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饲养小蝌蚪对幼儿观察能力发展的实践与探究
宁海县岔路镇学前教育中心1【主报告】以饲养小蝌蚪为例,关于自然角对幼儿观察能力发展的实践与探究一、课题的提出《纲要》总则中提到:“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3—6岁幼儿正处在生长发育的关键期,对什么事情都想看一看、摸一摸、试一试,他们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有着强烈的科学探究欲望。而伟大的生物学家达尔文也曾说过:“我既没有突出的理解力,也没有过人的机智,只是在觉察那些稍纵即逝的事物并对其进行精细观察的能力上,我可能在众人之上。”观察是幼儿获取知识的门户,也是获取周围世界信息的源泉;观察是开发幼儿智力、丰富幼儿才能的先导,是幼儿最重要的生活实践;幼儿具有良好的观察力,对幼儿自主探索学习具有重大意义,在人一生成长的关键时期——幼儿期,应当重视幼儿观察力的培养,那么,我们怎样有意识的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呢?自然角是幼儿观察活动的一个重要场所,每个班都设有一个自然角,它是供幼儿饲养小动物、栽培植物、陈列幼儿收集来的无生物等用品场地,是幼儿园开展非正规性科学活动的场所。然而在以往的观察活动中,幼儿对于动植物的观察往往停留在“驻足观望”的状态,特别是对于年龄较小的幼儿来说,他们观察的意识不强,目的性不明确,在观察中不能自觉地进行有针对性的观察,对事物的观察也不够细致,然而饲养活动给幼儿创造了一个轻松的观察环境,能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我们在自然角上饲养了小蝌蚪,本文将结合小蝌蚪的饲养过程,从观察的意识、观察的行为、观察的目的性和观察的习惯等方面谈幼儿观察能力的发展。根据纲要精神,结合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提出《以饲养小蝌蚪为例,关于自然角对幼儿观察能力发展的实践与探究》。宁海县岔路镇学前教育中心2二、研究的设计(一)概念的界定1.“观察能力”是科学探究过程中一种基本的和普遍的能力。幼儿观察能力的培养,在幼儿教育中占着极其重要的位置。观察是感知的基础,是幼儿认识事物、形成概念的重要途径。幼儿的自控能力差,往往只满足于反复操作的过程,还不善于自觉地、有目的地进行观察,因此教师应有意识地帮助幼儿明确观察目的,控制观察的方向,提高幼儿的观察质量。2.自然角:是指在幼儿园的室内、廊沿或活动室的一角,供饲养小动物、栽培植物、陈列幼儿收集的无生物所用场地。3.以饲养小蝌蚪为例,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是指教师通过引导幼儿观察饲养小蝌蚪的活动,培养幼儿观察的兴趣和独立观察的能力,掌握观察的方法。(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1.陈鹤琴的“活教育”理论陈鹤琴先生创立的“活教育”理论体系,为我国的幼教实践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从儿童身心发展特点规律、从社会和时代的需要出发,提出“活教育”理论:做中学,做中教,做中求进步;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2.《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理论纲要指出:“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究活动,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三)课题研究目标在饲养活动中主要是让幼儿运用顺序观察法、比较观察法、追踪观察法、观察记录法等多途径引导幼儿观察,使幼儿从小养成认真观察事物的习惯,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四)课题研究内容通过多种方法和手段在自然角中饲养小蝌蚪并和班级主题教学活动相结合,探索新颖、生动、可操作的有关小蝌蚪的教学活动,并根据饲养活动进行观察记录。