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监理 > 中国建筑史-春秋到隋唐
中国建筑史春秋战国——隋唐时期•一、前古典时期(先秦——汉公元前16~公元4世纪)•原始雏形(夏、商):巢居、穴居、生土、干阑、夯土台基•创立(周-战国):木结构体系、排水沟、瓦、台榭、岐山凤雏村四合院,《周礼·考工记》,斗拱、阙、三朝五门雏形,春秋以皇宫为中心的城市建设•趋于成熟(秦汉):长城、阿房宫、皇陵…高潮1中国建筑史分期•二、古典盛期(魏晋—宋公元5世纪~14世纪)•4、溶汇(魏晋南北朝):多民族、多文化交融、战乱、移民时期•5、全盛(隋唐):……………………高潮2•隋:大兴城大运河宇文恺(建筑师)•唐:长安大明宫建筑特点“雄奇爽朗,刚骨劲爽”(梁思成语)•建筑官员:都料、司空、将作监•6、延续(宋辽金):宋:建筑特点柔弱,采取古典模数“材”,《营造法式》(李诫)中国建筑史分期•三、古典后期(元明清民国)•7、停滞期(元、明):元:移柱式,各种宗教建筑明:无梁殿,祠祀建筑大量出现•8、末期(清、民国):清:程式化、制度化•四、后古典时期(20世纪20年代~60年代)•复古主义、折衷主义•五、近现代时期中国建筑史分期•1、建筑形态•高台建筑盛行,夯土筑城。•2、城市规划•由井田制滋生出原始网络规划方法——周王城制度,见于战国时期的《周礼·考工记·匠人》中“择中”思想及“四维四隅”的空间概念已经形成,城市已有“城”与“郭”之分,以车轨作为道路的宽度单位,宫室位居城中央,“左祖(太庙)右社(社稷坛)”,市在宫室之北。春秋战国时期的建筑春秋战国时期的建筑方城制“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周礼·考工记》•3、建筑技术•春秋战国时期广用铁器,工具进步。此时的木构建筑整体形象及柱子、斗拱等细部可见于器皿及漆画之中。•4、建筑装饰•春秋时代已在抬梁式木构架建筑上施彩画,而且在建筑色彩方面有严格的等级制度。•《论语》中记载“山节藻梲”•《春秋毂梁傅注疏》“礼楹,天子丹,诸侯黝垩,大夫苍”春秋战国时期的建筑•5、典型建筑•文献记载中的长城始于春秋,现存最早的长城遗址是战国赵长城。长城和古代的井田制有关。春秋战国井田制的瓦解和胡服骑射进一步推进了长城的形成,后为了防范匈奴而连接起来。•6、代表人物•鲁班,被后代奉为建筑工匠的祖师。春秋战国时期的建筑春秋战国时期的建筑战国中山国王陵复原图•1、建筑形态•秦朝:规模巨大的宫苑建筑,开鸿沟、凿灵渠,建万里长城、阿房宫。•汉朝:西汉长安礼制建筑遗址印证了明堂、辟雍的记载。东汉高台建筑减少,楼阁建筑增多;木椁墓减少,空心砖墓,砖券墓,石板墓,崖墓增加。汉代礼制建筑—明堂辟雍秦汉时期的建筑•2、城市规划•秦汉时各地区文化交流频繁,列国建筑荟萃关中。城市建设规模与质量均有提高。•都城的选择:以关中为根据地,洛阳为前哨点,利用关中进可以攻,退可以守的条件来统治全国。•宫室为中心的南北轴线布局:战国时代邯郸的赵王城和燕下都已经有了在轴线上以宫室为主体的布局方法。后来除了西汉的长安就秦旧离宫建设,因而形成不规则的平面,均继承了战国时期的传统。•集中的市场•闾里制的实行秦汉时期的建筑•3、建筑技术•木构体系确立:抬梁式、穿斗式和井干式。•木构建筑的优点:首先在于承重与围护结构的明确区分,柱子承重,墙倒屋不塌,构件间以利用抗震的铰节点(榫卯)相交接,而且取材方便,施工快捷。•木结构的三种类型(抬梁、穿斗、井干)和五种屋顶形式(庑殿、歇山、悬山、硬山、攒尖)均见于汉代图像及实物资料。•从战国到西汉、东汉,墓室结构由梁式空心砖发展为顶部用拱券和穹隆。砖石结构技术发展。