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交通运输 > 《系统分析与设计技术》练习题(选择)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第一章信息系统项目管理一、选择题A.单选题1.从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信息化是指(D)。A.计算机和网络的应用规模与效益不断增长的过程B.计算机硬件产业、软件产业、信息服务产业不断发展的过程C.社会上进行交换的信息量不断增长的过程D.人们的信息活动的规模不断扩大以致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的过程2.项目主要管理人员应参与(D)。A.系统规划B.系统设计C.系统分析D.系统开发和运行全过程B.多选题1.IT项目风险识别的方法有(ABCD)。A.专家调查法B.面谈或访谈法C.鱼骨图法D.风险分解结构法第二章信息系统工程体系一、单选题1.用户开发应用系统的主要手段是(A)。A.生命周期法B.原型法C.第四代语言D.面向对象方法2.系统规划的主要任务是(A)。A.明确组织的信息需求、制定系统总体结构方案B.对系统进行经济、技术和使用方面的可行性研究C.选择计算机和网络系统的方案D.确定软件系统的模块结构3.RUP中的软件生命周期在时间上被分解成四个顺序的阶段,分别是初始阶段,细化阶段,构造阶段和交付阶段,每个阶段结束于一个主要的里程碑,构造阶段结束时的里程碑是(B)。A.生命周期目标里程碑B.初始功能里程碑C.产品发布里程碑D.生命周期结构里程碑4.RUP中的软件生命周期中初始阶段结束时的里程碑是(D)。A.初始功能里程碑B.生命周期结构里程碑C.产品发布里程碑D.生命周期目标里程碑5.在原型法中,原型是开发系统的(A)。A.反映用户最基本需求的可以运行的实验模型B.某一主要部分的详细设计方案(物理模型)C.反映用户需求的逻辑模型D.反映用户全部需求符合系统开发规范的应用软件程序6.信息系统开发方法有哪些(A)。A.原型法B.BSP法C.CSF法D.CASE法B.多选题1.对于结构化设计思想的描述(ABC)是正确的。A.在结构化设计中,模块的功能应当简单明确,易于理解B.自顶向下,逐步求精C.采用了“信息隐藏”的思想D.越下层模块,其功能越具体,越复杂2.原型一般可分为三类,即(ACD)。A.增量式B.探索式C.演化式D.抛弃式3.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包括(ABCD)。A.结构化方法B.原型化开发方法C.面向对象方法D.生命周期开发方法4.系统的特点包括(ABCD)A.整体性B.目的性C.相关性D.环境适应性第三章企业信息化战略规划与决策一、选择题A.单选题1.BSP的核心是(C)。A.明确企业目标B.确定信息结构C.进行数据分析D.定义(识别)业务过程2.企业信息化战略的主要内容不包括(D)。A.跟踪学习战略B.系统维护战略C.应用开发战略D.企业资源战略3.业务系统规划法的出发点是(C)。A.自下而上分步实现B.采用企业过程的概念C.对数据进行统一管理D.自顶向下分解企业目标4.在决定开发管理信息系统之前,首先要做好系统开发的(A)。A.可行性研究B.系统化分析C.总体预算D.新系统的逻辑设计和物理设计5.信息系统对管理职能的支持,归根到底是对(D)的支持。A.计划B.组织C.控制D.决策B.多选题1.IT外包方式包括(ABCD)A.整体外包B.选择性外包C.战略资源联盟D.买入式外包2.IT项目的特点包括(BCD)A.收益的有形性B.高不确定性C.复杂性D.学习型投资3.企业信息化战略规划的条件包括(ABC)A.管理层的高度重视和全力支持B.机构或企业内外广泛的认同和认知C.必要的资源保障D.企业内部人人参与4.在系统分析中可行性研究一般包括对系统的(ABCD)进行调查研究。A.经济可行性B.技术可行性C.运行可行性D.时间表可行性第四章系统分析一、选择题A.单选题1.由用户开发应用系统可以解决的主要问题是(B)。A.