主要研究幼儿通过饲养小蝌蚪后,对小蝌蚪的成长过程进行有目的、有方法的进行观察和记录,从而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宁海县岔路镇学前教育中心3(五)课题研究的方法1.文献资料法:查阅关于如何培养幼儿观察能力相关文献资料和查阅关于小蝌蚪和青蛙的知识,提高理论水平,更新教育观念,以进一步指导实践。2.行动研究法:教师按课题研究的目标和所提炼的观察方式在日常观察实践中进行研究,主要包括“计划、实施、观察、记录与总结”等环节。3.观察法:观察幼儿在探究饲养小蝌蚪时的兴趣、记录的方式、与同伴的合作交流等,及时掌握幼儿在观察自然角的过程中有无收获,并进行调整,此方法贯穿课题研究的始终。4.经验总结法:在大量积累研究资料的基础上,及时总结,反思、提炼、修正自己的教育理论,贯彻《纲要》精神,逐渐从实践上升到理性,探索并总结幼儿培养观察能力的重要性和应该如何更好的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三、研究的过程(一)收集蝌蚪演变过程的资料,明确研究方向1.收集资料,学习有关文献;拟定研究方案和实施计划。了解国内外幼教界挖掘如何培养幼儿观察力的方法和正确饲养小蝌蚪的方法,收集、积累更多关于本课题研究的价值。2.组建课题组,完善研究方案,设计各类表格,形成预设课题研究的初定饲养方案。(二)丰富幼儿关于蝌蚪和青蛙的有关知识,激发幼儿观察的兴趣。结合幼儿园主题活动进行教学活动让幼儿通过讲故事、念儿歌、玩游戏等各种形式丰富幼儿的关于蝌蚪和青蛙的知识,激发幼儿对蝌蚪和青蛙的观察兴趣。领域名称目标语言《小蝌蚪找妈妈》1.在游戏情景中理解故事内容,并学习复述故事中的对话。2.学习安静的倾听故事,了解蝌蚪和青蛙妈妈的外貌特征以及蝌蚪变青蛙的初浅知识。音乐《小青蛙》1.感受欢快的音乐,模仿青蛙跳,捉虫的动作。2.懂得青蛙是保护庄稼的益虫。手工《青蛙》1.学习折纸里常用的双三角形折法。宁海县岔路镇学前教育中心42.会利用双三角形折法学折青蛙,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继续培养幼儿看示意图折纸的能力。美术《小蝌蚪》1.学习用水墨画方法画蝌蚪。2.加深对蝌蚪形象的认识。体育《聪明的小青蛙》1.学习用双脚向前行进跳,锻炼腿部力量。2.复习走平衡木的技能。3.懂得遵守游戏规则,感受参加集体活动的乐趣。科学《青蛙的衣服》1.知道绿色是青蛙生存的保护色。2.了解动物的衣服有保护作用。(三)问题研究三部曲,带着问题进行观察。整个活动中幼儿都以不同的观察方式进行观察能力的培养,通过对蝌蚪的生长过程、饲养食物和环境三方面。1.问题一生长过程:从饲养活动初期到结束主要引导幼儿观察小蝌蚪整个生长过程?生长过程蝌蚪卵蝌蚪破卵而出蝌蚪长出后腿蝌蚪长出前腿蝌蚪尾巴退缩日期6月4日6月5日6月17日6月26日7月6日长度圆形小点体长后腿前腿蛙体环境要求饲养材料生长的程顺序观察法追踪观察法观察记录法比较观察法观察记录法追踪观察法观察记录法蝌蚪比较观察法宁海县岔路镇学前教育中心5直径0.3cm2天长至0.5cm14天长2.5cm23天长3cm35天长2.6cm例:蝌蚪卵全部变成小蝌蚪后,老师提出一个问题问:“小蝌蚪还会有什么变化吗?”有的说:“还会长后腿、前腿,尾巴变没、变成小青蛙。”“那需要多长时间呢?”老师又问。有的说要好多天,有的说3天,有的说2个月。经过讨论,将小蝌蚪分成5组进行喂养,每组观察记录2只蝌蚪的变化。各组经过连续观察发现:小蝌蚪长后腿、前腿、尾巴消失的时间大致相同。各组是如何观察、记录的呢?我们以第5组幼儿的观察记录为例说明。6月17日,葛晨新小朋友最早发现:“小蝌蚪的尾巴前长了两个小黑点。”“那是小蝌蚪的后腿吗?”孩子们带着疑问继续观察。6月26日,小蝌蚪尾巴底下的小黑点长成了两条后腿,幼儿欣喜地记录下来。6月29日,小朋友发现小蝌蚪的前边又长出两个小黑点。“这是蝌蚪的前腿吗?”带着这个疑问,小朋友拿来放大镜认真地看,但是大小了,看不清楚。7月5日,几个小朋友同时发现,小蝌蚪身子前面的两个小黑点长成前腿了。大家拿来了放大镜仔细看,还发现了脚蹼和四个小脚趾呢。7月6日,小蝌蚪的四条腿长齐了,小蝌蚪的尾巴变短了。又过了几天,尾巴不见了,变成青蛙了。在这个过程中,各小组都进行了详细的记录,最后各组在全班进行了统计记录汇总,发现各组的小蝌蚪从最初长出后腿到变成小青蛙时间大致相同,都在25—35天。从蝌蚪卵到蛙体这个过程持续了35天的系统观察,在这段时间里培养了幼儿长期的观察能力,每天来到幼儿园第一件事情就是去观察小蝌蚪的变化并做好蝌蚪的观察记录表格。