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全面推进“三转型一创新” 为实现鞍山科学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而努力奋斗
全面推进“三转型一创新”为实现鞍山科学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而努力奋斗同志们:在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前夕,我们在这里隆重召开中共鞍山市第十一次代表大会。现在,我代表中共鞍山市第十届委员会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一、过去五年的主要工作市第十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是我市经济发展较快、城乡面貌变化较大的五年,是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民生得到切实改善的五年,是党的建设全面加强、党的宗旨不断体现的五年。五年来,市委坚持“围绕一个核心、加速两个融入、推进三大任务”的总体思路,坚持一手抓发展、一手抓民生,一手抓城市、一手抓农村,一手抓空间、一手抓项目,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圆满完成了市第十次党代会确定的各项目标和任务。第一,经济发展实现新跨越。经济实力得到较大提升。地区生产总值从1000亿元跃上2000亿元台阶,达到2125亿元,年均增长16.3%,综合实力在全国百强城市排名由44位上升到30位。结构调整取得较大突破。鞍钢销售收入从700亿元达到1500亿元,成功跻身世界500强。地方经济迅猛发展,占全市比重大幅提高。大力发展工业主导产业集群,实现了由钢铁一柱擎天向五业并举的转变,精特钢及钢铁深加工、装备制造及工业自动化、菱镁特色新材料、化工新材料、光电光伏等产业快速发展,工业增加值达到960多亿元,年均增长17.3%。以城市综合体和服务业集聚区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高速发展,服务业税收占全市比重由5%提高到50%,全市经济由主要依靠工业拉动向三次产业共同拉动转变,鞍山荣膺“转型·2010中国经济十大领军城市”称号。改革开放成效显现。国有企业和地方集体企业改革任务全面完成,较好解决了老工业基地“钱从哪里来、人往哪里去”的历史性难题。全面融入辽宁沿海经济带和沈阳经济区,实际利用外资连续五年成倍增长,引进内资五年增长7倍,招商银行等多家股份制银行入驻鞍山,我市成为投资高地、资本洼地和项目集聚地。第二,城乡统筹取得新突破。城区经济实现较快发展,经济总量五年翻两番,成为全市经济的重要支撑。在加速发展城市的同时,大力推动城乡共同发展。对农村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十一五”时期投入“三农”资金达到97亿元,是“十五”时期的4.85倍,年均增长超过50%。设施农业高速发展,面积达到130万亩,占全市耕地面积的1/3,已成为全市农民致富的主要途径。县域经济形成“一县一品”和工业主导产业集群发展的新格局,海城“四辣”、台安鸭鹅、岫岩蘑菇特色农业蓬勃发展,县域工业主导产业集群不断壮大。县域经济增速在全省名列前茅,经济总量超过全市半壁江山。农村社会事业快速发展,自来水基本普及,九年一贯制(寄宿制)学校覆盖全部乡镇,三县(市)都建立了免费高中,实现村村通柏油路、村村通公交车、村村有农民书屋,乡村卫生院(所)建设全面达标。第三,城市建设展现新面貌。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按照当前长远一起干、地上地下一起建、里里外外一起修的原则,全面改造建设城市道路、供暖、供水、供气、供电等基础设施,全力打造“十横八纵五环十射”城市交通大格局,加速推进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建设,腾鳌机场开通民用航线。城市功能不断完善。着力提升城市居住、产业、交通、生态和社会服务等功能,城市承载能力进一步增强。城市环境不断改善。实施城区建设“五项工程”,开工建设10座污水处理厂,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每年下降5%,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39.6%,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符合国家二级标准天数平均达到280天以上。第四,改善民生取得新进展。五年为城乡群众办实事299件,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得到较好解决。居民收入水平成倍提高。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均比2005年翻一番以上,其中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连续四年超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就业工作始终走在全国前列。每年实现实名制就业10万人以上,零就业家庭保持动态为零,城镇登记失业率由5.7%下降到1.97%;低保人数由25.7万人减少到5.7万人。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率先创新实施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社会养老保险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正在向城乡居民全面保障目标迈进。城乡群众住房条件得到较大改善。棚户区和危房改造基本完成,农村危房全面改造,大力建设回迁房、廉租房、动迁周转房、公租房以及劳模大厦、军人之家等保障性住房,建筑面积达到1000多万平方米,占新建住房面积的30%以上,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由19平方米提高到33平方米。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实现学前教育以公立幼儿园为主,小学到高中义务教育,城乡免费职业教育,资助大学教育,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公立教育体系,成为全国教育示范市。城乡医疗条件明显改善。在全国率先实施公立医院改革,实行基本药物零加价,调整医疗机构布局,提高医疗保障水平,着力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社会救助体系更加完善,慈善事业全面发展。人口计生工作得到加强。积极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成立各级社会管理机构,畅通群众利益诉求渠道,创建解决群众利益诉求长效机制,大批社会矛盾得到化解,社会治安、安全生产、消防安全、食品药品安全等工作不断加强,我市社会管理创新的做法得到中央政法委和省委的充分肯定,在全省推广。第五,文化建设取得新成效。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活动扎实开展。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全面推进,“雷锋传人”郭明义先进事迹在全国产生重大影响。文化事业发展较快。市博物馆、群众艺术馆建成使用,鞍山大剧院、电影城、科技城、青少年活动中心和新体育场、体育馆、游泳馆、速滑馆、乒羽馆、全民健身馆等文化基础设施全面建设,群众文化生活不断丰富。文化体制改革取得积极进展。新华书店、电影公司和三个文艺表演团体进行了规范改制。文化产业快速发展。规划建设千山文化旅游产业带,成立文化旅游开发区,加快建设海城析木城旅游开发区、岫岩玉皇山旅游开发区和中国玉皇博物馆,鞍山呈现出文化事业大繁荣、文化产业大发展的良好局面。第六,党的建设得到新加强。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党员干部,大力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和创先争优活动取得扎实成效。不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加大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力度,改革创新领导干部差额提名、差额选拔和考核评价新机制,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和执政能力不断提高。县(市)区和乡镇党委换届顺利完成。