年拉大,从2001年的3963.7元增加至2004年的5626元;另外,我省城乡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的差额先减后增:7.6%(2001年)、3.8%(2002年)、4.7%(2003年)和6.5%(2004年),农村居民用于购买食物的支出占收入(或支出)的比例相对城镇居民更大,清晰的体现出我省的城乡二元结构特征,这种相对发达的城市和比较落后的农村并存态势,制约着我省经济的协调发展。自2002年起,在“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这一指标下,增列了“服务性消费支出”这项指标,主要是指居民用于支付社会提供的各种文化、生活等方面的非商品性服务消费。我省的城镇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分别为:2002年1579.3元、2003年1711.3元、2004年1883.1元。在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占比分别为:29.37%(2002年)、30.20%(2003年)、30.21%(2004年),虽然增长幅度非常小,但是服务性消费支出的上升是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体现了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城市居民家庭生活质量的提升。表3:陕西省城乡居民收支表指标(元)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5483.76330.96806.47492.5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520.01596.31675.71866.5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4637.75378.15666.66233.1服务性消费支出1579.31711.31883.1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331149114551618城乡居民收入差额3964473551305625笔者认为,消费支出的增加主要是基于我国政府的政策导向作用:一是在较大范围内大幅提高了城市低收入阶层的补贴标准和最低工资标准,具体到我省的情况,城镇居民家庭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基本都维持在6.7%-6.9%之间,2002年尤为突出,达到17.6%,城镇居民的货币支付能力大大增强。二是采取诸如严格控制农用物资价格的上涨、积极落实三农补贴、允许农副产品涨价等政策切实增加农民收入。因此我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也有所增加,但是由于我省的农业尚未形成规模化和集约化,因此增长的基数和幅度有待进一步提高。这样一来,属于高消费倾向阶层低收入人群的收入和农民的纯收入都得到了有效的增加,直接带动了我省消费支出的增长。虽然上述经济指标反映出“十五”期间我省消费的良性增长,收入和消费都是以稳步上升为主的,但是也有一些不利于消费增长的因素制约着消费的进一步扩大:一是较高的物价水平不利于城市低收入阶层消费结构合理化的推进。当物价较高时,低收入阶层的大部分收入用于刚性较强的食品消费(即恩格尔系数较大),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该阶层人群的家庭用品、居住、出行等结构升级型的消费,并大大减少了工业品和发展方面的消费支出,不利于整体消费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结构的优化。二是煤、电、油、运等“瓶颈”制约的逐年加剧,不利于消费的增加。我省各地区水、电、油价格持续高位,不利于耗用水、电较多的相关消费增加。(五)十市一区的地区经济发展差异较大从各区市经济增幅来看,全省十市一区经济总量较比“九五”末的水平都有不同程度的快速增长。为了更清晰地反映出地区经济发展差异状况,我们计算了“十五”期间陕西省及十个区市的人均GDP,历年来西安市的人均GDP一直保持最高值,商洛市的人均GDP则总是最低。不难看出,各地区人均GDP的极差在逐年增大(见表4),再进一步计算出每年的相对极差(极差同当年全省平均水平的比值),基本可以作出这样的判断:我省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虽然这种差距在“十五”期间并没有表现出进一步扩大的趋势,但区域间发展不均衡的情况已经十分严重。图5:十市一区国内生产总值指数图表4:人均GDP和极差(比)表指标(元)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陕西省人均GDP5024570164807757西安市人均GDP10092110271294415115商洛市人均GDP2495276931763616极差75978258976811499相对极差(%)1.511.451.51.48二、政策思路和建议(一)想方设法转变观念近年来,全国范围内的土地价格、原材料价格(特别是燃料价格),以及劳动力的成本都呈上涨之势,我省的水、土地、原材料等资源和环境对经济发展的约束日益显现,经济增长成本不断上升。这就要求我省经济在保持高速增长的同时必须逐步减少以资源高投入、资源高消耗和环境高污染等“三高”为代价的生产方式,在经济增长的过程中更加关注效率的提高,走内涵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缓减日益增强的矛盾。转变经济增长模式也不宜过分依靠投资,而更应该注重效益的提高。经济增长的速度固然重要,但是增长的效益更为重要。速度只是数量的概念,而效益则包含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因此,在追求速度的同时,应当给与效益更多的关注,才符合和谐社会是富有活力并能够持续发展的社会这样的经济学观念。(二)推进区域形成各自特有的产业优势,避免产业雷同陕西省同国家之间以及陕西省下属的十市一区之间,都不同程度的存在地区差距不断扩大和地区产业结构趋同现象严重这两大问题,因此我省应当充分重视下属区市各自的产业优势,避免产业结构趋同现象进一步加剧。如果这两个问题得不到有效地解决,那么我省整体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增长速度的差距不但不会缩小,反而会进一步扩大。我省“一村一品”战略的实施已经为农村的经济发展做出了有益的探索,逐步推出了如户县农民画、凤翔泥塑、陕西绿茶、周至猕猴桃、临潼石榴、法门寺辣椒、佳县枣业、杨凌良种蔬菜
本文标题:陕西省“十五”经济发展特点分析(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4952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