提高应用系统效率B.系统开发直接反映用户需求C.降低开发成本D.增强系统的可靠性2.需求分析的结果是(B)。A.系统设计报告B.系统需求规格说明书C.用户的分析方案D.系统总体设计方案3.一般子系统的划分是在系统(A)阶段,根据对系统的功能/数据分析的结果提出的。A.需求分析B.逻辑阶段C.总体设计D.详细设计4.(B)是系统必须符合的条件或具备的功能。A.用例B.需求C.模块D.构件5.系统分析的主要任务是(A)A.需求开发和管理B.物理模型的确定C.测试模块D.编写源代码6.衡量系统开发质量的首要标准是(C)。A.满足技术指标B.满足设计者要求C.满足用户要求D.技术规范B.多选题1.需求开发的步骤包括(ABCD)。A.需求获取B.需求验证C.需求分析D.编写需求规格说明书2.系统分析的主要活动有(ABCD)。A.系统初步调查B.系统可行性研究C.系统详细调查研究D.新系统逻辑方案的提出3.需求包括不同的几个层次,分别为(ABCD)A.业务需求B.用户需求C.功能需求D.非功能需求第五章过程建模一、选择题A.单选题1.在绘制数据流程图时,应遵循父图与子图平衡的原则,所谓平衡是指(C)。A.父图和子图都不改变数据流的性质B.子图不改变父图数据流的一致性C.父图的输入/输出数据流与子图的输入/输出数据流一致D.子图的输出数据流完全由父图的输入数据流确定2.绘制功能结构图的依据是(A)。A.数据流程图B.N-S图C.PAD图D.系统总体设计3.(A)是将输入数据转换为输出的加工处理,是信息系统的主要特征之一。A.过程B.对象C.方法D.数据流4.判断表由以下几方面内容组成(A)。A.条件、决策规则和应采取的行动B.决策问题、决策规则、判断方法C.环境描述、判断方法、判断规则D.方案序号、判断规则B.多选题1.描述处理逻辑的工具包括(ABC)。A.决策树B.决策表C.结构化英语D.系统结构图2.数据流程图的组成包括(ABCD)。A.数据流B.实体C.过程D.数据存储第六章数据建模一.选择题B.多选题1.E-R图中实体间的联系包括(ABCD)A.一对一B.一对多C.多对多D.均包括第七章对象建模一、选择题A.单选题1.对象实现了数据和操作的结合,使数据和操作(C)于对象的统一体中。A.结合B.隐藏C.封装D.抽象2.在UML提供的图中,(C)用于按时间顺序描述对象之间的交互。A.用例图B.类图C.顺序图D.部署图3.面向对象的主要特征是封装性、继承性和(C)。A.一致性B.完整性C.多态性D.可移植性4.在UML提供的图中,(A)用于描述系统与外部系统及用户之间的交互。A.用例图B.类图C.对象图D.部署图5.(B)属于对象模型中的静态视图。A.用例图B.类图C.状态图D.协作图6.关于用例的正确解释(C)A.是测试用例,因此,用于测试过程中B.是使用的实例,用于对问题的解释说明C.是活动者与系统的一次交互过程,并能完成确定功能D.用于说明各种情况B.多选题1.用例与用例之间的关系有(ABC)。A.扩展关系B.包含关系C.泛化关系D.内聚关系2.类与类之间的关系有(ABD)。A.泛化-特化联系B.整体-部分联系C.内聚关系D.关联关系3.对象模型中,(ACD)表达了系统的动态信息。A.协作图B.类图C.状态图D.顺序图4.下面选项中,(ABCD)是顺序图中的基本符号。A.活动者B.对象C.生命线D.消息5.用例图中的符号有(ABD)A.活动者B.用例C.属性D.通信第八章信息系统设计一.选择题A.单选题1.模块间出现下列哪一项是改动模块时发生错误的主要来源(C)。A.数据耦合B.控制耦合C.内容耦合D.三者都不是2.系统设计阶段的主要成果是(C)。A.用户的决策方针B.用户的分析方案C.系统设计报告D.系统总体设计方案3.结构图中,关于模块间调用的规则哪一项是错误的(B)。A.下层模块只有接到上层模块调用命令才能执行B.下层模块可直接与同层模块进行通信C.上下层模块之间可直接通信D.模块调用顺序自上而下4.下面的内聚类型中,(B)的可维护性最好。A.逻辑内聚B.功能内聚C.数据内聚D.机械内聚5.下面哪一项不是系统设计阶段的主要活动(B)。A.系统总体设计B.编写系统实施计划C.系统详细设计D.系统硬件设计6.耦合度描述了(D)。A.