秦汉时期的建筑•西汉中期以后,砖石拱券结构用于墓室,与木椁墓(井干结构)并行。仿木的陶垦模型、崖墓、画像、砖石墓、石祠、石阙、石表等,对当时简拙、粗放的木构建筑风格提供了形象资料。秦汉时期的建筑雅安高颐墓阙东汉望楼明器•4、建筑装饰•利用屋顶形式和各种瓦件所产生的装饰作用,成为中国古代建筑的一个突出特征。汉阙与绝大多数明器、画像石所表示的屋面和檐口都是平直的,还没有反宇与翘曲的屋角,不过正脊和戗脊的尽端微微翘起。•在装饰花纹的纹样上,够土相当秀丽,线条也趋于流畅。汉朝建筑所用的花纹题材大量增加,大致可分为人物纹样、几何纹样和植物、动物纹样四类。汉朝建筑已经综合运用绘画、雕刻、文字等作各种构件的装饰,达到结构与装饰有机组合。秦汉时期的建筑秦汉时期的建筑汉代陶楼院汉代住宅明器•5、典型建筑•秦朝朝宫,其前殿就是阿房宫。据《史记》记载:“先作前殿阿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周驰为阁道,自殿下直抵南山。”•西汉未央宫,位于长安城的西南隅,利用龙首山岗地,削成高台,为宫殿的台基。未央宫以前殿为其主要建筑,这殿的平面面阔大而进深浅,呈狭长形,是这时宫室建筑的一个特点。•6、代表人物•汉代以“将作大匠”为工官之长。秦汉时期的建筑秦汉时期的建筑秦始皇陵•1、建筑形态•这时期的建筑,除宫殿、住宅、园林等发展以外,又出现了一种新的建筑类型,就是佛教和道教建筑。•开凿了若干规模巨大和雕刻精美的石窟,成为存留至今的一份极为宝贵的艺术遗产。•两晋、南北朝时期继承秦汉建筑成就的基础上,吸收了印度、犍陀罗和西域的佛教艺术的若干因素,丰富了中国建筑,为后来隋唐建筑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建筑•2、城市规划•曹魏邺起,宫室居城中北部,全城以棋盘状的道路网划分闾里,东西或南北干道丁字相交于宫城门前,宫内首开大朝与东西堂制度,朝廷与行政中心并列于两条轴线上。北魏洛阳和东魏邺城均实行了东西市制度。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建筑•3、建筑技术•在技术方面,大量木塔(永宁寺木塔)的建造,显示了木结构技术所达到的水平。•砖结构在汉朝多用于地下墓室,到北魏时期已大规模地运用到地面上。河南登封嵩岳寺标志着砖结构技术的巨大进步。•石工的技术,到南北朝时期,无论在大规模的石窟开凿上或在精雕细琢的手法上,都达到很高的水平。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建筑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建筑永宁寺塔嵩岳寺塔•4、建筑装饰•屋顶组合增加了勾连搭和悬山式屋顶加左右庇两种形式。屋角起翘出现新样式,并且有了举折。北魏开始用琉璃瓦,瓦当纹样以莲瓣为最多。室内多数用复斗形藻井。•北朝石窟为后世留下了及其丰富的建筑装饰花纹。特别是莲花、卷草纹和火焰纹的应用范围最为广泛。须弥座的形式也是随同佛教传入。•北朝建筑和装饰风格最初是茁壮,粗犷、微带稚气,到北魏末年呈雄浑而带巧丽、刚劲而带柔和的倾向。南朝遗物在公元六世纪已具有秀丽柔和的特征。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建筑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建筑敦煌石窟北朝壁画金刚宝座塔敦煌石窟北朝壁画坞壁•5、典型建筑•佛塔寺在南北朝时得到大幅度发展,皇室、士大夫风行赐离宫或舍宅为寺。