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 77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课程标准
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课程标准《微生物学及实验技术》课程标准课程代码:5301010104课程名称:微生物学及实验技术课程类型:必修课程属类:专业核心课程课程学分:6计划课时:102学时适用专业:生物技术及应用制订时间:2011.2职业资格:食品检验工、微生物培菌工、消毒工、发酵工开课部门:生物与化学工程系制订:微生物学及实验技术课程组批准人:贾怀锋课程负责人:陈红霞一、课程概述(一)课程性质微生物学及实验技术课程是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的专业学习领域必修课程,是校企合作开发的基于工作过程理论课、实训课、并单独设置实践环节的课程。其课程内容体系包括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方面。微生物学是《生物技术及应用》《工业发酵》《生物制药》《食品分析与检测》《环境保护与污水处理》等相关专业的重要基础课,又是生物技术应用专业的核心和基础。等都来源于《微生物学及实验技术》教学。(二)课程定位课程讲授的微生物的培养理论和技术贯穿了《生物技术及应用》《工业发酵》《生物制药》《食品分析与检测》《环境保护与污水处理》等相关专业技术的全部。在上述专业中的职业岗位中所用到的高技能:微生物的分离、微生物的培养、微生物菌种的保存、微生物菌种的选育、发酵种子的制备、发酵工艺的控制、食品中微生物的检测、污水活性污泥的训化等都来源于《微生物学及实验技术》教学。微生物学也是后续专业课学习的基础。《发酵工艺》《酶工程》《食用菌栽培与加工》《食品加工技术》《食品检验》《氨基酸工艺学》等课程都会涉及到微生物学的理论,特别是实验技术。前导课程:生物化学、生物学后续课程:发酵工艺、酶工程、食用菌栽培与加工、食品加工技术、食品检验、、氨基酸工艺学、生物制药。(三)课程设计思路总体设计原则:遵循五个原则:“必需”、“够用”、“管用”的原则;企业需求导向的原则;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的原则;全面发展的原则;与时俱进的原则:适应企业对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的原则。是以学生为中心设计的、工作过程系统化、情境化的学习领域课程,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首先要获得的是关于职业内容和工作环境的感性认识,进而获得与工作岗位和工作过程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对于学习领域课程,按照工作过程对课程内容进行序化,即将陈述性知识与过程性知识应以工作过程为参照系整合、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技能训练整合、专业能力培养与职业素质培养整合、工作过程与学生认知心理过程整合,通过科学的教学设计,将学习领域细化成具体的学习情境。课程设置依据:深入企业生产第一线进行菌种的分离纯化和保藏、发酵的生产等生产技术领域职业岗位任职要求的调查,找出典型的工作任务以及每个工作任务对应的技能要求;聘请发酵生产行业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经理指导制定本课程的教学大纲和计划;深入市场调查,掌握目前市场需求的酶制剂品种以及产品需求量,有效地选取本课程所要讲的相关知识。课程内容结构:微生物学及实验技术作为一个学习领域,教学中采取基于工作系统化的情境教学,以技能训练为载体,共设计了9个学习情景,学习情境的学习顺序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学生在学习中实现的“手脑并用”,学生通过“学中做”阶段汲取经验,通过“做中学”阶段进行体验,通过“学会做”阶段形成自已的经验,最后达到“学做合一”的实践教学目标。根据以上教学目标,确定本课程教学内容:课程内容结构:设计了9个学习情景,共20个学习项目;设计了13个技能实训,并安排了一周的实训。理论与实践比例:1:1.02课时安排说明:本课程总学时为102(17周,周课时6)考核评价方法:本课程为考试课,期末考试的形式为闭卷。成绩的合成:其过程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60%,而期末考核成绩占40%。过程考核评定项目包括出勤考核,作业和技能实训考核。