长期的追踪观察让幼儿的眼睛更灵敏,哪怕是一点点的改变都逃不出幼儿的眼睛,不仅让与幼儿学到了教学活动中学不宁海县岔路镇学前教育中心6到的知识,而且从小培养了幼儿一丝不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坚忍不拔,百曲不挠,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敏锐的观察能力是幼儿受益终身。2.问题二饲养食物:在饲养活动初期通过观察了解小蝌蚪饲养过程中是吃什么长大的?时间种类1.面食类2.青菜类3.肉类4.蛋及其它类5.不喂养6月10日1.2cm1.2cm1.2cm1.2cm1.2cm6月11日1.2cm1.3cm1.3cm1.3cm1.2cm6月12日1.3cm1.4cm1.4cm1.3cm1.3cm6月13日1.4cm1.4cm1.5cm1.4cm1.3cm6月14日1.5cm1.5cm1.6cm1.5cm1.3cm例:从蝌蚪卵孵化出来已经有一个多星期了,通过幼儿最近的观察记录表中发现蝌蚪长长的速度很慢,有些蝌蚪连续几天都没有变长,这个现象引来了孩子们的关注。凭着原有经验,小朋友给小蝌蚪准备、投放了各种食物,有馒头渣、饭粒、菜叶等。于是,幼儿对小蝌蚪喜欢吃什么,产生了争议。有的幼儿说“小蝌蚪吃蛋黄,不吃青菜叶”,有的幼儿说“小蝌蚪吃馒头,不吃肉”。这时教师立即设置了一些问题:“蝌蚪到底可以吃些什么?”“怎样才能长得更快呢?你们想知道吗?”“想!”孩子们充满了渴望。“好,今天回家,请爸爸妈妈带你们去书店、网上看看,查查资料蝌蚪是吃什么的,我们再来喂它们,好不好?”“好!”孩子们个个兴致勃勃。第二天,他们带来了很多的资料,老师把他们带来的资料进行整理并念给他们听,教师提问:如何知道哪种食物能让蝌蚪长得最快?幼儿说:“我们拿来食物喂一喂。”“怎么喂呢?”老师又问。有的幼儿主张一样一样地喂,看小蝌蚪吃不吃。还有的幼儿提出,将食物分类喂养。经过讨论,大家同意采取小组分类喂养的方法。于是,大家一起将食物分成第一组面食类、第二组青菜类、第三组肉类、第四组蛋及其它类、第五组我们不喂养任何食物。经过分组喂养后,各组幼儿相互交流实验结果。面食组说:“我们发现蝌蚪吃面包渣、馒头渣、饼干渣、米饭粒。”肉食组的小朋友说:“我们发现小蝌蚪特别爱吃火腿肠、鸡肉丝、牛肉丝。”蛋类组的小朋友说:“我们发现蝌蚪很喜欢吃各种蛋的蛋黄,如鸡蛋黄、鸭蛋黄、鸽子蛋黄。”青菜组的小朋友则宁海县岔路镇学前教育中心7发现小蝌蚪喜欢吃各种蔬菜的叶子。最后通过记录表中的记录发现前四组喂养食物的蝌蚪都有不同程度的长长,而第五组的蝌蚪这一个星期基本上没有什么变化。通过不同食物饲养观察蝌蚪的变化,幼儿通过比较观察法知道了蝌蚪是杂食动物,从表格中可以清晰地看出肉末类让蝌蚪长得最快,其他食物都差不多,如果不进行喂养活动蝌蚪就长得很慢,最后发展到蝌蚪之间自相残杀的情况。最后为了让幼儿对蝌蚪食性有更全面的了解,教师建议各组幼儿交换食物,进行再次验证喂养,这一结论进一步验证并丰富了幼儿喂养蝌蚪的经验。3.问题三环境要求:在饲养活动后期观察蝌蚪变成青蛙以后对生活环境有什么要求?例:5个组的小蝌蚪陆续变成了小青蛙,幼儿在观察记录中又有了新的发现。“小蝌蚪爬出水面了。”“小蝌蚪蹦到玻璃壁上了。”“小蝌蚪好像不愿意呆在水里了。”这时老师提出一个问题:“小青蛙为什么不愿意呆在水里?”并请幼儿回家查资料。第二天,有的幼儿带来了答案,知道了因为青蛙是用肺呼吸,所以要生活在陆地上。老师请幼儿想一想怎样帮助小青蛙,为它准备一个舒服的家。幼儿争着说:“我们把石头放在水里,让石头露出水面,小青蛙跳到石头上就可以用肺呼吸了。”“我们也可以倒掉鱼缸里的水,只留一点点,小青蛙就可以露出水面了。”各组幼儿都积极地想出不同的办法,为小蝌蚪创设舒服的家。这时,老师又提出问题:“怎么知道小青蛙喜欢我们给它创设的家?”幼儿说:“我们连续观察了15分钟,小青蛙一直趴在石头上。”也有的幼儿说:“桶里的水面很浅,小青蛙的头一直伸出水面。”还有的幼儿说:“我还发现鱼缸中的小青蛙都趴在露出水面的石头上,而小蝌蚪全部在水里游。”在这以后,每当发现又有小蝌蚪变成小青蛙时,幼儿们马上把它放在有“陆地”的饲养缸里,让它们愉快地生活。当小青蛙越长越大,幼儿发现小青蛙宁
本文标题:饲养小蝌蚪对幼儿观察能力发展的实践与探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4996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