•楼阁式塔、密檐式塔和单层塔(亭阁式)均出现、记载中的洛阳永宁寺九层木塔高度可能在100m以上(9开间)是古代世界最高的木构建筑。河南登封的北魏嵩岳寺塔,密檐15层,底层12边形,上变为8边形,为中空抛物线型轮廓,是地面上现存最古的一座砖构佛教建筑。•石窟艺术以敦煌、云岗、龙门为代表,有中心柱窟(支提窟)、精舍窟(毗呵罗窟)及大佛窟等窟型。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建筑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建筑敦煌石窟云岗石窟•1、建筑形态•隋文帝建造规划严整的大兴城,开凿大运河,沟通南北。安济桥为世界上最早的敞肩券大石桥。•唐朝在隋朝的基础上,营建了首都长安和东都洛阳。这两座都城建有大规模巨大的宫殿、官署和寺观。唐朝晚期出现了夜市和草市。•唐朝的佛教得到了很大发展,兴建了大量佛教的寺、塔、石窟。•伊斯兰、景、祆和摩尼等宗教都在唐朝传入中国,伊斯兰教的广州怀圣寺即创造于此时。隋唐时期的建筑•2、城市规划•隋都大兴城的规划设计,以南朝故都建康为参照,复兴和发展了汉制,规划设计中把图纸与模型相结合,运用了比例尺的概念。•唐长安在隋大兴城基础上拓展,规模宏大严整,三大宫之一的太极宫居城中轴线北侧,大明宫和兴庆宫分别位于城东北及东南。朝廷与行政中心(宰相府)在同一中轴线上,实行里坊制(共108坊)。棋盘状道路网。设东西市场等。城市注重绿化,城郊设立开放风景区——曲江池。隋唐时期的建筑隋唐时期的建筑唐长安平面图•3、建筑技术•土、石、砖、瓦、石灰、木、竹、铜、铁、矿物颜料和油漆等材料的应用技术达到熟练程度。•木构建筑的结构与装饰构件合一。斗拱雄大(可达柱高的1/2)层叠的辅作层完整。大叉手、人字拱大量采用,已有用材制度,屋顶举折平缓之间,出檐深远殿堂用明、草(栿)两套构架。大体量、大空间的建筑可由多个单体建筑组合而成。•唐朝根据不同的等级,自王公官吏至庶人百姓的住宅,门、厅的大小,间数、架数以及装饰、色彩都有严格的规定,充分体现了严格的等级制度。隋唐时期的建筑•4、建筑装饰•在屋顶形式方面,重要建筑物多用庑殿顶,其次是歇山顶与攒尖顶,极为重要的建筑则用重檐。在组群建筑中将各种不同形式的屋顶组合为主次分明而想代复杂华丽的形象。•在纹样的使用上,除莲瓣以外,窄长花边上常用卷草构成带状花纹,或在卷草纹内杂以人物。这些花纹不但构图饱满,线条邺很流畅而挺秀。此外,还常用半团窠及整个团窠相间排列,以及回纹、连珠纹、流苏纹、火焰纹、及飞仙等富丽丰满的装饰图案。隋唐时期的建筑•总体来说,唐朝城市布局和建筑风格是规模宏大,气魄雄浑,格调高迈,整齐而不呆板,华美而不纤巧。不仅都城、宫殿、陵墓寺庙如此,全国各地的城市合衙署莫不皆然。隋唐时期的建筑含元殿复原图隋唐时期的建筑盛唐第217窟佛寺盛唐第148窟佛寺•5、典型建筑•安济桥,长37.37m,高7.23m的大弧形石券横跨洨河上,两肩又各有两个小石券,是世界上现存最古的敞肩桥。•南禅寺大殿,面阔三间,进深三间,单檐歇山顶,现存最古的唐代建筑。•佛光寺正殿面阔七间,进深四间。柱网由内外两周柱组成,形成面阔五间,进深两间的内槽和一周外槽。殿前面中央五间设板门,二尽端开窗;其余三面围以厚墙,仅山墙后部开小窗。隋唐时期的建筑隋唐时期的建筑安济桥隋唐时期的建筑南禅寺隋唐时期的建筑佛光寺•6、代表人物•李春——安济桥•宇文恺——大兴城•设计施工有专职人员由“都料”负责隋唐时期的建筑
本文标题:中国建筑史-春秋到隋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49671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