二、课程目标(一)课程工作任务目标通过教学,学生应掌握微生物学的基本知识和规律特点等,学习灭菌、无菌操作,微生物大小、形态的测定和观察;掌握微生物分离纯培养技术,学会空气和食品中微生物的检测和计数、大肠杆菌的测定和检测等实用技术;学习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的简单实验。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并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并在以后的毕业环节和工作中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去分析和解决有关生物菌种、发酵等具体的操作问题。(二)职业能力目标基本工艺流程岗位工作内容能力目标知识要求素质要求菌种制备菌种复苏接种室清洁灭菌、器具清洗灭菌、培养基配制灭菌菌种复苏、培养、接种室清洁、灭菌能按照GMP规范要求清洁洁净室并灭菌能正确配制培养基并灭菌能正确复苏菌种能正确接种能正确培养菌种洁净室建筑标准、管理要求、清洁灭菌操作规程器具、试剂灭菌方法和操作培养基配制方法、细菌营养和代谢、细菌生长要求、液液接种方法无菌操作意识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规范意识、安全意识、环保意识、责任意识菌种筛选接种室清洁灭菌、器具清洗灭菌、培养基配制灭菌、平板接种、培养、筛选(转接)、试管培养能按照GMP规范要求清洁洁净室并灭菌能正确配制培养基并灭菌能正确接种能正确培养菌种能正确挑取菌种能正确使用显微镜观察菌种洁净室管理要求、清洁灭菌操作规程器具、试剂灭菌方法和操作培养基配制方法细菌营养和代谢细菌生长要求液液接种方法固液接种方法固固接种方法菌种染色和观察方法无菌操作意识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规范意识、安全意识、环保意识、质量意识菌种培灭菌接种室清洁灭菌、器具清洗灭菌能按照GMP规范要求清洁洁净室并灭菌能正确配制培养基洁净室管理要求、清洁灭菌操作规程器具、试剂灭菌无菌操作意识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养培养基配制灭菌三角瓶接种培养并灭菌;能正确接种;能正确设定适宜的条件培养菌种方法和操作培养基配制方法细菌营养和代谢细菌生长要求液液接种方法固液接种方法固固接种方法培养箱、恒温摇床条件设定度、规范意识、安全意识、环保意识、责任意识菌种保存器具清洗灭菌培养基配制灭菌保存管接种保存接种室清洁、灭菌能按照GMP规范要求清洁洁净室并灭菌能正确配制培养基并灭菌;能正确接种;能正确清洗器具并灭菌;能正确选择适宜的条件保存菌种洁净室管理要求、清洁灭菌操作规程器具、试剂灭菌方法和操作培养基配制方法细菌营养和代谢细菌生长要求液液接种方法固液接种方法固固接种方法培养箱、冷冻箱条件设定无菌操作意识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规范意识、安全意识、环保意识、责任意识发酵培养基制作玻璃器皿洗涤包扎玻璃器皿灭菌培养基配制培养基灭菌灭菌器灭菌条件设定培养基保存能正确配制培养基并灭菌;能正确使用灭菌器;能正确清洗器具并灭菌;能正确选择灭菌条件清洁灭菌操作规程器具、试剂灭菌方法和操作培养基配制方法灭菌器灭菌条件设定无菌操作意识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规范意识、安全意识、责任意识接种接种室清洁灭菌、器具清洗灭菌、培养基配制灭菌、平板接种、培养、筛选(转接)、试管接种能按照GMP规范要求清洁洁净室并灭菌能正确配制培养基并灭菌;能正确接种能正确清洗器具并灭菌;能正确选择适宜的条件保存菌种洁净室管理要求、清洁灭菌操作规程器具、试剂灭菌方法和操作培养基配制方法细菌营养和代谢细菌生长要求无菌操作意识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规范意识安全意识环保意识质量意识液液接种方法固液接种方法固固接种方法培养箱、冷冻箱条件设定发酵灭菌接种室清洁、灭菌;器具清洗灭菌培养基配制灭菌;三角瓶接种发酵罐清洗灭菌;培养能按照GMP规范要求清洁洁净室并灭菌能正确配制培养基并灭菌;能正确接种能正确清洗发酵罐并灭菌;能正确选择适宜的条件进行发酵洁净室管理要求、清洁灭菌操作规程器具、试剂灭菌方法和培养基配制方法细菌营养和代谢细菌生长要求液液接种方法固液接种方法固固接种方法培养箱、发酵罐条件设定无菌操作意识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规范意识、安全意识、环保意识、责任意识卫生检验质控对食品、生物制品、发酵产品进行微生物学检验能对某类或多类食品相关食品安全标准所规定的检验项目进行检验;能对某类或多类食品添加剂相关食品安全标准所规定的检验项目进行检验;能对食品安全事故致病因子进行鉴定;能开展《食品安全法》规定的其他检验活动。