模块内多个功能之间的接口B.模块内各部分结合的程度C.模块之间公共数据的数量D.模块之间相互关联的程度7.内聚是一种指标,表示一个模块(B)。A.完成任务的及时程度B.代码功能的集中程度C.代码优化的程度D.为了与其他模块连接所要完成的工作量8.结构化设计方法使用的工具是(B)A.系统结构图B.数据流图C.程序流程图D.实体联系图9.在系统设计过程中,采用模块化结构,是为了满足(A)。A.系统性的要求B.灵活性的要求C.可靠性的要求D.经济性的要求10.(B)指模块中所有活动执行且只执行一个与问题有关的功能。A.古典内聚B.功能内聚C.机械内聚D.顺序内聚11.(A)指出:应该这样设计和确定模块,使得一个模块内包含的信息,对于不需要这些信息的其他模块来说,是不能访问的。A.信息隐藏B.多态性C.继承性D.模块12.若两个模块之一和另一个模块有共同数据域,则称为(D)A.数据耦合B.公共耦合C.控制耦合D.内容耦合B.多选题1.系统总体设计方案包括(BCD)。A.输入/输出设计方案B.应用软件系统总体结构设计C.信息系统体系结构设计D.计算机及网络系统配置方案设计2.客户机/服务器(C/S)体系结构中,服务器的任务是(BCD)。A.管理用户界面B.处理对数据库的请求C.维护数据字典、索引D.接受客户机发出的请求3.事务中心完成以下(ABC)任务。A.接收事务B.分析每个事务并确定它的类型C.选取一条活动通路D.将逻辑输出变换为物理输出4.下列选项中,基于变换流的数据流程图由(ABD)组成。A.输入流B.输出流C.数据中心D.变换中心5.内聚的类型包括(ABCD)A.功能内聚B.机械内聚C.顺序内聚D.通信内聚6.客户机/服务器(C/S)体系结构中,客户机的任务是(BCD)。A.处理对数据库的请求B.以用户需要的格式输出结果C.管理用户界面D.向数据库服务器发请求7.面向对象设计阶段要建立的模型有(BCD)A.类图B.包图C.构件图D.配置图第九章信息系统详细设计一.选择题A.单选题1.顺序码的特点是(B)。A.码很长B.短而简单C.容易记忆D.由一定逻辑性2.N-S图中用(A)表示函数、过程或程序的名称。A.椭圆B.矩形C.正方形D.圆形3.能唯一标识每个实体的一个属性或几个属性的组合,称为(B)A.域B.键C.实体集D.联系4.代码结构中设置检验位是为了保证(C)。A.计算机内部运算不出错B.代码的合理性C.代码输入的正确性D.代码的稳定性B.多选题1.代码的类型包括(ABCD)。A.顺序码B.专用码C.成组码D.重复码2.常用的输入设备有(ABC)。A.读卡机B.键盘C.光电阅读器D.打印机第十章信息系统实施与维护一.选择题A.单选题1.软件文档是信息系统(B)的重要依据。A.可理解性B.可维护性C.可扩展性D.可移植性2.一般来说,占维护工作比例最高的是(C)。A.纠错性维护B.适应性维护C.完善性维护D.预防性维护3.下列白盒测试法设计测试用例的覆盖准则中,最弱的准则是(A)。A.语句覆盖B.判定覆盖C.路径覆盖D.条件覆盖4.系统维护解决的问题来源于(D)。A.系统分析阶段B.系统设计阶段C.系统实施阶段D.三者都包括5.软件测试的基本任务一般不包括(D)A.预防软件发生错误B.发现并改正程序错误C.提供错误诊断信息D.验证软件无错误B.多选题1.软件测试的方法包括(ABD)。A.动态测试法B.静态测试法C.系统测试D.程序正确性证明2.黑箱测试法包括(AC)等方法。A.等价类法B.语句覆盖法C.因果图法D.错误猜测法面向对象的特点主要概括为(B)。A.可分解性、可组合性、可分类性B.继承性、封装性、多态性C.抽象性、继承性、封装性、多态性D.封装性、易维护性、可扩展性、可重用性1.在开发一个企业管理信息系统时,首先要进行用户调查,调查中收集的主要信息包括(B)。A.管理目标、人力资源、业务流程和数据流程信息B.组织结构、功能体系、业务流程和数据流程
本文标题:《系统分析与设计技术》练习题(选择)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49921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