党的基层组织覆盖面不断扩大,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得到增强。坚持党管制度建设,突出抓好围绕一项权力建立一项制度、实施一项监督健全一项制度、结合一个案件完善一项制度的“三个一工程”,实施党政主要领导不直接分管人事、财务、物资采购、工程项目“四项回避制度”,建立行政权力运行制度、公共资源交易、行政绩效管理、行政权力电子监察和民意诉求反馈“五大系统”。强化舆论监督,完善惩防体系,查处一批违纪违法案件,反腐倡廉建设取得新成效。全面加强统战工作,积极选配党外干部,大力支持民主党派和工商联工作,统一战线作用得到较好发挥。充分发挥群团组织作用,积极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大力开展职工工资集体协商工作,切实关心和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充分调动广大青年干事创业积极性,广泛开展科学普及工作,形成党建带工建、工建服务党建、党工共建、群团联建的工作格局。五年的发展历程充满艰辛和拼搏,五年的发展成就凝聚着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在此,我代表十届市委,向全市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各界人士,向驻鞍部队、武警官兵,向所有关心、支持鞍山发展的海内外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回顾过去的五年,我们深刻体会到,十届市委所做的工作主要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市委提出的符合中央精神、省委要求和鞍山实际的发展思路。市委先后提出“总量倍增、位次前移、科学发展、殷实和谐”的奋斗目标和“加速经济隆起、构建和谐鞍山”、“围绕一个核心、加速两个融入、推进三大任务”的发展思路,确保我市经济社会始终沿着科学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的轨道阔步前进。二是不断创造发展新格局和创新产业组织形式。在城市发展布局上,完成新一轮区划调整,全面拉开城市骨架,城区面积由154平方公里向800平方公里拓展,形成四个城区、五个开发区的发展格局。在产业布局上,形成西部以辽宁通海产业大道为轴线的设施农业集聚区和以腾达通海产业大道为轴线的工业集聚区,中部以胜利路和建国大道为重点的城市综合体和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东部以千山文化旅游产业带和汇园路为重点的文化旅游集聚区。在产业组织形式上,着力实施工业进园区、商业进城区、民居进小区,形成集中式布局、集群化发展、集约化生产和销售的新格局。三是全市上下形成政通人和的良好局面。市委始终坚持总揽全局、协调各方,支持人大、政府、政协履行职能,形成四大班子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强大合力。坚持充分发挥统一战线作用,与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携手推动鞍山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坚持地方与鞍钢等中省直企业共同发展,互为依托、相互支持,形成地企融合、共兴共荣的良好局面。以选拔好入伍的、服务好在伍的、安置好退伍的“三伍”工作为重点,扎实推进双拥工作,全面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党管武装得到落实,国防教育更加扎实,军政军民关系更加巩固。创新党执政为民的长效实现方式,党群干群关系更加密切。四是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群众顽强拼搏和忘我奋斗。在不沿边、不靠海、比较优势不明显的条件下,实现鞍山大发展快发展,是我们用比别人更多的辛劳干出来的,是我们用比别人更多的努力拼出来的。五是不断加强和创新党的建设。在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党管制度建设、党管社会管理创新等方面进行了大胆探索,造就一支想干事、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干部队伍,走出一条新时期创新党建工作的新路子。在充分肯定上述工作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存在的问题。一是经济发展面临的资源、能源、环境压力较大,亟待解决发展不全面、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二是收入差距扩大、城乡差距拉大、经济与社会不协调、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不同步等社会矛盾较为突出。三是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依然存在,特别是城乡二元结构亟待打破,公平的收入分配机制亟待建立。四是党要管党仍然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党执政为民和党管干部的实现方式、党要管党的考核评价方式、党风廉政建设等有待进一步改进。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这些矛盾和问题,采取更加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二、今后五年的工作目标和主要任务今后五年是鞍山科学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一定要把鞍山发展放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下,放在全国发展的大格局中,放在全省“十二五”发展的总体部署中来思考、谋划和推进。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鞍山未来发展必须大力推进经济转型、社会转型、体制转型和创新党的建设,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三转型一创新”是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十届十一次全会精神的集中体现,是推进鞍山科学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我们一定要准确把握未来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全面理解“三转型一创新”的深刻内涵,把“三转型一创新”作为未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的中心任务。今后五年工作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加快经济转型、社会转型、体制转型和创新党的建设为主线,坚持一手抓发展、一手抓民生,一手抓经济、一手抓社会,一手抓城市、一手抓农村,为实现鞍山科学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而努力奋斗。今后五年的工作目标和主要任务是:——综合经济实力再上新台阶。地区生产总值、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和固定资产投资比2010年翻一番,经济总量力争达到5000亿元,各县(市)区、开发区经济总量力争翻两番,努力实现鞍山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经济结构更加优化。精特钢及钢铁深加工率力争达到90%以上,服务业占全市经济比重进一步提高,城市化率达到70%以上,力争实现城区全域城市化。——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大幅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明显减少,加速形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生活方式,建设全国低碳经济
本文标题:全面推进“三转型一创新” 为实现鞍山科学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而努力奋斗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49614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