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新课标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
1课题1观潮课时安排第1课时学习目标1、会认读7个生字:罩屹鼎沸贯崩恢,会写八个生字:潮称盐笼罩蒙薄雾。2、了解钱塘江大潮形成的原因和观潮的时间、地点以及人们观潮时的心情。3、读通课文,分清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的有关段落,初步感受大潮的壮观景象。重点难点掌握重点词句,整体感知课文。课前准备课件基本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导入新课用谈话法引出课题:同学们,你们到过江边吗?你们可知道,大江大海不仅有风平浪静的时候,有波涛汹涌的时候,还有由于月亮和太阳的吸引力的作用,水面会发生定时涨落的现象,这就叫作“潮”。板书“潮”。一位曾亲眼看见潮水涨落的人,把他的所见所闻生动地描绘了出来。板书“观”。学生交流收集的相关资料让课内和课外有机的联系起来,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资料的习惯展示学习目标1、会认读7个生字:罩屹鼎沸贯崩恢,会写八个生字:潮称盐笼罩蒙薄雾。2、了解钱塘江大潮形成的原因和观潮的时间、地点以及人们观潮时的心情。3、读通课文,分清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的有关段落,初步感受大潮的壮观景象。根据学习目标自主学习目标导学出示自学要求1、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画出生字词,多读几遍。2、圈出自己认为难读难写、易混易错的字词,在生字本或写字本写一写。3、运用所学的方法结合课文中的句子理解字词的意思。4、按“潮来前、潮来时、潮去后”的顺序给课文分段。5、流利地朗读课文。学生自读自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小组1、你学会了那些生字词?有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2互查互教字词吗?2、比一比,谁能把课文读得最好听。3、读了课文,说一说钱塘江大潮给你留下什么印象?收集到图片的同学可以借助图片等资料结合课文内容来说。4、课文2-5段分别写了钱塘江潮哪些时段的景象?小组合作学习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主学习,互相交流师生引导释疑阅读资料袋,了解钱塘江大潮形成的原因。自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会认会写生字以和本课多音字(号蒙薄)以及易读错的字(堤恢)细读一、二自然段,联系上下文和诗句(苏东坡赞钱塘江秋潮: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理解“奇观”,联系生活理解“笼罩”。联系全文,从“人山人海昂首东望”这两个词中你体会到观潮人什么心情?这个侧面描写有什么作用?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品读文中经典词句个性体验学生当堂检测1、.文章中“人山人海”说明了,“昂首东望”一词体现人们观潮时的心情。这个侧面描写衬托出钱塘江大潮。2.用“笼罩”写一句话。学生完成当堂检测当堂检测,检查学生掌握情况教师导练教师导练1.易错的字:昂(左下不多点),蒙(中间不少横)薄(不能写成左右结构)。2.难解的词:“人山人海”体现观潮人多,“昂首东望”体现观潮时急迫心情。这两个词侧面描写了大潮之奇。3.初解“奇观”:声音之奇形态之奇教师总结提升课题1观潮课时安排第2课时学习目标1、会写五个生字:昂沸贯旧恢,理解“横贯江面、并齐头进、沸腾”2、默读课文,根据词句,想象大潮来前、来时、过后江面上的不同画面,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壮观。3、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4自然段。重点理解文中有关“潮来时”的描写,感受到钱塘江大潮的汹涌澎湃、雄伟壮观。3难点课前准备基本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导入新课激趣导入,引出壮观1.谈话,板题。2.理解“观”的意思,引出“天下奇观”。学生欣赏潮水来时的录像片段激趣导入展示学习目标1、会写五个生字:昂沸贯旧恢,理解“横贯江面、并齐头进、沸腾”2、默读课文,根据词句,想象大潮来前、来时、过后江面上的不同画面,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壮观。3、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4自然段。根据目标自主学习目标导学出示自学要求1、圈出自己认为难读难写、易混易错的字词,在生字本或写字本写一写。2、作者在描写大潮来时的景象时是按什么顺序、从哪些方面来写的?2、说一说你认为体现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的句子,进行理解并有感情地读一读。3、进一步理解“天下奇观”,并说一说你“观潮”的感受。学生自读自悟小组互查互教1.谈话激发学习兴趣。2.合作学习提示:a.你喜欢文中的那一句,为什么?你能把你喜欢的这句话读的让你们组内的同学也喜欢上它吗?b.