洁净室管理要求、清洁灭菌操作规程器具、试剂灭菌方法和操作培养基配制方法;细菌营养和代谢;细菌生长要求;液液接种方法;固液接种方法;固固接种方法培养箱、冷冻箱条件设定无菌操作意识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规范意识、安全意识、环保意识、质量意识(三)职业资格证书考核目标食品检验工、微生物培菌工、消毒工、发酵工的职业资格证书。三、课程教学内容及学时安排专业课程参考:(一)课程教学内容学习情境课程内容教学方式教学目的学习情境1微生物概论多媒体掌握微生物的概念及特点了解微生物学的发展史学习情境2观察原核生物多媒体+技能实训(“任务驱动教学”)掌握细菌、放线菌的形态结构、繁殖方式;熟悉革兰氏染色的原理、染色方法以及细菌、放线菌的菌落特征;学习情境3观察真核生物多媒体+技能实训(“任务驱动教学”)掌握酵母菌、霉菌和蕈菌的形态结构;掌握酵母菌和霉菌的菌落特征和繁殖方式;了解酵母菌、霉菌和蕈菌的生活史;掌握担子菌和子囊菌的繁殖方式;学习情境4观察非细胞生物多媒体+技能实训(“任务驱动教学”)了解病毒的概念、主要特征、形态、结构和分类;了解噬菌体的概念、形态结构;掌握噬菌体的繁殖方法;掌握噬菌体的检测方法;了解噬菌体的危害及防治措施。学习情境5微生物培养技术多媒体+技能实训(“任务驱动教学”)了解微生物细胞的化学组成;掌握微生物生长的营养物质及生理功能;掌握营养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掌握培养基的概念、培养基的类型;掌握培养基的配置原则及方法;掌握微生物纯培养的获得方法和微生物生长的测定方法;掌握微生物的生长规律;理解环境条件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学习情境6微生物的代谢多媒体+技能实训(“任务驱动教学”)了解微生物代谢的概念;掌握微生物代谢类型及能量代谢途径;了解微生物初级代谢产物和次级代谢产物。学习情境7微生物的菌种选育技术多媒体+技能实训(“任务驱动教学”)了解微生物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及其存在方式;掌握基因突变的实质、类型、特点和突变机制;熟悉原核微生物、真核微生物和噬菌体的基因重组的方式和特点。学习情境8微生物菌种保藏技术多媒体+技能实训(“任务驱动教学”)掌握菌种的筛选及诱变育种的方法和步骤;了解菌种退化的原因,掌握菌种复壮、保藏的方法。学习情境9微生物的生态多媒体掌握微生物在各种食品中和正常人体动以及物体上微生物的分布规律;了解微生物在自然界中和极端环境中微生物的分布规律;了解微生物之间以及微生物与生物环境间的关系。技能考核技能实训(二)学时安排表(学习情境规划和学习情境设计)教学模块学习情境子学习情境(项目载体)主要内容学时学习情境1微生物概论微生物的生物学特点、发展史微生物及其种类、特点和地位;微生物学的形成和发展4学习情境2观察原核生物项目一细菌的观察项目二放线菌的观察细菌的形态与大小;细菌的细胞结构;细菌的繁殖与菌落形态特征;食品中常见细菌类简介;放线菌形态与结构1;线菌的繁殖和菌落特征;常见放线菌代表菌简介;蓝细菌;常见的其他原核微生物16学习情境3观察真核生物项目一酵母菌的观察项目二霉菌的观察项目三蕈菌酵母菌形态与结构;酵母菌的繁殖和菌落特征;霉菌的形态与结构;霉菌的繁殖和菌落特征;蕈菌。14学习情境4观察非细胞生物项目一病毒项目二噬菌体项目三常见几种病毒病毒的主要特征;病毒的形态结构;病毒的分类;噬菌体品中噬菌体的检查方法与预防8学习情境5微生物培养技术项目一微生物的营养需求;项目二培养基;项目三培养微生物技术、微生物的纯培养、微生物的分离纯化;项目四微生物纯培养生长的测定技术;项目五微生物的生长繁殖规律;项目六环境条件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微生物的营养需求;培养基;微生物的培养;微生物纯培养生长;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方式和规律;环境条件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30学习情境6微生物的代谢项目一微生物的代谢;项目二食品工业中微生物的发酵作用微生物的酶和微生物的代谢概述;微生物的能量代谢;微生物的分解代谢;微生物的合成代谢;微生物的次级代谢6学习情境7微生物的菌种选育技术项目一微生物的遗传与变异项目二微生物的育种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基因突变与诱变育种;基因重组与微
本文标题:77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课程标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501866 .html