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七年级历史材料分析题
一、列举题(15分)1、列举古代史以少胜多的战役(3分)2.列举汉武帝为推进大一统所采取的措施(3分)3、列举商鞅变法的内容(9分)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淝水之战(也可列其他)见课文一、政治方面:削弱贵族特权,加强中央集权(1)制定20级爵位,按军功授给爵位。没有军功,不授给爵位。(2)实行中央集权,全国划分成31个县,县令由国君任免,行政权直属国君,削弱贵族分封制二、经济上,大力发展社会生产(1)废除土地国有制,实行私有制,土地可以自由买卖。(2)奖励耕织,打击囤积居奇,惩罚又懒又穷的人(3)统一度、量、衡。二、材料分析题1.阅读下列材料:(10分)皇帝说:“如果名不正、言不顺,那么各种制度就不能确立。现在要禁用鲜卑语,统一使用汉语。那些年龄在30岁以上的人,使用鲜卑语已成为习惯,可以允许他们不立即改变。但是30岁以下的人和在朝廷做官的人,不得使用鲜卑语,明知故犯,就要降职或罢官。”(1)上文中“皇帝”指谁?他进行改革的主要目的是什么?(2分)(2)除上文内容外,他还有哪些改革措施?(4分)(3)请站在中华民族立场上对这位皇帝的改革进行评价。(4分(1)北魏孝文帝。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文化,进一步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2)迁都洛阳;穿汉服;改用汉姓;同汉族通婚(3)促进了民族融合,也促进了鲜卑族的发展,使鲜卑族最终汇入中华民族大家庭。2、阅读下列材料:(8分)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请回答:(1)这段材料反映了我国历史上哪次著名的变法?(2分)(2)变法的主要内容是什么?(4分)(3)它的历史作用如何?(2分)(3)使秦国富强起来,国力大增,为以后兼并六国打下坚实的基础。(1)战国时期秦国的商鞅变法.见课文3、《沁园春雪》里写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还看今朝。”----毛泽东词中提到的秦皇汉武分别指哪两位著名帝王?(2分)(2)这两位帝王为加强中央集权,在思想方面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3分)(3)有人说秦皇是千古一帝,有人说他是暴君,你眼中的他是个什么样的人?(2分.注意评价人物要全面!)秦始皇、汉武帝.说秦始皇是千古一帝,是因为:1.他统一六国,结束战乱。2.他制定一套封建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推行郡县制,影响深远。3.他统一了文字、货币、度量衡,有利经济文化发展和国家统一。4.北御匈奴,修建长城;(修建灵渠,开发南疆)。说他是个暴君,是因为:1.他下令“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2.他修建阿房宫和长城等,给人民带来繁重的劳役负担;统治时期,赋税沉重,刑罚严酷。(只要回答出其残暴统治即可)所以,秦始皇既是千古一帝,也是有名的暴君。(1)秦始皇: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2)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家思想成为我国的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4.请阅读下列史实,回答问题(7分)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司马迁《史记·商鞅列传》文中的“卫鞅”指谁?(1分)(2)文中反映了卫鞅的什么主张?(3分)(3)你能分析一下卫鞅变法成功的原因吗?(3分)商鞅主张按照现实需要改变治理国家的政策,不必因循守旧。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1分),“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的指导思想和变法措施符合秦国国情以及地主阶级的要求;变法的过程中执行得非常坚决(说话算数,威信很高)(1)(二者有其一,即可得1分);秦孝公的信任、重用一.顺应了历史潮流的发展趋势。二.制定了一系列具体有效的办法。三.敢于同旧势力斗争。四.取信于民,得到百姓信任。五.国君的支持。5.阅读下列引文,并回答问题。(10分)“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请回答:这首诗抒发了曹操的远大抱负和雄心壮志,想一想,他当时的雄心壮志是什么?(2分)(2)为什么曹操在官渡之战中以少胜多,而在赤壁之战中却以多败于少?(3分)(3)赤壁之战所带来的影响是什么?(3分)曹操在两次战争中的不同结局,给我们哪些启示?(2分)统一中国官渡之战中战术得当(1分)。赤壁之战中,有骄傲情绪,加之孙吴联军利用曹军不习水战、连锁战舰的弱点,用火攻大败曹军(学生如从重视人才,听从建议与否方面分析,亦可得1分)战术战略得当;时机成熟;谦虚和骄傲的关系(学生只要谈出一点感受,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局面(1分)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报任安书》材料二:盖西伯(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报任安书》(1)材料一是谁说的名言,他写了一部什么书,鲁迅称赞它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它开创了什么体例,对我国后代史学的发展有巨大的影响。6分(2)这一史学巨著分为那五部分(10分)(3)材料二中可以看出孔子的作品是()屈原的作品是()(4分)司马迁、《史记》、他开创了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本纪、表、书、世家、列传。《春秋》《离骚》7、填一填(7分)请在右图方框中填出战国七雄的名称(7分)燕楚韩秦赵齐魏8.请认真观察右图《东晋南迁移民分布图》,回答问题:(1)东汉末年北方人口南迁的原因是什么?(2)南迁移民主要分布在什么地区?(3)大批北方移民南迁,给南方经济带来了什么影响?识读下列《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民族流动示意图》:请回答:(1)我国古代第一次大规模人口迁徙发生什么时候?什么原因导致中原汉族迁往江南?(2)人口南迁对江南经济发生有何影响?请举例说明。(3).举出迁入中原的三个少数民族名称。东汉末年北方社会动荡不安,中原汉族迁往江南躲避战乱。北方人口大量南迁,使江南的经济上升,有了大量的粮食作物和农业生产技术、工具和劳动力,南方纺织业、瓷器制造业、造船业发展。匈奴、鲜卑、羯(4)我国古代第一次大规模人口迁徙发生在什么时候?(5)为什么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经济得到长足的发展?(6)想一想,人口迁徙的积极影响有哪些?三国两晋时期促进不同地区的人相互交流和了解,增强地域联系从而可以带动经济发展;平衡地区间的劳动力和物质资源分配,缩减贫富不均。永嘉南渡促进了长江中下游的经济发展,为之后江南一带以及整个南方的大开发奠定了基础。江南地区的开发为我国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奠定了基础。“永嘉南渡”,大量的北方人口迁往南方,带来了生产经验、劳动技术和先进的劳动工具。15.观察下列三幅图,回答问题。(1)图1人物是对中国历史发展有深远影响的“千古一帝”,他的名字叫什么?(1分)(2)图2和图3反映了他实行的哪些措施?其名称分别是什么?(4分)(3)图中反映的措施有哪些积极意义?(3分)秦始皇。图2是统一文字。图3是统一货币。图2小篆、图3圆形方孔钱或秦半两(4分)巩固了统一,促进了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3分)
本文标题:七年级历史材料分析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49860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