你在学习中有什么问题,你们小组是怎样帮助你解决的?c.通过小组合作,你都学懂了些什么?3.组建合作小组4.组内合作学习(感悟发现法)5.反馈合作成果,构建全体读书感悟氛围。6.引导小组感悟。a.朗读文中描述大潮的句子;b.课件展示描述的情景;c.引导发现大潮雄伟壮观(想象和实践表演);d.感情朗读。(引导发现法)小组合作学习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主学习,互相交流师生引导1.默读第三、四、五自然段,联系课文幅插图,想想钱塘江大潮来前,听到什么?看到什么?(第4释疑一幅插图)画出有关的词语和句子;想想大潮来时声音和江面景色有什么变化?(第二幅插图)画出有关的比喻句;想想钱塘江大潮过去后,江面的又是怎样的呢?画出有关词句。2.同桌练习有感情地朗读第三、四、五自然段,想想要怎么读出大潮气势和变化。然后把第三、四自然段背下来。3.联系课文和插图,理解“横贯江面、并齐头进、沸腾”等词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品读文中经典词句学生当堂检测1.学习了这篇课文,你认为钱塘江大潮“奇”在2.选择背诵课文3、4自然段其中的一段。3.根据课文和你想象的画面,创造性复述大潮来前、来时、过后江面上的不同画面。4.模仿课文3—5自然段,写一场大雨,按“雨前—雨中—雨后”的顺序写。学生完成练习当堂检测,了解学生掌握情况教师导练“奇观”:声音之奇——隆隆、闷雷、山崩地裂;形态之奇——白线、变粗、两丈水墙。体会大潮声音、形态由远及近的变化过程和课文的形象比喻。课题2*雅鲁藏布大峡谷课时安排1课时学习目标1.认识“穆、玛、涓、滔、脉、卉、罕”7个生字。2.能用自己的话介绍课文内容。3.体会课文说明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不容置疑的世界第一大峡谷所采用的说明方法。4.在阅读中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重点难点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特点,学习作者表现事物特点的写法。课前准备基本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导入新课直接导入: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不容置疑的世界第一大峡谷?”学生质疑对课题进行质疑,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展示学习1.认识“穆、玛、涓、滔、脉、卉、罕”7个生字。2.能用自己的话介绍课文内容。明确学习目标目标导学5目标3.体会课文说明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不容置疑的世界第一大峡谷所采用的说明方法。4.在阅读中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出示自学要求1.读准课文中标有音节的词语。2、为什么说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不容置疑的世界第一大峡谷?”作者用什么方法来说明的?3、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哪些景观使你感到特别神奇?为什么?学生自学,初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小组互查互教1、文中有哪些词语被你发现并记住了,有需要提醒同学们注意的吗?2、雅鲁藏布大峡谷,她为什么被称为“世界第一壮丽景观”?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的?你能从文中找出相关句子吗?3、雅鲁藏布大峡谷的风光举世闻名,哪部分内容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为什么?小组合作学习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师生引导释疑1.阅读课文,自主识记“穆、玛、涓、滔、脉、卉、罕”7个生字和多音字(秘、藏)。2.细读课文第二自然段,作者分别用了什么方法(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举例子)来说明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世界第一大峡谷这一事实,在句子旁边作上批注。3.细读第三、四自然段,雅鲁藏布大峡谷有哪些壮丽景观?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大自然的神奇。4.你能用自己的话,向别人介绍你所了解的雅鲁藏布大峡谷吗?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品读重点词句学生当堂检测1.下面句子各用了哪种说明方法?(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举例子)(1)雅鲁藏布江河床平均海拔在3000米以上,是世界上最高的大河。()(2)它的下游围绕喜马拉雅山东端的最高峰,形成一个奇特的马蹄形大拐弯,在青藏高原上切割出一条长504千米的巨大峡谷。()()(3)峡谷平均深度2268米,最深处达6009米,是不容置疑的世界第一大峡谷。()(4)美国的科罗拉多大峡谷和秘鲁的科尔卡大学生练习当堂检测,了解学生掌握只是情况6峡谷,曾被列为世界之最,但他们都不能与雅鲁藏布大峡谷一争高下。()2.你知道世界上还有哪些大峡谷?教师导练易错的音:“秘鲁”读bìlǔ课堂反思课题3鸟的天堂课时安排第1课时学习目标1.正确认读“茫浆律榕隙耀暇抛”等8个会认的生字;正确书写“灿、烂、竿、茫、桨、规、律”等7个会写的字;积累词语“应接不暇”。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知道作者几次经过鸟的天堂,分别是什么时候;每一次经过鸟的天堂,分别看到了什么景象?重点难点体会榕树的奇特与美丽,鸟的自由与快乐,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课前准备基本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导入新课引题、创设情境。1、(播放群鸟齐鸣的声音)听一听,你想到了什么?2、说一说。学生欣赏课件直观导入展示学习目标1.正确认读“茫浆律榕隙耀暇抛”等8个会认的生字;正确书写“灿、烂、竿、茫、桨、规、律”等7个会写的字;积累词语“应接不暇”。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知道作者几次经过鸟的天堂,分别是什么时候;每一次经过鸟的天堂,分别看到了什么景象?共同制定目标,明确目标目标导学出示自学1、能借助拼音,自读课文,学习生字词。2、认真预习的孩子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生自学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7要求3、能说一说作者几次去“鸟的天堂”?4、你能收集到关于鸟的天堂的图片或资料吗?小组互查互教1、你学到了哪些新的生字词?2、讨论交流:作者几次去鸟的天堂?什么时候去的?看到的景象一样吗?3、说大榕树是“鸟的天堂”,这到底是棵怎样的树呢?你找到了哪些描写大榕树的句子。小组合作学习师生引导释疑1.借助拼音读准生字的字音。2.认真观察方格里的生字,注意不容易写好的笔画、笔顺、结构。3.正确,流利地读课文,做到不添字,不漏字。4.一边默读,一边想:作者几次经过鸟的天堂,分别是什么时候;每一次经过鸟的天堂,分别看到了什么?学生个性体验学生当堂检测1、给多音字选择正确的音节。缝隙(féngfèng)应接不暇(yīngyìng)不可计数(shǔshù)2.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作者巴金______次经过鸟的天堂。第一次是在____________,第二次是在____________。第一次看到了____________,第二次看到了__________________。学生练习当堂检测教师导练想一想,下面的长句子该怎样读?注意读通顺。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课题3鸟的天堂课时安排第2课时学习目标1.正确书写“支、株、缝、隙、耀、梢、寂”等7个会写的字,正确读写、理解“灿烂、竹竿、规律、缝隙、照耀、树梢、静寂、白茫茫”等词语,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课文的好词好句。2.找出描写南国风光的重点句段,边读边想象,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的表达方法,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重点难点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众鸟活动的热闹场面。8课前准备基本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个人增减导入新课复习导入:说大榕树是“鸟的天堂”,这到底是棵怎样的树呢?明确目标目标导学展示学习目标1.正确书写“支、株、缝、隙、耀、梢、寂”等7个会写的字,正确读写、理解“灿烂、竹竿、规律、缝隙、照耀、树梢、静寂、白茫茫”等词语,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课文的好词好句。2.找出描写南国风光的重点句段,边读边想象,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的表达方法,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出示自学要求1、有感情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南国的美丽风光,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2、找出你喜欢的优美的句子,读一读,并进一步体会这些句子美在哪里。3、文中几次提到了“鸟的天堂”,为什么有的地方没有加引号而有的地方又加了引号呢?学生自读自悟,体现学习的自主性小组互查互教1、合作完成:作者第二次去鸟的天堂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了些什么?2、交流:你喜欢文中的哪些句子?为什么?3、说一说:为什么说大榕树是鸟的天堂?小组合作学习师生引导释疑1找
本文标题:新课标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49959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